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坑錨索及腰梁施工方案(一)、錨索施工工藝本工程的錨索是通過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錨固在滑動面以內的穩定巖體中。穿過邊坡滑動面的預應力錨索(鋼絞線),直接在滑面上產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結構面處于壓緊狀態,以提高邊坡巖體的整體性,從而從根本上改善巖體的力學性能,有效地控制巖體的位移,促使其穩定,達到整治順層、滑坡及危巖、危石的目的。1施工工藝及流程圖如下:錨索制作掛網噴砼一次注漿錨索安裝鉆 孔二次注漿割除多余鋼絞線錨頭鎖定外部保護錨索腰梁 張拉 2鉆孔。鉆孔是錨索施工中控制工期的關鍵工序。為確保鉆孔效率和保證鉆孔質量,采用全套管錨索鉆機,鉆頭直徑為150mm。鉆機鉆孔時,按錨索設計長
2、度將鉆孔所需鉆桿擺放整齊,鉆桿用完,孔深也恰好到位。 3滲水的處理。在鉆孔過程中或鉆孔結束后吹孔時,從孔中吹出的都是一些小石粒和灰色或黃色團粒而無粉塵,說明孔內有滲水,巖粉多貼附于孔壁,這時,若孔深已夠,則注入清水,以高壓風吹凈,直至吹出清水;若孔深不夠,雖沖擊器工作,仍有進尺,也必須立即停鉆,拔出鉆具,洗孔后再繼續鉆進,如此循環,直至結束。 4 塌孔、卡鉆的處理。當鉆孔穿越強風化巖層或巖體破碎帶時,往往發生塌孔。塌孔的主要標志是從孔中吹出黃色巖粉,夾雜一些原狀的(非鉆頭碎的、非新鮮的、無光澤的)石塊5 錨索制作錨索在鉆孔的同時于現場進行編制,內錨固段采用波紋形狀,張拉段采用直線形狀。6錨索安
3、裝 向錨索孔裝索前,要核對錨索編號是否與孔號一致,確認無誤后,再以高壓風清孔一次,即可安裝錨索。7.錨索一次注漿第一次采用重力或低壓(0.40.6MPa)灌漿,采用底部灌漿方式,導管底端插入孔底(距孔底宜為100200mm),在灌漿同時,將導管緩慢的以勻速撤出,導管的出漿口應始終處于孔中漿體的表面以下,保證孔中氣體能全部逸出,當孔口有水泥漿液流出時,說明注漿已滿,停止注漿。8錨索二次注漿第二次采用高壓注漿(23MPa),孔口設止漿塞,在首次灌漿初凝后24小時內向孔中二次灌注水泥凈漿,注滿后保持壓力58分鐘,二次灌漿管的邊壁帶孔且與鉆孔等長,在首次灌漿前與錨索同時送入孔中。9立錨墩錨墩的作用是把
4、錨具的集中荷載傳遞到巖面和調整巖面受力方向。10錨索的張拉張拉錨索前需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標定時,將千斤頂、油管、壓力表和高壓油泵聯好,在壓力機上用千斤頂主動出力的方法反復試驗三次,取平均值,繪出千斤頂出力(KN)和壓力表指示的壓強(MPa)曲線,作為錨索張拉時的依據11封孔注漿補償張拉后,立即進行封孔注漿。對于下傾錨索,注漿管從預留孔插入,直至管口進到錨固段頂面約50cm;孔中的空氣經由設在定位止漿環處的排氣管排出。12外部保護封孔注漿后,從錨具量起留500mm鋼絞線,其余的部分截去,在其外部包覆厚度不小于50mm的水泥砂漿保護層。(二)、槽鋼腰梁的施工工藝槽鋼和各構件鋼板均采用A3鋼,型號為25/28型槽鋼,制作各構件的鋼板厚度均為20mm,鋼板與槽鋼的焊接必須滿焊且必須滿足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