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條石擋土墻施工方案一、施工準備 1、測量放線: 由測量工程師根據圖紙放出擋墻定位線、基礎開挖邊線控制樁,在地面上根據地質情況確定放坡坡度,用石灰撒出開挖線,并做好水準點及引樁。2、現場布置:由于交通銀行學校1 號樓,場地較小;落差較大地質情況較復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施工便道位置及走向,砂石材料等的分類堆碼場地,機具設備、 拌和站的擺放位置。二、基礎開挖1、挖基時如發現與設計不符的軟弱地基,承載力不足時應通過變更設計程序和地勘單位確認后,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根據圖紙和地形按要求放坡度。2、基坑開挖至圖紙規定基底標高后,如基底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規定的承載力要求時,根據實際鉆探 (或挖探 )及土壤
2、實驗資料提出地基處理的方案,報告監理工程師審查,并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處理。開挖的基坑未經監理工程師批準之前,不得澆筑混凝土或砌筑圬工。3、基坑開挖完畢,報請監理工程師到現場監督檢驗,將檢驗情況填寫地基檢驗表,報請監理工程師復驗批準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4、開挖和砌筑中認真按測放樁點控制,墻面和伸縮縫必須拉線立架,保證墻面平整,坡度正確,沉降縫通直且無雜物堵塞。5、作好挖基前周圍的排水處理。基坑成型后應認真核對,不符合承載力要求及時報監理工程師檢查決定后,按可行的方案進行處理,以保證砌筑前的基礎最終達到設計標準。6、作好挖基前周圍的排水處理。基坑成型后應認真核對,不符合承載力要求及時報監理工程師
3、檢查決定后,按可行的方案進行處理,以保證砌筑前的基礎最終達到設計標準。7、對邊坡進行適當的支護和防護措施,基坑挖好后,盡量用彩條布進行遮蓋,以防下雨垮塌。三、墻體砌筑與分段設置伸縮縫1、基礎放腳應符合圖集的要求,砌筑基礎前,應將基底松軟,風化 表面清除干凈,然后鋪滿砂漿,石質基坑內,基礎緊靠坑壁砌筑,并插漿塞滿間隙,使之結成整體;對土質基坑或風化 軟石基坑,在雨季施工時,應于基槽挖至設計高程 ,立即回填 級配 沙石。2、石料應強韌、密實、堅固與耐久,質地適當細致,色澤均勻,無風化剝落和裂紋及結構缺陷。3、條石以舊條石為主,石料的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在砌筑前每一石塊均應用干凈水洗凈并使其徹底飽和,
4、 墊層亦應干凈并濕潤。所有石塊均應座于新拌砂漿之上,在砂漿凝固前,所有縫應滿漿,石塊固定就位。4、較大的砌塊應砌于下層,安砌時應選取形狀及尺寸較為合適的砌塊,尖銳突出部分應敲除。豎縫較寬時,應在砂漿中塞以小石塊,不得在石塊下面用高于砂漿砌縫的小石片支墊。5、石砌體應成行鋪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層次,鑲面石應按一丁一順砌筑,任何層次石塊應與鄰層石塊搭接至少80mm,砂漿砌筑縫寬應不大于30mm。6、條石與條石豎縫應相互錯開,砂漿砌筑平縫寬度不應大于30mm,豎縫寬度不應大于40mm。7、如果石塊松動或砌縫開裂,應將石塊提起,將墊層砂漿與砌縫砂漿清掃干凈,然后將石塊重鋪砌在新砂漿上。砌體應分層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準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滾動翻轉或敲擊石塊。8、分段砌筑,必須按設計要求10m-20m 間距 ,留出 2cm 寬伸縮縫,外墻面1:0.12,內墻面1:0.5 的坡度砌筑平整,縫成直線,為此可設立臨時標準樣架作準繩,使墻面正直整齊。9、勾好縫或灌好漿的砌體在完工后,視水泥種類及氣候情況,在714d 內應加強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