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東路改造項目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編制單位: 2017.5.15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3三、施工部署4四、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方法5 1、下承層施工準備 5 2、施工放樣 5 3、混合料拌合、運輸 5 4、混合料攤鋪與整形 5 5、混合料碾壓 6 6、養生 6 7、接縫處理 6 8、取樣及試驗 7 9、外觀質量要求 7五、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8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人民東路 2、建設單位:*3、工程簡介:本次改造為:人民東路道路提質改造工程,西起*路,東至*,全長約1097米,道路紅線寬*米,路幅組成為:*米(人行道)+8米(車行道)+*米(人行道
2、)=*米,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20km/h,是一條東西向的城市支路。該道路現狀路面破損嚴重,本次改造擬破除現狀路面后重新修建路面結構,人行道本次同步實施改造,鋪滿至道路兩側現狀房屋邊,其寬度約3.5米。本次改造范圍為車行道和人行道。*路(*路-*路),西起*路,北至*路,全長約260米,本次改造方案為對沿線現狀溝渠采取疏通修復改造工程內容有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交通工程;道路的路面結構布置如下:路面結構:上面層 4cm 厚細粒式瀝青砼表層 (AC-13C) 粘油層 (0.30.5kg/m2)下面層 5cm 中粒式瀝青砼 (AC-20)1cm 厚瀝青同步碎石封層及透層透油層
3、 (0.71.5kg/M2)上基層 20cm 厚5%水泥穩定碎石下基層 20cm 厚4%水泥穩定碎石壓實路基: E035MPa二、 編制依據1、本工程設計圖紙2、國家及行業現行技術標準、部頒技術規范、規程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B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B F80-2004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GJ034-200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三、 施工部署本標段道路機動車道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厚度為40cm,計劃
4、分二層進行攤鋪碾壓,下層攤鋪厚度為20cm,面層攤鋪厚度為20cm,采用機械及人工配合攤鋪;上下層橫向接縫間距需錯開1m以上,下層施工完畢后盡快進行面層的施工,面層施工前對下層頂面要打掃干凈,并灑水濕潤。本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中上層水泥劑量采用5%,上層水泥劑量采用4%,根據施工配合比進行強度試驗,允許水泥劑量在4%、5%基礎上增加1.0%。水泥穩定碎石采用質量信譽好的專業廠進行廠拌法集中控制。經過指揮部組織考察、評比,我標段決定在文家市鎮的供應廠家,并盡快簽訂供應合同。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有自卸車10輛,灑水車1輛,8T壓路機1臺 、12T壓路機1臺,平地機1臺,裝載機2臺;測量儀器有水準儀、全
5、站儀、3m直尺、灌砂筒等。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正式施工前,我標段將在人民東路K0+000-K5+020范圍內試鋪一段160左右的試驗段,以確定各項施工參數。通過試驗段需要確定以下技術指標:水泥穩定碎石最佳松鋪厚度、松鋪系數;壓實時材料的含水量范圍、干密度;機械的最佳合理配置;壓路機的最大行駛數度和最佳壓實遍數;水泥穩定碎石從開始攤鋪到報驗所需的時間。經試驗段測算出各項技術指標,進行總結并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組織大范圍的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攤鋪施工,以便作為今后主體工程的控制依據。四、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方法施工工藝:下承層準備施工放樣廠拌拌合、運輸攤鋪整平碾壓成型養生。1、下承層施工準備對土路基
6、按規定進行驗收,符合標準。復檢墊層的高程、寬度、縱橫坡度、邊坡和平整度,沒有松散材料和軟弱地點,要進行徹底清掃,并適量灑水,保持下承層濕潤,符合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鋪筑要求。2、施工放樣采用全站儀進行恢復中線。直線段每20米設一樁,平曲線每10米設一樁。在路面邊緣外側0.5m設指示樁,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根據試驗段求得準確的松鋪系數用紅漆做出標記,在指示樁紅漆線拉上鋼絲線。按路面結構的設計寬度定好邊線,每側應超出設計寬度20cm.3、混合料拌合、運輸水泥穩定碎石采用穩定砂廠拌設備拌和方法,拌和時配料根據試驗室確定的配合比進行配料。拌和時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補
7、償后續工序的水分損失,水泥劑量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拌和機生產的混合料確保均勻,色澤一致,沒有灰條、花團和花面,沒有水泥及碎石的粗細顆?!案C”,當發現有沒充分拌和的材料需重新拌和才能使用或把此料剔除堆于一旁。拌和好的混合料盡快運至現場進行攤鋪,運輸車裝載均勻?;旌狭辖M織10臺15t自卸車運輸。從第一次在拌和機內加水拌和到完成壓實工作的時間控制為3h,并應小于終凝時間6h。車上的混合料加以覆蓋塑料薄膜以防運輸過程中水分蒸發,保持裝載高度均勻以防離析。4、混合料攤鋪與整形水泥穩定碎石鋪筑前應先在底基層表面灑水濕潤,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應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補償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旌?/p>
