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新型獸用生物制品高技術產業化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工程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79頁).doc

  • 資源ID:481931       資源大小:1.13MB        全文頁數:7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新型獸用生物制品高技術產業化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工程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79頁).doc

1、青島易邦生物有限公司新型獸用生物制品高技術產業化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工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 號:編 制:審 核: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型獸用生物制品高科技產業化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工程地下1層,地上門衛1層、實驗動物區3層、疫苗廠房及車庫2層局部3層。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基礎采用獨立基礎,樓層次梁主要采用井字梁形式。二、編制依據1.本工程施工工程圖紙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JGJ130-20013.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J50204-92)4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5.青島市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暫行條例(試行)6.本工

2、程施工組織設計7.本公司結累多年的模板施工的實踐經驗三、施工條件現場可用的施工場地相對較大,主體施工時安裝4臺塔吊,混凝土澆筑為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汽車泵。四、施工部署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規定,本工程柱、墻板、梁、頂板均使用覆膜多層板。五、具體施工方案5.1 混凝土墻板、框架柱施工混凝土墻板混凝土墻體采用覆膜多層板施工,先根據墻體尺寸將若干多層板拼成一大塊大模板,然后在組裝成墻模。拼裝大模板以5080木方為邊框,中間豎向5080木方為次龍骨,橫向為兩根483.5鋼管主龍骨。次龍骨與多層板之間、主次龍骨間用釘子連接,次龍骨間距為100(凈間距),主龍骨的間距與拉螺栓的設置相對應。對拉螺栓采用14鋼筋

3、,豎向間距底部不大于400,中間適當加大,頂部不大于600,橫向間距不大于400。模板上墻之前先按照預定的位置打好對拉螺栓孔,并將開孔處用油漆封好,但不能涂在板面上,防止污染墻面。外墻外側大面模板的基本單元有五塊竹膠板(1.22m2.44m)拼接成6.1m2.44m,以此為單元拼墻體模板,不合模數的另行加工,兩塊大模板拼接處要設置子母口,相互咬合。墻體陰角處模板要用100100木方背棱,兩塊多層板中間塞緊海綿條。每次作為一個整體安裝、拆除,陽角兩多層板間要用海綿條塞實,并用木方封住接縫。支模前先對結構構件進行放線,放出結構的外邊線,及外邊線向外200的控制線。墻體底部固定方式與柱大模板底部固定

4、方式相同,有放大腳的部位用鋼管加可調頭頂住;沒有放大腳的部位加對插木楔調整。支模時,要先延墻方向搭設腳手架,用以固定模板。腳手架搭設完畢后開始安裝已加工好的多層板拼接墻模板。按順序將模板調到指定位置,粗略定位,將模板與綁扎好的鋼筋網片臨時綁住固定。在吊裝另一側模板時應將對拉螺栓穿上,待模板到位后,再將其擰緊,并通過兩側的架子進行加固。 模板連接及拼裝圖:框架柱施工時先按截面將模板在柱位置上拼成整體,后調整其軸線位置及垂直度。在澆筑板混凝土時預留好20 以上的鋼筋頭,作為調整模板軸線位置的支點,鋼筋頭離開柱邊3040cm,調整模板位置時在模板與鋼筋頭間打入對插木塞即可,也可以用可調頭代替對插木楔

5、。柱模板采用483.5雙鋼管抱箍加對拉穿心螺栓進行加固,見柱模板加固示意圖。螺栓外套PVC管以便螺栓重復使用。支設柱模板時,應在柱模板周圍搭設防護架,防止在柱模板吊裝、拆除、清理過程中發生傾覆傷人。結構周邊柱外側模板在安裝時,應先將外側的腳手架搭設起來,再進行模板安裝。5.2 梁、頂板模板施工本工程層高除部分地下室其余均大于4m因此所有模板支撐應由架子工搭設和拆除,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模板的每根鋼管底部均應設置木墊板、鋼底座,并按要求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立桿間距縱橫向均為0.9米,步距不大于1.2米,立桿接頭必須錯開,最高一步大橫桿與模板支撐點的立桿高度不大于0.5米,由于101#建筑層高超過

6、規定的8米,因此必須按規定設置縱向及水平剪刀撐,大截面的梁底增設加強立桿,立桿沿梁縱向布置,間距1.2米,立桿直接作用于梁底,并且要在搭設排架可先將加強立桿搭設在排架中與排架成為一體,高度低于梁底模板0.3米左右,安放梁底模板時放上可調頂托,大梁加固時用可調頂托頂緊梁底模,梁底板中間部位按規定起拱13左右,高大截面梁側面模板加固截面高度為0.7米可直接斜撐方法加固,0.9米的采用對拉螺栓加固對拉螺栓高度方向設一道,間距0.5米,。0.9米可采用二道間距500,1.2米側模加固方法按墻板進行。柱、墻板模板加固對拉螺栓建議使用M14螺栓,下部第一道螺栓離底面必須200,確保構件根部不漲模,螺栓間距

7、底部不大于400,頂部可適當加大,柱箍除中心設置穿心螺栓外,兩端在模板外側另外設置對拉螺栓。具體技術參數見計算書。 模板支撐系統注意要點:模板支撐系統應采用鋼管和扣件搭設,嚴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設。采用工具式等其它形式搭設的模板支撐系統應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嚴禁鋼管扣件和工具式腳手架混合搭設。模板支撐系統的基礎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每根立柱底部均應設置木墊板和鋼底座。模板支撐系統應按要求設置立柱和縱橫向掃地桿及大橫桿,各桿件的間距均由計算決定,同時應滿足下列要求:模板立柱間距不應大于1.2m;第一步大橫桿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8m,其它大橫桿的步距均不應大于1.2m; 最高一步大橫桿

8、與模板支撐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50cm。 模板立柱頂部應采用可調U型托直接支頂在底模的主梁上,不得將立柱頂端與做主梁的鋼管用扣件連接;可調頂托絲杠伸出長度不應大于200mm。4排及以上立柱的模板支架應按下列規定設置豎向和水平剪刀撐:模扳支架外圍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支架內部中間每隔56根立桿或57m應在叢、橫向的整個長度和高度上分別連續設置剪刀撐。當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包括8m)時,除應在其底部、頂部設置水平剪刀撐外;還應在模板支架中間的豎向剪刀撐的頂部平面內設置水平剪刀撐。4排以下立桿的模板支架,應在外圍縱向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模板支架外圍橫向外

