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圍堰施工方案一 、 編制依據1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提供的橋梁工程設計施工圖紙。2浙江土力勘測院提供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書。3工程有關的招標文件及預算書4我單位設備物資資源,經濟技術實力及類似大型市政工程施工經驗。5本工程涉及的施工技術、質量驗收、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國家和浙江省制定的規范、標準、法規文件等,公司現行的質量、安全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6依據現場調查情況和相關部門提供的信息、資料等。二、工程概況及特點鏡湖新區洋江西路延伸3#橋工程,橋梁中心樁號K1+647.503,全長255米,橋寬36米,跨徑組合為2*25+(35+60+35)+3*25,主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梁拱組合結構,引橋
2、為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板。橋梁下部結構:橋墩采用鋼筋混凝土柱式橋墩,鉆孔灌注樁基礎。根據本工程橋梁施工特點,為考慮通航要求,同時作為防汛通道,在3#橋5-6#墩間設置通道,全橋圍堰一旦完成,由原水上施工作業轉化為全陸地施工,增加了承臺、立柱墩臺,主跨拱梁施工安全性。三、圍堰方案1、圍堰、便道布置1)圍堰位置確定及便道、排水邊溝布置a、 圍堰位置本工程橋梁全寬36米,工程圍堰采用雙排圓木樁圍堰,木樁圍堰寬度4米,內側填筑上口寬度6米,邊坡1:1.5,河床底(0.00m)寬度19.5米圍堰塘渣便道,同時考慮橋梁下部工程施工工程車輛通行需要,在圍堰便道內側填筑上口寬6米,厚2米的施工臨時便道。為
3、保證橋梁承臺開挖工作面及施工時減少對圍堰的影響,施工臨時便道距承臺(承臺總寬32米)邊線4.5米以上,本次圍堰總寬度為100米(即南北側圍堰外側),距橋梁邊線各32米(4+19.5+2.5+6=32m)。(詳見后附圖)b、由于本工程道路段業主部分征地未落實,圍堰工程車輛無法進入,根據實際情況,在道路南側邊線外填筑施工車輛進出便道一條,便道長度為200米( K1+300K1+500),便道上口寬6米,底寬8米厚度為1米,與圍堰便道相連接。圍堰內各便道相互連接。陸上便道寬度均為6米,厚度為1米。c、圍堰內施工便道(南北向便道)本工程橋梁承臺頂高程0.8米,高度2.53米,挖土方量較大,均需外運。在
4、單排樁承臺外3米,填筑施工便道,雙排樁承臺外兩側便道各一條,便道上口寬度4米,下口寬度6米,厚1米,便道長度41.3米,并與東西向施工臨時便道連接,形成方格網狀施工便道。南北向便道同時作為橋樁大應變測試通道。d、邊溝:在圍堰內東西向施工臨便道內側各設置50cm寬排水溝一條,每50米設置集水井,以備雨天雨水及圍堰滲漏水量的排放。2、主體圍堰由于本工程圍堰使用周期長,而且圍堰工程完成后,圍堰內需進行橋梁下部結構工程及橋梁主跨施工,堰體整體穩定性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本工程采用雙排圓木樁圍堰與塘渣便道組成堰體,A、圍堰尺寸確定1)堰體高度:根據公路橋涵施工規范要求,圍堰堰頂高程需高出
