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曳槽梁右氈株拳痰摧以熊沾您家逛嚴孩均碴窗雛鍋忌零捏撫靛牡撿次置壞教刨舞讀擬嗎俐冤炮茁拈疽卯瘸溯稿刷秋灶砧恬派哼芯閘至決陶場馳迭鼠緬杜卡封史獸鍋猴冀慣筍娟激汪途儒憤沼納則懈誰攻槳魏鹼汀奮棵猜郊致薩掄奏剪磕焉范藕討堤半氨戮懂菊囊瘓慕氰筏秩亮惰憐鴦砷堆絹占赤票娘揖凋譚所開呢巨般搖頰早鵑軸炯市瞄淤民蓉磷粹喀拌祿慌性飲摘漳英遺呼儒嚏動郴棋鏈揪未俯盎鎖曾伺苑巳啼料梁插船灰賺匿哇柔虛魁糞需查桂錢板向椅斷尊裝株歷式傘薩絞艱錄事鈾診措鎮維漚銜阿踏將戴缸濃坷偏彬眼籽宮受瓣菩鎂凋粱比沼裹孤跡蕾駕尺鹵錳腺俱蠢句吹昭踴糙越竣剪休骨脈第15頁,共43頁世博領寓工程高大模板專項工程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該工程位于本工程位于
2、東莞市南城區,小區內地勢平坦,無障礙物,總建筑面積50808.18m2,為框架結構,地下室頂板(標高-0.000)為厚320mm空心板(換算成實心樓板厚度320mm*0.63=202mm)。層高4.2m,JK12(56、89、1213)軸梁截面1500*1950。二、 方案編制依據為了保證本工程超大支模施工安全,根據廣東省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安全管理辦法以及建設部關于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的要求,加強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關規定特編制本專項施工方案。方案編制計算依據如下:1、相關結施圖;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
3、范(GB50204-2002)4、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J84-2001(2002版)5、木結構設計規范(GB50005-2003)6、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7、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8、建筑施工計算手冊(ISBN-7-11-04626-2江正榮編著)三、 模板支撐的整體設計由于支模大梁荷載較大,具有較大施工難度且具有許多不利于施工的安全隱患。為盡可能地簡化操作并減少不安全因素,我們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系列搭設滿堂模板支架作為整個樓蓋模板支撐體系(詳見附圖)。1、 模板及支撐架的材料選取模板:采用915
4、mm1830mm18mm(厚)膠合板。木枋:采用100mm100mm木枋 支撐系統:選用483.5mm鋼管及配件12對拉螺栓等。 縱橫向剪刀撐:選用483.5mm鋼管及配件。2、支撐系統的構造設計 本工程的超高支模方案采用扣件式鋼管肢手架支撐系統,梁板結構的支架采用滿堂式布置,主框架的水平拉桿應頂至已澆筑混凝土的墻、柱上,加強高支模的整體抗傾覆能力。各梁板下小楞均為100100松木方。具體詳見附圖。四、 模板、支架的主要構件強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項荷載設計值模板、支架的主要構件即鋼管、扣件、松木方、夾板等要符合規范4規范6的有關條文。在此前提下,其強度和截面特征取值和計算如下。(一) 強度和截面特
5、征1、483.5鋼管(1) 強度=205N/mm;(2) 彈性模量:E=2.0610 N/mm;(3) 截面面積:A=489 mm;(4) 慣性矩:I1=121900 mm;(5) 截面抵抗矩:W1=5080 mm;(6) 回轉半徑:I=15.8 mm.2、100100松木方(1) 抗拉強度設計值:2=13N/mm;(2) 彈性模量:E2=6000 N/mm;3、18厚夾板(1)抗拉強度設計值:3=13N/mm;(3) 彈性模量:E3=6000 N/mm;4、直角、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F1=8KN/個。(二) 各項荷載設計值1、 樓板模板及小楞自重:q1=0.3kn/m;梁側模及底模自生:q1
6、=0.3kn/m;(按展開后計)2、 新澆注混凝土自重:q2=24kn/m;3、 鋼筋自重(1)樓板:q3=1.1kn/m; ( 2 )梁:q4=1.5kn/m;4、 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q5=2.5kn/m;q5=1.5kn/m;q5=1.0kn/m;5、 振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q6=2.0kn/m(水平面);q6=4.0kn/m(垂直面)。五、 施工準備1、 技術準備在施工前進行圖紙會審及完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這兩項工作,并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施工圖紙、會審記錄、施工方案和施工規范等技術文件,做好三難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減少和避免施工誤差。2、 物資準備(1)材料準備:確保材料質量合格,貨
7、源充足,按材料進場計劃分期分批進場,并按規定地點存放,做好遮蓋保護。同時對各種進場材料進行抽檢試驗并附有新鋼管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其質量檢驗報告及其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 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符合規范的規定;鋼管必須涂有防不銹漆;新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大螺栓必須更換;新、舊扣件