9、側立面(即兩端外立面)和沿縱向每隔4根立桿從下至上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當設置剪刀撐有困難時,可采用之字斜桿支撐。模板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腳手架、接料平臺、物料提升機及外用電梯等相連接。 梁模板梁的模板采用扣件式鋼管(483.5)腳手架作為撐系統,腳手架梁兩側立桿間距0.8m,縱向間距0.8m。梁側模板采用木方作為內楞,鋼管作為外楞,截面較高的梁采用可回收的M12普通穿墻螺栓加固豎向間距同外楞。施工時注意點:(1)模板支撐鋼管底部必須在地基或樓面上墊木方;(2)鋼管排架搭設橫平豎直,縱橫連通,上下層支頂位置一致,連接件需連接牢固,水平拉撐連通;(3)根據梁跨度,決定頂板模板起拱大

10、小:4不考慮起拱,4L6起拱10mm,6的起拱15mm;模板為多層板板,襯5080木方。框架梁梁截面基本相同的梁的模板采取統一加工的方法,對于其他梁均采取臨時加工的方法。支設梁模板前,應按尺寸先將梁底、梁側模板加工好,并將底模背上木方;支模板時先按梁的軸線位置搭設兩排腳手架(帶可調頭),鋼管頭高度應比板底矮200,先搭設梁底橫桿該橫桿在立桿處設雙扣件,再安放帶次龍骨的梁底,梁底模進行循環使用時,必須將梁底模兩側清理干凈,以便梁底模、側模緊密接觸,側模和底模下襯的木方要釘牢,盡量減少漏漿,使澆筑出的梁邊角整齊,減小修補的工作量。在安裝完梁側模后,應在側模和底模處加一定的預應力,防止角部發生漏漿。

11、工藝流程:搭設腳手架安放可調頭放置主龍骨(梁底橫桿)安裝、固定梁底模安裝、固定梁側模模板的校正及加固。頂板模板平臺模板采用鋼管腳手架(帶可調頭),支模時先搭設800800滿堂腳手架,并安放可調頭,調整可調頭標高,使之在同一水平面上,則調頭上先放置主龍骨,主龍骨采用483.5鋼管或5080木方豎向放置,上面垂直于主龍骨方向放置次龍骨,次龍骨采用5080木方豎向放置,次龍骨上面鋪多層板板,多層板四邊用釘子固定在次龍骨上,兩塊多層板拼縫下面必須墊一塊木方,釘緊并塞海綿條貼上透明膠帶,防止漏漿。當平臺模板與已澆筑墻柱接觸時,應在竹膠板與墻柱接觸的地方粘貼海綿條,并用次龍骨頂緊,以防漏漿,污染墻、柱面。

12、支設板模時,應該盡量少切割多層板,切割板后應先刷油漆封邊再投入使用,嚴禁在四周板側邊上即沿板面方向釘釘子,從而延長板的周轉使用時間。模板安裝順序滿堂腳手架主龍骨次龍骨頂板模板拼裝模板調整驗收進行下道工序技術要點頂板模板當采用單塊就位尺寸,宜以每個鋪設單元從四周先用陰角模板與梁模板連接,然后向中央鋪設,按設計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時,起拱0.2),起拱部位為中間起拱,四周不起拱。樓板模板采用50mm80mm木方做板底支撐,中心間距300mm,扣件式鋼管腳手架作為撐系統,腳手架排距0.8m,跨距0.8m,步距1.2m。樓板模板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1)橫板支撐鋼管必須在樓面彈線上墊木方;(2)鋼管

13、排架搭設橫平豎直,縱橫連通,上下層支頂位置一致,連接件需連接牢固,水平拉撐連通;(3)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緊靠梁或墻板,如有縫隙用密封條封孔,模板與模板之間拼接縫小于1mm,否則用膩子封條;(4)根據房間大小,決定頂板模板起拱大小:4 開間不考慮起拱,4L6起拱10mm,6 的起拱15mm;(5)模板支設,下部支撐用滿堂腳手架支撐下墊墊板。頂板縱橫格柵用壓刨刨成同樣規格,并拉通線找平。特別是四周的格柵,彈線保持在同一標高上,板與格柵用50mm 長釘子固定,格柵間距300mm,板鋪完后,用水準儀校正標高,并用靠尺找平。鋪設四周模板時,與梁或墻側模齊平,加密封條,避免梁或墻體吃模,板模周轉使用時,將表

14、面的水泥砂漿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對變形和四周破損的模板及時修整和更換以確保接縫嚴密,板面平整;模板鋪完后,將雜物清理干凈,刷好脫模劑。(6)從梁底模或墻根起步300mm 立第一根立桿以后按800mm800mm 的間距立支撐,這樣可保證立柱支撐上下層位置對應。水平拉桿要求設上、中、下三道,考慮到人行通道,在支撐中留一條通道,中、下兩道水平不設(在頂板支撐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橫桿形成人行通道)。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養護的試塊強度,符合規范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如下要求。結構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

15、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懸臂構件100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3、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時要保留板的養護支撐。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16、。模板拆除后,及時進行板面清理,涂刷隔離劑,防止粘結灰漿。六、模板技術措施6.1、模板安裝質量要求(1)柱模板安裝基本要求:a、柱模板安裝必須垂直,棱角方正,位置標高正確,柱間水平標高一致。b、模板之間的拼裝及模板與結構之間的接縫必須嚴密,不得漏漿。c、模板固定牢固連接緊密,在澆筑混凝土時不得位移和變形,并便于拆除。d、脫模劑必須涂刷均勻。e、拆除模板時嚴禁碰撞物體,對拆除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和保養。如發現變形、損壞,應及時進行修理。f、澆筑混凝土時,必須保證上下層柱順直,不錯臺,不漏漿。(2)墻模安裝a、墻模安裝前先將墻體位置基層表面的混凝土浮漿、松散石子、油污等清鑿并洗刷干凈,然后在樓面彈出

