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一、編制依據 2二、工程概況 2三、施工準備 2四、測量放線 4五、探管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 5六、土方開挖 6七、暖溝砌筑 7八、安裝與敷設 7九、預制蓋板 13十、土方回填 13十一、成品與半成品保護措施 13一、編制依據1.1、內蒙古準格爾旗南山賓苑地下通道工程施工圖紙1.2、內蒙古準格爾旗南山賓苑地下通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1.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4、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021.5、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3-20021.6、建筑施工手冊二、工程概況1、內蒙古準格爾旗南山賓苑地下通道工程位于內蒙古準
2、格爾旗薛家灣鎮南山賓苑。本工程包括地下通道、交通核和附屬結構部分,每個獨立的筒形交通核由電梯和樓梯兩部分組成。結構類型:地下部分為剪力墻結構地上部分為框架結構,基礎形式:交通核、通道為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北側走廊為獨立基礎,南側走廊為條形基礎。混凝土采用標號C40、C30抗滲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8。本工程室內外高差0.6m,交通核地下兩層地上一層,通道都為地下,凈高4.2米,凈寬5米。地上部分墻體采用混凝土加氣塊砌筑,外墻300厚,內墻200厚。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防水采用外包4+4厚SBS改性瀝青卷材防水。2、由于圖紙設計沒有要求空調冷熱水管道進戶,應甲方要求,我方根據現場實
3、際情況,以暖溝形式將通道空調水管道與賓苑內原空調水管道接通(具體見附圖)。三、施工準備3.1準備工作3.1.1施工全過程做到“六落實”即施工負責人、施工員、質安員“三位一體”人員落實;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措施落實;施工機械設備、檢測手段落實。對現場有關管理人員、班組長、操作人員的技術交底及施工規范、質量驗收標準交底落實,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落實,安全質量獎懲制度落實。3.1.2在開工之前,我們將查明施工區域內原有地下管線的埋設情況,并以書面報告的形式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開工。對管道施工所經路線的障礙物進行初步清除,為以后的測量放線定位工序提供較好施工條件。3.2施工物資準備
4、材料、設備、配件、制品、機具是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物資基礎,這些物資準備工作必須在工程開工之前完成。根據各種物資的需要量計劃,分別落實貨源,安排運輸和儲備,使其滿足連續施工的要求。3.2.1物資準備工作程序:(如流程圖)3.2.2施工材料進場計劃空調專業主要材料進場計劃表: 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單位參考數量進場時間備注1鍍鋅鋼管DN20100米分批2無縫鋼管DN15350米分批3各類水閥DN15400個分批4橡塑保溫材料=3050M3分批3.2.3主要施工機械計劃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計劃表: 表3.7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倒鏈10t臺32倒鏈5t臺33手壓泵臺24電動試壓泵4DSY/35
5、臺15電動套絲機TQ100-A臺36交流電弧焊機BX3-500-2臺37砂輪切割機400臺38角向磨光機100臺39電錘ZIC1-16把410焊條烘干箱500臺111手電鉆臺1012臺鉆EQ3025臺2四、測量放線進行施工放樣測量前測量人員先校核施工圖紙,按施工圖紙提供的暖溝的位置和標高,定出溝槽中線及井位并引出水準基準點,作為整個排水工程的控制點。每次測量均要閉合,按規范嚴格控制閉合誤差。測量暖溝中心軸線、標高;并放出管溝基槽邊線,在邊線設置小木樁。溝槽放線抄平后,應繪制溝槽縱斷面圖。溝槽測量工作應有正規的測量記錄本,認真詳細記錄,必要時應附示意圖,并應將測量的日期、工作地點、工作內容以及公
6、司鏡、記錄、對點、拉練、扶尺等參加測量人員的姓名記錄,測量放樣記錄以書面形式上報監理工程師,待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后方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五、探管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5.1因地下管線布置情況不明,本工程與現狀管線交叉、聯系繁多,為確保施工安全,施工開挖前需與周邊用地單位及各地下管線主管部門進一步共同核實現狀管和纜線等地下障礙物位置,妥善處理與相關管線的平面及高程關系與施工無矛盾后,方可挖土。5.2管線保護措施沿線管線應重點加以保護,施工期間為了保護好管線,我們制定了下列措施:5.2.1、熟悉掌握設計、建設單位提供的地下管線圖紙資料,與甲方、電訊、電力、供水等有關單位聯系、協商,調查管線的走向位置和
