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橋面鋪裝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藝1、鉸縫的施工吊裝完成處理完抗震錨栓后,用2cmPVC管吊在板縫之間,在鉸縫底部用砂漿填塞密實防止漏漿,板端兩頭用竹膠板做端模,把鉸縫筋扳平使之搭接。混凝土運至現場后直接澆筑在鉸縫中,振搗棒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2、橋面鋪裝的施工模板的制作、安裝及拆除模板采用150*50槽鋼,在支立模板前先放出全橋的中心線,然后按照鋪裝設計尺寸放出邊線,沿中線和邊線打眼釘立模板加固鋼筋,按照鋪裝高程掛線支立模板,模板要做到順直、牢固。待混凝土達到規范要求的強度后進行模板的拆除。拆除時,用錘敲擊板體,使之與混凝土
2、脫離,再搬運至指定位置堆放。鋼筋的綁扎及安裝按照設計圖紙尺寸加工網片,單根鋼筋采用綁扎連接,連接長度30d,網片筋間距為10cm,為了保證在澆筑鋪裝時鋼筋片之間的間距,在兩道網片間用鋼筋支架支撐,網片間距為7cm,鋼筋籠下墊混凝土塊或大理石塊以確保保護層厚度。混凝土的拌和、運輸及澆筑所用混凝土均由拌和站統一拌制并根據氣溫情況添加防凍劑,攪拌運輸車水平運輸,泵車水平泵送。混凝土從攪拌處至澆筑地點的運輸過程,混凝土要保持均勻性和規定的坍落度,不出現漏漿、失水、離析等現象,否則須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砼從攪拌機中卸出后到澆筑地點的連續時間不大于60min。在到達現場后順向停駛在行車道上,兩側設置兩名
3、安全員指揮交通,用泵車將混凝土輸送到鋪裝模板內。混凝土先用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振動棒移動間距不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且與模板保持5cm10cm的距離;每一處振動完畢后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對每個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然后用三輥軸攤鋪機整平,為確保路面平整度,攤鋪機完成作業后,需由人工在工作橋上用找平器反復校驗找平,當發現有低洼不平時,應用較細的碎石砼拌和料找平搗實,使用監理工程師認可的符合規范要求的壓紋設備,由經驗豐富、工作細致的施工人員進行壓紋作業,其構造深度、垂直度和寬度均應符合規范要求。在混凝土澆筑
4、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模板、支架情況,如有變形立即校對并采取加固措施。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在收漿后立即用毛氈覆蓋,考慮到合同工期處于冬期,夜間氣溫低于0,應準備充足的保溫設備,混凝土覆蓋后立即搭設保溫棚,晝夜蒸養保證混凝土強度。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各種外加荷載。二、時間安排、人員及機具配置半幅鋪裝施工計劃用兩天時間完成.施工隊負責人:李增新安全、材料負責人:劉興田技術、測量負責人:司明飛配備民工24人,其中模板工4人,混凝土工10人,鋼筋工8人,其他2人。橋面鋪裝、鉸縫所需機具及材料1、發電機30KW一臺2、攤鋪機7-9m一臺3、割縫機一臺4、電焊機一臺5、振搗棒或振
5、動平板三根或一臺6、配電盤及電纜60m7、拉毛器一個8、方木9m*15cm20根9、養護用水泵一臺10、小推車3輛11、槽鋼240 m12、其他小材料:毛氈(養護)、泡沫板(板與板縫隙)、pvc管(絞縫封底)。三、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控制外加工、采購材料的質量,各種地方材料、外購材料要求質量證明資料齊全,至現場后必須由中心實驗室等有關人員進行抽樣檢查,出現問題立即與供貨商聯系,直到退貨。2、加強現場材料的保管。建立現場材料保管制度,鋼材分類堆放并覆蓋,防止銹蝕,其它材料按規定保管。3、支立模板時要拉通線,模板順線加固以保證混凝土的順直度。混凝土振搗時要輕輕的提振搗棒以減少混凝土表面的氣泡。混凝
6、土入模時先檢測塌落度,控制在7-9cm,每施工日制備2組試件與鋪裝同期養生。4、保溫棚保證24小時加熱,但不易超過80。棚內以蒸汽蒸養保證溫度和濕度適宜。四、安全保證措施本工序安全負責人:劉兆軍,并配備2名安全員。1、設置明顯的安全標牌、標志。2、設專職安全員,佩以紅袖章及上崗證,與工人跟班作業,負責便道安全的安全員穿反光服指揮交通,防止混合料泵送與便道交通產生沖突,保證行人、車輛安全。專職安全員應熟悉所施工的工作類型。3、施工人員著警示服。4、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嚴格執行高空作業安全制度和規定。5、施工前,施工場地設危險區,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五、環保措施1、保持施工區域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及時清理垃圾,并運到指定地點進行處理。2、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并定期清掃處理。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