17、墻線的邊線和模板位置線。安裝前應標出軸線,使墻模安裝誤差在相鄰軸線區間內消除,防止生產累計誤差。并在模板部抹好平層沙漿,依據放線位置進行模板的安裝就位。模板安裝前應立好洞口框模,檢查模板內預埋鐵件,各種預留套管等的布置及牢固程度,并完成鋼筋埋件等隱蔽工程檢查。b、模板的安裝必須保證位置準確,立面垂直。先就位的模板可用普通2m長靠尺進行檢查,后安裝的模板可用雙十字靠尺在模板背面靠吊垂直。發現不垂直時,立即進行調整。c、模板安裝后接縫部位必須嚴密,板與板搭接處可貼密封條以防漏漿。底部若有空隙,應用沙漿擋嚴,以防漏漿。但不可將紙袋、木條塞入墻體內,以免影響墻體的斷面尺寸。d、預留洞,采用先立洞口模板

18、的方法。并且洞口的尺寸比墻厚大12防止漏漿,門窗洞口模板必須安裝牢固,垂直方正。6.2、模板安裝質量標準必須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及相關規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1)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2)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3)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

19、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2)對跨度不小于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要求起拱。用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3)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附表1的規定;(4)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1的規定。(5)模板垂直度控制1)對模板垂直度嚴格控制,在模板安裝就位前,必須對每一塊模板線進行復測,無誤后,方可模板安裝。2)模板拼裝配合,工長及質檢員逐一檢查模板垂直度,確保垂直度不超過3mm,平整度不超過2mm;3)模板就位前,檢查模板支撐位置、間距是否滿足要求。(6)頂板模板標

20、高控制每層頂板抄測標高控制點,測量抄出混凝土面層上的500線,根據梁高及板厚,確定梁底和梁傍(板底)標高(7)模板的變形控制1)墻模支設前,豎向梯子筋上,焊接限位(墻厚每邊減少1mm)。2)澆筑混凝土時,做分層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層澆筑,每層厚度控制在500以內,嚴防振搗不實或過振,使模板變形。3)門窗洞口處混凝土應對稱下料;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豎向通線,保證混凝土澆筑時易觀察模板變形,跑位;5)澆筑前認真檢查螺栓、頂撐及斜撐是否松動;6)模板支立完畢后,禁止模板與腳手架拉結。(8)模板的拼縫、接頭模板拼縫、接頭不密實時,用塑料密封條堵塞; (9)洞口模板在洞口模板下口中間留置2個排氣孔,

21、以防混凝土澆筑時產生窩氣,造成混凝土澆筑不密實。(10)清掃口的留置樓梯模板清掃口留在平臺梁下口,清掃口50100 洞,以便用空壓機清掃模內的雜物,清理干凈后,用木膠合板背訂木方固定。(11)跨度小于4m 不考慮,46m 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 的板起拱15mm。(12)與安裝配合模板合模前與鋼筋、水、電安裝等工種協調配合,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合模。(13)混凝土澆筑時,所有墻、柱全長、全高拉通線,邊澆筑邊校正墻、柱垂直度,每次澆筑時,均派專人專職檢查模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6.3、澆注及養護(1)澆灌砼前,摸板內部應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澆灌砼時應隨時檢查模板是否變形、移位。螺栓

22、銷桿是否松動脫落,有無漏漿現象。(2)砼應分層澆筑震搗,每層澆灌厚度不得超過500mm。(3)對已澆筑完畢的12H以內砼,應加以覆蓋和澆水,砼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砼處于濕潤狀態。(4)砼強度達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6.4、質量通病及防治a、截面超標,產生原因:墻身放線時誤差過大,模板就位調整不認真,穿墻螺栓沒有全部穿齊。b、墻、柱上口過大,產生原因:支模時上口卡具沒有按設計尺寸卡緊。混凝土表面粘結,產生原因:模板清理不好,涂刷脫模劑不均勻,拆模過早所造成c、角模與模板縫隙跑漿,產生原因:模板拼裝時縫隙過大,固定措施不牢固。防治措施:角模與

23、模板接觸面貼3mm厚雙面膠帶。是兩側大模板加緊嚴密,保證澆筑砼不漏漿。d、角模入墻深,產生原因:支模時角模與模板連接不牢固。七、安全、環保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檢查的重點項目是模板支撐系統。(2)基本要求為保證模板施工中的安全、預防傷亡事故的發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并層層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經常進行檢查,加強安全施工的教育、宣傳工作。模板的堆放場地,必須堅實平整。要按規定支搭好安全網,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必需搭設安全防護柵。安裝外側模板時,應綁好護身攔和安全網,安裝外模板時操作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拆模時操作人員必須掛好、系好安全帶。支模前必須搭好相關腳手架(見本工程腳手架方案及相關方案、相關安

24、全操作規程等)。在拆模前不準將腳手架拆除;拆除頂板模板前劃定安全區域和安全通道,將非安全通道用鋼管、安全網封閉,掛禁止通行安全標志,操作人員不得在此區域,必須在鋪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恢復。用塔吊吊運模板時,必須由起重工指揮,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要采取防止觸電保護措施,防止漏電傷人。(3)環保與文明施工夜間22:006:00 之間現場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業。現場模板加工垃圾及時清理,并存放進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場清。整個模板堆放場地與施工現場要達到整齊有序、

25、干凈無污染、低噪聲、低揚塵、低能耗的整體效果。八、模板計算書 8-1-1 101、102建筑梁模板及支撐系統計算書計算依據本工程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青島市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試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為101建筑為8.5-9.9米、102建筑最大高度為5.1米,均大于4米,根據有關文獻建議,如果僅按規范計算,架體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證。為此計算中還參考了施工技

26、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中的部分內容。本計算書對設計圖紙中最大跨度及最大截面的梁進行計算,小截面梁盡對梁下支撐進行計算,該部分支撐施工方法及計算方法同大跨度、大截面梁下支撐相同。本工程中最大梁WKL-1的跨度L=10500mm,凈跨l0=9900mm,截面BD=300mm900mm,以此梁作為計算樣本。梁段:WKL-1。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撐及構造參數梁截面寬度 B(m):0.30;梁截面高度 D(m):0.90;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桿沿梁跨度方向間距La(m):0.9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a(m):0.10;立桿步距h(m):1.2

27、0;板底承重立桿橫向間距或排距Lb(m):0.90;梁支撐架搭設高度H(m):9.90;梁兩側立桿間距(m):0.60;承重架支撐形式:梁底支撐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桿根數:1;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立桿承重連接方式:可調托座;2.荷載參數模板自重(kN/m2):0.35;鋼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kN/m2):18.0;傾倒混凝土側壓力(kN/m2):2.0;振搗混凝土荷載標準值(kN/m2):2.0;3.材料參數木材品種:柏木;木材彈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彎強度設計值fm(N

