1、鉆孔灌注樁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XXX是一位于東陽市的住宅樓,位于浙江省東陽市,北臨光福路,西側為中山路,場地開闊,施工區域地表無建筑物。二、場地布置和施工前的準備(一)、施工前準備1、組織施工人員學習和掌握有關設計圖紙和工程施工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合同段的工程地質和水文氣象條件,制定符合實際的施工組織設計,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進度。2、機械進場前,組織測量人員利用全站儀根據沿線已閉合的導線點進行樁位放樣,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批。3、施工場地準備在灌注樁施工區內進行清障,整平壓實,布置排水設施和合理布置泥漿循環系統,原材料儲地和鋼筋籠制作場地,均進行硬化處理。4、機械設備完好
2、并到位。鉆機:采用GPS-15型正循環鉆機,計劃數量4臺,準備足夠鉆頭和需配置的機械設備。混凝土拌和站:本合同段設置一個拌和站,位于K16+200?;炷凛斔驮O備: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采用HBT-60型混凝土泵或6M3混凝土拌和車數輛(按運距確定),16-25T汽車吊、配套吊罐等設備輸送混凝土。使用前應檢驗機械設備技術性能性能是否良好。混凝土輸送導管:采用25cm,長100M,使用前做水密性試驗和過球實驗,均滿足規范規定要求。汽車吊噸位以滿足起吊高度和吊罐重量為準。護筒:采用壁厚不小于3毫米,直徑比樁徑大20cm30cm,護筒高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電力:以國家電力網電為主,另備用75KW發電機組。
3、供水:有河流的地方用河水,其他采用抽取機井的水或用汽車運水。(二)、原材料(1)水泥:采用新鄉“平原牌”P.O 42.5R硅酸鹽水泥。(2)砂:采用平頂山礦場的中粗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5左右。(3)碎石:采用鶴壁??h礦場的(16-32.5mm)碎石。(4)鋼筋:就近采購,保證級和級螺紋鋼筋均滿足質量要求。以上原材料均按灌注樁工程量和配合比計算需要量,根據月施工進度計劃,提前儲放在已硬化的料場內待用.(三)、泥漿配制及循環系統為保證泥漿指標滿足規范要求及保護周圍環境,分別開挖造漿池(制漿池),沉淀池和循環池(泥漿池),由于本合同地質以粘性土為主,不需備有一定的粘土或膨潤土,作為補漿之用。用優質
4、土在造漿池內按規定比例配制泥漿,通過泥漿泵將泥漿由鉆桿壓入鉆孔內,再由孔內流入沉淀池,經過沉淀的泥漿循環使用,便于排渣。沉淀池的容量應根據鉆孔深度、鉆孔直徑、泥漿循環供應同時鉆孔的數目確定。泥漿的排放要考慮環保的要求,必要時,用運輸車將鉆渣運到指定地點。三、施工組織及進度計劃(一)、施工組織安排本合同分2個工區,共有灌注樁254根,計劃進場4臺鉆機,根據各工區工程量調節機械設備和配置的足夠的勞動力。(二)、進度控制所有的灌注樁工程必須符合總進度計劃,工期要求為2010年3月21日2010年7月30日。四、施工工序及方法(一)施工放樣:用全站儀進行坐標放樣,放樣的點用木樁和鐵釘標識,并設護樁加以
5、保護至不需要為止。(二)場地處理、埋設護筒:場地處理:清除雜物,換除軟土,夯打密實,為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陷使鉆機傾斜,鉆機底座擱置枕木。埋設護筒:將護筒周圍0.5-1M范圍內土挖除,夯填粘土至護筒底0.5M以下。護筒四周用粘土夯實或碎石土填實,護筒頂端的泥漿溢出口高出地下水位1.5M左右,護筒埋深至少1M1.5M,并高出地面0.3M左右。(三)、對已經配制的泥漿進行檢測,并經監理工程師復測認可,在鉆孔過程中泥漿的相對密度:對正循環鉆孔,一般地層為1.051.2,易塌地層為1.21.45,現場用泥漿比重儀測定泥漿的相對密度。采用正循環鉆孔的粘度:一般地層為1622(Pa.S);易塌地層為1928(
6、Pa.S),現場用泥漿稠度儀測定泥漿的粘度。采用正循環鉆孔的含砂率(%),均為8%4%,一般控制在4%,在工地用“含砂率儀”進行測定。(四)鉆孔.1、成孔采用正循環鉆進工藝。(1)、鉆機準備就位后,應復測校正,鉆頭對準鉆孔中心,同時使鉆機底座水平。開鉆時低檔位慢速鉆進,以保證樁位準確性,鉆入粘土層后,中速大泵量鉆進,在砂土層中應慢速、稠泥漿(比重1.25)鉆進,在進入強風化層或亞粘土,粘土層后抵檔慢速鉆進。(2)開鉆后控制泥漿比重,相對密度:控制在1.181.25,粘度:1622S。(3)鉆孔時根據地層變化調整泥漿濃度,鉆速、鉆壓和泥漿泵量,粘土夾亞粘土層時泥漿比重1.20左右,亞粘土層時,泥
7、漿比重調制為1.25左右,砂土層可增大到1.35左右。由泥漿管與鉆桿上部接通,泥漿通過鉆桿中心壓至鉆頭底部邊沖刷邊旋轉切削,把泥塊攪拌成泥漿向孔外溢出,如此不斷循環。(五)、清孔在成孔完成后,通知監理工程師驗孔,合格后立即進行清孔。采用換漿法清孔,將鉆機提離孔底0.2M左右空轉,保持泥漿正常循環,以中速將密度較低(1.031.10)的較純泥漿壓入,把密度較大的泥漿和鉆渣換出,直到孔內泥漿指標達到要求。下鋼筋籠和導管之前,必須再次檢查泥漿指標(見下表)和沉淀層厚度,合格可進行下一道工序,否則須將泥漿泵連接在導管上部通過導管向孔內注入密度較低的泥漿,進行第二次清孔,直至孔內泥漿指標及沉淀層厚度符合
