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橋臺臺背回填施工方案 柳河大橋橋臺臺背回填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 1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術規程 JTJ 076-95; 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G/T F50-2019; 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 土建工程)JTG F80 /1-2019; 4城萬快速公路通道CW08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 5國家、交通部、建設單位關于高速公路基本建設的有關法令、法規、政策及管理辦法; 6國家頒布的現行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19) 等相關技術規范、規程、強制性標準; 7現場踏勘、沿線交通設施及施工資源了解,以及現場地質、地形、水文等條件調查; 8本
2、單位長期從事公路建設施工所獲得的豐富施工經驗。 二、工程概況 柳河大橋橋位于城口縣雙河鄉柳河村與萬源境交界處,大橋橫跨干壩子河。橋位區河谷岸 坡地貌,大橋斜跨柳河,河道寬度36米左右,兩側橋臺地勢高,中部河谷地勢低,地形起伏較大,沿軸線地面高程為731.50786.13m,相對高差達54.63m。城口岸斜坡坡腳2560,萬源岸斜坡坡腳約為50左右。 擬建柳河大橋中心樁號為K43+027.000,全橋共兩聯:孔徑布置為440m+440m,全長 329.0m。上部結構采用40m預應力砼(后張)T梁,先簡支后連續剛構;其中5、6、7號墩主梁與橋墩固結;下部結構橋臺采用樁柱式橋臺,挖(鉆)孔灌注樁基礎
3、;5、6、7號橋墩采用空心墩,其余橋墩采用雙柱式橋墩,橋墩基礎采用挖(鉆)孔灌注樁基礎。 1、水文 由于擬建橋區位于山間狹窄溝谷地帶,地下水類型主要為第四系孔隙水、巖溶水。區內地 下水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橋位兩側陡坡一坡面片流的形式迅速向溪河流動,自然陡坡有利于地下水的排泄,不利于地下水的匯積,僅少部分沿地表發育的構造裂隙及巖溶裂隙向地下滲透形成巖溶水,大部分呈地表坡流的形式匯入溪河,部分進入第四系孔隙水,部分順溪溝向下游流動。 2、地質 該橋位區地表分布第四系卵石土層(Q4al+p1)、粘土,下伏基巖為三迭系下統嘉陵江組(T1j) 灰巖、大冶組灰巖。 3、結構形式 上部結構均采用440m+4
4、40m預應力砼(后張)T梁。下部結構橋臺采用樁柱式橋臺,挖(鉆) 孔灌注樁基礎;5、6、7號橋墩采用空心墩,其余橋墩采用雙柱式橋墩。 4、線形處理 該橋平面位于R=1588.03的右偏圓曲線后進入R=1500的左偏圓曲線上,縱斷面縱坡3.9%, 橋面橫坡為雙向2%墩臺徑向布置。 三、施工工藝流程、方法 3.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參與橋涵工程施工的所有技術員已熟悉了設計文件、圖紙及有關資料,掌握了該工序的 施工工藝及方法。 2.施工場地的清理、挖掘,以及必要的平整場地等有關作業已完成。施工范圍內的清除淤 泥、有機物殘渣原地面草皮等清理工作已完成。 3.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 施工所用的機械設
5、備已準備齊全,主要有挖掘機、壓路機、發電機、打夯機、灑水車等。 3.3、施工方案及工藝 1、嚴格控制臺背回填施工程序。 1)未對橋涵隱蔽部分進行防腐處理,不得對結構物(橋涵)進行臺背回填。 2)未經監理工程師許可,不得對結構物(橋涵)進行臺背回填。 3)橋涵未形成矩形四角受力結構(必須在支撐梁及蓋板安裝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75以上)不得進行臺背回填。 4)臺背回填必須做好及時排水,基坑的積水必須排出,不得在水中進行回填施工。 5)臺背回填應兩個(側)臺身同時對稱填筑,同時在兩側(河底鋪砌以下還包括內側)對 稱回填,特別要防止對結構物形成單側施壓。 2、嚴格控制臺背回填原材料的質量 1)臺
6、背回填原材料必須選用透水性、能配良好,能夠充分壓實的礫石土,不得用含有草皮、 樹根、垃圾、有機物及廢棄混凝土塊等回填,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0mm。 2)未經實驗監理工程師檢測的填料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3、嚴格控制臺背回填施工質量 1)、臺背回填必須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得超過20cm,每填一層,檢測一層,壓實度 經監理工程師檢測合格方可填筑下一層。檢查頻率(每側)每100以下檢驗2個點,100以上按每50檢驗1個點,必須點點合格。 2)為確保臺背填筑壓實度滿足下沉的要求,(達到設計和規范的要求)臺背填筑壓實度應 比一般路堤提高1,其壓實度從回填基底至路床頂面不小于96。 3)臺背回填必須