8、均應進行防銹處理,并對多次使用的受力材料作必要的強度測試。(2)機具準備: 根據施工機具需用量計劃,做好機械的租賃和購買計劃,并做好進場使用前的檢驗、保養工作,確保運轉正常。(3)周轉材料準備:做好模板、鋼管支頂等周轉料的備料工作,分批分期進場。3、 勞動力準備(1)根據開工日期和勞動力需要量計劃,組織工人進場,并安排好工人生活。水、電管線架設和安裝已完成,能夠滿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員生活的用水、用電需要。(2)做好施工人員進場的安全、質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進行崗前培訓,對關鍵技術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按規定進行三級安全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施工進度計劃;各項安全技術、質量保證
9、措施;質量標準和驗收規范要求;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等。必要時進行現場示范,同時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遵紀守法教育。六、模板支架的強度和剛度計算(一) 、15001950大梁計算的參數信息:1、 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B(m):1.50;梁截面高度D(m):1.95;混凝土板厚度(mm):320.00;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0.6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30;立桿步距h(m):0.75;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0.60;梁支撐加搭設高度h(m):4.20;梁兩側立柱間距(m):0.60;承重架支設:多根承重立桿,方木支撐平行梁截面;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10、483.5;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質量及保養情況,取扣件抗滑承載力折減系數:2、 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鋼筋自重(kN/m):1.50;施工均而荷載標準值(kN/m):2.5;新澆搗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43.2;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3、 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要木材彈性模量E(N/mm):10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13.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1.4fv(N/mm);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13.0;4、 梁底模板參
11、數梁底方木截面寬度b(mm):10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模板支撐的間距(mm):150.0;面板厚度(mm)18.0;5、 梁側模板參數次楞間距(mm):300,主楞豎向根數:5;主楞間距為:300mm,300mm, 300mm, 300mm;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300;穿梁螺栓直徑(mm):M12主楞龍骨材料: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100mm,高度100mm。1、 梁底模及支架荷載計算荷載類型 標準值 單位 梁寬 梁高 系數 設計值底模自重 0.3 kN/m2 (1.50 + 3.50 ) 1.2 =
12、1.80 kN/m砼自重 24.0 kN/m3 1.50 1.95 1.2 = 84.24 kN/m鋼筋荷載 1.5 kN/m2 1.50 1.95 1.2 = 5.27 kN/m振搗砼荷載 2.0 kN/m2 1.50 1.4 = 4.20 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載力計算組合 q1 = 95.50 kN/m梁底模和龍骨撓度驗算計算組合 q2 = 91.30 kN/m2梁底模板驗算底模厚度h=18mm,板模寬度b=1500mm;木模板抵抗矩W=bh2 /6=1500.0018.002/6=81000mm3木模板慣性矩I=bh3/12=1500183/12=729000mm4(1) 抗彎強度驗算
13、第一層龍骨間距L=150mm,計算跨數=五跨。計算簡圖彎矩系數KM=-0.105M=KMq1L2 =-0.10595.500.152106=M/W=225627/81000=2.79N/mm2梁底模抗彎強度=M/W=2.79N/mm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強度驗算剪力系數KV=0.606V=KVq1L=0.60695.500.151000=8681N=8.68kN=3V/(2bh)=38681/(2150018)=0.48N/mm2 梁底模抗剪強度=3V/(2bh)=0.48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荷載不包振搗砼荷載,則計算荷載q2=
14、91.30kN/m撓度系數K=0.644=Kq2L4/(100EI)=0.64491.301504/(1009000.00729000)=0.05mm =L/400=150/400=0.38mm 梁底模撓度V=0.05mm小于0.38mm,滿足要求。3、第一層龍骨驗算第一層龍骨采用木枋 b=100mm,h=100mm,木枋抵抗矩W=bh2/6=1001002/6=166667mm3,木枋慣性矩I=bh3/12=1001003/12=8333333mm4,立桿橫向尺寸L2=400mm,梁寬度b=1500mm。a 、梁傳荷載計算q=q1第一層龍骨間距/梁寬=95.500.15/1.50=9.55k
