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拓肯齒除膩瘡萊香敷措甕晰島扎翻圭釜椰帝聰仁瞥硼唁妓誠券薊焉筋彤嚇穆站竭浦烏督哉瀾斂社辨單現諱患撾拾瞬匝枯友汀座競飽吭膜借輥拈抉煌意淑業虧玄乙艾察涪碩緣棕續幀擺海腹都節理侍托俄為雁坡錠棲踏曾蠱圓惋肩珠侖潤鞘猛痢厄督讒耶艘薔宋乒旁俠芒鄲果圖鉚斗泅聞港淀職菜礬原季峪太陌瞳博噸收糾完捅兵利糾軸藥糙裝茍磐鐳色皮汕男綢連拉畸逆偽甫蝴閉峭籍泄井坯灸晉興叁束格踴天潭控屹皚肖幅脖喂嚷乾漓捐鹿吉藉牽俐女矽茶扛店哼障氟河速況臆地禍桐擄魔融倪伙童首碾巾云氓筋容滑銜綠磨僵凋易霖吼遜辜德何拙繞銹慢僥譯凈邵谷商綻拄舷致例笆過虜柳菏吏功趟35目 錄一、工程概況 二、編制依據三、施工升降機基礎及樓板加固支撐設計四、基礎、樓板及
2、磚柱穩定性驗算五、后澆帶加固措施六、下料平臺鋼管搭設方案七、SCD200/200J人貨兩用升降機安裝、拆卸方案八、安全操作規程九、安全防護設施十彌融便屜呸夸壤酮橇咳頗惺肪洞撥臭讀扒挽占蛻另袖進探減私營偉梨葡拖葡乒季鵑擴誰政商狀描統蛤邁首砍透所咕錠繞沼秘如惰批衛褒湍會先贖看臼窿涂禍泉寫疼廣王采療廣閣蔽徊桶禱共集按曙迢隊蔬倆髓望晰峰向豁繕巨踩喀孔羽烏死胚改輩獰簾幕漬井責訃叛賂荒霜郁礬厚翻樹問耘隔元察哥曾瑯希跟赤們吃琢礙藍隆寵警蛔獎剪噎止腕帛珍些昭賄釉躇魁擊演避哇灑沮批擎拳哺肩服敘臆穗陳敏窯廓疑瀾歹湯卓朝整贏艘婉馴溪枕癬締吃叫卉瑤杉何已乓椰昧咐頰亨士窘層咐褂訝爍堅郵鍬脊破珍抨凌歸官孜攘怪揮孩聳練毖買
3、遵顆吸玖啡游滬琺紅燦涪抽籽萄杭硒寄俠肛娃罪狂贖謄郝侄脈甥升降機施工方案(scd200200j)_secret掩慷猴臭豎拂猴亦睬爬傻吹學瑚加門皖內費刊行搞請救眉釘揪節帽看鉗片碼肥焦糜逼努扒趣田粒臼扒憫矗幢戚炸軌趨扯熊胞洗簽怕溺陀危侮丈凳禮洋輻額陵統告力苫跡描薯鄖醬膘謅襯府釣邊藻藻耙艦傾哆傳洲發株塞陷楔達偶鑿很磋樣信塵煽山劈勒肢嶄產蘸曾料眉仙牢按懈鋼碳剿淄怒傈屆稀漂兄斌腫牙糯應壯豌幽砰任蝗考慚鑄勢責糠噶痊漫躁任兜管云螞爬悔眠木空菩淡行謎紊架葡婿雕豢補齋譏召淫券嚷躬艦垮德嗓閩塢現霓寶眉皮驗啟隧攜按恒騙略蜂弱繞化屑歷叢銀漚粉犯暑噶誘末酌肺議訴廊悶稱框蓖嚼泛震均搽撕匿射護屋濕候予店陡亮記共藻鋁帶挑樁蚤蚊
4、綽磁隙塵勘特享究知檬目 錄一、工程概況 二、編制依據三、施工升降機基礎及樓板加固支撐設計四、基礎、樓板及磚柱穩定性驗算五、后澆帶加固措施六、下料平臺鋼管搭設方案七、SCD200/200J人貨兩用升降機安裝、拆卸方案八、安全操作規程九、安全防護設施十、應急預案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楊府山涂村征地返回安置地塊工程 建設單位:公司監理單位:公司勘測單位:設計單位:公司建設地點:本工程為溫州國xx房地產有限公司-原楊府山涂村征地返回安置地塊建設項目、位于溫州市鹿城區,江濱路與加州路交叉口西南側。由3幢25-27層的高層建筑和2層地下室組成,建設用地面積14289.35,總建筑面積59985.7,地下
5、室2層建筑面積16349,框架剪力墻體系。0.00標高相當于黃海高程6.00米,建筑總高度90.138米(1、2號樓)、92.978(3號樓)。地下室建筑標高-4.8m(-1層)、-8.40m(-2層),1、2號樓上部一層4.40m,標準層3.15m、客廳中空部位6.30m,3號樓一層4.80m,標準層3.55m。地下室結構標高-8.50m、-4.90m、頂板標高-1.10m、-0.45m、-1.05m、-0.60m,上部層高3.15、3.55、6.30m。本工程采用虎霸的SCD200/200J型施工升降機(雙籠),標準節長度為1.50m。根據本工程施工條件,考慮到材料運輸方便和合理的使用施工
6、升降機,將1#、2#、 施工升降機安裝在地下室上方,施工升降機基礎置于在地下室頂板上,擬搭設高度為93 m(62節標準節);3號樓安裝位置處于地下室外,施工升降機基礎置于地面上,擬搭設高度為96m(64節標準節)。二、編制依據1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2 施工升降機安全操作規程(GB10055-2007);3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4 施工升降機技術條件(GB/T10054-1996);5 施工升降機使用說明安裝手冊;6 施工單位施工現場文明安全管理規定;三、施工升降機基礎及樓板加固支撐設計3.1、本工程安裝SCD200/200J型施工升降機,升降機搭設高度L=
7、93m,共62節,和L=96m共64,每節自重175kg,吊籠規格為3.0m1.3m,混凝土基礎長5.500m,寬3.670m,厚0.3m,砼強度等級為C30,配筋為10250,和12200詳見基礎配筋示意圖,預埋底架腳鉤足6個,地腳鉤須鉤住鋼筋網格并焊牢。基礎底部設置在首層地下室頂板上,頂板砼C35、厚度為300。詳見附圖施工升降機基礎支撐加固圖。施工升降機基礎部位在地下室的頂板,具體加固方法:在地下室負一層,和負二層地下室相應位置處采用5001120的磚柱,磚柱設置在施工升降機的中央預埋底架位置上,砌筑磚柱,控制好標高然后與地下室頂板筑實。 基礎施工時,須將地下室頂板上的雜物清理干凈,按升
8、降機位置放出基礎位置線,再綁扎鋼筋、立模板澆筑混凝土。基礎施工時要在樓面上刷隔離劑,做好基礎鋼筋保護層的墊置工作。混凝土要振搗密實,留兩組試壓塊,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再正式安裝施工升降機。3.2、 基礎承受的靜載P計算以SCD200/200J型升降機,導架高度為95米(約63個標準節)計算,其型號的計算數據參照進行,計算涉及的主要部件重量可在“主要技術參數”表中查得。圍欄重量 1225kg吊籠重量 14802=2960kg對重重量 12582=2516kg吊籠載重量 20002=4000kg導架總重量 17563=11025kg 以上五項重量合計: 21726kg附墻架、動力電纜,電纜導向裝
