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量測量施工方案一.設置地面方格網在指定場地范圍內,用經緯儀和皮尺在地面上設置正方形方格網。在場地邊緣設置兩條相互垂直的基線,在基線上丈量等長度的線段12,23,34,45AB.BC.CD.DE其長度為十米。用皮尺放樣已知距離10米。然后分別在兩條基線上的點1、2、3、4A、B、C、D上安裝經緯儀,用經緯儀放樣水平角度90度,兩條經緯儀的視線相交于一點,得到各正方形方格的交點;由于欲測場地內為山坡,經緯儀視線無法到達,可利用已確定的方格網角點通過皮尺確定一條直線,得出剩下的方格網角點。并在地面上用小木樁做出標記。方格網角點采用行列編號法,各方各網角點有兩個標號聯合表示。自北向南用A、B、C、
2、D、E、F、G、H表示列號。自xx用1、2、3、4、5、6、7、8、9表示行號。各角點編號分別為A1、A2。如下圖所示HGFEDCBA1 2 3 4 5 6 7 8 9二.面水準測量對指定場地進行面水準測量獲得各方各網角點的高程。各方各網角點的高程可用水準測量的方法連測解決。以A1角點作為基準點、假定其高程值為為0.000米。按水準路線的形式組成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在每站除了讀取后視與前世轉點讀數外,還應讀各站欲連測的方格網角點讀數(稱插前視讀數)。讀取黑面尺的上絲、中絲下絲讀數、紅面尺中絲讀數用于各個測站的檢核。至于部分方格網角點高程較高,在各個測站無法連測得到,可利用水準路線上的水準點形成各
3、個支水準路線,測得其高程。所有讀數在測量的同時記錄在面水準測量記錄手簿內。對已測得的數據進行計算,對各個站點,閉合水準路線,支水準路線進行檢驗,若各種誤差在誤差允許范圍內,可不進行閉合差調整,認為各角點高程正確。三.計算填挖高度指定場地內全為挖方,且以A1角點為基準點,其假定高程為0.000米,即其余各方各網角點高程即為其填挖高度h。四.計算挖方量繪一張空白方格網,將面水準測量記錄手簿中各高程填注在各相應的方格網角點左上方,計算挖方量。V=(Zp1+2Zp2+3Zp3+4Zp4)a/42五計算總的挖方量將相鄰大組的挖方量與自己大組的挖方量累計相加,既得到整塊場地總的挖方量。在本次的任務中,主要完成了對本大組的施工方案進行確定,對各小組的工作進行分工安排,對方格網進行距離放樣,測量高程,對數據進行記錄,計算,整理成果。通過這次的任務,復習了在土木工程測量中學習到的內容,學會了對土方量的測量與計算,鞏固了在測量中學到的內容但任然有不足之處,方案的執行方面比紙面上的內容要復雜得多。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