5、最高水位0.5-0.7m。本地區最高水位為4.5m,現取堰頂高程5.0m2)堰體寬度、高度:圓木樁圍堰寬度4米,堰體頂高程為5.0米,河床底高程為0.8米,淤泥厚為0.8米,堰體高為5.0米。3)圍堰內塘渣便道:南北兩圍堰內側各填筑塘渣便道一條,考慮到土方運量較大,便道作為填筑圍堰土方所需車輛的通行以及橋梁材料運輸的通道。便道上口寬6米。3)剖面尺寸:4米寬,深5米的土回填圍堰,兩側密布腳手片,兩側打梢徑為14CM,長7米的雙排松木樁,松木樁中心間距按30CM,梢徑16CM,長6米圓木連接,并用D8間距120CM網狀拉法鋼筋;圓木樁圍堰內側填筑塘渣便道,便道按上口寬6米,坡度按1:1.5設置,
6、塘渣便道頂高程為4.5M,考慮塘渣填筑后,原河道內淤泥,沉降量大較,塘渣底高程按-1.0m考慮,塘渣高度為5.5 m。B、圍堰計算:計算:、最高水位時每米寬度的壓力(水平推力):Ea=rh=14.0=4.0(噸/m2)N = Eahb/2=4.04.01/2=8.0(噸)、塘渣同河床的摩阻力橋涵設計規范中土體同塘渣的摩阻系數為0.20.3,河床處土體含水分較大取低值u=0.20,塘渣比重1.7噸/m3。每米寬度的摩阻力:W=(b上+b下) h r /2=(6+18.6)5.51.7/2=115(噸)P= uW=1150.2=23(噸)PN,能滿足水平推力的要求。圍堰斷面圖、平面圖(附后)3、通
7、道圍堰及臨時便橋根據本工程橋梁施工特點,為考慮通航要求,同時作為防汛通道,在3#橋5-6#墩間設置8米寬通道,通道兩側設置為寬3米雙排圓木樁圍堰。同時為保證東西兩側貫通,在通道處搭設臨時便橋一座,便橋寬6米,全長12米,橋梁下部采用直徑為60cm的鉆孔灌注樁基礎,上部采用貝雷架拼裝,便橋為采用單層雙排國產貝雷片(規格為150cm300cm)貝雷桁架,上鋪1.2cm厚印花鋼板。A、通道兩側圍堰通道圍堰采用雙排圓木樁圍堰,木樁采用7米長的梢徑為14cm的松木,圍堰寬度為3米,木樁間距為30cm,南北通道各長100米,圍堰高度尺寸做法同南北圍堰。在圍堰外側填筑塘渣。塘渣寬度為2米,高度為5.5米,坡
8、度按1:1.5計算。為同時考慮到承臺開挖時引起圍堰堰體的影響,在5#墩、6#墩承臺開挖前,圍堰兩側均打設鉆孔灌注樁,以保證承臺開挖及圍堰的安全。(圍堰處鉆孔樁設置在基坑施工方案)B、臨時便橋方案另述四、圍堰施工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本次圍堰土方量較大,施工進度緊,現場無可用土方,所有土方均按運入考慮,所以必須先填筑河中塘渣便道,便道考慮南北兩側同時施工,填筑一段便道后,再進行圍堰木樁打設。1、準備工作a、根據方案計算圍堰所需材料數量,組織人員。并對施工班組進行方案施工交底。b、據專項方案,測量人員測設圍堰線路,確定圍堰位置,并50米設置一個定位樁。2、便道填筑根據工程情況,便道填筑采用塘渣一次性
9、填筑,由工程運輸車輛與挖機配合填筑。填筑時,為保證車輛通行,每20米設置會車場,并保證便道上口寬度不小于6米。3、雙排圓木樁圍堰施工a、根據現場測量人員測設的線路打設木樁。b、木樁采用梢徑14cm的松木樁,松木樁間距為30cm。木樁通過船只運輸到打設地點,打樁采用專門打樁機械打設。為保證工程進度,南北圍堰各配打樁機械一臺。c、木樁打設過程中,保證松木樁入土深度,并由專人負責進行測量。木樁入土深淺直接影響到圍堰的牢固性。d、打設完成一段木樁后及時進行后道工序施工,在木樁內側安設腳手片,塑料膜。木樁用梢徑16cm松木樁進行連接,并對兩側木樁用對拉鋼筋固定。e、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圍堰內所需土方均由外運入,土方選擇粘土為宜,回填時按分層填入,并由專人對回填時木樁情況進行檢查。回填土方采用運輸車與挖機配合。f、圍堰完成后必須經3-4天后方可進行堰內抽水工作。抽水時不得一次性抽完。五、安全措施1、現場圍堰施工時,在施工點前50米處,做好安全警示標志,夜間設置紅燈警示,并由專人負責。2、便道塘渣填筑時,由于運輸車輛需倒車填筑,必須由專人負責指揮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