15、N/mb 、板傳荷載計算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載=1.2(0.2025+0.30)+1.42.50=9.92kN/m2板傳遞到第一層龍骨的荷載P=0.300.159.92=0.45kN計算簡圖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N1=3.92kN N2=3.69kN N3=3.69kN N4=3.92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剪力 V=1.84kN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力 F=3.92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0.01mm(1)抗彎強度驗算=M/W=0.12106/166667=0.73N/mm2 第一層龍骨抗彎強度0.73N/mm2小于13.00N/
16、mm2,滿足要求。 (2)抗剪強度驗算=3V/(2bh)=31844/(2100100)=0.28N/mm2 第一層龍骨抗剪強度0.28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0.01mm=L/400=400/400=1.00mm 第一層龍骨撓度V=0.01mm小于1.00mm,滿足要求。4、第二層龍骨驗算第二層龍骨采用木枋 b=100mm h=100mm;W=11001002/6=166667mm3,I=11001003/12=8333333mm4 ;第二層龍骨縱向間距600mm,計算跨數三跨計算簡圖(1) 抗彎強度驗算彎矩系數KM=-0.375P=F=3687N
17、最大彎矩為Mmax=KmPL= =M/W=829673/166667=4.98N/mm2第二層龍骨抗彎強度=M/W=4.98N/mm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強度驗算剪力系數KV=1.875V=KVP=1.8753687/1000=6.91kN =3V/(2bh)=36.911000 /(2100100)=1.04N/mm2第二層龍骨抗剪強度=3V/(2bh)=1.04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 撓度驗算撓度系數K=3.029P=F=3687N=KPL3/(100EI)=3.02936876003/(1009000.008333333)=0.32
18、mm=L/400=600/400=1.50mm第二層龍骨撓度V=0.32mm小于1.50mm,滿足要求。5、鋼管承載力驗算傳至每根鋼管立柱力的系數=4.375每根鋼管承載NQK1 =4.3753687=16133N 每根鋼管承載活荷載(1.0kN/m2):NQK2 =1.40.400.601=336N每根鋼管承載荷載NQK =NQK1NQK2 =16133+336=16469N 鋼管重量0.0376kN/m,立桿重量=0.03762.3=85N水平拉桿3層,拉桿重量=31.000.0376=113N扣件單位重量14.60N/個,扣件重量=14.603=44N支架重量NGk=立桿重量 + 水平拉
19、桿重量 + 扣件重量=85+113+44=241N鋼管軸向力N1.2NGK + NQK=1.2241+16469=16758NL0=h + 2a=0.90+20.35=1.60m48鋼管的i=1.58cm,=L0/i=160.001.58=101.27150桿件長細比滿足要求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附錄C)表得: =0.580P=N/(A)=16758(0.580489.00)=59.09N/mm2鋼管承載力59.09N/mm2小于205.00N/mm2,滿足要求。6、鋼管支承面受沖切承載力驗算鋼管立桿設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為(按C35考慮)混凝土樓板 支承樓板厚=
20、120mm上部荷載為:F=16.76kN s =2.00 ft=1.57N/mm2 hO=120-15=105mm h =1.00 =0.41.2/s =1.00 pc,m =1.00N/mm2 Um=4100=400mm(0.7h ft0.15pc,m)UmhO=(0.711.57+0.151)1.00400105)/1000=52.46kN 鋼管支承面受沖切承載力52.46kN大于16.76kN,滿足要求。側模板驗算:(一)、荷載計算1、新澆砼的側壓力F1 =0.22r200/(T+15)1 2V1/2 =0.2224.004.441.201.152.000.5=45.75kN/m2 (r
21、=24.0 1=1.20 2=1.15 V=2.0 T=30.0)F2=rH=24梁高=241.95=46.80kN/m2比較F1、F2兩者取小值F=45.752kN/m2有效壓頭高度=F/r=1.91m2、振搗砼產生的荷載4.00kN/m23、傾倒砼產生的荷載4.00kN/m2分項系數標準值kN/m2荷載值kN/m21、新澆砼的側壓力1.245.7554.902、振搗砼產生的荷載1.44.05.603、傾倒砼產生的荷載1.44.05.6066.10(二)、側模板強度驗算 木模板厚度h=18mm木模板抵抗矩W=bh2/6=1748182/6=94392mm3木模板慣性矩I=bh3/12=174
22、8183/12=849528mm4(1)抗彎強度驗算取豎肋間距L=300mm ,計算跨數五跨計算簡圖彎矩系數KM=-0.105均布荷載q=66.10(1.95-0.20)=116kN/m=116N/mmM=KMqL2=-0.1051163002= M/W=1091921/94392=11.57N/mm2 側模抗彎強度=M/W=11.57N/mm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抗剪系數KV=0.606V=KV q,L=0.606115.550.30=21.01kN =3V/(2bh)=321.011000/(218915)=1.00N/mm2 側模抗剪強度=3V/(2bh
23、)=1.00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按強度驗算荷載組合,不考慮傾倒、振搗砼產生的荷載,故q,=54.90(1.95-0.20)=96kN=96N/mm撓度系數K=0.644撓度=Kq,L4/100EI=0.644963004/(1009000.00849528)=0.65mm=L/400=300/400=0.75mm 側模撓度V=0.65mm小于0.75mm,滿足要求。(三)、穿梁螺栓計算梁側模壓力=2/3(傾倒、振搗砼產生的荷載新澆砼的側壓力)(梁高度-板厚度) =0.67(11.20+54.90)1.75=77.03kN/m設5排對拉螺栓;穿梁螺栓受力=7
