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輸送設備安裝施工方案一、乙方進場后與甲方落實所有設備訂貨工作,在計劃日期前所需安裝設備進入現場,確保工程按期竣工。二、施工中對各種預埋件規格、數量、預埋位置要認真檢查,必須使預埋件、材質、規格、尺寸合格,預埋位置尺寸應符合規范要求。三、成套設備進場后,要進行開箱驗收,具體要求如下:1、供貨單位提供設備要有質量證明書,并有詳細技術文件,并符合設計圖紙中對設備的技術要求,需現場裝配的設備要有設備裝配圖。2、對照裝配圖和裝箱清單,清點零部件數量,檢查其質量,如有損傷或質量問題,應進行修整或更換。3、熟悉整機及各部件的產品說明書,了解安裝、調試方法、技術要求、注意事項及專用工具。4、設備進場后,要妥善
2、保管,防止丟失,防腐層受損,機體損壞。四、安裝前的準備工作:1、劃出各設備的中心線及標高,檢查各預埋件位置是否正確。2、非訂貨設備,需現場制作部件,應及時制作,所用材料、焊條均按圖紙要求備齊,制作質量必須符合圖紙要求,應按施工規范操作。3、各設備機架在運送、吊裝過程中,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及保護措施,保證設備不受損。五、安裝順序:根據中心線安裝機架(頭架、中間架、尾架)安裝下托輥筒改向滾筒輸送帶鋪設在下托輥上安裝上托輥拉緊裝置傳動滾動驅動裝置輸送帶繞過過尾滾動輸送帶接頭張緊輸送帶安裝各種安全裝置及護罩、保護架。六、精心施工,保證安裝質量:1、彈出設備中心線,安裝機架(頭架、中間架、尾架),架體直線
3、度全長的1/100,對角線長度差兩對角線長度平均值的3/1000。2、按輸送機總圖將各種托輥,安裝指定位置,安裝前傾托輥,前傾方向要與輸送帶運行方向一致,托輥安裝后,輥子應轉動靈活,要求托輥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或傾斜),其相鄰三組托輥上表面的高差不得超過2mm,在100m長度范圍內不超過5mm,托輥中心線的對稱度為3mm。3、滾筒安裝前應檢查軸承座內潤滑脂情況,保證軸承內充滿鋰基潤滑脂,充脂量達到空脂容積的2/3,注意滾筒溝槽方向,要與輸送帶運行方向一致,在運輸施工中不得損傷滾動膠面。安裝滾動要求:滾動軸線與水平面的平行度1/1000,筒軸線長度。 滾動軸線與機架中心線的對稱度2/100
4、0筒軸線長度。滾動中心線與機架中心線的對稱度3mm。4、輸送帶在施工安裝中,不得損傷帶面,輸送帶的接頭采用臺階式搭接(如圖) 搭接面要平整,保持清潔,用強力膠粘結牢固,接頭二端輸送帶中心線在10m范圍內的偏差e5mm,接最后一個接頭時應將拉緊滾筒在距上極限位置100150mm處固定,再拉緊輸送帶,逐漸加重錘,直到空載輸送帶撓度小于2/100L為止。5、精心安裝各種檢測器、距偏開關、閉鎖開關、護罩、過橋。七、空載試運轉:1、空載試運轉前的準備工作:a、檢查各部件是否已安裝牢固,焊縫是否符合要求,有否漏焊地方等;b、檢查電動機、減速器、軸承座等潤滑部位是否按規定加入足夠量的潤滑油;c、檢查電氣信號
5、,電氣控制保護、絕緣等是否符合電氣說明書的要求;d、點動電機,確認電機轉動方向,點動電機前對裝前偶合器驅動單元,可讓偶合器暫不充油,不帶偶合器的驅動單元,可先拆開高速軸聯軸器。2、試運轉過程中,要仔細觀察設備各部分的運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調正。a、觀察各運轉部件有無相蹭現象,特別是與輸送帶相蹭的要及時處理,防止損傷輸送帶。b、檢查設備各部分有異常聲間和異常的振動。c、輸送帶有無跑偏,如果跑偏量超過帶寬的5%,應進行調正。d、減速器、液力偶合器以及其它潤滑部位有無漏油現象。e、檢查潤滑油、軸承等處,溫升情況是否正常。f、制動器,各種限位開關,保護裝置等的動作是否靈敏。g、清掃器刮板與輸送帶的接觸
6、情況。h、拉緊裝置運行是否良好,有無卡死等現象。3、試運轉的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八、負載試運轉通過空載試運轉,并進行必要的調正后,方可進行負載試運轉,檢測有關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對存在問題進行調正。1、加載方法:加載量應從小到大逐漸增加,先按20%額走負荷加載,通過后再按50%、80%、100%額定負荷進行試運轉,各種負荷進行試運轉連續運行時間不得小于2小時。2、試運轉中可能出現的故障及排除方法:a、檢查驅動單元有無異常聲音、電動機、減速器軸承及潤滑油、液力偶合器等處的溫升是否符合要求;b、檢查滾動、托輥等旋轉部件有否異常聲音,滾筒軸承溫升是否正常,如有不轉動的托輥,進行調正或更換。c、傳動時輸送帶與傳動滾筒之間是否打滑,如有打滑現象,增加拉緊裝置、拉緊力,直到不打滑為止。d、在運轉過程中,出現輸送帶跑偏現象,要對托輥、滾筒位置進行調正,對輸送帶張力調正,對輸送帶的接頭是否符合要求等方向找原因,直到糾正為止。九、做好新、原設備連接工作,為了保證原設備正常運行,新設備安裝過程中,一定保證原設備的正常使用,1#轉運站的新、老漏斗連接,請甲方給原輸送帶停運一天,具體時間與甲方協商確定。十、卸煤機、給煤機等較重設備的吊運、安裝過程中,做好各種防護措施,避免碰壞原有生產設備或造成人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