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鄧項目施工設計一、 工程概述: 本項目起點位于內鄉縣城西5公里、與滬陜高速公路(G40)K1197相交處,終點位于二廣高速(G55)鄧新立交南側4Km(K1431+200)。線路長89.12公里。根據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項目缺陷調查路基工程檢測報告、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項目缺陷調查路面工程檢測報告等文件,全線已建成路基路面經檢測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害,需要修復完善。以下為路面裂縫處理方案。 二、 技術方案編制依據: 采用的主要標準、規范、規程: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 JTJ073-20012.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 JTG H30-2004 3.公路養護技術規范 JTG H10-2009 4.公
2、路養護質量檢查評定標準 JTG075-94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 80/1-20046.路面橡膠瀝青灌封膠 JT/740-20097.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 JTG H30-20048.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JTG H20-2007設計依據:1. 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項目缺陷調查路基工程檢測報告2. 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項目缺陷調查路面工程檢測報告3. 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施工圖設計(2010年) 4.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相關變更設計。三、 項目狀況及技術方案適合范圍:本項目路面結構為典型的半剛性基層瀝青砼路面,由于半剛性基層本身固有的特性,路面出現橫向裂縫屬正常現象;此外,橫向裂縫的
3、產生也與水泥穩定碎石的級配、水泥摻量、施工控制等均有關聯。路面縱向裂縫的產生原因較為復雜,其中與地質條件、路基填料、路基壓實等條件有關。本技術方案適用于內鄉至鄧州高速公路路面裂縫的灌縫處理。四、 總體要求: 本工程施工工期為2015年9月23日至 2015年10月17日,總共25天。 施工單位作業人員上崗前應接受安全和養護施工現場培訓,合格后再上崗。每次灌縫作業前,施工單位作業班長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對路面裂縫灌縫前后須進行照相,記錄反映病貌、修補日期、時間、氣象資料和修補作業單位、完成后狀況。 五、 施工準備 1.人員準備 施工總負責人:馬翔;技術負責人:馮路;施工隊長
4、:1人;計劃投入民工:6人。 2.機械準備 運輸車兩輛,服務車一輛,熱風槍一臺,吹風機一臺,炒砂箱一個,銑刨機一臺,灌縫機一臺,沖擊電鉆一臺等。 3.材料準備 各類材料準備充分,能滿足工程前期施工需要,且所有原材料經抽檢合格。六、 主要技術要求及施工方案 處理方案:對縱、橫向裂縫,首先應按裂縫寬度對其分類,對裂縫寬度小于3mm的裂縫定義為輕度裂縫,對裂縫寬度大于3mm的裂縫定義為重度裂縫。1、輕度裂縫:先用銑刨機沿著縱、橫向裂縫對輕度裂縫進行擴寬,然后用空壓機將槽、縫吹干凈,最后再用熱瀝青灌縫;對裂縫寬度小于1mm的不做處理。2、重度裂縫:沿著裂縫開窗處治,開窗長以損壞長度為標準,矩形槽開窗寬
5、度最窄層位不小于2.5m。開窗深度:若路面已鋪筑兩層瀝青砼的路段,先銑刨6cm中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瀝青穩定碎石(ATB-25);若路面已鋪筑三層瀝青砼的路段,先銑刨4cm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瀝青穩定碎石(ATB-25).銑刨至基層頂后,用空壓機將槽縫吹洗干凈,用熱瀝青灌縫,之后在槽底設置透層和改性乳化瀝青防水下封層,并在裂縫上鋪設一層40cm寬的抗裂貼,上、中或中、下面層之間挖臺階位置鋪50cm寬玻纖土工格柵,并在側壁刷涂熱改性瀝青。最后采用6cm中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
6、配瀝青穩定碎石(ATB-25)回鋪或是采用4cm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20C)+8cm密集配瀝青穩定碎石(ATB-25)回鋪。抗裂貼規格要求:抗拉強度13kN/m,斷裂延伸率25%,厚度2.5mm。玻纖土工格柵規格要求:斷裂強度,徑向50KN/m;緯向50KN/m;伸長率:3%;網格尺寸25.4mm25.4mm;彈性模量67Gpa;耐溫性:100280;并要求耐腐蝕性優異。側壁涂刷熱改性瀝青應均勻涂刷兩道,無花白現象。路面裂縫處理完工后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設計文件、相關技術規范及業主要求,報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七、 現場施工控制要
7、點 7.1施工前,對材料和設備進行檢查,養護單位必須提供詳細的灌封膠材料質檢報告,確認材料及設備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7.2環境及氣候要求: 7.2.1施工時路面潮濕或路面溫度低于5時不應施工,宜選擇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施工最為合適,因為這一時段混凝土路面裂縫寬度達到較大值。 7.2.2雨雪霧天嚴禁施工施工作業,施工時要求道路視線良好,不得在有霧天氣時施工。 7.2.3風力小于三級,路面干燥,嚴禁在過濕或積水的路面上施工。 7.3裂縫開槽,采用無貼封標準槽或者無貼封淺槽設計,要求開槽線與裂縫完全吻合。裂縫邊緣剝落部分必須清理干凈。 7.3.1如若在開槽后發現裂縫潮濕,必須烘烤至干燥狀態。 7.
8、4提前對灌封膠進行加熱,控制好加熱溫度和出料溫度。灌封膠可重復使用,但多次重復加熱會導致材料能下降,重復加熱次數不得超過2-3次(按照道路密封膠使用說明書要求進行控制)。 7.5用灌封機上帶有刮平器的壓力噴頭將灌封膠均勻地灌入槽內,分次灌入,直至灌滿并在裂縫兩側拖成一定寬度與厚度的封層。 7.5.1每條裂縫的灌注工作要連續,并應在裂縫表面形成T形密封層。 7.5.2灌縫時應當注意的是必須將灌嘴插入縫底,慢慢擠壓膠液,否則,灌嘴插不到底部,灌完膠后,縫底部易積存氣泡,氣泡上升,縫內膠液易積聚成球狀,影響灌縫質量。 八、 施工時交通安全控制 選擇施工段,放置好規范的施工標志和改變交通流量標志,一般是施工段長度100m左右。 對需將施工路段進行半封閉施工,則安全警示標志設臵齊全、醒目。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施工時,順行車方向依次設臵前方施工標志牌、向左向右改道導向牌、限速20標志,用安全錐隔離出足夠的安全施工區域,并設一人擺紅旗提醒過往司機減速慢行。由于是流動作業,封閉長度不宜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