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鋁板、玻璃幕墻施工方法一、 安裝前的施工準備(一)施工安裝的基本條件 1. 主體施工完成十三層后,現場活理干凈,裝好吊船,并作好隔斷層。即開始插入第一段玻璃幕墻施工;第二段玻璃幕墻待主體結構施工至23層即開始半逆作法施工。 2. 對幕墻施工環境會造成嚴重污染的分項工程應安排在幕墻施工前進行。否則,要采取保護措施。 3. 本工程采用半逆作法,二十二層以下采用吊船施工,二十二層以上利用外爬架工安裝,幕墻和土建施工應協調好腳手架的拆除進度安排。 4. 安裝前應保留垂直運輸設備(塔吊伍)以便吊運構件和材料。 5. 主體結構必須達到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 6. 預埋件已妥善埋入,位置偏差在規范范圍之內。
2、7. 因施工、層間位移伍因素,建筑物實際尺寸與設計尺寸有偏差,在幕墻制作安裝瓣應進行測量。(二)施工準備 1. 材料與構件 (1)材料、構件要按要求分類、按使用地點存放。下班板材應運入相對應的房間內,用塑料薄膜蓋嚴,下面應墊上墊板,玻璃板材應稍稍傾斜直立擺放,玻璃板材送貼上明顯警告標志,以防碰壞。鋁材、五金件及其它材料應分樓層堆放在固定房間內上加鎖。 (2)安裝前要檢查鋁型材,要求平直、規方,不得有明顯的變型、刮痕和污染。 (3)構件、材料和零附件應在施工現場驗收。驗收時供貨方、監理方和業主在場。 2. 鋁型材的輔助加工模粱、立柱等鋁型材主要加工已在車間內加工完畢并運抵現場。現場輔助加工僅為簡
3、單的鉆孔、裝配立柱活動接頭的芯柱、安裝連接件等。其加工位置、尺寸,應與設計圖相符。單元式幕墻構件的輔助加工,應得到監理或幕墻設計人員的同意。 3. 后備材料 不合格的構件應予更換,幕墻構件在運輸、堆放、吊裝過程中有可能變形、損壞等,所以,幕墻安裝,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易損壞和丟失的構件、配件、玻璃、密封,耳料、膠墊等,應有一定的更換貯備數量。一般構配件在15%,玻璃在安裝過程中的自爆損壞率為總塊數的35%. 4. 樣板 在正式施工安裝前,在按真實材料、構配件和工藝,在現場設置1:1的幕墻單元樣板。樣板可豎立在工地內不妨礙施工的地點,也可以直接安裝在主體結構上。樣板應由業主、監理方確認,以此作為施
4、工過程中的檢查依據,并作為驗收的標準。 5預埋件檢查 為了保護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牢固可靠性,幕墻與主體結構連接的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按設計要求的數量、位置和方法進行埋置。若對幕墻的固定連接件有特殊要求時或規定的偏差不同時,應提出書面要求或提供埋件圖、樣品等反饋給建筑師,在主體結構施工圖中注明要求。 施工安裝前,應檢查各連接位置預埋件是否齊全,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標高偏差: 10 軸線左右偏差: 30 軸線前后偏差: 20二、 幕墻安裝施工(一)與主體結構連接的施工 1. 連接施工流程幕墻立柱應通過預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連接施工流程為:設定幕墻安裝基線放置預埋件校正預埋件位置澆搗砼配置
