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聲屏障基礎的技術要求11. 基礎樁基平面位置設置12. 樁基靜載試驗要求23基礎質量驗收標準2四、基礎施工技術與工藝21.工序流程22. 測量放樣33 . 樁基成孔34. 鋼筋籠制作與安裝35. 樁基混凝土澆注36. 底梁鋼筋、螺栓布置校正47.底梁模板安裝48.底梁混凝土澆注49.養護和拆模5五、安全生產保證措施51.施工作業過程的安全防護52.施工用電安全防護5DK553+714.45DK553+950段路基聲屏障基礎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DK553+714.45DK553+950段路基右側聲屏障是為減少鐵路運營噪音對路基附近居民影響而設,敏感點為*,總長
2、235.55m,結構形式采用路基插板式金屬聲屏障,按一般風速設計,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樁徑80cm,樁長6m,樁間距4m,上設鋼筋混凝土底梁,底梁寬50cm,高42cm,縱向每隔25、26m留伸縮縫,伸縮縫處設雙樁,樁間距2m。二、編制依據1.路基插板式聲屏障(通環(2009)8325);2.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3.螺旋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205-1996) 4.鐵路綜合接地系統(通號(2009)9301);5.區間路基綜合管線表(環保專業);6.其它參考資料、施工手冊等。三、聲屏障基礎的技術要求 1. 基礎樁基平面位置設置聲屏障基
3、礎樁位由橋梁、涵洞向兩側依次進行,基礎中心橫向距線路右線4.65m,位于電纜糟外側,在與電纜井重復設置地段,聲屏障基礎斷開。根據以上原則,對聲屏障基礎位置進行如下設計:按照設計原則,對應線路具體情況,聲屏障基礎樁位由三門張家特大橋哈臺、DK553+800涵洞向兩側依次進行,首、尾樁基中心里程分別為:DK553+716和DK553+948,另外在DK553+950外延增加兩根靜載試驗樁(圖未示),鉆孔灌注樁共計65根(不包括2根試驗樁)。按照通信、信號及電力管線設計要求,DK553+750、DK553+900處分別設置一處通信、信號及電力電纜井,聲屏障基礎底梁在此處斷開。2. 樁基靜載試驗要求樁
4、基礎施工前應先做靜載試驗,分別作水平、豎向承載力試驗,其中,水平承載力(標準值):43KN,豎向承載力(標準值):65KN,按照試樁設計要求,試樁根數不小于總樁數的1%,本處各設置一根,當試樁承載力達到要求時方可大面積施工。3基礎質量驗收標準聲屏障基礎距線路中心線位置允許誤差為:0mm、+20mm,截面尺寸允許誤差為:+20mm,埋置深度不小于設計值,預留孔底高程+5mm,外露螺桿長度誤差為+3mm,螺栓縱、橫向偏差為+3mm。四、基礎施工技術與工藝1.工序流程底梁模板安裝混凝土灌注底梁鋼筋、螺栓布置校正場地清理基礎位置放樣鉆孔護筒設置基礎鋼筋、螺栓布置鉆孔清孔底梁混凝土澆注混凝土試件制作設備
5、調試棄土處理混凝土制備混凝土試件制作混凝土制備混凝土養護 2. 測量放樣路基表層第一層級配碎石施工之后,按設計確定的里程位置,放出線路中心,在垂直線路中線方向由線路中心向外4.65m定出聲屏障基礎中心線,彈線標出,樁位中心現場進行量測(或用全站儀坐標法直接放樣),用鐵釘、紅漆標示,并沿線路的縱橫向放出基礎中心樁位的保護樁,以便施工過程中可以隨時恢復樁位、進行復核。3 . 樁基成孔為保證路肩穩定性,聲屏障基礎擬采用鋼護筒保護的長螺旋干鉆成孔,澆注混凝土基礎技術。螺栓鉆站位時,機身長軸方向垂直與路基邊線,禁止平行路肩方向站位鉆孔,減少施工荷載對路基邊坡的不利影響。鉆孔機就位,保持平穩。調直鉆桿,鉆
6、桿應保持垂直穩固,位置正確,防止因鉆桿晃動引起擴大晃動引起擴大孔徑。并確認鉆桿垂直,對好樁位(用對位圈),開動鉆機鉆進,出土。鉆進過程中,應隨時清理孔口積土,遇到塌孔、縮孔等異常現象應及時處理。擴底直徑要符合設計要求,經清底掃膛,孔底的虛土厚度要滿足要求,墊層要夯實。鉆到預定的深度后,必須在孔底處進行空轉清土,然后停止轉動;提鉆桿,不得曲轉鉆桿。孔底的虛土厚度超過質量標準時,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進鉆過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土,必須隨時清除運走。成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孔口應予保護,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驗收,并作好記錄。移動鉆機到下一樁位。經過成孔檢查后,應填好樁孔施工記錄。然后蓋好孔口蓋板,并要
7、防止在蓋板上行車或走人。最后再移走鉆機到下一樁位。4. 鋼筋籠制作與安裝鋼筋籠在鋼筋場地集中制作,一次整體制作成型,制作過程中,注意主筋與箍筋之間的焊接、綁扎質量以及鋼筋間距,為了不影響混凝土澆注,號鋼筋現場進行焊接。鋼筋籠采用專用拖車運至現場,運輸過程中,鋼筋籠與拖斗固定牢固,防止顛簸造成鋼筋變形。運低現場后,采用小型吊車進行吊裝。吊裝前,移走鉆孔蓋板,再次復查孔深、孔徑、孔壁、垂直度及孔底虛土厚度,整改滿足要求后,進行鋼筋籠吊放,鋼筋籠放入前按照4塊/m綁好保護層墊塊,在孔口位置適當加大密度,保護層厚度按不小于7cm控制;吊放鋼筋籠時,要對準孔位,吊直扶穩,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鋼筋籠放
