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之后做一張報驗申請表:C類施工資料C1施工管理資料質量管理資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路面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 主要施工方案(一)土夾石基層本工程采用的路面基層分別是4:6土夾石基層和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為:按道路施工設計圖的要求,壓實土路基頂面采用4:6土夾石基層進行施工,填筑時嚴格控制土石比,土夾石基層中不得含有凍土、腐植土、淤泥,有機物、雜草、樹根等; 路基回填時,嚴格執行施工規范要求,每層松鋪厚度不大于30,在達到要求的路基上,將合格的路基填料運到填筑地點,其卸料順序按先兩側后中間,派專人指揮,防止過密或過稀,影響攤鋪厚度。路基設計結構層范圍內,每層填
2、料鋪設的寬度,每側超出路基的設計寬度600mm,以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和邊坡位置的壓實質量和立緣石基礎寬度,按市政道路路基回填標準回填、按設計圖紙及范要求的坡度進行放坡。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層、縱向分段、以機械化施工為主、人工為輔的作業方法進行施工。人工攤鋪平后,分層碾壓密實,碾壓時,按兩邊向中間碾壓,從基層就形成路拱,有利于上部結構施工。每層的填筑高度用紅漆或膠布畫在醒目的標桿上,并拉線予以控制,同時縱向分段留臺階。路基填筑時,為確保紅土碎石的含水量,應事先計算好供應量,在嚴格控制高程的上,進行邊攤鋪邊碾壓的方法進行施工,對少數不符合含水量要求的紅土碎石,嚴禁卸車。填料碾壓前,按規定檢測紅土碎
3、石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內,若含水量過大,采用機械翻曬,含水量過小則應灑水重新拌和,碾壓完成后,進行相關的取樣試驗,各項檢測指標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二)水泥穩定石屑基層水泥穩定石屑下基層施工1.混合料設計施工前,將擬定用于本路段的幾種混合料的配合比方案,交監理工程師審批,并按規定和要求對擬定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及混合料配合比進行試驗。并在施工中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和原材料的施工。2.下承層準備 在施工前必須對下承層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比如說軟彈、松散、表面浮塵、高程橫坡不符合要求等。特別是橋頭及通道兩端發現沉陷,則在兩端全寬范圍內進行挖填處理,并在兩端適當長度內,略向上
4、抬起03cm。3.施工放樣在下承層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每30m設一樁,曲線段每10m設一樁,按要求放出基層兩側的寬度邊緣線,并打上高程控制樁,掛上高程控制導線(高程應考慮松鋪系數)。4.混合料的拌和與運輸 混合料的拌和采用廠拌法。廠拌設備及布置在拌和前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批。 在拌和時,各種材料要嚴格按監理工程師批準的配合比摻配,并以重量比加水,加水時間及加水量要認真記錄。 進行拌和操作時,穩定料加入方式應能保證自始至終均勻分布于被穩定的材料中,拌和機內的死角中得不到充分攪動的材料及時排除。 運輸設備采用大噸位自卸汽車。運輸混合料的設備如須在已完成的鋪筑層上行駛時,采取措施分散設備的壓力,均勻地在鋪
5、筑層整個表面上通過,速度宜緩以減少不均勻碾壓或車轍。 當拌和廠離攤鋪距離較遠時,混合料在運輸中要加以覆蓋,以防水份蒸發,并保持裝載高度均勻以防離析,拌和好的混合料要盡快攤鋪。5.混合料的攤鋪和整型 攤鋪采用攤鋪機進行,使混合料按要求的寬度和厚度均勻地攤鋪。攤鋪時,應避免縱向接縫,在不能避免縱向接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采取垂直相接,嚴禁斜接。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補償攤鋪及碾壓過程中水份的損失。混合料結構層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不應小于10cm。混合料攤鋪時,如下承層是穩定細粒土,應先將下承頂面拉毛,再攤鋪上層混合料。6.碾壓 混和料經攤鋪和整型后應立即按試驗路段所確認的壓實方案,
6、在全寬范圍內進行碾壓。碾壓時,原則上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直線路段,先兩邊后中間,超高路段,由低側向高側碾壓。每道碾壓應與上道碾壓相重疊1/2輪寬,使每層整個厚度和寬度完全均勻地壓實到規定的密實度。碾壓過程,二灰穩定層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其符合質量要求。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采用振動夯板、手夯或機夯作業。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7.養護 在碾壓完成以后第二天或第三天開始養生,養生期為7天,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穩定土表面潮濕,不應時干時濕。養生方法可視具體情況采用灑水、覆蓋砂或瀝青膜等方法。養生期間除
