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行車坡道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地下室為半地下室,主要用于業主自行車存放,自行車道位于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板墻外側,坡道底板為250厚C30鋼筋砼,兩側墻壁為250厚C30鋼筋砼板墻。坡道必須和地下室具備同樣的防水功能。二、施工難點A、坡道砼構件局部和地下室主體相重疊,施工時澆鑄混凝土必須一次完成;B、本工程室外土方不夠,室內地面正負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11.000。坡道入口處設計標高-1.000,(相對于絕對標高10.000)現場僅為8.500。C、承臺CT2,CT3,CT4下的樁頂標高不夠。D、防水要求高,不可留置過多施工縫。室內地面相對于絕對標高11.000,室外地面為負1.000
2、(即相當于絕對標高10.000)。然而,施工現場室外自然地面標高達不到絕對標高10.000,僅為8.500。不能保證坡道混凝土澆筑和地下室澆筑同步進行。三、施工方案1、用MU10.0水泥磚,M10水泥砂漿,在過低工程樁四周砌磚胎模接樁到設計標高,磚胎模內凈尺寸必須大于600*600,CT-4承臺接樁磚胎模高度砌到-1.85(凈增加高度H=820mm);CT-3承臺接樁磚胎模砌到-2.45(凈增加高度H= 340mm);2、樁芯混凝土灌注深度取1500mm,接樁和樁鋼筋籠做法參照標準圖集蘇G03-2002第49頁規定。3、現場自然土高度不夠,在坡道兩側采用磚砌370厚擋土墻(用MU10.0水泥磚
3、,M10水泥砂漿),形成封閉式圍檔。采用1:1砂石夯實回填至坡道墊層底標高為止。4、采用C15砼做100厚坡道底墊層,根據坡道的斜面方向磨光整平。5、斜坡面底板混凝土和基礎梁、地下室底板連接時,將鋼筋伸入基礎梁、地下室底板內。澆筑基礎梁、地下室底板時,斜坡面混凝土同步澆筑。斜坡面底板和地下室形成整體有效防止滲漏。6、坡道底板和坡道兩側混凝土板墻連接方式,同地下室底板的連接方式,在距底板500處留置施工縫,按斜坡面方向設置止水鋼板。7、坡道兩側混凝土板墻和地下室外圍板墻連接,施工時同步進行一次澆筑,不留縱向施工縫更有效防止縱向縫隙滲漏。四、質保措施在澆筑地下室底板時,坡道底板同時施工不留垂直施工
4、縫,坡道兩側砼板墻留置施工縫時根據坡道斜坡面方向焊結止水帶鋼板,所有止水鋼板接縫必須密封,嚴格控制焊結燒失量,杜絕夾渣蜂洞。坡道和地下室連接部位鋼筋插入錨固要求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 50208-2002)施工,從材料、施工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砼本身的密實性、抗滲性,使地下結構不滲水,確保地下工程防水等級達到二級標準。1、通過試驗確定砼最合適的水灰比,最優含砂率以及水泥、砂、石子的質量和用量,并按設計規定摻加防水劑,如材料有改變,應及時通過配合比試驗后,材料用量作相應調整。2、澆筑砼前,應仔細檢查基坑,周邊和坑內所有排水設計運轉是否正常,并做好排水工作,嚴防
5、地下水及地面水流入基坑,對澆筑場地要進行全面清理,不準留積水和其他雜物,保持場地表面清潔、干凈、濕潤。3、防水砼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用同配比的細石混凝土或砂漿作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固定模板用的螺栓(16),其上設鋼板止水環,以隔斷螺栓與砼間可能產生的滲水通道;同樣,在防水砼內埋設管道,應預埋套管,在套管上同時設鋼板止水環。4、防水砼必須采用機械振搗(高頻插入式振搗器)密實,振搗時間初定1030s,以砼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插入或振搗器插入間距不超過有效半徑1.5倍,分層振搗,并注意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注意避免振搗器觸及模板、預埋件、止水帶等。5、
6、按設計要求做好地下室外墻與底板間的水平施工縫。在澆筑地下室底板砼時,按設計位置留出外墻砼水平施工縫一道,埋設止水鋼板,縫面砼不抹光,一直保持濕潤狀態,并在澆筑其上部外墻砼前,清除浮粒和雜質,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后,刷1:1水泥砂漿一道,再澆上部砼。6、嚴格保養,提高砼的抗滲性能。當防水砼進入終凝即開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在養護期間使砼表面保持濕潤。7、拆模時間定在砼強度達到70%以上。8、嚴格質量檢查制度:(1)現場測定砼坍落度每班不少于兩次;(2)連續澆筑砼量500m3以下時,留兩組抗滲試塊。試塊在現場制作,其中一組應在標準情況下養護,另一組與現場相同情況下養護。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