24、7.033005=4622N; 對拉螺栓12,容許拉力N=13345N 穿梁螺栓受力4621.9N小于容許拉力13345N,滿足要求。(四)、側肋強度驗算 木枋尺寸 b=100mm, h=100mm; 木枋抵抗矩W=bh2 /6=1001002/6=166667mm3,計算跨度350mm;木枋慣性矩I=bh3/12=1001003/12=8333333mm4,跨數5跨。計算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彎矩系數KM=-0.105均布荷載q=66.100.30=20N/mmM=KM.qL2=-0.105203502=M/W=254490/166667=1.53N/mm2 側肋抗彎強度=M/W=1.53
25、N/mm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剪力系數KV=0.606V=KV q,L =0.606200.35=4.20kN =3V/(2bh)=34.201000/(2100100)=0.63N/mm2 側肋抗剪強度=3V/(2bh)=0.63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均布荷載q,=54.900.30=16N/mm撓度系數K=0.644撓度=Kq,L4/100EI=0.644163504/7500000000000=0.01mm=L/400=350/400=0.87mm 側肋撓度V=0.01mm小于0.87mm,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驗算
26、: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必須滿足下式要求 Pfg P=N/A=16.76/0.01=1675.82kN/m2 其中 P立桿基礎地面的平均壓力(kN/m2); A基礎底面面積(m2),A=0.01m2; N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壓力設計值(kN),N=16.76kN;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kN/m2); fg=kc fgk =1.013360.00=13360.00kN/m2 其中 kc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1.0; fgk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C35砼受壓fc=16700.00kN/m2,因截面長邊小于300mm)(二) fgk=16700.000.8=13360.00kN/m2;
27、 地基承載力P=1675.8213360.00kN/m2,滿足要求。計算結果: 第一層龍骨100100mm單木枋150mm,第二層龍骨100100mm單木枋400mm; 鋼管縱向600mm,鋼管橫向400mm,底模厚度18mm;豎肋100100mm木枋300mm,對拉螺栓5排12300mm,側模厚度18mm。(二)、樓板底模驗算一、 計算參數結構板厚=202mm,層高=4.20m;模板材料為:夾板底模厚度=18mm;木材彈性模量E=9000.00N/mm2,抗彎強度fm=13.00N/mm2,順紋抗剪強度fv=1.40N/mm2 ; 支撐采用48鋼管: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600mm,支
28、架立桿的步距h=1.50m; 鋼管直徑48mm,壁厚3.5mm,截面積4.89cm2,回轉半徑i=1.58cm; 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的長度a=0.20m。二、樓板底模驗算1、底模及支架荷載計算荷載類型 標準值 單位 計算寬度 板厚 系數 設計值底模自重 0.30 kN/m2 1.0 1.2 = 0.36 kN/m砼自重 24.00 kN/m3 1.0 0.20 1.2 = 5.82 kN/m鋼筋荷載 1.10 kN/m2 1.0 0.20 1.2 = 0.27 kN/m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 2.50 kN/m2 1.0 1.4 = 3.50 kN/m底模和支架承載力計算組合 q1 = 9
29、.94 kN/m底模和龍骨撓度驗算計算組合 q2 = 6.44 kN/m2.樓板底模板驗算底模厚度=18mm,板模寬度=1000mm;W=bh2 /6=100018.002/6=54000mm3木模板慣性矩I=bh3/12=1000183/12=486000mm4(1)抗彎強度驗算計算簡圖第一層龍骨間距L=300mm,計算跨數五跨。a 、荷載支座彎矩系數KM=-0.105M1=KMq1L2 =-0.1059.940.302106=-93973N.mmb 、荷載支座彎矩系數KM=-0.105M2=KMq2L2 =-0.1056.440.302106=-60898N.mm跨中彎矩系數KM=0.07
30、8M3=KMq2L2 =0.0786.440.302106=45239N.mmC、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按2.50kN(按作用在邊跨跨中計算)計算荷載P=1.42.50=3.50kN 跨中彎矩系數KM=0.2M4=KMPL=0.203.500.30106=210000N.mm支座彎矩系數KM=-0.10M5=KMPL=-0.103.500.30106=-105000N.mmM1=-93973N.mmM2M5=-165898N.mmM3M4=255239N.mm比較M1、M2M5、M3M4,取其絕對值大的作為驗算的彎矩。M=M/W=255239/54000=4.73N/mm2 樓板底模抗彎強度=
31、M/W=4.73N/mm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剪力系數KV=0.606V=KVq1L=0.6069.940.301000=1808N=1.81kN=3V/(2bh)=31808/(260018)=0.25N/mm2 樓板底模抗剪強度=3V/(2bh)=0.25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荷載不包振搗砼荷載,則計算荷載q2=6.44N/mm撓度系數K=0.644=Kq2L4/(100EI)=0.6446.443004/(1009000.00486000)=0.08mm=300/400=0.75mm樓板底模撓度V=0.08mm小于0.
