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處理xx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污水處理xx工程平面布置圖、高程圖。2、污水處理xx工程設計圖紙。3、污水處理xx工程地質勘查報告。4、國家及部門頒發的現行有關施工技術規程、檢查標準。二、工程概況污水處理池呈長方形,東西長50米、南北長64米,基底標高-3.8米,地下自然水位0.8米左右,自然地坪為0.00米,污水處理池開挖深度從場地自然地坪標高向下挖深入-3.5米左右。三、施工準備1、機械準備本次開挖工程量約10000立方米,開挖土方運到倉庫、車間用于回填。多余土方運到業主指定地點堆放。機械的配置既要保證工作的需要,又要保證不能讓機械停滯窩工,因此根據開挖深度、工作面積、運輸距離配置機械
2、如下:挖掘機2臺、自卸車8-10輛。2、技術準備按照設計總平面布置圖進行定位放線,放出擬開挖土方上下口連線。并在四角設置永久定位樁,保證隨時可以快速確定土方的開挖連線。將建設單位提供的高程點作為原水準點引測到現場,并在施工現場不易變形、破壞處建立2-3個永久性高程點,作整個建筑施工過程中標高控制基準點。四、土方工程開挖方案污水處理池為筏板基礎,基礎深-3.5米左右,根據現場情況自北向南進行整體開挖。開挖土方多為流沙土質及粉質粘土。透水性較差,遇水易液化為保證土方開挖和基礎施工安全,本次開挖采用增加工作面和放坡作業方式進行土方開挖,基坑挖土工作面寬度確定為池底板邊緣外出1米,放坡系數為1:1.。
3、五、土方工程開挖施工要點1、因基槽上面存在部分建筑垃圾不能用于回填,挖土采用分層開挖,上面建筑垃圾運到甲方指定位置存放,原土用于回填倉庫、車間。2、在基槽開挖期間,機械開挖土方時,設專人負責指揮,測量人員密切配合,隨時施測基坑連線及基底標高,確保土方開挖到位和不超挖,預留15mm-20mm人工清理,防止機械擾動基底持力層。3、人工清土時,在坑底每隔5-6m設置一個標高控制樁,根據測量人員所測的標高控制線,拉線清土找平。4、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的需要沿基坑邊頂地面外1-2米位置挖設排水溝,排水溝與基坑坡肩之間做成反水坡,防止基坑外的水流入基坑內。5、基坑四周設300*300排水
4、溝,排水溝端部設集水井深度為基坑底0.6m,直徑不小于0.6m,基坑表面積水通過排水暗溝流入周邊排水明溝,再由明溝流入集水井,通過潛水泵或污水泵排出基坑。6、基坑的開挖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后,盡快組織基坑驗收,進行墊層封閉,避免地基長期暴露。7、當基坑底部有軟弱土層時,應及時請監理、業主到現場確認,并采用人工開挖用砂石回填至墊層底標高。六、雨季施工措施1、組織準備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小組,將方案編制措施落實到人,料具供應、應急搶險等具體落實到部門,并明確責任人,雨季施工主要以預防為主,采取防雨措施及加強排水方法,確保雨季生產的正常進行。做好施工人員的雨季施工現場的
5、準備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施工現場的檢查,包括檢查臨時設施,臨時用水管道、臨時用電、機械設備等各項工作。加強雨季施工信息反饋,對容易發生的問題要采取防范措施,設法排除隱患,同時合理的安排日常工作。2、技術準備認真熟悉施工特點、了解進入雨季施工的各單位工程設計狀況及施工特點,提出針對性的雨季施工措施,對進入雨期施工但不適于雨施的項目及時與業主及監理聯系,共同研究解決。收集當地氣象資料,了解雨期天氣狀況,收集同類工程雨施施工經驗,選擇合理的針對性的雨季施工措施。3、施工現場準備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的需要沿基坑邊頂地面外1-2米位置人工挖設排水溝,排水溝與基坑坡肩之間做成反水坡,防止基坑外的水流入基坑內。4、雨季物資準備項目部提前準備好雨季物資,主要包括:潛水泵、消防水帶、塑料布、苫布、雨具、木方等。定期檢測保證污水泵運轉良好。5、突遇大雨施工過程中如突遇大雨,應立即用彩條布將坡體、周邊未施工邊坡區域覆蓋,防止雨水直接沖刷滲透浸入,同時做好基坑四周地表水的排泄和下水管道的疏導,防止地表水或雨水對坑壁的沖刷、浸潤。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