28、/mm2):17.0;木材抗剪強度設計值fv(N/mm2):1.7;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參數梁底方木截面寬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0.0;梁底縱向支撐根數:3;面板厚度(mm):12.0;5.梁側模板參數主楞間距(mm):500;次楞根數:6;主楞豎向支撐點數量為:2;支撐點豎向間距為:500mm;穿梁螺栓水平間距(mm):500;穿梁螺栓直徑(mm):M12;主楞龍骨材料: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主楞合并根數:2;次楞龍骨材料:木楞,寬度50mm,高

29、度80mm;次楞合并根數:2;二、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1.梁側模板荷載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按現場實際值取,輸入0時系統按200/(T+15)計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75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0。根據以上兩個公式計算的新澆

30、筑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F;分別計算得 50.994 kN/m2、18.000 kN/m2,取較小值18.000 kN/m2作為本工程計算荷載。三、梁側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次楞(內龍骨)的根數為6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單位:mm)1.強度計算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W -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501.21.2/6=12cm3; M -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 面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f - 面板的

31、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面板跨中彎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1= 1.20.5180.9=9.7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 q2= 1.40.520.9=1.26kN/m;q = q1+q2 = 9.720+1.260 = 10.980 kN/m;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156mm;面板的最大彎距 M= 0.110.981562 = 2.67104Nmm;經計算得到,面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2.67104 / 1.20104=2.227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3N/mm2;面

32、板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2.227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 180.5 = 9N/mm; l-計算跨度(內楞間距): l = 156mm; E-面板材質的彈性模量: E = 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慣性矩: I = 501.21.21.2/12=7.2cm4;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91564/(10095007.20104) = 0.053 mm;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l/250 =156/250 = 0.624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53mm

33、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0.624mm,滿足要求!四、梁側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內楞計算內楞(木或鋼)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按照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龍骨采用木楞,截面寬度60mm,截面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6822/6 = 128cm3;I = 6832/12 = 512cm4; 內楞計算簡圖(1).內楞強度驗算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 內楞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 內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按以下公式計算內楞跨中彎矩: 其中,作用在內

34、楞的荷載,q = (1.2180.9+1.420.9)0.156=3.43kN/m;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 l = 500mm; 內楞的最大彎距: M=0.13.43500.002= 8.56104Nmm; 最大支座力:R=1.13.4260.5=1.884 kN;經計算得到,內楞的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8.56104/1.28105 = 0.669 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17N/mm2;內楞最大受彎應力計算值 = 0.669 N/mm2 小于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7N/mm2,滿足要求!(2).內楞的撓度驗算 其中 l-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5

35、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標準值: q =18.000.16= 2.81 N/mm; E - 內楞的彈性模量: 10000N/mm2; I - 內楞的截面慣性矩:I = 5.12106mm4;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815004/(100100005.12106) = 0.023 mm;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500/250=2mm;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23mm 小于 內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2mm,滿足要求!2.外楞計算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的集中力,取內楞的最大支座力1.884kN,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外龍骨采用

36、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外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外鋼楞截面慣性矩 I = 24.38cm4; 外楞計算簡圖 外楞彎矩圖(kNm) 外楞變形圖(mm)(1).外楞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外楞受彎應力計算值(N/mm2) M -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強度設計值(N/mm2)。根據連續梁程序求得最大的彎矩為M= 0.235 kNm 外楞最大計算跨度: l = 500mm;經計算得到,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 2.35105/1.02104 = 23.144 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

37、設計值: f = 205N/mm2;外楞的受彎應力計算值 =23.144N/mm2 小于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外楞的撓度驗算根據連續梁計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撓度為0.106 mm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 500/400=1.25mm;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06mm 小于 外楞的最大容許撓度值 =1.25mm,滿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計算 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徑: 12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 9

38、.8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1.218+1.42)0.50.5 =6.1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76/1000 = 12.92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1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kN,滿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計算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撓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模板底支撐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底撐上的兩跨連續梁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

39、荷載。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9001212/6 = 2.16104mm3; I = 900121212/12 = 1.30105mm4; 1.抗彎強度驗算按以下公式進行面板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 梁底模板的彎曲應力計算值(N/mm2); M -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150.00mm; q - 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載設計值(kN/m);新澆混凝土及鋼筋荷載設計值:q1: 1.2(24.00+1.50)0.900.900.90=22.31kN/m;模板結構自重荷載:q2:1.20.350.900.90=0.

40、34kN/m;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設計值:q3: 1.42.000.900.90=2.27kN/m;q = q1 + q2 + q3=22.31+0.34+2.27=24.92kN/m;跨中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max = 0.12524.9160.152=0.07kNm; =0.07106/2.16104=3.244N/mm2;梁底模面板計算應力 =3.244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13N/mm2,滿足要求!2.撓度驗算根據建筑施工計算手冊剛度驗算采用標準荷載,同時不考慮振動荷載作用。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壓力線荷載: q =((24.

41、0+1.50)0.900+0.35)0.90= 20.97KN/m; l-計算跨度(梁底支撐間距): l =150.00mm; E-面板的彈性模量: E = 95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150.00/250 = 0.600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52120.971504/(10095001.30105)=0.045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4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 = 150 / 250 = 0.6mm,滿足要求!七、梁底支撐的計算本工程梁底支撐采用方木。強度及抗剪驗算要考慮模板結構自重荷載、新澆混凝土自重荷載、鋼筋自重荷載和振搗混

42、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模板結構自重、新澆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荷載。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 = (24+1.5)0.90.15=3.442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 0.350.15(20.9+0.3)/ 0.3=0.368 kN/m;(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2.5+2)0.15=0.675 kN/m;2.方木的支撐力驗算靜荷載設計值 q = 1.23.442+1.20.368=4.572 kN/m;活荷載設計值 P = 1.40.675=0.9

43、45 kN/m; 方木計算簡圖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588/6 = 53.33 cm3; I=5888/12 = 213.33 cm4;方木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線荷載設計值 q = 4.572+0.945=5.517 kN/m;最大彎距 M =0.1ql2= 0.15.5170.90.9= 0.447 kN.m;最大應力 = M / W = 0.447106/53333.3 = 8.379 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8.379 N

44、/mm2 小于 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方木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5.5170.9 = 2.979 kN; 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2979.18/(25080) = 1.117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7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1.117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1.7 N/mm2,滿足要求!方木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q = 3.443 + 0.368 = 3.810 kN/m;方木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3.8190