7、埋設深度,取得管線走向圖,實地打點放樣。在施工前召開各管線單位施工配合會議,進一步搜集管線資料。對管線部位要指定專人進行精確探測,對非管線部位亦要進行普測。對影響施工和受施工影響的地下管線開挖必要的樣洞(開挖樣洞時通知管線單位監理單位監護人員到場),核對弄清地下管線的確切情況(包括標高、埋深、走向、規格、容量、用途、性質、完好程度等),做好記錄。對管線部位,須有明顯標志,隊長、施工員須熟悉本段管線位置。5.2.2在現場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上標明影響施工和受施工影響的地下管線。工程實施前,向有關管線單位提出監護書面申請,做好監護交底。5.2.3工程實施前,把施工現場地下管線的詳細情況和制定的管線保護
8、措施向現場施工技術負責人、施工員、班組長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層層安全交底,填寫安全交底記錄,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5.2.4施工過程中發現管線現狀與交底內容、樣洞資料不符或出現直接危及管線安全等異常情況時,立即通知建設單位和有關管線單位到場研究,商議補救措施,在沒作出統一結論前,不擅自處理或繼續施工。5.2.5施工過程中對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的地下管線,事先制定應急措施,配備好搶修器材,以便在管線出現險兆時及時搶修,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發生管線損壞事故,立刻保護現場,24h內報上級部門和建設單位。特殊管線立即上報,通知有關管線單位要求搶修,積極組織力量協助搶修工作。六、土方開挖6.1管道定位測量和放
9、線結束后,經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等復測合格后,可以進行溝槽開挖。6.1.1在施工前采取挖探和鉆探的方法查明與施工相關地下情況,調查的主要內容有:地下各種電纜的具體位置,施工暖溝與賓苑原有暖溝、構筑物銜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校對等,以便合理地采取相應的措施。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采用人工開挖。溝槽挖土方用自卸車外運至指定地點棄土。在開挖前,現場施工員向土方工詳細交底(溝槽的斷面,開挖的次序)。在開挖過程中由管理人員在現場指揮并經常檢查溝槽的凈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確保溝槽中心偏移符合規范要求。6.1.2管溝槽底層開挖的寬度按本次管槽需要保證的工作面進行開挖。開挖時,隨時測量監控,保證開挖邊坡、基坑尺寸,軸
10、線、槽底的高程應達到溝槽驗收規定的要求。6.2人工開挖時應注意下列事項:6.2.1溝槽應分段開挖,并應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若有坡度,應由低向高處進行。6.2.2開挖人員不應分布過密,以間隔5m為宜,在開挖過程中和敞溝期間應保持溝壁完整,防止坍塌,必要時應支撐保護。6.2.3開挖溝槽遇有管道、電纜或其它構筑物時,應嚴加保護,并及時與有關單位聯系,會同處理。6.2.4溝槽檢查驗收:溝槽開挖完成后,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項目包括開挖斷面、槽底標高、軸線位置、溝槽邊坡等。溝槽開挖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見下表:溝槽開挖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 (mm)檢查頻率檢查方法范圍點數1槽底高程30每
11、100米3用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設計和施工規范規定6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3點3溝槽邊坡不陡于設計和施工規范規定6用坡度尺檢驗每側計3點開挖出來的土方,其中施工道路一側的土壤,應及時將部分直接裝車清走,以便留出工作面進行下一工序和堆放材料。七、暖溝砌筑7.1土方按要求挖到標高后,澆筑200mm厚C20混凝土墊層。7.2暖溝采用標準實心磚砌磚,砂漿標號為M5.0,砌筑人員嚴格按照放線工放好的控制線、及標高施工,項目施工員在開始砌筑前應詳細向砌筑人員交底。7.3開始砌筑前提前加工好預埋件,待砌筑時按照圖紙要求標高、間距預埋。7.4、砌筑前校核基礎尺寸及高程,測放出井中及砌筑邊線。灰砂磚
12、在建筑前用水濕潤,含水量為10%15%,砂漿配合比由實驗室確定。7.5、基礎砌筑前,基墊層表面應清掃干凈,淋水濕潤。7.6、砌筑時須掛線施工:先掛線對中點,砌筑時經常以此垂線對中點,用鋼尺檢查各邊尺寸、距離是否符合要求。保證方井砌筑時墻體垂直,井口方正。7.7、砌筑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砌法。砌體應分層,上下錯縫,內外搭接,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的應用梯級槎。7.8、砌筑圓形檢查井時要注意圓度。掛線校核內徑,收口段每皮檢查,看有無偏移。井下部干管伸入處,特別是管底兩側要用砂漿碎磚搗插密實,使其不滲漏,收口高度事先算出。7.9、水泥砂漿必須在4h內用完,不得使用過夜砂漿。八、安裝與敷設8.1管道的進場堆放及運輸8.1.1當管道直接放在地上時,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塊和容易引起管道損壞的尖利物體,要有防止管道滾動的措施。8.1.2不同管徑的管道堆放時,應把大而重的放下邊,輕的放上邊,管道兩側用木楔或木板擋住。堆放時注意底層管道的承重能力,變形不得大于5%。8.1.3管道存放過程中,應嚴格做好防水措施,嚴禁在管道附近有長期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