8、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5. 樁基混凝土澆注混凝土由混凝土攪拌車運至現場,采用溜筒下料至孔底,在放溜筒前應再次檢查和測量鉆孔內虛土厚度。混凝土澆注因連續進行,采用插入式振搗棒分層振搗密實,澆注至孔口1.5m時,可以拔出溜筒,然后直接澆灌混凝土,澆注至路肩設計高程下83cm,按照設計要求垂直插入鋼筋插鐵,再按照設計進行地腳螺栓預埋,嚴格控制好預埋螺栓間距和位置,滿足設計要求,澆注至樁頂后,再次調整預埋螺栓間距和位置,使用預埋鋼板固定。樁基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在底梁鋼筋綁扎前,對樁基頂部混凝土進行鑿毛處理。6. 底梁鋼筋、螺栓布置校正 樁基檢測滿足要求后,即可進行底梁施工。施工前,根據設計圖紙
9、放樣出底梁軸線以及鋼板中心位置,清除底梁位置的雜物并進行基底平整,底梁基底以下10cm采用C15混凝土澆注墊層。用墨線在墊層上彈出底梁軸線以及鋼板中心位置,進行鋼筋綁扎。 鋼筋由鋼筋場地統一下料制作,運至現場進行綁扎安裝。鋼筋在伸縮縫以及電纜井處斷開,號鋼筋搭接接頭在同一截面不得大于50%,預留螺栓與梁底部受力主筋進行綁扎,套上定位鋼板后進行精確定位后固定,嚴格控制鋼板高程、位置以及平整度使其滿足設計要求。另外,按照100m/處進行接地端子設置,接地端子設于接觸網基礎處,本段接地端子設于DK553+792、DK553+892(靠近接觸網基礎)兩處,采用橋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焊接與靠近線路內側
10、的錨栓上,露出預埋鋼板表面,通過不銹鋼連接線與路基電纜槽接地端子連接。 為了不影響電纜槽內排水,在電纜槽泄水孔對應位置準確預埋f80mmPVC管,并精確固定。7.底梁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檢驗符合要求,基底雜物清理干凈后,即可進行模板安裝,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或竹膠板加工,伸縮縫之間或電纜井斷開處為一施工段進行模板安裝,安裝前用墨線彈出底梁尺寸位置,進行側模安裝,并按要求留出不小于4cm的保護層用墊塊固定,模板采用兩側對拉支撐,外側采用木方固定,模板底部采用砂漿找平、防止漏漿,模板之間接逢密實。模板安裝完畢后,仔細檢查模板線形尺寸,預留螺栓位置是否準確,支撐是否牢固。8.底梁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澆注前,再次
11、對基底進行清理,為了防止混凝土污染螺栓,將基礎螺栓外露部分內抹黃油,外用黃膠帶纏裹予以保護。砼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攪拌車運至現場直接入模,人工配以振搗棒進行振搗,注意振搗方法以及砼堆放厚度不宜超過30cm,以免產生漏振。在澆筑砼過程中,應設專人檢查支撐、模板、鋼筋和預埋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混凝土澆注應連續進行,一次澆注完成。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進行二次表面抹平,以防表面水分蒸發干裂收縮裂縫。9.養護和拆模待底梁砼終凝后,即開始淋水養護,采用麻袋或土工布覆蓋保濕。待砼強度達到70%以上時,先拆側模后拆底模。拆模時應避免重撬、硬砸、以防損傷砼表面,養護時間不少于7
12、d。五、安全生產保證措施安全生產是追求優質的施工質量和按期完工的保證。為此我項目部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體系(后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同時針對本項目施工制定了嚴密的安全生產保證措施。1.施工作業過程的安全防護(1)、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區者佩帶安全帽,并扣好帽帶。(2)、然后蓋好孔口蓋板,并要防止在蓋板上行車或走人。最后再移走鉆機到下一樁位。(3)、底梁靠近路基邊坡, 施工時在邊坡一側搭設平臺,平臺搭設穩固,并做好臨邊安全圍護。(4)、超過許可風力需對設備進行加固,人、機一律停止作業。2.施工用電安全防護(1)、施工用電建立對現場線路、設施定期檢查制度。(2)、配電線路必須按有關規定架設整齊,
13、架空線應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能夠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或沿地明敷設。(3)、室內、外線路均應與施工機具、車輛及行人保持最小安全距離,否則應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4)、配電系統必須采取分線配電,各類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和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開關電器應標明用途。各類配電箱、開關箱外觀應完整、牢固、防雨、防塵,箱體以應外涂安全色標,統一編號。停止使用的配電箱應切斷電源,箱門上鎖。(5)、獨立的配電系統應按有關標準規定采用三相五線接零保護系統:非獨立系統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接零或接地保護。各種電氣和電力施工機具的金屬外殼、金屬支架和底座,必須按規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在采用接零或接保護的同時,應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即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6)、手持電動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保管應由專人負責。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