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方案(施工組織計劃)審批一、 施工方案是審查施工前對施工方法和組織的最后確認,把好這一關,對保證施工質量、進度、投資和安全將起到關鍵的作用。二、 施工單位在施工前七天形成施工方案。要求施工方法先進合理,費用低,工期短,安全可靠。施工方案經本單位技術人員、現場經理、安全部門和技術負責人審核同意后,報監理單位審核。三、 監理單位專業監理工程師要從專業角度對方案進行合理性審查。四、 經總監確認之后,報施工處專業工程師審核。五、 專業工程師對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做進一步確認,提出修改意見,報施工處長審批。六、 施工處長將重點對施工費用和進度、質量等宏觀角度進行審核并簽字。七、 審批后的施工方案項目部和
2、監理單位分別備案,八、 施工單位按照方案立即進行準備和組織施工。九、 施工單位申報的施工方案是必須經充分研討后確定的,切合實際的最佳施工方案,方案要周密,方法要得當,措施要齊全,人員要落實。申報方案必須具備如下主要內容: 編制說明。 編制依據。 工程概況及現場情況說明。 施工準備情況,包括:技術準備,人員準備,機具準備,場地準備等。 施工程序及方法。 施工技術組織及措施計劃。主要包括:質量要求及保證措施;安全要求及保證措施;質量檢驗計劃;安全消預案及措施。 資源需求計劃。主要包括勞動力、工機具、措施資料、消耗材料等。 施工進度計劃安排。 現場平面布置圖。 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十一、施工單位審查
3、人要對整個方案的實施的各項指標負全部責任。十二、施工方案上報要及時,不得出現先干后報的現象,審批后的施工方案要認真遵照執行,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否則由此產生的費用增加、質量降低、工期延誤等責任由施工單位負責。十三、監理單位和項目部主要審查內容為: 施工方法能否滿足設計質量要求。 施工周期能否滿足總體工期要求。 施工機具能否滿足設計要求,同時要避免質量過剩。 施工費用控制是否合理。 施工方法是否滿足安全施工要求。 施工方法是否有利于施工組織、或對其他專業或區域有無影響。 檢查措施是否齊全合理。 組織機構和網絡是否合理。 其它需要注意的問題。十四、項目部和監理單位審核的方案要認證高效。對施工度過剩的各方面予以綜合考慮,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與施工單位充分探討,要在接到方案四十八小時內提交下已程序審核。十五、項目部和監理單位要對施工方案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對未按方案實施的必須及時提出警告,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十六、項目部和監理單位要及時準確進行工程計量,作為結算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