8、“泥漿性能指標表”要求。(六)鋼筋籠制作、存放、運輸、下放必須注意:在鉆機成孔前,應提前進行鋼筋籠的制作,及時存放于鉆孔就近位置待吊裝。(七)、拌制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1、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拌制過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幾點:(1)材料計量:砂、石、水泥材料的用量嚴格按照中心試驗室配置的并進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理論配合比,調整為現場施工配合比,用電子秤或磅秤計量,設專人負責混凝土配料的稱量和記錄。(2)拌和時間:每盤攪拌時間不少于2.5分鐘。(3)坍落度檢查:在灌注過程中就按規定間隔時間或按混凝土量抽查頻率檢測砼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8-20cm。2、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罐車運輸到
9、施工現場,用混凝土輸送泵或汽車吊,進行灌注。3、混凝土攪拌與水下灌注質量要求:(1)、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值,并認真做好試塊,標示樁號、施工日期及編號,要求每樁不少于三組,并及時養護。(2)、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按混凝土配合比稱量下料,攪拌時間不少于90秒。(3)、混凝土質量檢查:對拌制的混凝土由專人負責檢查其和易性,按出機混凝土量和抽測頻率現場實測混凝土坍落度,并人工挑撿混凝土中可能夾雜的水泥塊,大石塊等,發現有問題時應及時研究處理,對不合格的混凝土拌和料絕對不許進入導管。(4)、灌注開斗時,導管下端距離孔底控制在0.30.5M。(5)、混凝土初儲量必須滿足規范要求,保持導管埋入水下混凝土深
10、度在1M以上,以后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26米范圍內,要注意夏季,埋制深度不能太深。(6)、灌注中,導管應始終保持埋入水下混凝土中,在邊澆混凝土邊提拔導管時,嚴格注意埋置深度不能少于2米,以防斷樁或“縮頸”事故。(7)、導管絲扣連接必須擰緊,不得漏氣,并保證拼接平直,內壁光滑。(8)、混凝土應連續灌注,不得中斷,確保樁身的完整性。為保證樁頂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必須有一定的盈余量,要求浮漿高度在設計樁頂高以上0.5至1.0M。五、各項保證措施(一)、質量保證措施本工程設施過程中,我們將自始至終把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地貫徹我單位“精心施工求卓越,質量第一創精品”的質量方針,確保質量目標的實
11、現。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優良率95%以上,確保省級優質工程。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1)、使用與施工現場的工程材料必須全部有試驗合格證,符合交通部住宅樓試驗規范和技術規范的各項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使用。(2)、購進的粗細骨料要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級配良好,必須是符合住宅樓技術規范要求和規定,并進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合格材料。(3)、水泥、鋼筋采用具有合格證書的產品,每批水泥、鋼筋要做原材料試驗,并將試驗報告單連同廠商的材質檢驗合格證書報監理工程師,必要時會同監理工程師進行復核。不同標號品種的水泥不得混用。水泥置放在干燥可靠的庫內,過期水泥不得混用。不同型號、廠家的鋼筋分
12、別放置,表面加以覆蓋。(4)、拌和用水不得含有影響水泥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物質,拌制和養護混凝土用水均須進行化驗或處理。(5)、混凝土外摻各類附加劑選用正規廠家生產具有合格證書的產品,對每批附加劑均作試驗,并報監理工程師簽認后使用。附加劑存放與干燥,防潮、防雨的庫房內。(6)、設立專門的混凝土質量控制機構,制定制度,加強對原材料進場的監督與控制,嚴禁一切未經化驗或未經批準的不合格原材料運入現場。2、混凝土澆筑(1)、混凝土澆筑溫度控制在+5+32之間,否則采取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相應降溫措施。(2)、混凝土澆筑前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批準,孔深、沉淀層厚度要滿足要求,鋼筋應清刷干凈,砼均勻性、坍落度要認真檢查。(3)、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防止停電、停水的準備工作,配備發電機組,蓄足施工用水,保證砼澆筑在一次作業中連續進行。(二)、安全保證措施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