7、做到全方位壓實,應配備足夠壓實碾機具和用于角落的小型壓實設備。 4)嚴禁橋涵基礎超挖回填虛土。 5)臺背回填必須建立登卡制度(橋涵)臺背回填管理卡,臺背回填必須責任到人。 6)臺背回填填方內的邊坡必須挖成臺階狀,每層臺階高度不超過20cm,臺背回填土底部最 小寬度距基礎邊緣不小于200cm,頂部為距翼尾端不小于200cm 1.5倍臺高。 7)在臺背回填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填筑速度,防止路堤失穩。橋頭錐坡應道地基沉降基穩 定或預壓結束后進行,以避免由于沉降而使錐坡裂縫變形。 四、質量控制指標及檢驗頻率 1、臺背填土 五、質量管理與控制 1、質量管理:遵循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開展全員、全過
8、程的質量管理活動, 建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并在體系的運行過程中不斷健全和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框圖附后)。 2、質量控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施工。質量控制注重施工前和施工中的過程控制,以 預防為主,加強對工作質量、工序質量和中間產品質量的檢查,以良好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序質量,促進工程質量。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 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廣泛開展群眾性的QC小組活動。對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均設質量管 理點。 實行逐級技術交底制度。 做好施工班組的自檢、互檢、交接檢和專檢工作。施工前對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進行嚴 格檢驗,并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實行工序交接單制度,上道工序完成,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交接
9、,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加強質量教育,提高全體職工的質量意識。 六、安全組織保證措施 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高效、優質地施工。 2、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項目部設立安全管理機構,由主管生產工作的項目經理任組長;工地設專職的安全員,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歸安保部領導;各生產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協助班組長做好本班組的各項安全管理活動。 3、安全教育:設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動日,在班前班后會上檢查安全生產的活動情況,并對職工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活動。 4、落實安全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的規章和管理制度,體現“全員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
10、想,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職責分明,各負其責。 5、各項安全技術措施:對各種施工機具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修保養,以保證使用的安全。所有臨時結構的施工設計,必須考慮安全技術,并在施工前有設計者對操作人員進行詳細交底。 6、結合本路段的實際情況,涵洞基坑開挖之前,在涵洞兩側設醒目的警示標志,并用挖出的基坑廢土在涵洞兩側堆兩道梯形土埂。 7、為保證施工的安全,施工便道與老路接口處設置醒目齊全的警示標志,各級管理人員掛牌上崗。 七、文明施工和環保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組織機構。工地成立以項目書記為組長、各業務部室和生產班組為成員的文明施工和環保管理組織機構。 2、施工隊設立兼職環保員。施工期間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部門控制環境污染的法規,做好各項環境保護工作。 3、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全體職工的文明施工和環保意識。 4、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并加強檢查和監督。 5、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合理定置各種施工設施。 6、在施工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基坑廢方運至指定棄土位置,按照設計要求堆放整齊美觀。為防止揚塵,常給便道灑水養護,保障交通暢通。 7、未經批準不得亂砍樹木、破壞草場植被。 臺背回填施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