8、料經試驗室檢測,質檢員驗收通過后,用15t自卸車運輸至攤鋪現場,按設計斷面寬度卸料,依據高程測量計算出每個控制網格應倒的車數,同時用裝載機配合推土機緊跟攤鋪,根據拉出的鋼絲線控制攤鋪高程,施工中測量員隨時檢測攤鋪后的標高,出現異常馬上采取補救措施。對攤鋪后表面粗料集中的部位人工找補,使表面均勻,多余廢料不得拋棄路旁,應用小推車隨時清出現場。攤料后由平地機進行整平,測量員堆起高程控制臺,灑上白灰,指導平地機攤鋪施工。水泥穩定碎石應在全寬度范圍內一次攤鋪,若攤鋪寬度不夠,應用兩臺攤鋪機前后錯開攤鋪,保證前后鋪料搭接處在水泥初凝前碾壓成一個整體,避免縱向接縫。5、混合料碾壓碾壓是保證水穩石基層達到密
9、實要求的關鍵工序,要按照“先靜壓,后振動”、“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兩側,后中間”的原則?;旌狭辖洈備伜驼?0m左右時即可開始碾壓,作為一個碾壓段。直線段由邊緣向中心碾壓,每道碾壓應與上道碾壓相重疊1/2輪寬,先用8T壓路機穩壓兩遍, 碾壓速度為1.5-2km/h,然后用12T壓路機振壓3-4遍,碾壓速度為2.5-3km/h,最后用輕型壓路機光面。壓實后表面應平整、無輪跡或隆起、裂紋搓板及起皮松散等現象。嚴禁壓路機在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如必須調頭,應在調頭處覆蓋10cm厚砂礫,以保證基層表面不受破壞。在雨水、污水和檢查井等不易碾壓到位的部位,用小型機具充分壓實。
10、6、養生碾壓完畢,立即覆蓋土工布開始保濕養生,同時進行壓實度檢查,2小時后灑水車應用噴霧式噴頭灑水,要注意噴頭的角度,以避免對水泥穩定碎石產生沖刷,造成局部坑槽。每天灑水量視天氣而定,以保持基層表面濕潤為度,養生期不小于7天。嚴格控制車輛在剛鋪好的基層上行走,在養護路段及車輛進出地點應樹立醒目標志牌。僅為施工需要,車輛必須行走時,車速不得超過15Km/h,不準急剎車,并應使車輛在基層全寬度上均勻行駛。7、接縫處理 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應采用搭接。前一段鋪筑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應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于后一段共同碾壓。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h,應設置橫
11、向接縫,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末端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弄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方木,方木高度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想同,并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在方木的另一側用砂礫或碎石回填約3m長,其高度應高出方木幾厘米;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之前,將砂礫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將下承層頂面清掃干凈;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的末端,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如攤鋪中斷后,未按上述方法處理橫向接縫,且中斷時間已超過2h,則應將攤鋪機附近及下面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鏟除,并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與道路中心線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8、取樣及試驗施工過程中,混合料應按規范標準進行制作含水量、水泥和七天
12、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其試驗結果及頻率要符合技術規范要求。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單位規定值及允許偏差檢查頻率檢驗方法主干道、次干路支路范圍點/次主控項目1壓實度%989810001T09212厚度-10-1550m或10001T09123彎沉值0.01符合設計要求20m1/每車道T09514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每400T1T0805一般項目5平整度101220m1/每車道3m直尺6中線高程0,50,520m1水準儀7寬度不小于設計值8m1尺量8橫坡%0.30.520m路面寬m92水準儀9164166注: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對水穩中線高程驗收標準予以提高,誤差只能為正值。9、外觀質量
13、要求1、混合料拌合均勻,色澤一致,無明顯離析;2、表面平整、密實、無坑洼、用重型壓路機碾壓無明顯輪跡;施工接茬平整。3、表面不得有軟彈或松散、脫皮現象。五、 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1、拌和時,應盡量延長拌和時間,保證拌和充分,不能出現離隙現象。2、施工前要通過試驗段來指導施工。3、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勿使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時應停止施工, 但已攤鋪好的混合料盡快碾壓密實。4、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時,采用流水作業法,各工序緊密銜接,以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的延遲時間。5、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及時攤鋪碾壓,一般在水泥初凝前完成。6、嚴禁用貼補的方法進行找平,如局部低洼可采用翻松,添加新鮮混合料重新碾壓。7、我方派專職安全員對施工機械進行管理,對危險區域進行防護,施工用電方面派專職電器設備操作人員管理。 編制人: 201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