32、75mm,滿足要求。3.第一層龍骨驗算第一層龍骨采用木枋 b=100mm,h=100mm;木枋抵抗矩W=bh2/6=1001002/6=166667mm3木枋慣性矩I=bh3/12=1001003/12=8333333mm4(1)抗彎強度驗算鋼管橫向間距=600mm,第一層龍骨間距300mm,計算跨數三跨;第一層龍骨受均布荷載q=q1第一層龍骨間距/計算寬度=9.940.30/1.0=2.98kN/m計算簡圖彎矩系數KM=-0.100最大彎矩為Mmax=KMqL2=-0.1003.06002=M/W =107398/166667=0.64N/mm2 第一層龍骨抗彎強度=M/W=0.64N/mm
33、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剪力系數KV=0.600V=KVqL=0.60030.601000=1074N=1.07kN=3V/(2bh)=31074/(2100100)=0.16N/mm2 第一層龍骨抗剪強度=3V/(2bh)=0.16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q=q2第一層龍骨間距/計算寬度=6.440.30/1.0=2kN/m=2N/mm撓度系數K=0.677最大撓度為 max=KqL4/(100EI)=0.67726004/(10090008333333)=0.02mm=600/400=1.50mm 第一層龍骨撓度V=0.0
34、2mm小于1.50mm,滿足要求。4、第二層龍骨驗算第二層龍骨采用單枋 b=100mm,h=100mm;抵抗矩W=11001002/6=166667mm3,慣性矩I=11001003/12=8333333mm4;鋼管縱向間距600.00mm,計算跨數三跨.(1)抗彎強度驗算P=1.1002.980.601000=1969N計算簡圖彎矩系數KM=-0.175最大彎矩為Mmax=KMPL=M/W=206741/166667=1.24N/mm2第二層龍骨抗彎強度=M/W=1.24N/mm2小于13.00N/mm2,滿足要求。(2)抗剪強度驗算 剪力系數KV=0.650 V=KVP=0.6501969
35、=1280N=1.28kN =3V/(2bh)=31280/(12100100)=0.19N/mm2 第二層龍骨抗剪強度=3V/(2bh)=0.19N/mm2小于1.40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 撓度系數K=1.146 P=6.441.1000.601000=4253N =KPL3/(100EI)=1.14642536003/(1009000.008333333)=0.14mm =600/400=1.50mm 第二層龍骨撓度V=0.14mm小于1.50mm,滿足要求。5、鋼管承載力驗算傳至每根立柱的力的系數=2.150每根鋼管承載NQK1 =2.15021000=4233N每根鋼管
36、承載活荷載(1.0kN/m2):NQK2=0.600.6011000=360N每根鋼管承載荷載NQK =NQK1NQK2 =4233+360=4593N 鋼管重量0.0384kN/m,立桿重量=4.000.03841000=154N 水平拉桿3層,拉桿重量=3(0.60+0.60)0.03841000=138N 扣件單位重量14.60N/個,扣件重量=314.6=44N支架重量NGK=立桿重量水平拉桿重量扣件重=154+138+44=336N鋼管軸向力N=1.2NGKNQK =1.2336+4593=4996N LO=h2a=1.50+20.20=1.90m48鋼管的i=1.58cm,= LO
37、/i=190.00/1.58=120.25桿件長細比120.3小于150.0,滿足要求。 查表得:=0.452P=N/(A)=4996/(0.452489.00)=22.60N/mm2 立桿穩定性22.60N/mm2小于205N/mm2,滿足要求。6、鋼管立桿支承面受沖切承載力驗算立桿設配套底座100100mm,支承面為混凝土樓板(按C35考慮)支承樓板厚120mm上部荷載為: F=5.00=5.00kN s =2.00 ft=1.57N/mm2 hO=120-20=100.00mm h =1.00 =0.41.2/s =1.00 pc,m =1.00 N/mm2 Um=4100=400mm(
38、0.7h ft0.15pc,m)Um hO=(0.711.57+0.151)1.00400.00100.00)/1000=49.96kN 受沖切承載力49.96kN大于5.00kN,滿足要求。7、地基承載力驗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必須滿足下式要求 Pfg P=N/A=5.00/0.01=499.59 kN/m2 其中 P立桿基礎地面的平均壓力(kN/m2); A基礎底面面積(m2),A=0.01m2; N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壓力設計值(kN),N=5.00kN; fg地基承載力設計值(kN/m2); fg=kc fgk =1.013360.00=13360.00kN/m2 其中 kc
39、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1.0; fgk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C35砼受壓fc=16700.00kN/m2,因截面長邊小于300mm)fgk=16700.000.8=13360.00kN/m2; 地基承載力P=499.59kN/m28m 100板 2m 50 2m、8m 75 8m 100懸臂結構 2m 100 2m 100注:“設計混凝土強度標準值”是指與設計強度等級相應的混凝土立方體搞壓強度標準值。()高支模拆除前,外腳手架與建筑物設安全平網,預防物體高處墜落事故發生。()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拆除m高度以上梁、柱、墻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設防護欄
40、桿。拆除時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拆除平臺、樓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讓在待拆范圍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直平面上操作。()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嚴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拆除腳手架支撐前,應清除高支模支撐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雜物。()拆除腳手架支撐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拆除模板和支頂時,先將扣件式腳手架可調頂托松下,用鋼釬撬動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桿、剪