45、04 /(10010000213.333104)=0.793mm;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0.9001000/250=3.600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793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3.6 mm,滿足要求!3.支撐托梁的強度驗算支撐托梁按照簡支梁的計算如下荷載計算公式如下:(1)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q1 = (24.000+1.500)0.900= 22.950 kN/m2;(2)模板的自重(kN/m2):q2 = 0.350 kN/m2;(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2):q3= (2.500+2.000)=4.500 kN

46、/m2;q = 1.2(22.950 + 0.350 )+ 1.44.500 = 34.260 kN/m2;梁底支撐根數為 n,立桿梁跨度方向間距為a, 梁寬為b,梁高為h,梁底支撐傳遞給托梁的集中力為P,梁側模板傳給托梁的集中力為N 。當n=2時: 當n2時: 計算簡圖(kN) 變形圖(mm) 彎矩圖(kNm)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支座反力 RA = RB=0.833 kN,中間支座最大反力Rmax=8.273;最大彎矩 Mmax=0.15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Vmax=0.026 mm;最大應力 =0.15106/5080=29.51 N/mm2;支撐抗彎設計強度 f=205 N/m

47、m2;支撐托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29.51 N/mm2 小于 支撐托梁的抗彎設計強度 205 N/mm2,滿足要求!八、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1.梁兩側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水平鋼管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0.833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499.9=1.769 kN; N =0.833+1.769=2.602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48、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2 = 2.356 m;Lo/i = 2356.2 / 15.8 = 149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12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

49、計算值 ;=2602.05/(0.312489) = 17.055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17.055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2.梁底受力最大的支撐立桿穩定性驗算: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梁底支撐最大支座反力: N1 =8.273 kN ;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49(9.9-0.9)=1.769 kN; N =8.273+1.769=9.881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50、-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鋼管立桿軸心受壓應力計算值 ( 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205 N/mm2; lo - 計算長度 (m);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按下式計算 lo = k1uh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1.7;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uh = 1.1551.71.2 = 2.356 m;Lo/i = 2356.2 / 15.8 = 149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

51、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312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9880.757/(0.312489) = 64.763 N/mm2;鋼管立桿穩定性計算 = 64.763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的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九、梁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

52、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置;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c.高支撐架步距以0.9-1.5m為宜,不宜超過1.5m。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a.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 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

53、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4.剪刀撐的設計: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a.

54、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 8-1

55、-2 101、102建筑樓板模板及支撐(扣件鋼管高架)計算書編制依據本工程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青島市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試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因本工程板模板支架101建筑最高為9.98米、102建筑最高為4.98米,高度均大于4米,根據有關文獻建議,如果僅按規范計算,架體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證。為此計算中還參考了施工技術2002(3):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中

56、的部分內容。一、參數信息: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90;縱距(m):0.90;步距(m):1.2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10.00;采用的鋼管(mm):483.5 ;板底水平支撐:方木支撐;立桿承重連接方式:可調托座;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00;4.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2mm;板底支撐采用方木;面板彈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木方抗剪強度設計值(N/

57、mm2):1.400;木方的間隔距離(mm):250.000;木方彈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寬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托梁材料為:鋼管(單鋼管) :48 3.5;5.樓板參數樓板的計算厚度(mm):120.00;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二、模板面板計算:面板為受彎構件,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取單位寬度1m的面板作為計算單元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001.22/6 = 24 cm3;I = 1001.23/12 = 14.4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

58、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121+0.351 = 3.35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2.51= 2.5 kN/m;2、強度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3.35+1.42.5= 7.52kN/m最大彎矩M=0.17.520.252= 0.047 kN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 47000/24000 = 1.958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1.9

59、58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q = 3.35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3.352504/(100950014.4104)=0.065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V=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65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1 mm,滿足要求!三、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方木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588/6 = 53.33 cm3;I=5888/12 = 213.33 cm4; 方木楞計算簡圖1.荷載的計算:(1)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

60、N/m):q1= 250.250.12 = 0.75 kN/m;(2)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q2= 0.350.25 = 0.088 kN/m ;(3)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p1 = 2.50.25 = 0.625 kN/m;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2 (q1 + q2)+ 1.4 p1 = 1.2(0.75 + 0.088)+1.40.625 = 1.88 kN/m;最大彎矩 M = 0.1ql2 = 0.11.880.92 = 0.152 kNm;方木最大應力計

61、算值 = M /W = 0.152106/53333.33 = 2.855 N/mm2;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2.855 N/mm2 小于方木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3.抗剪驗算: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 3V/2bhn 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880.9 = 1.015 kN;方木受剪應力計算值 = 3 1.015103/(2 5080) = 0.381 N/mm2;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 = 1.4 N/mm2;方木的受剪應力計算值 0.381 N/mm2 小于 方木的抗剪強度設計值 1.4 N/mm2,滿

62、足要求!4.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q1 + q2 = 0.838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0.8389004 /(10095002133333.333)= 0.184 mm;最大允許撓度 V=900/ 250=3.6 mm;方木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84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許撓度 3.6 mm,滿足要求!四、托梁材料計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托梁采用:鋼管(單鋼管) :48 3.5;W=5.08 cm3;I=12.19 cm4;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 = 1.8

63、61 kN; 托梁計算簡圖 托梁計算彎矩圖(kNm) 托梁計算變形圖(mm) 托梁計算剪力圖(kN) 最大彎矩 Mmax = 0.61 kNm ;最大變形 Vmax = 1.331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7.385 kN ;最大應力 = 609619.593/5080 = 120.004 N/mm2;托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20.004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撓度為 1.331mm 小于 9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五、模板支架立桿荷載標準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

64、載包括靜荷載和活荷載。1.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5810 = 1.581 kN;鋼管的自重計算參照扣件式規范附錄A。(2)模板的自重(kN):NG2 = 0.350.90.9 = 0.284 kN;(3)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120.90.9 = 2.43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294 kN;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2 ) 0.90.9 = 3.645 kN;3.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

65、計值計算N = 1.2NG + 1.4NQ = 10.256 kN;六、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0.256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i = 1.58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89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 鋼管立桿最大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

66、范,按下式計算 l0 = h+2a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值為1.155; u -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 = h+2a = 1.2+0.12 = 1.4 m;L0/i = 1400 / 15.8 = 89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667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0256.4/(0.667489) = 31.446 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1.446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

