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龍青高速第五標段井點降水施工方案一、井點降水物點及編制依據:井點降水法就是在基坑開挖前,預先在基坑四周埋設一定數量的濾水管井,利用真空原理,通過抽水泵不斷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地以下,從根本上解決地下水涌入坑內的問題,它是工程建設中一項重要的關鍵技術。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按建設單位要求,本工程采用管井井點降水,根據工程現場實際情況及地質報告編制以下施工方案。二、施工準備1、材料550無砂混凝土管(濾管)、濾網、鋼護筒、20mm碎石、回旋鉆機、泥漿車、泥漿泵、清水泵、潛水泵、污水泵、鍍鋅鋼管、PVC軟
2、管等。2、作業條件(1)現場三通一平已完成。(2)地質勘測資料齊全,根據地下水位埋深、土層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數,確定井點位置、數量和降水深度。三、井點設置及計算本工程按建設單位要求及地質情況,采用管井井點降水,根據施工現場布置。井點沿基坑周圍離邊坡上緣3米呈環形布置,井點深入透水層6-9米,還應比所需降水的深度深68米,井距采用5米。以均質調節池為例進行計算:1、求假想半徑:X0=34.4m;2、采用潛水完整井:R=15.1m, R0=55.3m;3、深水井點涌水量Q=2652m3/d=0.0322m3/s;深水過濾器進水部分每米的單位進水量q=0.0044 m3/s;4、深水過濾器進水部分需要
3、的總長度Q/q=7.32m;5、假定井數進行試算確定深井井點數量,當井數為24個,取H=12-4=8m, h0=7.11m;6、此數值符合,nh0=142.2Q/q=7.32m;7、深井的井點布置考慮工程的平面尺寸經多次試排后,確定的22個井點距建筑物的中心位置,求得x1-20,再次計算涌水量Q=2788m3/d=0.0338 m3/s;與原計算涌水量相近,故總涌水,深井井點數和布置距離滿足要求.污泥脫水間及污泥貯池計算方法同上,污泥脫水間設環形井點個,污泥貯池設環形井點個.四、工藝流程井點測量定位挖井口安護筒鉆機就位鉆孔回填井底砂墊層吊放井管回填井管與孔壁間的碎石過濾層洗井井管內下設水泵、安
4、裝抽水控制電路試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畢拔井管封井五、操作要點及技術要求1.定位:根據設計的井位及現場實際情況,準確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標記。2.采用循環鉆成孔,孔徑一般為600-800mm,用泥漿護壁,孔口設置護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側設排泥溝、泥漿池。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裝井管。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濾管部分應放置在含水層的適當范圍內;并在井管與孔壁間填充碎石濾料。3.安裝水泵前,用壓縮空氣洗井法清洗濾井,沖除塵渣,直到井管內排出的水由渾變清,達到正常出水量為止。4.采用DN100水泵,及DN25鍍鋅鋼管及PVC塑料管將地下水排到建設單位指定的排水溝。水泵安裝后,對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統做一
5、次全面細致的檢查,合格后進行試抽水,滿足要求后轉入正常工作。5.觀測井中地下水位變化,做好詳細記錄。六.質量要求1.基坑周圍井點應對稱,同時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內。2.井管安放應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間,井管頂部應比自然地面高0.5m。3.井管與土壁之間填充的濾料應一次完成,從井底填到井口下1.O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4.每臺水泵應配置一個控制開關,主電源線路要沿深井排水管路設置。5.大口井成孔直徑必須大于濾管外徑30cm以上,確保濾管外圍的過濾層厚度。6.濾管在井孔中位置偏移不得大于濾管壁厚。七.安全要求1.加強水位觀測,使靠近路基的深井水位與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l.0
6、m.防止建筑物出現不均勻沉降。2.施工現場應采用四路供電線路,正式抽水后干線不得停電、停泵。3.定期檢查電纜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損后水滲入電纜芯內,影響正常運轉。4.遵守山東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嚴禁帶電作業。5.降水期間,必須24h有專職電工值班,持證操作。6.潛水泵電纜不得有接頭、破損,以防漏電。八.環保措施1.含泥砂的污水,應按建設單位提供的排水溝,排入指定地點,嚴禁隨地排放。2.施工期間應加強環境噪聲的長期監測,指定專人負責實施噪聲監測,監測設備應校準、檢定合格,在有效期內。測量方法、條件、頻度、目標、指標,測點的確定等需符合有關國家噪聲管理規定。對噪聲超標有關因素及時進行調整,發現不符合,采取糾正與預防措施,并做好記錄。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