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定市城鎮橋梁恢復和維修加固工程大風灣中橋圍堰 專項施工方案四川路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大風灣中橋鋼筋石籠圍堰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新建大風灣中橋位于康定市大風灣村旁,跨越折多河,北接大風灣村,南側與G318國道相接,交通方便。采用該橋按雙向2車道設計,橋面總寬度16米,按整幅設計,橫斷面布置為4m(人行道)+8m行車道+4m(人行道)=16m。橋跨布置為為1孔32m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梁總長度約34米。中心樁號K0+042.17橋梁結構按斜交5.6布置,橋長34.02米,縱坡0.3%。本方案為大風灣中橋(中心樁號K0+042.17)的橋臺樁基及承臺圍堰專項施工方案。
2、根據四川中都規劃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提供的橋梁施工圖設計,橋臺基礎頂標高為2480.145m,基礎底標高為2478.145m,考慮混凝土墊層厚100mm,則橋臺基坑底標高為2478.045m,勘察期水位標高2481.73m,原地面標高2486.07m,基坑開挖深度8.02m。大風灣中橋橋臺位于折多河水中水深而流速大,適宜雙層鋼筋石籠圍堰筑島施工,石籠內填黃土。2、施工部署2.1 質量標準 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SL634-2012)進行驗收。2.2 材料計劃表1:鋼筋籠及材料計劃表序號材料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1鋼筋籠2m*1m*0.3m個2162塊石大于300mmM13
3、03黃土填筑M160工程量以現場實際發生量為準。2.3 勞動力計劃表2: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數量(人)工作內容1選石工10塊石砌筑2普工5配合填石及吊裝碼放2.4 材料來源施工現場布置 施工布置原則:遵循“緊湊實用、經濟合理、利于生產、便于管理”的原則。 工程所需鋼筋籠購買原材后在施工現場加工,塊石就地就近取材。2.4.1材料來源(1)利橋臺挖方后的棄石從而也解決了棄石的堆放問題。具體做法是將挖方的棄石用鏟車將棄石端運至施工場地。再將石分揀填充至鋼筋籠中。2.4.3施工現場布置為保證下游左右岸鋼筋石籠護坡的穩定性,施工前需對工作面進行施工導流,保證干地施工,確保工作面平整堅實。現場如遇較差的地
4、基時,另作地基處理,處理后的地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鋼筋石籠施工工藝31材料要求3.1.1 鋼筋籠材料鋼筋籠采用14級鋼筋,所使用鋼筋須有廠家的材質合格證明資料,且進場后應按相關標準、規范要求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1.2 填充料填充料必須是堅固密實、耐風化好的石料,網箱內填充石直徑不小于300m,嚴禁使用風化石。網箱石料必須有90%以上大于網孔孔徑,且滿足設計規定的粒徑要求。3.1.3 石塊質量石質堅硬,不易破碎或水解。不允許使用薄片、條狀、尖角等形狀的片石和風化石、泥巖等石料。3.2施工網格劃分將施工網格按圖紙設計坡比劃分為兩個區域,上、下兩個半區進行拋石,不足1m寬度的拋區可劃分為定寬的小區進行施工。3.3 拋石施工采用25t的輪式汽車吊,挖掘機及人工配合。汽車吊在堤頂對應的拋投區域支撐好,將制作好的鋼筋籠用自卸車運至施工現場,人工用吊鉤掛在填好石料的鋼筋籠后,按照圖紙尺寸要求擺放,逐層擺放,直至全部按照圖紙要求裝填完畢。機械裝填完畢后,派工人對鋼筋籠表面整平,以利于下一層鋼筋籠的擺放。直至裝填到設計高度。每層鋼筋籠擺放完畢后,需要現場將每個鋼筋籠連接牢固。采用在每個鋼筋籠之間焊接拉筋的方法連接。確保鋼筋籠著力點穩固,達到抗沖刷的目的。施工時應遵循“先上游后下游,先下后上”的施工順序依次均勻拋投。要求:不得欠拋,超拋。且必須密實、空隙處宜以小碎石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