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陸上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方案由于本施工段橋梁工程樁基數量大、樁長偏長,故采用科學的施工方法,合理的施工順序是本工程保質保量完成的關鍵本合同段陸上鉆孔灌注樁鉆孔機械擬采用GPS20型回旋鉆機,施工順序如下:施工準備測量放樣護筒埋設鉆機就位鉆孔成孔下放鋼筋籠及聲測管下導管灌注水下砼。一、樁位測量放樣、首先根據設計單位交付的測量資料對所有導線點和水準點進行檢查復測,若復測結果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則可采用原測量結果,否則需進行調整,并報監理工程師批復后方可使用。為測量方便還需增設必要的導線點、基準點。測量成果報監理工程師批復后方可交付使用。測量放樣主要采用全站儀、水準儀鋪以J2經緯儀,利用已知點放出樁位,為
2、便于檢查、復核還需在附近設置保護樁,測量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核通過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二、場地準備及護筒埋設1、場地準備鉆孔場地的平面尺寸根據樁基設計的平面尺寸、鉆機底座平面尺寸、鉆機移位要求、施工方法及其配合施工的機具設備布置等情況決定。施工場地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進行整理,對于陸上樁清除雜物、夯打密實,搭設簡易工作平臺,16#墩水中樁采用2530cm,長6m圓木為鉆機平臺基礎,木樁間距為50cm,并列二排,上覆1520cm方木,橫木用30cm圓木,間距30cm。2、護筒埋設護筒具有固定樁位引導鉆錘方向、隔離地面水流、雜物流入井孔的作用,保護孔口不坍塌,并保證孔內水位(泥漿)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
3、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靜水壓力,以保護孔壁不致坍塌等作用。護筒直徑應大于樁徑2040cm。筒頂端高度,對于陸地護筒,除滿足施工要求處,應高出地面至少0.3m,以防雜物、地面水進入孔內,對于水中護筒,護筒頂應高出施工期最高水位1.0m,護筒埋深大于1.5m。護筒是重復使用設備,要求堅固耐用,便于安裝、拆除,且不漏水,陸地鉆孔灌注樁一律采用鋼護筒,用810mm厚鋼板制作,為增加剛度,控制水位。制作時在護筒上下端和中部外側各焊一道加勁肋,做成整體式或兩半圓式,利于安拆護筒埋設工作是鉆孔灌注樁施工的開端,護筒平面位置與豎直度準確與否,護筒周圍和護筒底腳是否緊密,不透水,對成孔、成樁的質量都有重大影響,埋設
4、時,護筒中心軸線應對準測量標定的樁中心,并嚴格保持護筒的豎直度,其偏差均應控制在規范規定范圍之內。本標段護筒埋設采用挖埋法,旱地、水中護筒先搭設工作平臺,然后用振動法或加壓法埋設護筒,水中護筒底入河床不小于2m。3、泥漿制備泥漿在鉆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泥漿比重大于水的比重,故護筒內同樣高度的水頭,泥漿的靜水壓力比水大,同時泥漿在井孔壁形成一層泥皮,阻隔泥漿向孔外滲流并保護孔壁免于坍塌。制備泥漿的粘土應選擇水化快,造漿能力強,含膠體粒多的粘土。陸上鉆孔灌注樁穿過的地質層以淤泥質粉質粘土,亞粘土為主,中間夾有部分粉砂,所以制備泥漿的自然條件比較好,泥漿采用建泥漿池和自行造漿相結合。泥漿的循環
5、和凈化處理:可設置制漿池,貯漿池,沉淀池,用泥漿槽相接,制漿池的尺寸為38m,深1m左右,并設二個制漿池,一個池泡粘土,另一個池攪拌制漿,輪換使用。泥漿用ZX200泥漿凈利化裝置凈化,將鉆渣單獨分離出來,處理后的干凈泥漿再分流至各泥漿池或泥漿槽。三、鉆機就位及鉆孔成孔根據地質鉆探資料,陸上鉆孔灌注樁穿過地層以淤泥質粉質粘土、亞粘土、粉砂為主,故鉆孔灌注樁采用回旋鉆機進行施工。鉆機就位前,先檢查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做好,包括機具設備的性能是否完好,此外,將地質資料繪制成鉆孔地質剖面圖,掛在鉆機臺上,以便在鉆孔中對不同的土層用適當的鉆頭,調整鉆孔時的速度和合適的泥漿指標。鉆機就位時,應認真調平對中,要
6、求鉆架上的起吊滑車與轉盤中心及樁位中心在同一直線上,轉盤用水平尺調平,誤差不得超過規定范圍。在鉆機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轉盤的位置,如有傾斜或位移,應及時糾正。初鉆時,先啟動泥漿和轉盤,使之空轉一段時間,待泥漿輸進鉆孔護筒中后,方可進行鉆進。開始鉆進時,進尺速度應控制在慢擋,在護筒刃腳處應低檔慢速鉆進,使刃腳處有堅固的泥漿護壁,鉆至護筒刃腳下以后按孔中土質情況以相應的速度鉆進,在粘土層中適當加快鉆進速度,粉砂層中放慢進度,并在鉆進過程中用鉆頭反復掃孔。在鉆進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水頭高度保持孔內水頭穩定,以保護孔壁穩固,減少泥漿消耗并能提高鉆進速度。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反循環鉆孔泥漿比重控制在1.1
