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民高速公路TJ-6合同段橋涵構造物臺背回填 施 工 技 術 方 案 河南省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鄭民高速公路TJ-6合同段項目經理部 2010年8月22日 目錄 一、編制依據(jù) (2) 二、工程概況 (2) 三、施工組織機構設置 (2) 四、主要施工機具 (2) 五、施工工藝 (2) 1、整理現(xiàn)場 (2) 2、測量放樣 (2) 3、回填范圍 (3) 4、臺階開挖 (3) 5、下承層準備 (4) 6、回填材料要求 (4) 7、回填前對結構物的要求 (4) 8、臺背回填試驗段 (4) 9、施工方法 (5) 10、施工控制 (5) 11、水泥土拌和 (5) 12、攤鋪、整平 (6) 13、充分壓實 (
2、6) 14、養(yǎng)生 (6) 六、雨季施工 (7) 七、管理措施 (7) 八、技術措施 (8) 九、報驗程序 (8) 十、安全文明施工 (8) 十一、附件:橋涵臺背回填工程量及施工計劃 臺背回填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jù) 鄭民高速公路TJ-6合同段設計資料、技術規(guī)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二、工程概況 本合同段共有1座大橋、1座中橋、7座分離式立交、1座互通立交橋,臺背回填3%水泥土共計31758m3;13座通道、2座涵洞,臺背回填3%水泥土共計28189.68m3。 三、施工組織機構設置 項目工程負責人:張道友 施工現(xiàn)場負責人:吳振宇 技術負責人:郭興昌 測量負責人:朱曉
3、明 實驗員:王永 安全員:韓敬超 四、主要施工機具 振動壓路機、小型沖擊夯、推土機或鏟車、平地機、灰土拌合機。 五、施工工藝 1、整理現(xiàn)場 結構物施工完成后,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整理,清除回填范圍內的雜物、垃圾,清表壓實至設計標高。 2、測量放樣 根據(jù)橋頭臺背回填設計圖紙,結合每座橋橋臺設計圖紙進行測量放樣。 3、回填范圍 臺背回填范圍為: (1)、橋頭臺背回填范圍為順路線方向長度:頂部為距翼墻尾端不小于1.5H+6m(H為橋臺高);底部為距基礎內緣不小于6m。從填方基底至路床頂面,路堤填筑時按1:1.5坡度預留臺背回填部分。 (2)、涵洞、通道臺背回填范圍為順路線方向長度: 明涵(通道):頂部為距
4、臺帽內緣不小于1.5H+2m+L(H為基礎頂至路床頂高度;L為臺帽內緣距基礎內緣長度);底部為距基礎內緣不小于2m。從填方基底至路床頂面,路堤填筑時按1:1.5坡度預留臺背回填部分。 暗涵(通道):頂部為距臺帽內緣不小于1.5H+2m+L(H為基礎頂至臺帽頂高度;L為臺帽內緣距基礎內緣長度);底部為距基礎內緣不小于2m。從填方基底至臺帽頂面,路堤填筑時按1:1.5坡度預留臺背回填部分。 4、臺階開挖 臺背回填前對已完成的路堤結合部位必須挖臺階,臺階尺寸為:橋頭回填:寬度為1.2m,高度0.8m,且應形成3%的內傾斜度;涵洞、通道回填:寬度為1.5m,高度1m,且應形成3%的內傾斜度。為避免機械
5、開挖不徹底,所有臺階均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使其滿足設計要求。 開挖完成后將開挖的土方及時清理出臺背回填范圍外,然后對臺階進行壓實度檢測,對于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采用小型沖擊夯進行夯實至滿足要求為止。 5、下承層準備 原地面處理是解決臺背回填下沉的關建,開工前首先對臺背回填區(qū)天然地基的下承層采用壓路機進行碾壓處理,下承層壓實度為93%。 6、回填材料要求 根據(jù)圖紙設計要求臺背填料采用3%水泥土,壓實度不低于96%。 7、回填前對結構物的要求 臺背回填的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蓋板通道(涵)應在蓋板澆筑完成后并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才能兩側對稱回填,防止單側施壓損壞墻身;柱式或肋板式橋臺臺背回填土,應在柱側對稱、平衡地進行,在蓋梁、臺帽澆筑之前回填至蓋梁、臺帽底面。 8、臺背回填試驗段 考慮到臺背回填的重要性,施工前先做試驗段,試驗段進行前,向監(jiān)理工程師上報施工方案,經批準后方可進行。試驗段主要總結以下數(shù)據(jù): 1)、填料的松鋪系數(shù),壓實厚度; 2)、所填材料的最佳含水量范圍; 3)、人員、機械配置; 4)、碾壓和夯實遍數(shù); 5)、碾壓速度。 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