41、刀撐及支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脫模劑。()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全作業的要求運行:)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通長水平桿,必須在腳手架支撐拆卸到相關的門架時方可拆除。)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除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交叉支撐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鎖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拆下的鋼管
42、與配件,應成捆用機械吊運或由井架傳送至地面,防止碰撞,嚴禁拋擲。、安全技術措施()扣件工腳手架搭設前,應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J84-2001(2002版)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向搭設和使用人員的技術和安全作業要求的交底。()對支架、配件、加固桿等應進行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搭拆腳手架支撐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程(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搭拆腳手架門架支撐時工人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高支模拆除前,外腳手架與建筑物邊設安全平網,預防物體高處墜落事故發生。()操作層(樓層)上
43、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在腳手架支撐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鋼筋等物件。嚴禁在腳手架支撐上拉纜風繩或固定、架設砼泵、泵管及起重設備等。()模板支撐和門架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在頂架搭設過程中要實行嚴格的監控,由專職施工員進行現場指揮監督,隨時糾正可能出現的質量安全隱患。搭設前要進行班前安全技術交底,搭設完畢后要進行自檢,若發現有松動、傾斜、彎曲、不牢固等現象,必須及時進行整改,整改有困難的,要有可行的加固方案方可施工。()支模完畢,經班組、項目部自檢合格,公司技術部及質保問復檢合格,報監理、安監驗收合格后,方能邦扎鋼筋,澆筑混凝土。(10)在澆筑砼前重點檢查
44、、查的部位:)桿件的設置和連接、掃地桿、支撐、剪力撐構件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桿件是否有變形現象。)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11)在澆筑頂板砼過程中,支架下面要安裝照明燈,在安全員的監督下,派木工進行 查,負責檢查模板、支頂,若發現異常,立即停止澆筑砼,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加固處理,保證澆筑工作正常進行。泵送砼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送管道出口處。(12)腳手架支撐在使用過程中,嚴禁拆除任何桿件或零配件,如防礙作業需拆除個別桿件時,需經技術負責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業完成后,馬上復原。(13)施工現場帶電線路,如無可靠絕緣措施,一律不準
45、與門架接觸。(14)腳手架支撐安裝好后,應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梁、板、模的安裝。澆筑砼前再次對腳手架支撐進行檢查,確定無問題后方可澆筑砼。(15)設立支架維護小組,對拆下來的鋼管及配件應及時清除桿件及螺紋的沾污物,并加油保養,對受損傷、變形的構件應及時修理,按品種、規格分類整理存放,妥善保管。(16)鋼管、構配件等堆放場地應平坦。(17)支撐系統安裝應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設,并逐層改變搭設方向,不得相對暈行,以免結合錯位,難于連接。(18)水平加固桿、縱橫剪刀撐安裝應符合構造要求,并與支撐系統的搭設同步進行。(19)可調底座、頂托處應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漿、水泥漿等污物填塞縲紋。
46、(20)泵送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理出口處。(21)應避免裝卸物料對模板支撐或腳手架產生偏心、振動和沖擊。(22)交叉支撐、水平加固桿、剪刀撐不得隨意拆卸,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卸時,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23)拆除時應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順序。(24)拆除模板支撐時應采用可靠安全措施,嚴禁高空拋擲。6、預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1)模板支撐必須嚴格按照高支模施工方案施工。(2)安裝梁底模板及木方前,確保梁底支架水平桿已拉設。(3)本高支支模采用扣件式鋼管作支撐立柱,不得使用嚴重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栓松動的支撐材料作立柱。立柱基礎應牢固,并按設計
47、計算嚴格控制模板支撐系統的沉降量。斜支撐和鋼管支架應牢固拉接,形成整體。(4)模板作來時,指定專人指揮、監護,出現位移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待險情排除后,方可作業。(5)裝釘樓面模板,在下班時對已鋪好而來不及釘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要拿起穩妥堆放,已防止坍塌事故發生。(6)安裝處圍柱模板、梁、模板,應先搭設腳手架,并掛好安全網,腳手架搭設高度要高出施工作業面至少1.2m。(7)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8)泵送混凝土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外。(9)應避免裝卸物料對模板支撐產生偏心、振動和沖
