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鐵路防護柵欄施工方案方法1.防護柵欄施工方法本工程區間線路兩側設防護柵欄進行封閉,車站范圍設置圍墻,橋梁范圍設置防護欄桿。防護柵欄標準根據“通線(2012)8001”,采用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柵欄高度一般地段采用1.8m高度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臨近城市、村鎮等重點地段采用1.8m高度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加0.5m刺絲滾籠進行防護。新建防護柵欄的制造及安裝按鐵路線路防護柵欄圖集(通線20128001(2014年局部修訂版)。防護柵欄原則上設置于用地紅線內側0.5m,應盡可能將鐵路構筑物、通信、信號設備包圍其中,遇下列情況酌情調整:為了解決村民通道問題,在水塘、耕地等地形地段,柵欄走向在不影響工務、
2、電務、供電、車輛等部門作業的前提下可視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防護柵欄下不得有光、電纜;防護柵欄安裝應考慮行車安全,不影響正常線路維護,防護柵欄安裝位置距離線路中心不得小于4.5m。旱橋墩身露出地面高度小于或等于3m的矮墩地段,線路兩側應設置防護柵欄,防護柵欄型式與相鄰路基段相同,并應與相鄰路基兩側防護柵欄順接,沿線路縱向設置于用地界內0.5m處,直至墩身露出地面高度大于3m時于橋下橫向封閉。當防護柵欄跨越地方溝渠時,在底部應用鋼筋在底部進行填塞,防止小動物通過溝渠穿過防護柵欄進入鐵路區間。防護柵欄走向應順直,在橫斷面變化處應以直角過渡(除個別地形困難的橋梁處所),埋設高度應基本一致,頂線應保持平
3、直,施工前應平整場地,應保證至少每10m左右為一平臺,通過設置錯臺過渡到下一平臺,當柵欄設置位置為坡地或柵欄兩側地面存在高差時,應將柵欄兩側各2m范圍內的高出部分進行清理平整,兩側地面應平齊等高且不高于柵欄下檻底部,以保證柵欄相對于兩側地面均達到設計高度。當防護柵欄立柱埋設在軟土等不良地質時,應加強基礎處理,并對其進行部分清淤換填后再埋設,以確保基礎穩固、牢靠;當埋設在巖石地基時,可采用鉆孔進行埋設,或采用其他型式。任何型式的基礎均應滿足設計的要求,其余未盡事按路基相關規定執行。防護柵欄過涵洞、橋臺的封閉方式應嚴格按通用圖的封閉方式進行。防護柵欄原則上應設置在鐵路用地界范圍內的適當位置,遇有橋
4、梁、便門和需要斷開的地方,應進行端頭圍封。當公路及人行通道跨越鐵路時,若公路跨線橋及人行天橋兩側設有防護柵欄時,有條件時可與線路兩側的防護柵欄形成封閉圈。2.防護柵欄施工注意事項防護柵欄安裝做到“嚴、直、齊、美”,線路封閉嚴實,不留有間隙;沿線路方向順直,不忽遠忽近;防護柵欄頂端與下端縱向過渡平滑整齊,不忽高忽低;要求整體效果美觀,安裝前應清理場地,下檻下部地面應平整,保證兩側排水不受影響,柵欄底部距離地面高度不應大于5cm。柵欄安裝時,應對柵欄兩側地面進行平整壓實,當柵欄設置位置為坡地或柵欄兩側存在高差時,應將柵欄兩側各2m范圍內的高出部分進行平整,兩側地面應平齊等高且不高于下檻底部,保證柵
5、欄相對于兩側地面均達到防護高度。防護柵欄的基礎牢固穩定,不松動、不下沉、不阻水。發現防護柵欄設置起訖里程和現場實際情況與防護柵欄設置原則有矛盾的地段,及時與設計人員及時溝通,必要時可做相應調整。3.柵欄門柵欄門根據工務、電務等設備檢查和維修施工的需要設置,其具體位置應結合工務、電務等部門的要求確定。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采用推拉式防護柵欄門,門寬度3m,柵欄門框為C12槽鋼,大門全部采用60mm40mm3mmQ235矩管工廠生產,現場安裝完后,門框整體噴灰色防銹漆。鋼筋混凝土立柱金屬網片防護柵欄可采用單開門或雙開門兩種形式,單開寬度1.5m,雙開寬地3m,其網片形式與防護柵欄保持一致,并通過銷軸、銷軸套與立柱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