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水縣惠高大道二期工程第三標段K6+450-K6+520高填方路基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 技術負責人: 編制人: 編制日期: 1、 工程概況:惠水縣惠高大道二期工程第三標段K7+140-K7+580段填方,工程范圍地形主要以寬谷斜面淺丘為主,海拔高程981.625986.728米,相對高差較大。場區(qū)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地勢較低的水田和小河溝內,受地形影響較大。本區(qū)域內地表水在豐水期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枯水期受農業(yè)活動影響。在擬建道路范圍內,地表水主要集中在水田段、河溝地帶,該部分段路基常年被水浸泡,多呈軟塑或可塑狀,對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2、 路基填方施工路基填方以機械為主,采用全站儀、水平儀進
2、行控制測量和施工測量,土方采用挖掘機挖裝、自卸車運輸,推土機整平,重型振動壓路機壓實。清淤時先放水,然后在水田中間清一條至設計標高,用換填料回填、壓實,作為汽車清運淤泥的便道,淤泥運完后,作為路基填方的一部分。按“三階段、四區(qū)段、八流程”的作業(yè)程序組織施工。三階段: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四區(qū)段:填筑階段-平整階段-輾壓階段-檢驗階段八流程: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翻曬(或灑水)-攤鋪平整-機械輾壓-檢驗簽證-路基整形。密實度檢測-下一層工序-土路床頂處理-路基修整。3、 施工準備熟悉設計文件、施工圖紙、根據(jù)設計院提供的測量資料和控制樁進行中線復測和路基橫斷面復核,復核無誤后進行
3、施工放樣。路基施工前,路堤做好防排水系統(tǒng),將路線兩側施工范圍內德地面水排干,做好永久與臨時結合。清除或施工范圍內德樹木、草皮、耕植土等,耕植土外移集中堆放。4、 基底處理路基填方前地表處理嚴格按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進行,并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填方基底師地形、土質、地下水位、填方高和邊坡高度等不同,按施工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進行相應處理,處理程序為:挖樹根-排除地表水-清除表土(淤泥)、雜草-推土機整平-壓路機壓實-檢查簽證。(1)路基填方前按照規(guī)范要求清除路基地表上的樹根、草皮及腐殖土等,作好臨時排水措施,然后根據(jù)原地表情況進行平整輾壓。(2)清理場地后的地面,當?shù)孛嫫露榷赣?:5時將原地面挖成寬度大于兩米
4、的臺階,臺階面做成4%的內傾斜并夯實后,在進行填筑。(3)路基槽面以下填筑小于0.8米的路段(包括零填零挖路段),在挖除表面土后在翻挖50cm,整平輾壓,并使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4)地基下有地下水時采用片石填筑做成盲溝處理后進行填筑。5、 路基填方5.1填方實驗用于路基填方的各種填料在使用前,選擇長度大于等于200米的地質條件、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德地段進行實驗,以確定設備類型、最佳組合方,輾壓遍數(shù)及輾壓速度、工序、每層填料的松鋪厚度、含水量等,用以指導使用各種填料的路基填方施工。同一水平層路基的全部寬度應采用同一種填料,不得混合填料,每種填料的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xù)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徑頂面
5、填土厚度必須大于30cm,方能上壓路機輾壓。(1) 在試驗路開工前28天,將用于試驗路段填筑材料進行所需的各種試驗。(2)將實驗室所作的實驗結果以及試驗路基施工方案,試驗路段各種數(shù)據(jù)記錄,為最后試驗路資料的整理提供數(shù)據(jù)。(4)現(xiàn)場試驗進行到能有效使用該種材料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為止。試驗時應記錄:壓實設備類型、合理機械配備方式;壓實遍數(shù)及壓實速度、各工序的組合形式;材料的松鋪厚度、施工現(xiàn)場最佳含水量等,將數(shù)據(jù)理成文,報監(jiān)理審批,作為以后該種填料進行全面施工的依據(jù)。(5)用于填方的每種類型材料都應該進行現(xiàn)場壓實試驗。5.2、填土路基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凍土塊或鹽嘖土,也不得含草