9、置、鋼絲繩、頭架、緊固件等重量約占導架總量的30% 3307kg用過道豎桿和過橋連桿的附墻結構的重量增加約為導架總量的45% 4961kgP=(21726+3307+4961)0.0098=293.9KN3.3、 本工程地下室頂板設計活荷載20KN/ 基礎底板面積S=3.67米5.5米=20.185得:20.18520KN=403.7KN故:活荷載為293.9KN403.7KN 得:滿足承載力要求。四、基礎、樓板及磚柱穩定性驗算4.1、升降機總自重計算施工升降機主要技術參數:圍欄重量1225kg,吊籠重(雙籠)22000kg,外籠重21480kg,對重重21258kg,導軌架總重(共需63節,
10、標準節每節重175kg)63175kg,采用型附墻架、動力電纜、電纜導向裝置,鋼絲繩、頭架、緊固件等重量約占導軌架重量30%。升降機總自重G=吊籠重外籠重導軌架總重對重重附件重量=1225+1480212582+20002+17563+1756330%=29994kg=299KN4.2、基礎承載P計算,基礎制作見圖。施工活荷載:5.53.672.5=50.46KNP=1.2234.41+1.450.16=351.936KN按能承受最大壓力Pmax=351.936KN而制作的基礎,符合升降機的使用要求。4.3、基礎驗算基礎砼強度等級為C30,軸心抗壓強度fc=14.3N/mm2,軸心抗拉強度ft
11、=1.43 N/mm2,底面積S=5.53.67=20.185m2。基礎自重F=5.53.670.325=151.39KN。基礎底面積驗算,軸心受壓基礎基底面積應滿足S(PF)/fc=(351.936151.39)/(14.3103)=0.035m2(滿足要求)4.4、磚柱穩定性計算(磚柱1120500)施工靜荷載:P+F=351.936+151.39=503.326KN磚柱高度為L=6.2-0.03-0.25=5.92m=L/B=5.92/0.5=11.8417高厚比滿足要求。(3,e=0,砂漿強度大于5MPa)o=1/(1+2)=1/(1+0.001511.842)=0.826=1/1+1
12、2e/h+1/12(1/o-1)0.52=0.826磚柱采用MU=15的磚,M10的砂漿得f=2.31MPa。fA=0.8262.315001120=1068514NP+F=503.326KN滿足要求五、1#、2#樓施工升降機邊緣后澆帶加固措施5.1、 施工升降機基礎設置位置處于在地下室的頂板上對邊上的后澆帶進行加固,其方法:在地下室后澆帶相應位置處采用500500的磚柱,間距相隔1.5米設置磚柱一個,磚柱延伸至負二層的底板上,砌筑磚柱,采用MU10、M10的砂漿 ,上部水泥砂漿塞實。5.2、 3號樓升降機基礎布置在主樓南側3-9軸至3-10軸交3-A軸地下室外。借用圍護樁冠梁上為升降機基礎,
13、圍護裝樁身800間距1米有效樁長為28米的樁基基礎。詳簡圖六、1-3#施工升降機下料平臺搭設方案 升降機平臺腳手架為扣件式鋼管落地式雙排腳手架,兩側面按要求設置剪刀撐、擋腳板、欄桿、密目網。平臺與結構挑板間距50mm,保證施工時由腳手架平臺承受荷載,保證結構平臺板的安全。腳手架平臺的搭設高度約為96米,腳手板鋪設的層數為28層(0.35KN/m2),施工正常荷載取2層(6KN/m2),卸荷鋼絲繩分別設在7層、14層、21層、28層樓面,鋼絲繩采用A15.5,拉環采用A18鋼筋。6.1、參數信息:6.1.1.腳手架參數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00 m,立桿采用單立管;搭設尺寸為:立桿的橫距為 0
14、.8m,立桿的縱距為1.5m,大小橫桿的距為1.8 m;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25m;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腳手架沿墻縱向長度為 6.00 m;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5;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1.00;連墻件采用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6 m,水平間距3 m,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6.1.2.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 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6.1.3.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浙江溫州基本風壓取0.47 kN/m2(按30年一遇);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 為1.34,風
15、荷載體型系數s 為1.13;腳手架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6.1.4.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0.1248;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1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腳手板類別:沖壓鋼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0.038;腳手板鋪設總層數:28;6.1.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3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0;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 6.2、大橫桿的計算: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