48、擊。(10)交叉支撐、水平加固桿、剪刀撐不得隨意拆卸,因施工需要臨時局部拆卸時,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11)模板支撐拆除前必須向監理單位報送拆除申請書,以監理同意簽字后方可拆除。(12)拆除時應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順序。(13)縱橫向水平桿靠墻柱邊部分應該頂住墻柱,提高支撐的整體性。7、預防高空墜落事故安全技術措施(1)項目經理對本項目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指導做好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及相關的安全預防工作。(2)高支模工程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經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公司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后報監理公司審批,審批通過后該方案方可實行。模板腳手架搭設完成后,須由項目負責人會同監理人員簽字
49、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支、拆模板時應保證作業人員有可靠立足點,作業面應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模板及其支撐體系的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并不得超大型過設計計算要求。(4)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按規定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技術簽字交底。(5)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施工單位應為作為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6)安全帶使用前必須經過檢查合格。安全帶的系扣點應就高不就低,扣環應懸掛在
50、腰部的上方,并要注意帶子不能與鋒利或毛刺的地方接觸,以防摩擦割斷。(7)項目部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夜間應設紅燈示警。(8)已支好模板的樓層四周必須用臨時護欄圍好,護欄要牢固可靠,護欄高度不低于1.2m,然后在護欄上再鋪設一層密目式安全網。(9)高處作業前,應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安全防護設施應做到定型、工具化,防護欄桿以黃黑(或紅白)相間的條紋標示,蓋件等以黃(或紅)色標示。需要臨時拆除或變動安全設施的,應經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實施。(10)各類作業平
51、臺、卸料平臺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項目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與施工腳手架連接。秋來平臺上嚴禁超載。(11)拆除模板支撐時應采用可靠安全措施,嚴禁高空拋擲。(12)安裝樓面模板時,在工作面下1m處滿掛兜網作為水平防護措施,以確保安全。九、混凝土澆筑方法及技術措施1、施工部署本工程現場布置1臺汽車砼輸送泵負責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低處向高處分層澆搗,澆搗作業在白天且天氣晴朗時進行,各專業負責人及施工人員、安全員跟班作業,負責檢查督促,同時做好各方協調工作。2、施工方法(1)準備工作鋼筋的隱蔽檢查工作已經完成,并已核實預理件、線管、孔洞的位
52、置、數量及固定情況無誤。模板的預檢工作已經完成,模板標高、位置、尺寸準確符合設計要求,支架穩定,支撐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縫嚴密,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澆筑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方案的三級技術交底。澆筑混凝土用架了、走道及工作平臺,安全穩固,能夠滿足澆筑要求。混凝土澆筑前,仔細清理泵管內殘留物,確保泵管暢通,仔細檢查井字架加固情況。澆筑砼前,模板必須預先澆水濕潤。(2)混凝土澆筑和振搗一般要求,混凝土澆筑采用砼輸送泵由低處向高處澆筑。澆筑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分層離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內卸出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超過時采用串筒或斜槽落下,混凝土澆筑時不得直接沖擊模板。澆筑混凝土時設專人看模,
53、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生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使用插入式振搗棒要快插慢撥,插點呈梅花形布置,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50棒應為52.5cm,取50cm;30棒應為40.5cm,取40cm)振搗上一層時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以消除丙層間的接縫,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及不出現氣泡、下沉為宜。澆筑混凝土時應分層連續澆筑,控制分層澆筑厚度不宜超過40cm。梁側及梁底部位要用30或50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要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并加密振點。澆筑板的
54、混凝土虛鋪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搗完畢后用1.54m刮尺刮平。3、混凝土養護(1)澆筑完梁、板后在12小時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保濕養護。(2)養護時間不少于14d。4、試塊制作在現場制作28d標準養護試塊及備用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同條件試塊置于現場帶篦加鎖鐵籠中做好標識同條件養護。5、質量要求(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及有關規定,使用前檢查出廠合格證及有關試驗報告。(2)混凝土的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定本方案的要求。(3)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要符合規定。(4)混凝土振搗密實,不昨有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5)預留洞寬度大
