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基邊坡危石處理施工技術方案 一、工程概況 K44+263K44+428段路基主要為挖方路基,共255302 m3,其中石方占90%,本段路基經過兩個多月的爆破施工,目前已完成約20萬立方米。棄碴所在的山腳邊是通往湖臺隧道的臨時施工便道。由于爆破施工的路基棄碴主要從山上直接往下堆棄,造成山坡上存在大量不穩定的危石,對下方人員來往、車輛通行以及其它項目的施工安全生產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根據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整改指令精神,由我部對K44+263K44+428段路基高邊坡危石、懸石進行處理,并做好高邊坡危石、懸石的隱患排查、排除工作及相關安全防范工作,危石清理的具體方案為: 二、清理范圍 K44+2
2、63K44+428段路基左側所有已形成邊坡懸石、危石的清理。 三、施工時間 2010年09月20日2007年09月30日 四、人員及材料設備投入 由于危石清理量較大,作業面陡峭、狹窄,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如容易滑倒、跌落、爆破傷人等),擬投入的材料設備為:手風鉆2臺(配100m風管);3m3/min移動式空壓機2臺;人員交通運輸車1輛;撬棍10根;火工材料若干;安全用品30套;勞動保護用品30套;應急藥物若干;對講機2個;裝栽機1臺;挖掘機1臺;(12)后八輪自卸車3臺。 施工人員配置為:現場總負責1人;專職安全員1人;風鉆工8人;普工8人。 五、施工方法 危石清理部分部分采用人工直接撬除法和爆
3、破法施工,對人工可撬動的危石,由人工直接撬除;人工不可撬動的危石,先鉆孔爆破,再人工撬除;在坡腳的石方采用挖掘機直接裝車運抵本合同段的填方路段或擋墻施工區段。1、人工直接撬除法 在安全員的監督下,由工人身系安全繩用撬棍自上而下撬除危石,使其順山坡下滾至安全位置。對于山體下方已經形成的道路構造物,采用裝載機從附近取土石進行填埋構造物進行保護,危石處理完畢后將危石及填埋構造物的土石進行清除,清除方式采用人工配合機械。 2、爆破法 由人工搬運手風鉆至鉆孔部位,在安全員的監督下,風鉆工身系安全繩按爆破設計進行鉆孔,孔深為大塊石厚度的2/3,孔距a0.7m,排距0.5m,鉆孔結束經質檢員驗收合格后,爆破
4、工按爆破設計裝藥爆破。爆破所用炸藥以乳化炸藥為主,雷管采用電雷管。爆破后,在安全員的監督下,由工人身系安全繩用撬棍自上而下撬除危石,使其順山坡下滾至安全位置。 六、危石處理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挖溝防護,在邊坡底開挖寬23米,深12米的防護溝以保證施工便道的行人和通車安全。 2、堆砌擋石埂,在往湖臺隧道的便道上,靠近棄碴一側的山底,利用棄下來的大塊石堆砌一道2-3米高,寬3-4米的擋石埂。 3、人員值守施工,路基棄碴施工時,在往湖臺隧道便道進出兩個通道口,派人員值守,沒有許可,不準通行,以保安全。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危石清理由上至下進行,避免在不同高度立體作業,嚴禁在不同高度同一坡度線
5、進行清理作業。 2、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基本勞動保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工作服、防滑鞋、手套等),身系安全繩。 3、危石清理前及時清除危險區內的人員或機械設備,在危險區邊界設立警戒哨、警示標志或拉設安全警示帶。 4、危石清理時,區域范圍內嚴禁進行施工作業。 5、危石清理施工機械設備停放在適當的位置,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 6、項目部建立專門的爆破作業指揮機構,明確爆破人員的職責分工;在爆破危險區邊界設立警戒哨和警示標志;嚴格按時爆破,爆前督促人、畜撤離爆破危險區。 7、在裝藥前質檢員根據爆破工程師所作爆破設計驗孔,全部鉆孔合格后才可裝藥; 8、爆破作業時嚴格按照爆破設計的裝藥量、分配方法和要求執行。雷管在裝入孔前要檢查雷管分段,聯網后檢查聯網線路是否正確,嚴格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藥量。 9、同一爆破施工作業面上至少有兩名以上有實際爆破操作經驗并持有“爆破員作業證”的爆破員進行爆破工作。 10、裝藥聯網完畢經爆破工程師和爆破隊長檢查合格后才可進行警戒工作。 11、嚴禁進行藥包裸露爆破,嚴禁在雷雨天氣、大風、大霧天氣進行爆破。 12、在便道兩側增設:路基施工,注意滾石;施工重地,閑人勿進;禁止摩托車,進入施工現場;以及施工機械,嚴禁載人等安全標語標識。 13、在1#施工主便道的起訖點增設兩名安全防護員,以加強本段路基施工的安全防護。 20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