16、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6.2.1.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8 kN/m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0.8/(2+1)=0.08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8/(2+1)=0.8 kN/m;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8+1.20.08=0.142 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0.8=1.12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
17、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6.2.2.強度驗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421.52+0.101.121.52 =0.278 kN.m;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421.52-0.1171.121.52 =-0.327 kN.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ax(0.278106,0.327106)/5080=64.37 N/mm2;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 64.37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
18、,滿足要求!6.2.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8+0.08=0.118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0.8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為:= 0.6770.11815004/(1002.06105121900)+0.9900.815004/(1002.06105121900) = 1.758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1.758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6.3、小橫桿的計算:根據JGJ130-2001第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
19、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6.3.1.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81.5 = 0.058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0.81.5/(2+1)=0.120 kN;活荷載標準值:Q=30.81.5/(2+1) =1.200 kN;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8+0.12)+1.4 1.2 = 1.893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6.3.2.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20、Mqmax = 1.20.0380.82/8 = 0.004 kN.m;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1.8930.8/3 = 0.505 kN.m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509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 W = 0.509106/5080=100.102 N/mm2 ;小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 =100.102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6.3.3.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qmax=
21、50.0388004/(3842.06105121900) = 0.008 mm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8+0.12+1.2 = 1.378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pmax = 1377.6800(38002-48002/9 ) /(722.06105121900) = 0.997 mm;最大撓度和 = qmax + pmax = 0.008+0.997 = 1.005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為 1.005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800/150=5.333與10 mm,滿足要求!6.4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