7、灑水車外要封閉交通。8.取樣和試驗 混合料在施工現場每天或每2000m2混合料按設計和規范要求取樣穩定細粒土6個、穩定中粒土9個、穩定粗粒土13個。并按規定進行混合料干密度、含水量、結合料含量、無側限抗壓強度檢驗,并在已完成的底基層、基層上每200m每車道不超過1000m2隨機抽樣檢查4處和1處分別檢驗壓實度和厚度。9.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 基層施工作業受時間限制,從拌和、運輸、攤鋪、碾壓、養生等各道工序一環扣一環,整個工作要加強管理嚴格把關,緊密配合完成。 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是確保碾壓密實度達到壓實標準的關鍵,含水量從材料、拌和、運輸、攤鋪、碾壓等各個環節都要仔細測定,以保證在最佳含水量偏高1
8、%左右時進行碾壓。做好冬雨季施工措施。施工計劃安排在春未和夏季施工,施工期的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雨季施工時,要保證排水暢通無阻,并采取措施保護石灰、粉煤灰和細集料免遭雨淋。同時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和天氣變化,對不適宜基層施工的天氣,工程應暫停施工。(三)瀝青混凝土面層 瀝青面層分二層: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中粒式瀝青混凝土,其施工方法相同。施工工藝框圖見圖3-7培路肩機械準備材料準備試驗路段施工放樣基層檢修檢測混合料的壓實混合料攤鋪混合料運輸混合料拌和準備階段圖3-7 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框圖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1.下承層準備 攤鋪混合料之前,必須對下承層按驗收規范檢驗并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然后按圖
9、紙要求灑布瀝青透層、粘層或下封層,以保證瀝青面層與下層粘結良好。2.施工放樣 根據瀝青面層的設計寬度,在鋪筑面的兩側灑上兩道石灰線。并在石灰線外側每間隔一定距離的斷面上打上鋼筋樁,根據設計高程安裝好高程控制導線(采用細鋼絲繩),邊緣石灰線用于引導攤鋪機的前進方向。3.混合料的拌和及運輸正式拌和前應進行試拌,試拌的目的是檢驗拌和設備的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能否按設計配合比進行混合料生產,并確定每盤合適的拌和時間,然后將拌和設備與計算機終端相接,設定后由計算機控制。混合料的運輸采用大噸位的自卸汽車。車廂底板必須緊密、清潔、光滑,為防止瀝青與車廂粘結,可在車廂底板與側板上涂一層油水混合液。運輸車還應配
10、備蓬布,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卸料時,運輸車不得撞擊攤鋪機。4.混合料的攤鋪 混合料采用單路幅攤鋪,用二臺攤鋪機梯形作業單幅全寬度攤鋪。攤鋪機在受料前,料斗內應涂刷少量柴油防止沾料。攤鋪機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它的輸出量要和混合料的運送量相匹配,以保證混合料均勻,不間斷地攤鋪,避免中途停頓,影響施工質量。對攤鋪機無法作業的地方,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可采用人工鋪筑。5.接縫的設置 攤鋪時,要盡量使縱、橫兩種接縫都保持在最小數量。縱向接縫要設置在通行車輛的輪轍之外,與橫坡變坡線的重合應在15cm以內,與下臥層接縫的錯位至少為15cm。由于施工過程工作中斷,攤鋪材料末端已冷卻,重新恢復攤鋪時,須做成一道
11、橫縫,橫縫與鋪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且在相連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至少錯開1m。6.碾壓 混合料完成攤鋪和刮平后要立即進行檢查寬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溫度,對不合格處要及時調整,隨后按試驗路確定的壓實方案充分均勻地壓實,壓實分初壓、復壓和終壓,初壓采用鋼輪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復壓采用串聯式雙輪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終壓采用光面鋼輪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 碾壓時從縱向由低向高,從外向中心開始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不得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采用振動夯板、手夯或機夯作業。 壓實時,如接逢處的混合料溫度達不到要求,采用加熱器提高混合料的溫度。達到要求再壓實到無縫跡為止。碾壓開始溫度
12、不得低于120,終止溫度鋼輪不得低于70,輪胎壓路機不得低于80,振動壓路機不得低于65。 橫向接縫碾壓,先用壓路機輪寬的1020cm在新鋪混合料上碾壓,然后逐漸橫移,直至整個輪子進入新料。縱向接縫碾壓,壓路機大部分先位于熱瀝青上,有1020cm輪寬在冷料層上,然后振動碾壓,逐漸過渡到冷料層上。7.施工中質量控制要點(1)嚴格按照規范和設計要求選購材料。(2)嚴格按規范要求做好混和料設計,試驗段工作。(3)每天混合料生產按要求做好抽提試驗及馬歇爾穩定度試驗,以檢驗瀝青含量是否正確。(4)派專人檢測集料和瀝青的加熱溫度,拌好的混合料溫度過高,已影響瀝青與集料粘結性能的混合料廢棄不用。(5)嚴格控制攤鋪溫度,正常施工攤鋪溫度不低于110130。低溫施工不低于120140。(6)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瀝青攤鋪安排在高溫季節施工。在雨季施工注意氣象預報,加強現場與拌和廠的聯系。(7)瀝青混凝土面層鋪筑完成,待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通行,但初期車輛應在路面全幅范圍內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