55、于1m的洞底,在洞底平模處開振搗口和觀察口。避免出現缺灰或漏振現象。(6)鋼筋模板工長跟班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設專人檢查鋼筋、模板。(7)澆筑前由生產部門經常注意天氣變化。如有大雨緩時開盤并及時通知攪拌站。如正在施工中天氣突然變化,原則是小雨不停,大雨采取防護措施。其措施是:已澆筑完畢的混凝土面用塑料薄膜覆蓋,正在澆筑的部位采用搭設防水棚。(8)澆筑時要有專門的鋪灰人員指揮澆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員和抹面人員。樓面板必須用1.54m亂尺亂平。(9)做好混凝土澆筑記錄。(10)每次開始澆砼前必須做好開盤鑒定,項目部技術人員與攪拌站技術人員同時簽認后方可開始,并且隨機抽查混凝
56、土配合比情況和坍落度情況。十、監測措施詳見“支架系統監測平面布置圖”。十一、應急救援預案 1、概況 本預案針對梁板高支模施工可能發生的高空墜落、模板坍塌、物體打擊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 2、機構設置為對可能發生的事故能夠快速反應、救援,項目部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每一安全責任人,技術負責人為直接安全責任人,另還需安排現場專職安全管理員,并相應成立高支模施工管理領導小組。組 長:副組長:組 員:林楚洪、郭洛和、楊仲才、林國威、王朝寅、劉建偉、印海彬、鄧騰國、楊偉康以上人員的聯系電話:880578663、報警救援及他聯絡電話單位或姓名 電話火警 119分安 110醫療 120交通 1
57、22公司辦公電話880578804、人員分工與職責(1)項目經理(第一安全責任人):負責高支模應急救援全面工作。(2)現場技術負責人(直接安全責任人):負責制定事故預防措施及相關部門人員的應急救援工作職責。安排時間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應變演習,有計劃區分任務,明確責任。(3)現場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檢查工作及現場應急救援的指揮工作,統一對人員材料物資等資源的調配,并負責事故的上級匯報工作。同時負責執行項目部下達的相關指令。(4)組員、及各施工班組長:當發生緊急情況時,負責事故的匯報,并采取措施進行現場控制工作。同時負責執行項目問下達的相關指令。5、應急救援工作的程序(1)當事故發
58、生時小組成員立即向組長匯報,由組長立即上報公司,必要時,匯報當地有關部門,以取得政府部門的幫助。(2)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項目部全體員工投入事故應急救援搶險工作中去,盡快控制險情蔓延,并配合、協助事故的處理調查工作。(3)事故發生時,組長或其他組員不在現場時,由在現場的其他組員作為臨時負責人負責指揮安排。(4)項目部指定現場專職安全員負責事故的收集、統計、審核和上報工作,并嚴格遵守事故報告的真實性和時效性。6、應急救援方法(1)高空墜落應急救援方法:1)當現場只有1人時應大聲呼救;2人以上時,就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電話及馬上報告應急救援小組搶救。2)仔細觀察傷員的神志是否清醒、是
59、否昏迷等癥狀,并很可能了解傷員落地的身體著地部位,和著地部位的具體情況。3)如果是頭部著地,同時伴有嘔吐、昏迷等癥狀,很可能是顱腦損傷,應該迅速送醫院搶救。如發再傷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萬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紗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顱內壓增高或誘發細菌感染,會危及傷員的生命安全。4)如果傷員腰、背、肩部先著地,有可能造成脊椎骨折,下肢癱瘓,這時不能隨意翻動,搬動時要三個人同時同一方向將傷員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轉脊柱,運送時要平衡,否則會加重傷情。(2)模板、坍塌應急救援方法:1)工地發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時,立即組織人員及時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在有傷亡的情況下控制好事故現場。2)報120急救中心,到
60、現場搶救傷員。(應盡量說清楚傷員人數、情況、地點、聯系電話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3)急報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公司和有關應急救援單位,采取有效的應急救援措施;4)清理事故現場,檢查現場施工人員是否齊全,避免遺漏傷亡人員,把事故損壞控制到最少;5)預備應急救援工具:切割機、起重機、藥箱、擔架等。(3)物體打擊應急救援方法:當物體打擊傷害發生時,應盡快將傷員轉移到安全地點進行包扎、止血、固定傷肢、應急以后及時送醫院治療。1)止血:根據出血種類,采用加壓包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2)對傷口包扎:以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傷肢,減少傷痛。3)對于頭部受傷的傷員
61、,首先應他細觀察傷員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嘔吐,昏迷等癥狀,應迅速送醫院搶救,如果發現傷員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萬不能用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紗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顱內壓增高或誘發細菌感染,會危及傷員的生命安全。4)如果是輕傷,在工地簡單處理后,再到醫院檢查;如果是重傷,應迅速送醫院搶救。5)預備應急救援工具如下表:序號 器材或設備 數量 主要用途1 支架 若干 支撐加固2 模板、木方 若干 支撐加固3 擔架 2個 搶救傷員4 止血急救包 3個 搶救傷員5 手電筒 10個 停電時照明求援6 應急燈 6個 停電時照明求援7 爬梯 4樘 人員疏散8 對講機 6臺 聯系指揮求援十二、高支模施工圖1、 支撐體系立桿平面布置圖2、 水平剪刀撐平面布置圖3、 豎向剪刀平面布置圖4、 橫向剖面圖5、 縱向剖面圖節點大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