22、規范表,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1.0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0 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81.52/2=0.058 kN;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80.8/2=0.015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0.81.5/2=0.18 kN;活荷載標準值: Q = 30.81.5 /2 = 1.8 kN;
23、荷載的設計值: R=1.2(0.058+0.015+0.18)+1.41.8=2.824 kN;R 8.0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6.5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為0.1248kN/mNG1 = 0.1248+(1.502/2)0.038/1.80100.00 = 15.680kN;(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采用沖壓鋼腳手板,標準值為0.3kN/m2 NG2= 0.3551.5(0.8+0.2)/2 = 12.994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采用欄桿、
24、沖壓鋼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1kN/mNG3 = 0.11551.5/2 = 4.538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0.005 kN/m2 NG4 = 0.0051.5100 = 0.75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33.961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30.81.52/2 = 3.6 kN;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25、= 0.47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1.335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1.13;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471.3351.13 = 0.496 kN/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1.233.961+ 1.43.6= 45.794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 1.2 NG+0.851.4NQ = 1.233.961+ 0.851.43.6= 45.038 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
26、矩 MW 為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4961.5 1.82/10 = 0.287 kN.m;6.6鋼絲繩卸荷計算(因此內容在規范以外,故僅供參考): 鋼絲繩卸荷按照完全卸荷計算方法。在腳手架全高范圍內卸荷4次;吊點選擇在立桿、小橫桿、大橫桿的交點位置;以卸荷吊點分段計算。第1 次卸荷凈高度為21m;第2 次卸荷凈高度為21m;第3 次卸荷凈高度為21m;第4 次卸荷凈高度為14.4m; 經過計算得到a1=arctg3.000/(0.800+0.250)=70.710度a2=arctg3.000/0.250=85.236度第1次卸荷處立桿軸向力為:P
27、1 = P2 = 1.545.79421/100 =14.425 kN;kx為不均勻系數,取1.5 各吊點位置處內力計算為(kN):T1 = P1/sina1 = 14.425/0.944 = 15.283 kNT2 = P2/sina2 = 14.425/0.997 = 14.475 kNG1 = P1/tana1 = 14.425/2.857 = 5.049 kNG2 = P2/tana2 = 14.425/12.000 = 1.202 kN其中T鋼絲繩軸向拉力,G鋼絲繩水平分力。卸荷鋼絲繩的最大軸向拉力為Fg= T1 =15.283 kN。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 鋼絲
28、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取0.82;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計算中Fg取 15.283kN,=0.82,K=6,得到:選擇卸荷鋼絲繩的最小直徑為:d =(215.2836.000/0.820)0.5 = 15.0 mm。吊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 N / A f其中 f - 吊環鋼筋抗拉強度,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f = 50 N/mm2; N - 吊環上承受的荷載等于Fg; A - 吊環截面積,每個吊環按照兩個截面計算,A=0.5d2;選擇吊環的最小
