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_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合同起點樁號K9+000,終點樁號K9+200,全長200m。路面工程底基層設計為4%水泥穩定碎石和上,中基層為6%水泥穩定碎石兩種,厚度為48cm(主路)、32cm(非機動車道),工程量為1106.24立方米。二、編制原則和依據1、路基、路面施工圖、設計相關通用圖及總說明2、國家現行交通部頒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3、國家現行交通部頒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4、河北省市政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標準化指南5、滿足合同總工期要求6、達到項目質量要求標準-優良工程三、試驗目的開工前在試
2、驗路段進行試驗,以確定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集料的松鋪系數;合適的拌和機械、拌和辦法、拌和時間等;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密實度的檢查方法;整平和整形的合適機具和方法;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等;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和配合,確定每一作業段的合適長度及養生方法;摸索并總結如何依據施工技術規范、質量標準進行規范施工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質量控制手段;收集相關數據,指導全面施工并達到技術質量標準;試驗路段結束后,編制試驗路段總結,以用于指導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的全面施工。本標段計劃在主線K9+000K9+200進行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試驗段施工。四、施工準備1.人員為保證
3、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試驗段施工順利,并達到試驗的預期目標,加強對試驗段施工的領導,成立了試驗路段施工領導小組,由侯新文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具體試驗路段人員名單如下:現場施工負責人:李平現場技術負責人:廖巍葳現場技術員:李文彬現場安全負責人:姜文聯現場安全員:曾珍明現場質量檢驗負責人:郭強現場測量人員:宋宏濤目前,上述人員已經全部到位。2、機械設備:我標段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車運輸、2臺攤鋪機攤鋪、振動碾壓實的方案,分三層(每層160mm)(非機動車道為兩層160mm)攤鋪。目前穩定層拌和設備已經安裝、調試完成。施工主要設備具體見表1。表試驗路段主要施工機械表2、主要試驗檢測
4、儀器設備:路面工程的試驗檢測工作十分關鍵,試驗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學文明施工的具體表現。用于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檢測的試驗設備已全部標定完成,具體見表2表2試驗檢測儀器表3、材料及配合比指標水泥;水泥作為集合料的一種穩定劑,其質量對集料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施工時選用終凝時間較長,標號較低的水泥。為使穩定碎石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拌和、運輸、攤鋪、碾壓以及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強度,不應使用快凝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受潮變質水泥。按合同要求本標段使用由水泥廠家提供的優質水泥: PSA32.5水泥。拌和中必須嚴格控制水泥劑量。水泥劑量太小,不能保證水泥穩定土的施工質量;而劑量太大,既不經濟,還會
5、使基層的裂縫增多、增寬,從而引起瀝青面層的相對應的反射裂縫。所以,必須嚴格控制水泥用量,做到經濟合理,精益求精,以確保工程質量。碎石;按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的要求和用量,依經濟合理的原則,經過對沿線的石料加工場的原材料的調查、試驗,選定大力壟石料場作為基層使用碎石、石屑材料的供用場。通過實驗嚴格控制碎石的指標,壓碎值不大于30%。目前大石、中石、小石、石粉合計已備料7.5萬噸。經試驗施工配合比為:大石:中石:小石:石粉=19%:22%:26%:33%,最大干密度底基層為2.344g/cm3,基層為2.354 g/cm3,最佳含水量為5.8%。拌和用水:采用潔凈的飲用水作為拌和用水。下承層準備底
6、基層施工前,提前按規范要求對96區頂進行檢測,對不達標路段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確保底基層按時鋪筑。底基層鋪筑時,要對下承層進行清掃,保證層面無松散顆粒和塵土等雜物。并對層面灑水濕潤。五、試驗段施工時間本試驗段計劃于四月一日開工,四月一日全部完成。六、施工方案1、測量放線工作下承層按規范檢驗處理達標后,并經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后,用全站儀準確放出路基的中線、邊線,用鋼筋控制樁準確標示,其間距應控制在10米一個。控制樁測設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14的鋼筋樁。開始攤鋪的前一天要進行測量放樣,按攤鋪機寬度與傳感器間距,一般在直線上間隔為1520m做出標記,根據擬定松鋪系數算出松鋪厚度,決定控制線高
