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回填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本工程土方回填采用機械回填為主,人工回填為輔。回填土料按設計圖紙要求做。基礎回填應盡量利用原土,回填以對稱方式進行,并分層夯實,每層虛鋪厚度在0.250.3m之間,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少數回填面較窄及磚墻兩側,采用人工夯實,每層不少于三遍,并按規定取樣測定土壤干容重。1.工藝流程驗收樁基、基礎結構檢驗土料工作面清理分層填素土分層夯打(壓)密實找平驗收2.土方回填前的準備工作(1)回填土前,須清除坑底鋼管、扣件、木方及層板等建筑材料,并將坑底充分夯實。(2)回填土前,應先同業主、監理和質監站對基礎分部進行各項檢查,作好隱蔽記錄和辦理驗收手續。(3)回填土前,已拆模的材料必
2、須碼放整齊,并且距臨邊的距離不得小于1.5M。(4)回填土質量:所用粘土質材料,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機雜物。3.土方回填的施工方法(1)施工前,先將浮土清除,基坑的邊坡必須穩定,兩側如有孔洞等應加以填實。填土區如有地下水或表面滯水時,應繼續保持降水措施,以保證基坑無積水。已填好的土如遭受水泡應把上層稀泥鏟除后,再進行下道工序。填方區應碾壓成中間稍高現邊稍低,以利排水。(2)用手推車送土,人工用鐵鍬、耙等工具進行填土,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墊,分層夯實,用打夯機械夯實時,基坑上部較寬處可采用碾壓機壓實,每層鋪土厚度不大于30cm,可用樣樁控制分層厚度。回填時最佳含水率為8-12%,分段施工
3、時,每鋪好一層土,應經密實度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回填。(3)必須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作成斜坡形(傾斜度應大于1:1.5)。夯跡重迭0.5-1.0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下、墻角等重要部位。最后填土高于自然地面5cm。(4)人工大面積夯實填土時,夯前應初步平整,夯實時要按照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邊,每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坑時,行夯路張應由四邊處開始,然后再夯中間。對于基礎邊緣及墻角等打夯機械夯實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木夯夯實。(5)蛙式夯面夯實:填土初步整平,厚度不宜大于250,打夯機依次打夯,均勻分布不留間隙,當采用蛙機夯實時,其夯打遍
4、數不少于3遍,兩臺夯機同一線路夯實距離不得小于10m。(6)輾壓機夯實: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不應超過250-300mm,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碾壓每次重疊寬度不小于250mm,車輪子下沉量不超過20mm時,其密實度則達到要求。4.質量控制與檢驗(1)填土應嚴格控制含水量,施工前應檢驗,當土的含量大于優含水量范圍時,應采用翻松、晾曬、風干等方法降低。若鋪土后發現含水量小于最優含水量時,可灑水濕潤。最優含水量控制:簡單檢驗一般以手成團落地開花為xx。(2)土料運至施工現場應有專職人員檢驗土質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用插釬檢驗鋪土厚度。(3)通過試驗求出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圍內,達到設計密實度要求時的合理夯實遍數,以此指導施工。(4)每層填土壓實之后,要對夯實質量進行檢驗,檢驗方法一般采用環刀法,用容積不小于200CM3的環刀取樣,測定期干密度,以不小于通過試驗所確定的該土料在中密狀態的干密度數值為合格。第200M2取一組,每層不少于一組。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層土料。5、雨期施工(1)基坑(槽)的回填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應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內,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現場應有防雨排水措施。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