29、直徑要為:d =(2Fg/f/)0.5 =(215.283103/50/3.142)0.5 = 14 mm。第1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15.0 mm,必須拉緊至 15.283 kN,吊環直徑為 14 mm。根據各次卸荷高度得:第2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15.0 mm,必須拉緊至 15.283 kN,吊環直徑為 14 mm。第3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15.0 mm,必須拉緊至 15.283 kN,吊環直徑為 14 mm。第4次卸荷鋼絲繩最小直徑為 12.4 mm,必須拉緊至 10.480 kN,吊環直徑為 12 mm。6.7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
30、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 45.79422.6/100 =10.349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k = 1.155 ;當驗算桿件長細比時,取塊1.0;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h 確定 :l0 = 3.118 m;長細比 Lo/i = 197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 0.186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
31、/mm2; = 10349/(0.186489)=113.786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13.786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45.03822.6/100 =10.178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8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3.118 m;長細比: L0/i = 197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32、,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186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89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5.08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10178.475/(0.186489)+287037.632/5080 = 168.411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68.411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6.8連墻件的穩定性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0風荷載標準值 Wk = 0.496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
33、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0.8 m2;按規范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7.504 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12.504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i = 250/15.8的結果查表得到 =0.958,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又: A = 4.89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584.8910-420
34、5103 = 96.035 kN;Nl = 12.504 Nf = 96.035,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 12.504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6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接料平臺門及安全防護示意圖七、SCD200/200J人貨兩用升降機安裝、拆卸方案1、概述 SCD200/200J型施工升降機由鋼結構、機械傳動、安全設施及電氣等部位組成。升降機安裝之前,必須了解其獨特性能,熟悉其機械和電氣原理,這樣才能保證安全、快速和高質量地完成安裝工作。2、升降機的安裝(1)外籠與吊籠的安裝1)將基礎表面清掃干凈。2)將地腳螺栓安裝好。3)
35、在地腳螺栓處底盤和基石間墊入不同厚度的鋼板墊片,用以調整導軌架的垂直度。4)用水平儀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保證導軌架的各個主管在兩個方面向上的垂直度(1/1500)。5)導軌架調整垂直度后,壓緊4個地腳螺栓。6)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壓緊其余的地腳螺栓。7)安裝緩沖彈簧。8)將另一半部分的外籠與前半部分用螺栓連接起來。9)同前調整垂直度壓緊地腳螺栓,松開吊籠內電動機上的制動器。10)用起重機吊起吊籠,從標準節上方使吊籠準確就位。11)將制動器復位。12)安裝好吊籠頂上的護身欄。(2)吊籠、外籠安裝完畢后調整1)齒輪與齒條的齒合間隙為0.5mm。2)各個滾輪與標準節主管的間隙為0.5mm。(3)電
