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術交底記錄 TJI.5工程名稱無錫國金中心總承包工程施工單位中建三局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交底部位立柱樁施工工序名稱立柱樁施工交底提要:本工程立柱樁均為增打立柱樁,立柱樁采用鉆孔灌注樁內插角鋼格構柱形式,總樁數為29根,其中深坑區域1根,樁長15米,樁深36.55米。局部角撐區域為28根,樁長18米,樁深31.45米。本方案重點在于熟悉立柱樁施工的各種技術措施。交底內容:1、測量定位技術措施根據業主提供的樁位平面圖、建筑紅線和測量定位控制點,用全站儀、經緯儀定向,鋼尺量距,按平面圖位置確定樁位點,每個樁位點用涂有紅漆的鋼筋釘入地下,定位偏差小于1厘米。并在硬地坪上精確彈出控制十字線,然后測定
2、出樁位并提交復核單供監理復核驗收。2、護筒埋設技術措施由測量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負責護孔筒的埋設精度,護筒直徑采用950毫米,埋設深度1.5米,其中心軸線與中心偏差10毫米,四周用粘土回填并分層夯實。護筒采用2mm鋼板卷制,高度1.21.5米,頂端應加強圓環。護筒筒徑應大于樁徑100毫米。護筒要埋深、埋牢、埋正。護筒底入原土深度200毫米,護筒中心點與實際樁位點偏差10毫米。3、成孔施工技術措施 1、鉆機就位后,底盤要找平墊實,樁位中心、主動鉆桿和天輪三點應在同一鉛垂線。 2、成孔鉆進開始時要輕壓慢鉆,小泵量循環泥漿,防止鉆頭劇烈震動造成護孔筒的偏移。 3、鉆具要保證垂直度、剛度、同心度,鉆頭直
3、徑必須與設計樁徑同徑。 4、鉆進過程中,要注意立柱樁類型,根據設計圖紙進行鉆孔、擴孔。 5、正確使用鉆進參數。施工區域地層巖性主要為粘性土和粉性土。鉆進參數選用,粘性土鉆壓可控制在1020千帕,轉速2040轉/分。粉性土砂質土鉆壓可控制在1525千帕,轉速4070轉/分。 6、正確使用泥漿性能指標,施工采用正循環成孔,泥漿性能指標控制如下: 注入孔口的泥漿性能指標 密度1.15 粘度18”20” 排出孔口的泥漿性能指標 密度1.30 粘度20”22” 7、清孔技術措施清孔分二次進行,一次清孔在終孔后直接進行。清孔時,鉆具提離孔底20毫米左右,采用1.251.30大密度泥漿進行,直至不見塊渣,一
4、次清孔結束。二次清孔在鋼筋籠、鋼管柱、柱內砼導管安放完畢后利用導管進行,清孔采用密度1.15低密度泥漿進行,二次清孔結束的滿足條件,泥漿密度控制1.20,粘度22”,沉渣厚度80毫米。4、鋼筋籠(鋼立柱)制作安裝 1、按照設計圖紙編制鋼筋籠分節圖,采用鋼筋彎曲模具,按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加工鋼筋籠,鋼筋籠分段制作,分段長度根據來料長度確定。下料應準確,主筋應平直,表面無污垢銹蝕。 2、設有專用臺架和施工平臺制作鋼筋籠,拼接鋼立柱,以保證籠體平直。環形箍筋與主筋采用點焊連接,螺旋箍筋與主筋采用間隔點焊連接。 3、加工后的鋼筋根據規范和設計要求認真檢查驗收,不合格的部分應進行修正,修正合格后才能吊入
5、孔內。 4、鋼筋籠的堆放和搬運,應保持平直,防止彎曲變形。 5、鋼筋籠吊放入孔時,應保持垂直狀態,對準孔位徐徐下放,避免碰撞孔壁。下放途中若遇障礙不得強行下放。應查明原因,酌情處理后才能下放。 6、接頭焊接時,主筋焊接部位表面污垢應予以清除,上、下節鋼筋籠的主筋位置應撥正,且上、下節鋼筋籠應保持垂直狀態,焊接應兩邊對稱均勻焊接。焊接完畢后應補足焊接部位的箍筋,經驗收合格后才可下放和下一節鋼筋籠的安裝。 7、鋼筋籠安裝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待全部的籠子入孔并經確認檢查符合要求后,將鋼筋籠固定。鋼筋籠的固定、定位應保證鋼筋籠避免下跑和澆筑砼時上拱。 8、鋼筋焊接所用的電焊條要有出廠檢驗單和質保書,并
6、按規范要求進行原材料和焊接試驗。 9、分節鋼筋籠主筋采用單面搭接焊,搭接焊縫長度10d,同一截面主筋數量不大于50。 10、焊點牢固,焊縫寬度和堆高應滿足規范要求。 11、為確保保護層厚度,鋼筋縱向應每隔4m設一組保護塊,保護塊每組4塊對稱布置。 12、鋼立柱采用場內制作,現場拼接時,鋼立柱拼接材料須用立柱角鋼相同型材,拼接角鋼長度為500毫米,角鋼對接端部須磨平,端面應水平。拼接處另加綴板,鋼立柱拼接部位周邊須滿焊、焊縫高10毫米。 13、由于存在落深區,鋼立柱施工需結合結構相關施工圖確保鋼立柱底部插入開挖面一下不小于3米,即與鋼筋籠搭接長度為3米。5、砼灌注導管安裝技術措施 1、導管采用壁