67、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下式計算l0 = k1k2(h+2a) k1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1.243;k2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h+2a = 1.4 按照表2取值1.035 ;上式的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o = k1k2(h+2a) = 1.2431.035(1.2+0.12) = 1.801 m;Lo/i = 1801.107 / 15.8 = 114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489 ;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0256.4/(0.489489) = 42.892

68、N/mm2;鋼管立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42.892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 以上表參照 杜榮軍: 扣件式鋼管模板高支撐架設計和使用安全。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 1201=12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20 kpa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10.256/0.25=41.026 kpa

69、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10.256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5 m2 。p=41.026 fg=12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八、梁和樓板模板高支撐架的構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經驗: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規范的相關要求外,還要考慮以下內容1.模板支架的構造要求:a.梁板模板高支撐架可以根據設計荷載采用單立桿或雙立桿;b.立桿之間必須按步距滿設雙向水平桿,確保兩方向足夠的設計剛度;c.梁和樓板荷載相差較大時,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桿間距,但只宜在一個方向變距、而另一個方向不變。2.立桿步距的設計:a.當架體構造荷載在立桿不同高度軸力變化不大時,可以采用等步距設

70、置;b.當中部有加強層或支架很高,軸力沿高度分布變化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變步距設置,但變化不要過多; c.高支撐架步距以0.9-1.5m為宜,不宜超過1.5m。3.整體性構造層的設計:a.當支撐架高度20m或橫向高寬比6時,需要設置整體性單或雙水平加強層;b.單水平加強層可以每4-6米沿水平結構層設置水平斜桿或剪刀撐,且須與立桿連接,設置斜桿層數要大于水平框格總數的1/3;c.雙水平加強層在支撐架的頂部和中部每隔10-15m設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設豎向斜桿,使其具有較大剛度和變形約束的空間結構層;d.在任何情況下,高支撐架的頂部和底部(掃地桿的設置層)必須設水平加強層。4.剪刀撐的設

71、計: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應滿足立面滿設剪刀撐;b.中部可根據需要并依構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設置。5.頂部支撐點的設計:a.最好在立桿頂部設置支托板,其距離支架頂層橫桿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b.頂部支撐點位于頂層橫桿時,應靠近立桿,且不宜大于200mm;c.支撐橫桿與立桿的連接扣件應進行抗滑驗算,當設計荷載N12kN時,可用雙扣件;大于12kN時應用頂托方式。6.支撐架搭設的要求:a.嚴格按照設計尺寸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b.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規范的要求;c.確保每個扣件和鋼管的質量是滿足要求的,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都要控制在

72、45-60N.m,鋼管不能選用已經長期使用發生變形的; d.地基支座的設計要滿足承載力的要求。7.施工使用的要求:a.精心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確保模板支架施工過程中均衡受載,最好采用由中部向兩邊擴展的澆筑方式;b.嚴格控制實際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對出現的超過最大荷載要有相應的控制措施,鋼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c.澆筑過程中,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承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8-1-2 框架柱模板及支撐計算書本工程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青島市建筑工程腳手架及模板支撐系統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試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建筑

73、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本工程柱模板的背部支撐由兩層(木楞或鋼楞)組成,第一層為直接支撐模板的豎楞,用以支撐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第二層為支撐豎楞的柱箍,用以支撐豎楞所受的壓力;柱箍之間用對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柱模板支撐體系。 柱模板設計示意圖柱截面寬度B(mm):600.00;柱截面高度H(mm):600.00;柱模板的總計算高度:H = 10.00m;根據規范,當采用溜槽、串筒或導管時,傾

74、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標準值為2.00kN/m2; 計算簡圖模板在高度方向分 2 段進行設計計算。第1段(柱底至柱身高度5.00米位置;分段高度為5.00米):一、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柱截面寬度B方向對拉螺栓數目:1;柱截面寬度B方向豎楞數目:5;柱截面高度H方向對拉螺栓數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豎楞數目:5;對拉螺栓直徑(mm):M12;2.柱箍信息柱箍材料:鋼楞;截面類型:圓鋼管483.5;鋼楞截面慣性矩I(cm4):12.19;鋼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柱箍的間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數:2;3.豎楞信息豎楞材料:木楞;豎楞合并根數:2;寬度(mm):50.00;高度(mm

75、):80.00;4.面板參數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12.00;面板彈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0;5.木方和鋼楞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方木彈性模量E(N/mm2):950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t(N/mm2):1.50;鋼楞彈性模量E(N/mm2):210000.00;鋼楞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205.00;二、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57.246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2 kN

76、/m2。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模板結構構件中的面板屬于受彎構件,按簡支梁或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寬度B方向和H方向中豎楞間距最大的面板作為驗算對象,進行強度、剛度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由前述參數信息可知,柱截面寬度B方向豎楞間距最大,為l= 138 mm,且豎楞數為 5,面板為大于 3 跨,因此對柱截面寬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進行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面板抗彎強度驗算對柱截面寬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用下式計算最大跨中彎距: 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豎

77、楞間距): l =138.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57.250.450.90=27.82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450.90=1.134kN/m;式中,0.90為按施工手冊取用的臨時結構折減系數。 q = q1 + q2 =27.822+1.134=28.956 kN/m;面板的最大彎距:M =0.128.956138138= 5.51104N.mm;面板最大應力按下式計算: 其中, -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

78、寬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45012.012.0/6=1.08104 mm3;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5.51104 / 1.08104 = 5.106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5.106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N/mm2,滿足要求!2.面板抗剪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138.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5

79、7.250.450.90=27.82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450.90=1.134kN/m; 式中,0.90為按施工手冊取用的臨時結構折減系數。 q = q1 + q2 =27.822+1.134=28.956 kN/m;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28.956138.0 = 2397.520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 其中, -面板承受的剪應力(N/mm2); -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 2397.520N; b-構件的截面寬度(mm):b = 45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2.0mm ; fv-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

80、m2):fv = 13.000 N/mm2;面板截面受剪應力計算值: =32397.520/(245012.0)=0.666N/mm2;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受剪應力 =0.666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面板撓度驗算最大撓度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kN/m): q = 57.250.4525.76 kN/m; -面板最大撓度(mm);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138.0mm ; E-面板彈性模量(N/mm2):E = 9