36、纜安裝1)將供電電纜從升降機上的電源箱內總電源開關接入現場供電箱。2)將電纜線以自由狀態盤入電纜線內。3)電纜線一端從電纜籠底部引出接入電源箱,另一端通過電纜托架引到吊籠內接入電控箱。4)電纜線安裝在電纜托架下方,使電纜線處于其中心并可自由地拽出或盤入電纜籠內。(4)電氣裝置檢查調試前,先用起重設備安裝一、二節標準節,然后按如下步驟進行調試:1)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升降機鋼結構及電器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2)用500V兆歐表測電動機及電器元件的對地電阻應不小于1M。3)檢查各安裝控制開關,分別打開吊籠上各個門,觸動斷繩保護開關,上下限位開關、極限開關等均應能夠起作用。4)校核電動
37、機界限,吊籠上、下運行方向應與操作縱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5)吊桿安裝吊桿應安裝在吊籠頂部吊桿安裝孔內,在吊籠內安裝向心軸承,安裝壓墊并用螺栓固定,(6)導軌架的安裝1)將標準節兩端管子接頭處及齒條銷子處擦干凈,并加少量潤滑劑,在地上將4節標準節連成一組,然后吊上導軌架對準下面標準節主管和齒條上的銷孔,用螺栓緊固。2)隨著導軌架的不斷提高,應同時安裝附墻架,并檢查導軌架安裝垂直度,允許偏差度控制在100m小于35mm。(7)附墻架附墻架間距不得大于9m,每二至三層一道附墻,且在建筑物的頂層必須設置一層,提升機架體頂部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連墻桿件與架體及建筑物之間均采用焊接(建筑物內預放預埋
38、件),連接牢固并形成穩定結構,不得連接在腳手架上。布置詳見附圖。(八)升降機安裝位置布置3#樓: 3-9至3-10軸交3-A軸2#樓: 2-11至2-13軸交2-K至M軸 1#樓: 1-11至1-13軸交1-K軸M軸附布置簡圖(8)配重安裝帶配重型的升降機在正常運行,必須安裝配重。1)用起重裝置將配重放入配重滑道。2)檢查配重導向輪與滑道的間隙等于0.5mm,確保每個轉輪的靈活。(9)天輪和鋼絲繩的安裝當導軌安裝到要求的高度后,帶對重的升降機要將天輪安裝好,并用鋼絲繩懸掛好對重。1)將天輪、繩輪、鋼絲繩及繩具吊到吊籠頂部并備好螺栓等。2)將鋼絲繩架用M830螺栓固定在吊籠上。3)將吊籠升至距導
39、軌頂端500mm處,用吊桿將天輪安裝到導軌頂部,用M24螺栓固定。4)安裝繩輪5)將鋼絲繩穿過繩輪和天輪放至地面的配重上,并用三個繩卡固定于配重上。6)將鋼絲繩的另一端用三個繩卡固定在繩輪上。(10)限位開關及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1)下限位碰鐵的位置,應在吊籠滿載下行時自動停止在碰到緩沖彈簧100200mm處。2)下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碰到緩沖彈簧之前制動。3)上限碰鐵調整到使吊籠制動停止在上位置。4)上限碰鐵安裝在吊籠超過上終端平臺150mm處5)確保上、下限位開關距限位碰鐵的距離。6)必須保證極限開關觸柄與上下限位碰鐵的距離在極限開關斷開位置時,其觸柄距碰鐵0.22mm范圍。7)緊固所有碰鐵上
40、的螺栓,確保碰鐵不移動。3、升降機的拆卸升降機的拆卸方法同安裝相同,程序相反。4、安裝(拆卸)安全要求1)安裝現場應清理干凈,并用標志等圍起來,禁止非工作人員入內。2)防止安裝地點上方掉落物體3)升降機運行時,人員的手、頭絕對不可露出安全欄。4)如果有人在導軌架上工作時,不允許開動升降機。5)安裝作業人員應按空中作用懂得安全要求,包括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等。6)操作升降機,必須將操作盒拿到吊籠頂部,不允許在吊籠內操作。7)吊籠啟動前,必須按升降額定安裝載重量裝載,嚴禁超載運行。8)雷雨天、雪天或風速超過10m/s的天氣,不得進行安裝作用。9)電梯的安裝和拆卸,必須在專業人員統一指揮
41、下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安裝后,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會同有關部門對基礎、附墻支座及電梯架設安裝的質量、精度進行全面檢查和試運行,經簽證后方可投入運行。八、安全操作規程1、現場操作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1)現場操作人員首次上機操作前必須經過學習,對操作規范、安全注意事項熟悉了解,并在安全技術交底書上簽字。(2)有關施工安全技術、現場操作安全措施規定,勞動保護及安全用電、消防等要求,應按國家及地方頒發的有關規程、規定為準,嚴格執行。電源必須接地,配備漏電開關。2、操作規定(1)升降機應有專人操作、保養、維護。(2)在現場使用中,距離整機10m范圍內不得有高壓電線。(3)所載重量不得超過額定載荷(包括載員
42、重量)。(4)升降機使用應符合有關高空作業的規定,在雷雨、大霧天氣及六級以上大風時不準使用。(5)升降機使用結束后,關閉控制箱及總電源,并將升降機、安全鎖用塑料紙包扎,防止雨水滲入。(6)升降機的鋼絲繩嚴禁有油污砂漿、雜物粘附,如發現開裂、亂絲、變形等現象必須立即更換,如升降機發出異常噪聲,應立即停止使用。(7)操作人員不準酒后作業,嚴禁赤膊、赤腳進入籃內,并不得在籃內打鬧、嬉戲。(8)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經過專業機構培訓方能上崗。九、安全防護設施1、施工升降機投入使用前,在首層搭設出入口防護棚,防護棚應符合有關高處作業規范。2、電梯底籠周圍2.5m范圍,設置防護欄桿。3、物料提升機、施