7、厚3毫米,直徑250毫米, 2.50米長度管。 2、導管不得彎曲,凹陷,接頭須用密封圈封實阻水。導管入孔深度控制在距孔底50厘米左右。 3、砼灌注時導管埋入砼面下保持在38米。6、水下砼灌注技術措施 1、水下砼灌注應在二次清孔后30分鐘內進行。 2、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優質商品砼。混凝土配制時要考慮初凝時間,并盡量縮短混凝土的灌注時間。 3、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根據規程要求進行坍落度測試,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822厘米。同時每根樁在灌注時,應按要求制作1組(3塊)試塊,試塊制作取樣要有代表性,并按規范要求養護,28天試壓。 4、本工程施工采用商品砼水下C30,為保證砼澆灌順暢,商品砼采用流動砼,坍落
8、度控制在1822厘米。 5、水下砼初灌時,導管內安裝隔水栓的鐵絲應在初灌砼足量后,方可截斷。隔水栓采用球膽。 6、水下砼灌注應連續進行,導管應自始自終埋于混凝土深度以38米,最少不得少于2米。導管應勤提勤拆,一次拆管不超過5米。 7、注意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尤其當混凝土面上升至鋼筋籠底端時灌注速度應放慢,避免出料沖擊過大或導管接頭箍鉤帶鋼筋籠,造成鋼筋籠上浮(浮籠)。 8、在灌注過程中,必須設有專人負責測量砼面高度,適時提升和拆卸導管,導管埋入深度38米,嚴禁把導管提離砼面,初灌量應確保埋深不小于2米。 9、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視泛漿情況經常測定混凝土的上升面的高度。樁頂面以上砼柱頂預留高度
9、控制在22.5米。 10、混凝土灌注應連續緊湊進行,不得中斷,同時在灌注過程中應勤竄動導管,使混凝土充填密實。 11、為確保樁身質量,應在實際設計標高以上超灌一定的數量。其灌注充盈系數不得小于1.1。 12、混凝土澆灌結束,及時割斷吊筋,拔出護筒,清除孔口泥漿和混凝土殘漿。7、施工技術措施 立柱樁不僅要發揮工程樁的使用功能,同時又是施工階段的重要承重構件,其垂直度與成樁質量應比普通工程樁要求更高。按設計要求,控制好垂直度。因此,立柱樁的施工技術措施在某些方面比普通工程樁要求更嚴。本工程單根格構柱重量為3.35噸,選用25噸汽車吊配合施工。 1、機架定位偏差控制立柱樁從定位放線護筒埋設機架定位到
10、準備成孔全過程,鉆頭對樁位中心點累計偏差不大于1厘米。 2、成孔施工機械的選型 立柱樁的施工必須采用底盤重、穩定性好、具有導向裝置的GPS10型鉆機成孔。為確保施工質量、滿足設計要求,還要對鉆機的導向軌道進行校正,將導向輪和軌道調整到最佳位置間距。在鉆進過程中,主鉆桿接長采用連接盤式接頭,螺桿固定,確保鉆桿連接堅固,形成一個垂直的鉆鋌,以保證成孔的垂直度。 3、成孔過程的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控制的具體做法,鉆機就位時用枕木墊平機座,機座四角用水平儀抄平,以保證導向架、機座、樁位中心線的鉛垂線一致。成孔過程中,每鉆深23米須用水平儀重新抄平,復核垂直度,并隨時糾偏。 4、鋼立柱制作質量控制 鋼立柱
11、制作盡量使柱身單節成形,以減少拼節連接可能形成的彎曲變形。 5、鋼立柱安裝垂直度的控制 鋼立柱設計采用角鋼拼接,成方形,邊長為460毫米,安裝系統為垂直度水平位置調整系統。 A、常規鉆孔灌注樁施工至成孔結束后,利用樁機本身吊好鋼筋籠,并利用吊筋固定鋼筋籠。 B、用25噸汽車吊車配合安裝立柱。根據硬地坪上的樁位十字控制線進行安裝,安裝過程中使用兩臺經緯儀做垂直度角觀察格構柱垂直度,發現不垂直及時進行調整。 C、格構柱吊放應慢吊輕放直放,從調節平臺下部的樁位限位孔中慢慢入孔。入孔時應特別注意盡量避免鋼立柱碰撞。 D、格構柱吊入樁孔立柱頂標高,吊筋采用4根22的鋼筋焊接固定鋼立柱頂端,控制立柱中心與
12、方向并固定在地面上。安裝后的位置和水平高度由專人進行驗收復核。 E、固定完畢后,吊裝砼灌注施工操作平臺。 F、砼灌注操作平臺吊放完畢,進行下砼灌注導管。8、立柱樁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立柱樁不僅是施工階段的重要承重構件,同時又是結構工程樁,其成樁質量和垂直度要求比一般的工程樁更高。因此,立柱樁的施工質量保證措施除囊括了一般工程樁的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外,還應更加具體和增加,并有較強的針對性。立柱樁的施工隊伍和技術控制應挑選施工隊伍中的技術骨干和業務尖子來把關,施工前應對其進行專門的技術交底,使之對立柱樁的施工技術要求、質量控制標準做到心中有數,熟悉了解自己在施工配合中應做的工作及應承擔的質量責任。立柱
