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州市官瀆里立交工程一標段11萬伏電纜溝加固及承臺施工方案 2001年12月30日蘇州市官瀆里立交工程一標段11萬伏電纜溝加固及承臺施工方案蘇州市官瀆里立交工程一標段,B線B0B5及B12、B13號墩的承臺與既有11萬伏高壓電纜溝相重合,經指揮部多次組織有關單位分析研討后,決定采取承臺包裹電纜的方案,由設計單位根據現場情況對樁基和承臺結構進行變更,同時要求在施工中對電纜溝予以加固并采取相應技術措施,確保工程施工安全和高壓電纜的安全正常使用。具體加固方法和施工技術安全措施如下:一、 工藝流程人力挖土暴露電纜溝上部回填挖埋護筒鉆孔灌注樁施工電纜溝加固人工基坑開挖承臺施工基坑回填拆除加固二、 主要施
2、工方法1、人力挖電纜溝有電纜溝承臺的定位,人力挖至電纜溝頂部,外露蓋板和混凝土墻頂,實測承臺中心與電纜溝相對尺寸,以及蓋板頂標高。2、埋設護筒根據設計提供的變更設計樁位,實測定位,挖埋護筒,按要求埋至承臺底,并穿透雜填土層,四周回填,分層夯實,靠電纜溝側謹慎施工,埋設及上拔時注意保護電纜安全。鉆孔灌注樁施工,按安全技術交底及有關施工規范要求嚴格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和安全。為在鉆孔樁施工的全過程中,確保電纜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當埋好護筒后,將外露的電纜溝做臨時回填。3、電纜溝加固一只承臺的鉆孔灌注樁全部完成后,即進行電纜溝的加固。加固方法如下(見附圖):每個承臺使用二根I550工字鋼作為一跨吊桿
3、梁,梁長不小于10米,兩根梁間凈距大于電纜溝寬度(約0.85米),每跨采用三套定位夾板,使其定位和穩固支撐于兩端的墊木基礎上。梁頂設上橫擔,電纜溝底掏孔穿插下橫擔,必要時插入鋼板和下橫擔共同承托電纜溝,鋼板可分段插入,上下橫擔間用16鋼筋,鋼筋兩端采用絲扣加螺帽連接,作為懸吊電纜溝的吊桿,間距以1米計,上下橫擔采用10槽鋼,吊桿處鉆孔。吊桿梁的梁底高于承臺頂標高,為此必須根據每只承臺的設計標高和斷面尺寸,布置吊桿梁的支撐墊木,并夯實整平支墊基礎。4、基坑開挖采取人工開挖,確保離開電纜溝規定的安全距離后方可動用機械設備。施工中及時排出基坑積水,保持基坑干燥和邊坡穩定,必要時設置撐板。電纜溝底部以
4、上的基坑開挖與加固作業相繼進行,即先挖土后加固,并注意電纜溝兩側基本對稱開挖,電纜溝以下的基坑土方需待加固工作完成后再挖土。5、承臺基礎施工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即抓緊鑿除鉆孔樁樁頭混凝土和辦理基坑報驗手續,及時進行封底、立模和綁軋鋼筋作業。澆筑混凝土時,在電纜溝兩側對稱均勻澆筑,避免使電纜溝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受到過大的側向壓力或側向沖擊力。電纜溝頂面覆蓋2厘米厚泡沫塑料,側壁以油毛氈與承臺混凝土隔離。6、基坑回填混凝土拆模后及時進行基坑回填,為使電纜溝底部回填密實,擬采用C15素混凝土回填。電纜溝底部以上的兩側向填土對稱分層夯實。7、拆除加固吊桿梁切割吊桿拆除定位夾板和吊桿梁。8、B5、B1
5、2、B13墩承臺與電纜溝距離很近,開挖時特別要保護電纜溝包固混凝土不受破壞。承臺與電纜溝的縫隙中,按設計要求,在標高1.3米至-1.7米打入3米長鋼板樁對電纜溝進行維護。三、 施工安全措施1、組織實施建議由指揮部成立安全監督小組,由指揮部、監理、設計、供電局和施工單位派員參加,審批施工方案,定期檢查,監督施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從開挖電纜溝使其外露起,至完成承臺、基坑回填和拆除吊桿梁期間,除由施工單位日夜派專人值班監護外,供電局也必須派人在現場監護,施工單位在其監護和指導下施工,并且不允許施工單位在供電局現場人員缺席情況下擅自施工。2、安全技術措施(1)、鉆孔灌注樁施工期間,用砂土覆蓋已暴露的
6、電纜溝蓋板,以防止施工機具的碰撞,同時用槽鋼橫跨其上,已備移動樁機機具設備之用。(2)、基坑開挖的余土及時外運,禁止在坑沿堆放。(3)、從電纜溝加固起至完成承臺混凝土澆筑,對電纜溝相應部位設置觀測點,定期觀測,記錄在案。(4)、施工前對施工人員作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要求在施工中認真按批準的施工方案實施。(5)、由于電纜溝系素混凝土包固,當其底部混凝土松散難以用橫擔承托時,則可分段挖出其底部土方,插入鋼板和下橫擔共同承托,分段安裝吊桿。(6)、嚴格執行施工規范中對基坑開挖、承臺施工和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的各項要求。(7)、工程施工中嚴禁重型施工機具設備撞擊電纜溝槽,制訂機具操作細則并貫徹執行。四、 其他事宜1、電纜溝頂面寬度現場實測為7580cm左右,而變更設計中標注寬度為62cm,且變更設計中電纜溝與鉆孔樁之間的平面相互關系并未標出。2、立柱鋼筋插入時可能會碰到電纜溝,請設計考慮承臺以上立柱鋼筋的承插架立。3、請指揮部考慮由此而影響的施工功效和施工措施費。附圖:一、 蘇州官瀆里立交11萬伏電纜溝位置圖二、 蘇州官瀆里立交11萬伏電纜溝加固圖上海鐵建集團官瀆里立交工程一標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