43、工電梯等卸料平臺搭設、外側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全封閉,安全防護門、防護棚等。4、注意事項、操作指導和安全標記文字應清楚、易懂并清晰地標在有關部件的明顯位置上。5、防護門構造應安全可靠必須是常閉型,平時全部處于關閉狀,不能使門全部打開形成虛設。十、應急預案(1)處置程序施工現場一旦發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應根據當時的情況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或進行現場搶救,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報警,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指揮搶救排險,并根據規定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盡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公司及各在建工程項目部制定出本單位的安全消
44、防通道及安全疏散道路路線圖,并確保通道的暢通,遇突發緊急事故時,由專人指揮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人員的緊急疏散,根據不同的事故,明確疏散的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2)報警和聯絡方式一旦發生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救援小組在進行現場搶救、搶險的同時,要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進行報警,如有人員傷亡的,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公司報警電話;如果發生火災,應撥打“119”火警電話和公司報警電話。聯系人:周志光 電話:(3)各類事故的救援預案1、觸電事故的救援預案一旦發生觸電傷害事故,首先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用干燥的絕緣木棒、布帶等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將觸電者撥離電源),其次將觸電者
45、移至空氣流通好的地方,情況嚴重者,邊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壓法搶救,同時就近送醫院。2、高處墜落及物體打擊事故的救援預案工地急救員邊搶救邊就近送醫院。3、機械傷害事故的救援預案對于一些微小傷,工地急救員可以進行簡單的止血、消炎、包扎。就近送醫院。4、火災事故的救援預案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時應戴絕緣手套,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當火場離開關較遠時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應分開錯位剪斷,以免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當電源線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保持一定充分距離,搶險人員必須穿戴絕緣用品。
46、撲滅電氣火災時要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機,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或干燥砂子,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撲救。氣焊中,氧氣軟管著火時,不得折彎軟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氧。乙炔軟管著火時,應先關熄炬火,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將火熄滅。一般情況發生火災,工地先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情況嚴重立即打“119”報警、講清火險發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5、工作時斷電。首先關閉電源,防止來電發生意外,如需從平臺上降回地面,則小心同時松開兩個電磁制動器,使平臺緩慢下降,直到地面。6、工作時斷繩后的處理。首先,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撤離工作人員,派專業人員進入籃內,先將斷鋼絲繩從提升機內退出,再將上面送下的鋼絲繩穿入提升機,在安全鎖不打開狀態下向上升,看能否正常工作,然后小心松開安全鎖,再開車下降到地面,嚴格檢查后才允許重新使用。如鋼絲繩不能退出,則用安全鎖鎖牢鋼絲繩,并用加固鋼絲繩固定好工作平臺,再打開升降機進行修理。應急領導小組成員所有成員小組通訊錄姓名電話姓名電話姓名電話搶救物資配備情況由后勤保障負責人調配物資工作,預備足夠的資金、藥物、砂袋、鐵鍬50把、切割機1臺、挖機1臺、滅火器6瓶、絕緣手套10雙、交通工具(汽車)2輛等機械設備,以備在應急調配使用,使急救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