7、5左右,反循環鉆孔泥漿液比重控制在1.1,可以使鉆孔達到滿意的效果,每加二根鉆桿,測一次泥漿相對密度、粘度、含砂率。正常鉆進采用減壓鉆進,調正主卷揚剎車限位裝置,使孔底承受的鉆壓不超過鉆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50%,以確保樁身垂直。鉆孔至設計標高請監理工程師確認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四、清孔清孔的目的是抽換孔內泥漿,清除鉆渣和沉淀層,減少孔內沉淀厚度,提高樁的承載力,清孔還為灌注水下砼創造良好的條件,使測深準確,灌注順利。清孔工作要及時,終孔檢查后應立即進行,在清孔過程中仍要提高孔內水頭,保持靜水壓力不變,保護孔壁穩固,清孔后應在最短時間內灌注砼。清孔方法可采用換漿法,使用反循環鉆孔終孔后停
8、止進尺,稍提鉆錐離孔底1020cm空轉,并保持泥漿正常循環,逐步向孔中壓入比重1.11.5的純泥漿,把孔內懸浮著鉆渣的泥漿換出,清孔后要求泥漿指標及沉淀層厚度均符合規范規定。五、下放鋼筋籠及聲測管清孔完畢,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用檢孔器對孔深、孔徑和豎直度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即進行插放鋼筋籠。鋼筋籠要牢固,確保搬運、插放過程不變形。插放鋼筋籠要準確對中,保證樁壁砼保護層厚度和鋼筋籠底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在灌注混凝土時要防止鋼筋籠上浮,為縮短上鋼筋籠時間,鋼筋籠分67節,錯開單面搭接焊。聲測管按施工圖紙要求固定在鋼筋籠內側隨鋼筋籠下放,接頭采用承插式,并在接頭處設置密封圈。在鋼筋籠及聲測管下放過
9、程中請監理工程師進行逐步驗收,直至鋼筋籠下放到位。六、下放導管及灌注水下砼鋼筋籠插放結束,孔深和孔底沉淀物厚度檢查符合要求后,應迅速進行水下砼灌注工作。灌注水下砼采用直升導管法,導管采用鋼制導管,直徑為25cm,導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段時間后,除對其規格質量和拼接結構進行認真檢查外,還須做拼接和水壓試驗,試驗水壓力應不小于灌注砼時導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壓力的1.3倍,經15分鐘試驗,導管滾動數次,管壁無變形,接頭不漏水,方認為合格,然后在導管外壁用明顯標記逐節編號并標明尺度。導管在鉆孔旁先分段組拼,再逐段拼接插入樁孔內,導管吊放過程中,應使位置居中,軸線順直,防止卡位鋼筋籠或碰撞孔壁。砼隔水措施采用
10、拔球法,即在漏斗與導管接頭部設置一個隔水木球栓,下面墊一層塑料布,球栓用細鋼絲繩栓位掛在橫梁上,當首批砼備足開始灌注時,即把球栓拔出,此時砼壓著塑料布墊層,與水隔離通過導管,擠走導管內的泥漿,保證水下砼的質量,砼灌注采用泵送和吊機吊斗進行灌注。首批灌注砼的數量必須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要求。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砼頂面距鋼筋骨架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砼的灌注速度。當砼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水下砼水灰比宜采用0.50.6,坍落度宜采用1822cm,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50Kg/m3,水泥標號不低于425#,灌注水下砼必須連續進行,不得中途停工,灌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導管內砼下降和孔內水位升降情況,及時測量孔內砼頂面高度,正確指揮導管的拆除。灌注砼將近結束時應核對砼的灌入數量,以確定所測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灌注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一定高度,高出部分控制在0.51.0m,以確保砼的強度,多余部分接樁前必須鑿除,殘余樁頭應無松散層。杭州灣跨海大橋合同項目經理部2003年12月25日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