81、500.00 N/mm2 ; I-面板截面的慣性矩(mm4); I= 45012.012.012.0/12 = 6.48104 mm4;面板最大容許撓度: = 138 / 250 = 0.55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5.76138.04/(1009500.06.48104) = 0.103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03mm 小于 面板最大容許撓度設計值 = 0.552mm,滿足要求!四、豎楞方木的計算模板結構構件中的豎楞(小楞)屬于受彎構件,按連續梁計算。本工程柱高度為3.0m,柱箍間距為450mm,豎楞為大于 3 跨,因此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82、。本工程中,豎楞采用木楞,寬度50mm,高度8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508080/6 = 53.33cm3;I = 50808080/12 = 213.33cm4; 豎楞方木計算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其中, M-豎楞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450.0mm; q-作用在豎楞上的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57.250.140.90=8.53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140.90=0.348kN/m; q = (8.532+0.348)/2=4.440

83、 kN/m;豎楞的最大彎距:M =0.14.440450.0450.0= 8.99104N.mm; 其中, -豎楞承受的應力(N/mm2); M -豎楞計算最大彎距(Nmm); W -豎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5.33104; f -豎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豎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8.99104/5.33104 = 1.686N/mm2;豎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686N/mm2 小于 豎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N/mm2,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豎楞計算最大剪力(

84、N);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45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57.250.140.90=8.53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140.90=0.348kN/m; q = (8.532+0.348)/2=4.440 kN/m;豎楞的最大剪力: = 0.64.440450.0 = 1198.760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 其中, -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N/mm2); -豎楞計算最大剪力(N): = 1198.760N; b-豎楞的截面寬度(mm):b = 50.0mm ; hn-豎

85、楞的截面高度(mm):hn = 80.0mm ; fv-豎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31198.760/(250.080.0)=0.450N/mm2;豎楞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0.45N/mm2 小于 豎楞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豎楞上的線荷載(kN/m): q =57.250.14 = 7.90 kN/m; -豎楞最大撓度(mm);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

86、450.0mm ; E-豎楞彈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豎楞截面的慣性矩(mm4),I=2.13106;豎楞最大容許撓度: = 450/250 = 1.8mm;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7.90450.04/(1009500.02.13106) = 0.108 mm;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108mm 小于 豎楞最大容許撓度 =1.8mm ,滿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本算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鋼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鋼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12.19 c

87、m4;柱箍為2 跨,按集中荷載二跨連續梁計算(附計算簡圖):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 -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 57.250.9 + 1.4 20.9)0.138 0.45/2 = 2 kN; B方向柱箍剪力圖(kN)最大支座力: N = 6.346 kN; 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212 kN.m; B方向柱箍變形圖(mm)最大變形: V = 0.057 mm;1. 柱箍抗彎強度驗算柱箍截面抗彎強度驗算公式 其中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0.21 kN.m;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

88、3;B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9.78 N/mm2;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B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9.78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驗算經過計算得到: = 0.057 mm;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 300 / 250 = 1.2 mm;柱箍的最大撓度 =0.057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1.2mm,滿足要求!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89、: 對拉螺栓的型號: M12 ; 對拉螺栓的有效直徑: 9.85 mm; 對拉螺栓的有效面積: A= 76 mm2;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6.346 kN。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346kN 小于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kN,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七、H方向柱箍的計算本工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工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5;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鋼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鋼柱箍截面慣性矩

90、I = 121.9cm4;柱箍為2 跨,按二跨連續梁計算(附計算簡圖):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 -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57.250.9+1.420.9)0.138 0.45/2 = 2 kN; H方向柱箍剪力圖(kN)最大支座力: N = 6.346 kN; 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212 kN.m; H方向柱箍變形圖(mm)最大變形: V = 0.057 mm;1.柱箍抗彎強度驗算柱箍截面抗彎強度驗算公式: 其中,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0.21 kN.m;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 c

91、m3;H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9.78 N/mm2;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H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9.78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驗算經過計算得到: V = 0.057 mm;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V = 300 / 250 = 1.2 mm;柱箍的最大撓度 V =0.057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V=1.2mm,滿足要求!八、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

92、/mm2;查表得: 對拉螺栓的直徑: M12 ;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 9.85 mm;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6.346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346kN 小于 N=12.92kN,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第2段(柱身高度5.00米位置至柱身高度10.00米位置;分段高度為5.00米):一、參數信息1.基本參數柱截面寬度B方向對拉螺栓數目:1;柱截面寬度B方向豎楞數目:5;柱截面高度H方向對拉螺栓數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豎楞數目:5;

93、對拉螺栓直徑(mm):M12;2.柱箍信息柱箍材料:鋼楞;截面類型:圓鋼管483.5;鋼楞截面慣性矩I(cm4):12.19;鋼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柱箍的間距(mm):600;柱箍合并根數:2;3.豎楞信息豎楞材料:木楞;豎楞合并根數:1;寬度(mm):80.00;高度(mm):50.00;4.面板參數面板類型:膠合面板;面板厚度(mm):12.00;面板彈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0;5.木方和鋼楞方木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13.00;方木彈性模量E(N/mm2)

94、:9500.00;方木抗剪強度設計值ft(N/mm2):1.50;鋼楞彈性模量E(N/mm2):210000.00;鋼楞抗彎強度設計值fc(N/mm2):205.00;二、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40.549kN/m2;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2 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計算模板結構構件中的面板屬于受彎構件,按簡支梁或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寬度B方向和H方向中豎楞間距最大的面板作為驗算對象,進行強度、剛度計算。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由前述參數信息可知,柱截面寬度B方向豎楞間距最大

95、,為l= 130 mm,且豎楞數為 5,面板為大于 3 跨,因此對柱截面寬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進行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面板抗彎強度驗算對柱截面寬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用下式計算最大跨中彎距: 其中, M-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13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40.550.60=29.195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60=1.680kN/m; q = q1 + q2 =29.195+1.680=30.875 kN/m

96、;面板的最大彎距:M =0.130.875130130= 5.22104N.mm;面板最大應力按下式計算: 其中, -面板承受的應力(N/mm2); M -面板計算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寬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60012.012.0/6=1.44104 mm3;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5.22104 / 1.44104 = 3.624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624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N/mm2,滿足要求!2.面板抗剪

97、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13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40.550.60=29.195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60=1.680kN/m; q = q1 + q2 =29.195+1.680=30.875 kN/m;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30.875130.0 = 2408.272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 其中, -面板承受的剪應力(N/mm2); -面板計算最大剪力(N): =

98、2408.272N; b-構件的截面寬度(mm):b = 6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2.0mm ; fv-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3.000 N/mm2;面板截面受剪應力計算值: =32408.272/(260012.0)=0.502N/mm2;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面板截面的受剪應力 =0.502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面板撓度驗算最大撓度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kN/m): q = 40.