6、、樹根等雜物。超過10cm粒徑的土塊應打碎。應選用級配較好的粗粒土為填料,且優(yōu)先選用爍類土、砂類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時壓實。分層填方厚度必須與壓實機具功能相適應,一般每層松鋪厚度不得超過30cm(壓實厚度約為20cm)若采用薄鋪輕輾的方法,每層松土厚度可達到1520cm,路基填方壓實寬度不得小于設計寬度,以便最后削坡,嚴禁貼破。一般每200300左右或兩結構物之間劃分為一個施工區(qū),按試驗路段確定的數(shù)據(jù)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W0PT+2% W0PT-2%,若不符合要求時在進行翻曬或灑水。采用重型壓路機輾壓,直線段先路基邊緣后中間,曲線段,先內側后外側,按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的操作規(guī)
7、程進行,做到輾壓均勻,無偏壓無死角,至少輾壓3遍,達到規(guī)定的壓實度為準,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施工。橋涵、管道溝槽、檢查井、雨水等周圍的回填土應在對稱的兩側或四周同時均勻分層回填夯實。填土材料宜采用沙碩等適水性材料或石灰土。5.3、填土路基 路基填石,應做到:為保證填石路基的質量,每段填石路基施工時配置一名質檢工程師工作,防止填筑時傾填和厚度超標等現(xiàn)象發(fā)生。填石路基的施工通病是石塊粒徑大于規(guī)范規(guī)定尺寸,為保證運至填方路段的石料粒徑不大于設計標準,對超標的大石塊進行分解,確保輾壓密實。施工前做好準備工作,并修筑自卸車到達基底的運輸通道,確保石料能到達路基各填筑層面。填石路基的各層均適用重型振動
8、壓路機,每層填鋪厚度和輾壓遍數(shù)采用壓實試驗段數(shù)據(jù),確保達到壓實度標準。用于填石路基的材料強度大于等于150MPa,風化軟巖石不用于填石路基,也不用作塞縫填料,每一水平層攤鋪的松鋪厚度小于等于30cm,填料最大粒徑不超過歐壓實后的2/3,做到擺平放穩(wěn),靠緊密實,所有填石空隙用小石塊或石渣、砂爍填滿鋪平,并用重型振動壓路機輾壓。填石只用于低于路床底面80cm以下的部分。路基每層填筑壓實后,及時進行檢測,施工中壓實度用空隙率控制,每層檢測合格,并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后,才能進行上層路堤填筑。5.4、土石混填路基路基填方若為土石混合料,且石料強度大于20Mpa時,石塊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厚度的2/3,當
9、石料強度小于15 Mpa時,石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厚度。路基填料最小強度和填料粒徑應符合:路床土質應均勻、密實、強度高。同時還應做到:土石混填路堤時指利用卵石土或塊石土等天然土石混合填筑而成的路基。石塊粒度的限制:天然土混合料中所含石塊強度大于20 Mpa時,石塊的最大粒度不得超過壓實厚度的2/3.分層填筑厚度:土石路堤必須分層填筑,逐層壓實。不得采用傾填施工。分層的填筑厚度根據(jù)所用壓實機械類型和規(guī)格確定,一般不宜超過30cm。壓實后滲水性差異較大的土石混合料分層或分段填筑,不宜縱向分幅填筑,必須將壓實后滲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兩側。土石混填路堤的壓實度采用灌砂法檢測。6、 邊坡工程邊坡工程應根據(jù)其安全等級、邊坡環(huán)境、工程地質和水文條件等條件組織施工,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措施保證施工安全。不應在邊坡潛在塌滑區(qū)超量堆載,危及邊坡穩(wěn)定和安全。邊坡工程的臨時性排水措施應滿足地下水、暴雨和施工用水等得排放要求,有條件時應集合邊坡工程的永久性排水措施進行。邊坡用壓實機壓實,以保證壓實質量。填方邊坡上部8米第一級坡率為1:1.5,第二級816米坡率為1:1.75,一下每10米為一級邊坡坡率均為1:2,兩級邊坡間留2.0米寬 馬道,外側地表水往路基匯集時,在坡腳設置排水溝。排水溝布置在坡腳線兩米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