13、樁的定位放線、成孔垂直度偏差控制應較一般工程樁提高一倍考慮。鋼立柱的制作和安裝,其垂直度控制有總包掛帥,現場監理、總包、樁基施工單位三家協同把關、負責實施。施工現場測量監控必須采用雙向控制。成樁完畢后的鋼立柱固定夾具,應在混凝土灌注12小時后拆除,確保鋼立柱固定和不發生位移。9、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管理 安全生產需要制定必須的安全保證措施,但是要實現安全生產,必須有人去執行和維護這些措施,這就需要有施工人員的自覺性和管理人員的監督。所以制訂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實必須的安全技術措施,對于維護安全生產是必不可少的。1、安全責任制度針對工程特點和工地機構的實際情況,安全責任制度確定如下:項目經理:為
14、本工程項目第一安全責任人,對施工安全總負責。項目副經理:對分管生產范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領導責任,負責組織實施各項安全生產措施和安全生產制度。項目技術負責:負責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技術教育,對安全生產負相關責任。施工員:對負責分管施工范圍內生產安全負直接責任,貫徹落實具體的安全生產技術措施,監督檢查落實情況,提出整改意見,檢查整改結果,并根據需要提出處罰意見。安全員:對負責施工的安全管理和監督檢查,對安全生產實行否決權。對施工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意見,監督檢查整改結果。負責安全事故的處理和上報工作。工序負責人:負責各施工工序的安全生產,檢查落實安全生產措施,負責上下班各工
15、序的交接崗安全交底工作,對本工序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2、安全教育制度進入工地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入場教育。定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新工人上崗教育,各種結合培訓工作的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對電工、電焊工、吊車工、鋼筋工、灌注工、鉆工、普通工分別進行有關的安全技術交底,上下班交接崗安全交底教育。3、安全設施驗收掛牌制度安全設施是安裝施工組織設計根據施工需要配備的,為了保證數量、質量、位置、性能都符合施工安全規定的要求,必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門、機械部門對施工設施各部門的連接、接地、保護裝置等按專門程序進行復查,進行試運轉、完成全部驗收手續,掛合格牌后才可投入施工使用。4、安全檢查制度 定期檢查:每半月一次。
16、檢查內容為工地的安全意識、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隱患四個方面 工地自檢:每星期一次。檢查內容為不安全隱患、不安定因素。 不定期檢查:根據工程實際開展情況確定,檢查內容為比較突出的不安全問題。5、安全技術措施安全員、電焊工、電工、吊車、汽車吊指揮工等特殊工種須持證上崗,杜絕無證操作。施工現場張貼懸掛醒目的安全宣傳標語、標牌。開工前由項目經理組織安全工作大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工?,F場電纜線架空布設,各種電器控制須設漏電保護裝置。電器線路及以電為動力的施工機械修理必須斷電進行,檢修時掛上警示牌。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上安全帽。外露傳動裝置系統須由防護罩。經常檢查各種傳動。升降、電器、機械系統以及吊臂、吊繩、吊鉤等有關關鍵部位的安全性、牢固性、發現隱患及時消除。10、文明施工機臺施工人員統一著裝,穿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工地做好文明施工宣傳工作,張貼醒目的現場標語。注意環境衛生,餐廳和值班室符合衛生要求。遵守市容、交通、衛生和環保各部門的有關規定。嚴格管理,合理布局,做好現場文明施工工作。疏通排水溝和泥漿循環通道,經三級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防止泥漿外溢和場地積水,以免影響市容和工地整潔。車輛出場,輪胎用水沖洗干凈,并鋪麻袋洗干輪胎上的水,嚴禁泥漿帶出場外。做好鉆孔上部回填及殘土外運工作,施工過程場地及時清理。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本記錄一式兩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