7、度,掛好控制線。五、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a、拌合水泥穩定碎石在位于K9+000右側水穩拌合站集中拌合,該拌合站所有計量系統經過相關計量單位標定,能夠滿足施工需求。施工配合比在試驗配合比的基礎上增加0.5%1%的水泥劑量,并根據實際施工拌合情況進行調整,嚴格控制混合料含水量,以保證攤鋪時含水量不得小于最佳含水量,根據機械性能嚴格控制上料速度,確保混合料拌合均勻。b、運輸采用11輛10T自卸車進行運輸,根據拌合能力、攤鋪能力運距的實際情況進行運輸車輛的增減,運輸過程中混合料采用土工布進行覆蓋,避免水分過快喪失。a、攤鋪本工程路面水泥穩定土基層的混合料施工采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攤鋪速度為2-3m/mi
8、n,保證整個過程中攤鋪機行駛穩定、連續、均勻盡量減少停機待料現象。攤鋪過程中人工及時消除粗細離析現象,特別是局部粗集料帶,并用新混合料填補。采用兩臺攤鋪機前后攤鋪,一次攤鋪完成半幅施工,前面的攤鋪機在靠路肩一側走基線,另一側走鋁合金的基準梁,由測量人員專門負責基準梁的測設。后面攤鋪機一側走滑靴,另一側走基線,兩攤鋪機前后距離保持在20m以內,確保兩臺機械相互不干擾,松鋪系數依試驗段而確定。b、碾壓在高程檢查無誤、平整成型后,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在1%時,即可進行碾壓。當水分不足時應先灑水補充水分,等到達到要求時方可進行碾壓。碾壓時采用先靜壓一遍再振壓3-4遍,最后膠輪靜壓一遍的方法。對于直線段
9、和不設曲線段部分先從外側向路中碾壓,在設置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重疊輪寬(重疊30cm以上);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使每層整個厚度和寬度完全、均勻地壓實到規定密實度為止。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對兩遍碾壓完的結構進行壓實度的檢測,并保證最后碾壓結果到達要求的密實度為止,外觀表面平整、無輪跡或隆起。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2km/h為宜,以后用2.03km/h,最后靜壓4 km/h。其原則為先輕后重,先慢后快,以免發生推移,形成不適宜結構。路面的兩側,多壓23遍。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層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
10、中,集料的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如表面水蒸發得快,及時補充水分。c、接縫1)橫向接縫: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兩小時,應設置橫向接逢。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末端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弄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木方,方木的高度應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等,整平緊靠木方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側用砂礫或碎石回填3m長,其高度高出方木幾厘米,將混合料碾壓密實。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之前,將砂礫或碎石和方木鏟除,并將下承層清理干凈,在接槎處刷稀水泥漿一度,攤鋪機返回已壓實層末端,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如果攤鋪中斷后,未按上述方法處理橫向接縫,而中斷兩小時,則應將攤鋪機的附近及下面末端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鏟除
11、,并將已壓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與路中心線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混合料。2)縱向接縫:避免縱向接縫,在必須分兩幅施工時,縱縫必須垂直相等,不應斜接。d、混合料的養生每一段碾壓完畢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養生。采用土工布覆蓋、撒水車撒水養生,養生期不得少于7d。3、工藝流程施工工藝框圖詳見下頁水泥穩定碎石底底基層施工工藝框圖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施工工藝流程圖具體如下表: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實測項目注:本工程設計要求水泥穩定底基層壓實度97%,基層壓實度98%。七、質量保證、安全防護措施1、質量保證措施a、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了解施工程序,認真掌握好各作業段工序之間的前后搭接
