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杖子隧道秦皇島端右線洞口開挖及防護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吳杖子隧道秦皇島端右線洞口段明挖長6米,洞門里程為K53+760。右線出口洞門采用端墻式洞門,明挖段襯砌類型為SMa。洞口位于山坡腳處,地形較平緩。右線地質為殘破積土層及強風化安山巖、安山質溶結角礫巖,巖體破碎,孔隙裂隙水較發育。洞口段圍巖類別為級。主要工程數量有:開挖硬土3819m3、軟石2297 m3、次堅石1110 m3,M7.5漿片截水溝164 m3,C20噴混凝土118 m3,22鋼筋錨桿1157m,6鋼筋網2611Kg。二、施工部署1、施工隊伍安排該段工程由項目經理部隧道二隊施工,現場施工負責人為項目副經理劉偉,技術負責人為技
2、術主管孫春森,其他人員配置如下:序號工種人數(人)備注1司機122電工23隧道工204普工105技術人員46管理人員42、施工工期安排根據洞口主要工程數量,按兩班倒施工,計劃工期20天(上半斷面部分)。 3、施工場地布置施工場地根據隧道洞口實際地形合理布置,詳見附圖1“野三關隧道恩施端施工平面布置圖”。4、棄碴場規劃棄碴場選定在ZK106+400左側山槽內,占地23畝,容量為16萬m3,需新建便道900m。如不設棄碴場(建設單位目前意向),則考慮臨時棄在出口路基內,以后調往18標及本標路基填筑使用。三、施工方案、方法洞口段擬左右線同時施工,先按照設計進行邊、仰坡開挖,邊開挖邊支護,為便于其它工
3、序的施工,洞口開挖第一階段開挖到洞身的上半斷面底的高度,并在成洞面處預留核心土(根據地層穩定性的好壞確定其需要長度),其以下部分及核心土待超前自進式錨桿施工完后再開挖。在右線洞口有一水溝經過,采取改移至距邊坡5米以外從路基排水系統排除,施工場地采取挖溝、挖集水井等利用抽水機排除施工用水、降雨及巖層裂隙水。1、施工步驟(1)邊仰坡及截水溝的測量放樣。(2)施作截水溝。(3)開挖一層邊仰坡。(4)噴錨防護一層邊仰坡。(5)重復第(3)、第(4)步直至洞口段開挖、防護完成。2、施工方法(1)施工測量放樣利用隧道控制網測量出隧道洞口中線,每5米左右實作原地面斷面,根據施工設計圖放出洞口邊仰坡開挖邊樁、
4、截水溝位置。由于隧道與路基在交界斷面處明洞開挖斷面與路基斷面寬度和邊坡坡率不同,造成在交界斷面處有一突變,設計圖無順接方案,為保持美觀、施工及結構安全,在洞門范圍回填面以上由路基開挖斷面順接到明洞開挖斷面、回填面以下按明洞設計開挖斷面放樣。詳見附圖2、附圖3“野三關隧道恩施端明洞開挖施工圖”。(2)截水溝的施工按施工設計圖的斷面型式及測量放樣位置開挖后及時砌筑成型,砌筑采用擠漿法施工。截水溝距開挖邊坡不小于5米,并根據現場地形進行調整,使其大致平順,并將截水溝與路基排水系統連通,以保證排水暢通。(3)邊仰坡開挖根據放樣邊樁及設計坡度分層開挖,土質及軟巖采用挖機開挖、人工修整;硬質巖石采用風鉆打
5、眼淺孔爆破開挖,開挖出來的土石采用自卸汽車運至棄土場。為便于其它工序的施工,洞口開挖第一階段開挖到洞身的上半斷面底的高度,并在成洞面處預留核心土(根據地層穩定性的好壞確定其需要長度),其以下部分及核心土待超前自進式錨桿施工完后再開挖。(4)邊仰坡防護邊仰坡采用噴錨防護,噴射混凝土為C20混凝土,厚10c m,用潮噴法施工。錨桿為22鋼筋砂漿錨桿(或采用22鋼筋藥卷錨桿),長4 m,按1.2 m1.2 m梅花形布置。噴錨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潮噴法混凝土施工工藝框圖噴漿機高壓水速凝劑噴頭噴 射粗骨料(預加水)水 泥攪拌機壓縮空氣細骨料(預加水) 施工準備鉆 孔清 孔注漿插入錨桿砂漿制備砂漿錨桿施工工
6、藝框圖四、主要材料計劃主要材料數量如下表:序號材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炸藥Kg10002非電毫秒雷管發2000322鋼筋Kg344846鋼筋Kg26115水泥t686砂子m31007石子m3658片石m32009錨固劑Kg725采用藥卷錨桿時用10速凝劑Kg3110五、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計劃主要機械設備配置如下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單位數量機械設備型號1挖掘機臺2PC2002自卸汽車臺415t3攪拌機臺1400L4噴漿機臺15空壓機臺220m36發電機臺1200KW7風鉆把8T28六、質量、安全及環保措施1、質量措施(1)技術人員認真審核施工設計圖,理解透設計意圖,做好技術交底。(2)開挖過程中及時
7、測量檢查邊仰坡的坡率、寬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3)漿砌圬工及噴射混凝土嚴格按配合比拌料。(4)噴射混凝土前清除坡面虛渣、浮土。(5)錨桿孔內砂漿(藥卷)要飽滿。(6)圬工按規范進行養護。2、安全措施(1)先施作山坡上的截水溝,然后進行洞口開挖。(2)坡面開挖、防護由上往下逐步進行,邊開挖邊防護。土質坡面宜先噴射混凝土,以免施作錨桿時施工用水軟化邊坡土體,石質坡面宜先施作錨桿,以便鋼筋網與錨桿焊接成整體。(3)在開挖過程中隨時檢查邊仰坡,如有開裂、滑動等不穩定現象時,應采取適當放緩坡度等措施,保證邊仰坡穩定和施工安全。(4)不能采用深孔大爆破開挖邊仰坡。(5)人工刷坡時拴安全繩。(6)施工過程中設專人指揮、防護。(7)各種機械設備按操作規程使用。3環保措施(1)洞口施工場地采取挖溝、挖集水井等利用抽水機排除施工用水、降雨及巖層裂隙水。(2)在開挖邊仰坡以外不隨意開挖及砍樹。(3)開挖棄土運至棄土場或指定地點堆放。(4)棄土堆臨空面邊坡用1:1.5坡率且挑選微風化塊石碼砌。邊坡每10米一級,中間設2米平臺。(5)棄土堆與四周山坡相接處設排水溝,出口與天然排水溝連通。(6)棄土堆坡腳采用漿砌片石護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