99、550.6024.33 kN/m; -面板最大撓度(mm); l-計算跨度(豎楞間距): l =130.0mm ; E-面板彈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面板截面的慣性矩(mm4); I= 60012.012.012.0/12 = 8.64104 mm4;面板最大容許撓度: = 130 / 250 = 0.5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4.33130.04/(1009500.08.64104) = 0.057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57mm 小于 面板最大容許撓度設計值 = 0.52mm,滿足要求!四、豎楞方木的計算模板

100、結構構件中的豎楞(小楞)屬于受彎構件,按連續梁計算。本工程柱高度為3.0m,柱箍間距為600mm,豎楞為大于 3 跨,因此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本工程中,豎楞采用木楞,寬度80mm,高度50mm,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805050/6 = 33.33cm3;I = 80505050/12 = 83.33cm4; 豎楞方木計算簡圖1.抗彎強度驗算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其中, M-豎楞計算最大彎距(Nmm);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600.0mm; q-作用在豎楞上的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40.550.13=6.326k

101、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13=0.364kN/m; q = (6.326+0.364)/1=6.690 kN/m;豎楞的最大彎距:M =0.16.690600.0600.0= 2.41105N.mm; 其中, -豎楞承受的應力(N/mm2); M -豎楞計算最大彎距(Nmm); W -豎楞的截面抵抗矩(mm3),W=3.33104; f -豎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13.000N/mm2;豎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M/W = 2.41105/3.33104 = 7.225N/mm2;豎楞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7.225N/mm2 小于 豎楞的抗

102、彎強度設計值 =13N/mm2,滿足要求!2.抗剪驗算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豎楞計算最大剪力(N);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6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線荷載,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40.550.13=6.326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2.000.13=0.364kN/m; q = (6.326+0.364)/1=6.690 kN/m;豎楞的最大剪力: = 0.66.690600.0 = 2408.272N;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下式: 其中, -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N/mm2)

103、; -豎楞計算最大剪力(N): = 2408.272N; b-豎楞的截面寬度(mm):b = 80.0mm ; hn-豎楞的截面高度(mm):hn = 50.0mm ; fv-豎楞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fv = 1.500 N/mm2;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32408.272/(280.050.0)=0.903N/mm2;豎楞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00N/mm2;豎楞截面最大受剪應力計算值 =0.903N/mm2 小于 豎楞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fv=1.5N/mm2,滿足要求!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按三跨連續梁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豎楞上的線荷載(kN

104、/m): q =40.550.13 = 5.27 kN/m; -豎楞最大撓度(mm); l-計算跨度(柱箍間距): l =600.0mm ; E-豎楞彈性模量(N/mm2):E = 9500.00 N/mm2 ; I-豎楞截面的慣性矩(mm4),I=8.33105;豎楞最大容許撓度: = 600/250 = 2.4mm;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5.27600.04/(1009500.08.33105) = 0.584 mm;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584mm 小于 豎楞最大容許撓度 =2.4mm ,滿足要求!五、B方向柱箍的計算本算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類型為圓鋼管483.

105、5;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鋼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鋼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12.19 cm4;柱箍為2 跨,按集中荷載二跨連續梁計算(附計算簡圖):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 -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 40.55 + 1.4 2)0.13 0.6/2 = 2.01 kN; B方向柱箍剪力圖(kN)最大支座力: N = 6.315 kN; 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197 kN.m; B方向柱箍變形圖(mm)最大變形: V = 0.046 mm;1. 柱箍抗彎強度驗算柱箍截面抗彎強度驗算公式 其中 ,

106、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0.2 kN.m;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B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6.86 N/mm2;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B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6.86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驗算經過計算得到: = 0.046 mm;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 300 / 250 = 1.2 mm;柱箍的最大撓度 =0.046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1.2mm,滿足要求!六、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

107、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對拉螺栓的型號: M12 ; 對拉螺栓的有效直徑: 9.85 mm; 對拉螺栓的有效面積: A= 76 mm2;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6.315 kN。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315kN 小于 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12.92kN,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七、H方向柱箍的計算本工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本工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類型為圓

108、鋼管483.5;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鋼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鋼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121.9cm4;柱箍為2 跨,按二跨連續梁計算(附計算簡圖):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其中 P -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40.55+1.42)0.13 0.6/2 = 2.01 kN; H方向柱箍剪力圖(kN)最大支座力: N = 6.315 kN; 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最大彎矩: M = 0.197 kN.m; H方向柱箍變形圖(mm)最大變形: V = 0.046 mm;1.柱箍抗彎強度驗算柱箍截面抗彎強度驗算公式: 其中, 柱箍桿件的

109、最大彎矩設計值: M = 0.2 kN.m;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 cm3;H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 36.855 N/mm2;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H邊柱箍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36.855N/mm2 小于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N/mm2,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驗算經過計算得到: V = 0.046 mm;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V = 300 / 250 = 1.2 mm;柱箍的最大撓度 V =0.046mm 小于 柱箍最大容許撓度 V=1.2mm,滿足要求!八、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驗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 N/mm2;查表得: 對拉螺栓的直徑: M12 ; 對拉螺栓有效直徑: 9.85 mm;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A= 76 mm2;對拉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 N = 1.701057.6010-5 = 12.92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 6.315 kN。對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6.315kN 小于 N=12.92kN,對拉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


注意事項

本文(新型獸用生物制品高技術產業化及其配套設施項目工程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79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凌云县| 佛山市| 蓬溪县| 上蔡县| 兴文县| 大石桥市| 义马市| 山阴县| 资阳市| 武邑县| 无棣县| 攀枝花市| 平陆县| 无为县| 日土县| 阳城县| 介休市| 军事| 瓦房店市| 达拉特旗| 金溪县| 武宁县| 内黄县| 灵宝市| 吴江市| 梅州市| 临澧县| 湘潭县| 德兴市| 临猗县| 安康市| 临沧市| 榕江县| 涟源市| 宜昌市| 定远县| 额尔古纳市| 巴马| 景泰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