12、。認真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嚴格執行和遵守圖紙施工;b、認真執行自檢制度,建立質量監督檢查體系,配備專職質檢員。c、每道工序施工前,應進行技術交底,做到質量要求、技術意圖貫徹到底。所有工序在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簽認后,方可進行該道工序的施工。d、各種控制、關鍵部位設專人嚴格把關、嚴格控制。如下承層的驗收、碾壓壓實度和含水量的控制、橫縫的設置等。e、對主要管理人員選配水平高,經驗豐富,業績優良的人員擔任,安排具備專業資格的專業人員承擔施工。對施工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工作人員實施持證上崗制度,保證人員素質滿足需要。f、拌和機的投料要準確,要在投料運輸帶上定期取樣檢查各
13、料倉的投料數量。g、拌和要均勻,不得出現粗細料分離的離析現象。h、嚴格控制碾壓含水量,以最佳含水量1%時碾壓。i、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及時攤鋪碾壓,一般在2小時內完成。2、安全保證措施安全工作是搞好生產的重要因素,關系到國家、企業和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政策,廣泛應用系統工程和事故分析方法,嚴格控制和防止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具體措施如下:a項目經理部、工區成立安全領導小組,設專職安全員制定嚴格的安全措施,定期分析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和排除不安全隱患。b)安全教育經常化、制度化開工前進行系統安全教育,開工后抓好“三工”教育和定期培訓。通
14、過安全競賽、現場安全標語、圖片等形式,增強全員安全生產自覺性,時時處處注意安全,把安全生產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分項開工前要做好詳細、具體的安全交底。c)完善安全檢查制度各級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要定期組織檢查,各級安全監督人員要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真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d)施工組織設計和工藝流程科學組織施工嚴格各工序銜接,嚴格操作規程,嚴禁各種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e)加強持證上崗管理機械工、起重工、電工、電焊工等主要工種必須經過培訓并經考核取得合格證,方可持證上崗操作,杜絕違法章作業。f)搞好施工疏導及現場標識夜間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設備,危險地段設危險標志和緩行標志,配備足夠的交通值勤人員
15、,組織好過往行人及車輛,確保人員車輛的安全。g)加強安全防護設置安全防護標志。瀝青拌和站和水穩拌和站的作業人員要戴安全帽,場地內要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h)做好現場管理,堅持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機械和器材的安全。尤其是上公路的機動車輛限速行駛,不侵道不搶行,做到文明禮讓,彎道鳴笛,嚴防交通事故的發生。i)安全用電嚴格按規定安裝線路及設備,不合格的電工器材嚴j)加強工程管理責任制每項工作設專人負責,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八、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1、開工前作好施工組織設計,布局合理,并按監理細則設置好各類標示標牌。2、施工現場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施工環境文明要求:1)施工便道應進行日常養護,保
16、證晴雨通車,經常清掃、灑水,防止塵土飛揚,不得影響當地群眾正常生活、生產活動。施工現場作業道路應保持平整、暢通、及時修復。設有明顯準確的路標。2)機具、材料應做到“二整”:機械設備保持狀態良好,外觀整潔、停置整齊。3)施工材料堆放有序、存儲規整合理,并插置標示牌。4)工地現場外觀應做到“三潔”:施工場地整潔、生活環境清潔、施工產品美觀潔凈。5)場區及施工范圍內的溝道、地面無廢料、垃圾和油污,做到工完料盡、地清。6)辦公室、作業區、生活區、倉庫等場所內部整潔有序,符合防火、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7)施工現場設置標明名稱、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檢負責人、旁站監理等內容的公告牌。8)施工現場應有負責人現場指導施工,現場指揮和技術人員要熟悉操作工藝要求、質量標準。9)確保工程有序施工場內要有警示標牌、標識公告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作業人員佩帶安全帽,系安全繩,配電箱孔后設蓋,絞車要有剎車。10)現場進行的各項施工操作,必須按施工前的施工操作安排或相應的規范進行,做到層次清楚,緊張有序,杜絕違章操作和野蠻施工。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