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施工方案一、應力吸收層的概念應力吸收層是指鋪筑于半剛性基層與瀝青路面之間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與瀝青路面之間,具有高變形能力的改性瀝青層,它能夠吸收裂縫部位的應力集中,防止瀝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縫,加強層間黏結與防水,延長路面使用壽命的特點。二、施工工藝1、施工前應進行基層的清掃、吸塵和清洗。先人工用竹掃帚將基層表面進行全面清掃,再用23臺森林滅火鼓風機沿縱向排成斜線將浮灰吹凈,若不能達到“除凈”的要求,則用水沖洗,清除基層表面浮灰和泥漿,盡量使基層頂面集料顆粒能部分外露。2、確定橡膠粉的摻量一般選擇至少三個不同的橡膠粉摻量(例如18、20、22)進行試驗,將橡膠粉加入瀝青的溫度范圍
2、在177204之間,拌和1小時后進行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取合適的橡膠粉摻量,橡膠瀝青各項指標應滿足表3技術要求。3、橡膠瀝青的生產應由熟練人員操作橡膠瀝青生產設備,采用間歇式方式生產。操作人員準確控制導熱油溫度,準確控制配料比例。對成品橡膠瀝青及時進行各項檢驗。4、在灑布橡膠瀝青前,應注意檢查空氣溫度和地面溫度都不得低于15。下承層必須干燥,路緣石防護良好。風速不影響橡膠瀝青灑布效果。需用的設備進入待命狀態,包括橡膠瀝青灑布車、碎石撒布機、膠輪壓路機。5、橡膠瀝青灑布橡膠瀝青灑布量采用1.52.0kg/,采用預裹附的集料時。起步和終止位置應鋪工程紙,以準確進行橫向銜接,灑布車經過后應及時取走工
3、程紙。縱向銜接應與已灑布部分重疊10cm左右。撒鋪碎石前禁止任何車輛、行人通過橡膠瀝青層。6、撒鋪碎石噴灑橡膠瀝青后應立即撒鋪碎石,碎石撒鋪量為1218kg/,根據試鋪情況確定,以滿鋪、不散失為度,對于局部碎石撒鋪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補足。7、碾壓采用25T以上的膠輪壓路機進行壓實。碎石撒鋪后應立即進行碾壓作業,兩臺膠輪壓路機應同時進行碾壓,緊跟碎石撒鋪車,碾壓數為3遍。8、在鋪筑上層瀝青混合料前,應對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進行清掃,以清除沒有粘結的松散碎石,避免影響應力吸收層與上面層的粘結。9、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施工應與上面層瀝青混凝土緊湊進行,中間不開放交通,若期間必須開放交通,須待應力吸收層
4、施工完成3小時后方可開放交通,但車速不宜超過25km/h。三、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施工要求1、原材料質量控制要求橡膠粉橡膠粉顆粒規格應符合下表要求。橡膠粉篩分應采用水篩法進行試驗。橡膠粉密度應為1.15 0.05g/cm3,應無鐵絲或其它雜質,纖維比例應不超過0.5%。供應商應提供橡膠粉質量保證書,說明橡膠粉規格、加工方式、加工的廢舊輪胎類型、橡膠粉的儲存方式等。橡膠粉篩分規格篩孔尺寸通過率%2.00mm1001.18mm65100600 mm20100300 mm04575mm05橡膠瀝青橡膠改性瀝青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其抽檢項目符合下表的要求。橡膠改性瀝青技術要求檢測項目技術指標旋轉粘度17
5、7Pa.s1.54.0軟化點,最小54針入度(25,100g,5s)0.1mm,最小 25彈性恢復,25,最小60集料應力吸收層應采用石質堅硬、清潔、不含風化顆粒、近立方體顆粒的破碎卵碎石,應選用反擊式破碎機軋制的碎石,規格為9.5mm13.2mm。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集料級配范圍如下表。 應力吸收層集料規格方篩孔尺寸(mm)級配范圍13.21009.50152.36 050.07500.52、質量管理施工階段的檢測項目包括:橡膠瀝青性質、橡膠瀝青灑布量、集料灑布量、剎車試驗、外觀檢查等。檢驗方法及檢驗標準見下表瀝青路面應力吸收層施工階段的質量檢查標準項目檢查頻率質量要求或允許誤差試驗方法橡膠瀝
6、青177粘度(mPas)每生產一批查一次5004000旋轉粘度計橡膠瀝青量 每半天1次設計量0.2 kg/m2稱定面積收取橡膠瀝青量集料量每半天1次在規定范圍內用集料總量與撒布面積算得剎車試驗1處/2000 m2(僅試鋪段做剎車試驗)瀝青層不破裂7天后用BZZ60標準汽車以50km/h車速急剎外觀檢查隨時全面外觀均勻一致用硬物刮開觀察,與基層表面固粘結,不起皮,無油包和基層外露等現象。橡膠瀝青灑布量和碎石灑鋪量控制瀝青灑布量控制將要灑布瀝青時,在標準尺寸矩形容器內置瀝青油氈,稱其重量并置于灑布車前510m,待灑布車經過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稱其重,以此計算實際撒布量,再結合瀝青灑布車電腦調節裝置直到設計灑布量為止。碎石撒布量控制將要灑布碎石時,取一標準尺寸矩形容器稱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車前已灑布瀝青路面的路段最尾處,待灑布車經過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稱其重,以此計算實際灑布量,然后通過調節裝置直至調到設計灑布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