5、連接鐵碼(角鐵)連接立柱與鐵碼臨時固定鐵碼復核安裝基準線調整固定鐵碼檢查涂防銹漆涂料修補。 2. 預埋件偏差過大的修補在放置預埋件之前,應按幕墻安裝基準線校核預埋件的準確位置,然后用釘子牢固地將預埋鋼板固定在模板上,并用細鐵絲將錨筋與構件主筋綁扎牢固,防止預埋件在澆筑砼時位置變動,也可以將預埋件或鋼筋點焊在主筋上予以礎定。拆模后,應盡早將預埋鋼板表面的砂漿清除干凈。如果發現個別預埋件位置偏差可能可為平面上位置偏差,前后偏差和傾斜。其修補方案必須得到甲方或監理同意后方可進行,修補方案應檢查并做好記錄。(二)橫粱與立柱的安裝 1. 測量放線 測量放線應與主體結構測量放線相配合。誤差應及時調整,不得
6、積累。水平標高要逐層從地面引上,以免誤差累積。由于建筑物受氣溫變化有側移,所以測量應在每天定時進行,測量時風力不應大于四級。應沿樓板外沿彈出墨線或用鋼琴線定出幕墻平面基準線,從基準線外返一定距離為幕墻平面。以此線為基準確定立柱位置,從而決定整片幕墻的位置。 2. 立柱的安裝 立柱先連接好連接件,再將連接件(鐵碼)點焊在預埋鋼板上,然后調整位置。立柱的垂直度可由吊錘控制,位置調整準確后,才能將鐵碼正式點焊在預埋件上。 安裝誤差要求: 標高: 3 前后: 2 間距: 2 立柱一般為豎向構件,是幕墻安裝施工的關鍵之一,它的準確和質量,影響整個幕墻的安裝質量,每天應定時校核立柱位置與垂直度。通過連接件
7、幕墻的平面軸線與建筑物的外平面軸線距離的允許差應控制在2以內,特別是建筑平面呈弧形、圓形和四周封閉的幕墻,其內外軸線距離影響到幕墻的周長,應認真對待。 立柱一般根據施工及運輸條件,可以是一層樓高或二層樓高為一整根,長度7.5m。接頭應有一定空隙,采用套筒連接法,這樣可適應和消除建筑撓度變形及溫度變形的影響,連接件與預埋件的連接,若為二層樓高一整根,可采用間隔的鉸接和剛接構造,鉸接僅抗水平力,而剛接除抗水平力外,還應承擔垂直力并傳給主體結構。 3橫粱的安裝幕墻橫粱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將橫粱兩端的連接件及彈性膠墊安裝在立柱的預定位置,要求安裝牢固、接縫嚴密; (2)相鄰兩根橫粱的水平標高偏
8、差不大于1,同時應與立柱的嵌玻璃凹槽一致,其表面高低偏差不大于1。 (3)同一層的橫粱安裝應由下向上進行。當安裝完成一層高度時,應進行檢查,調整校整、固定,使其符合質量要求。同層橫粱標高差不應大于5(寬度35 m以下)、7 m(寬度35 m以上)。模粱一般為水平構件,是分段在立柱中嵌入連接,橫粱兩端與立柱連接處應墊彈性橡膠墊,橡膠墊應有2035%廠崕縮性,以適應和消除橫向溫度變形的要求。(三)玻璃板材的安裝 在安裝前,要清潔玻璃,四邊的鋁框也要清除污物,以保護嵌縫耐候膠可靠粘結。當玻璃在3以內時,一般可采用人工安裝;玻璃面積過大,重量很大時,應采用真空吸盤等機構安裝。玻璃不能與其它構件直接接觸
9、,四周必須留有空隙;下部應有定位墊塊,墊塊寬度與槽口相同,長度不小于100,隱框幕墻構件下部要設兩個金屬支托。支托不應凸出玻璃外表面。(四)耐候膠嵌縫 玻璃板襯或金屬板材安裝后,板材之間的間隙必須用耐候膠嵌縫予以密封,防止氣體滲透和雨水滲漏。常有廠嵌縫耐候膠是硅酮建筑密封膠(硅酮耐候膠)。 注意耐候膠注膠時應注意: 1. 充分清潔板材間縫隙,不張有水、油漬、涂料、鐵銹、水泥砂漿、灰塵等。應充分清潔粘結面,加以工燥。可采用甲苯和甲基二乙酮作清潔劑。 2. 耐候膠在接縫內應形成相對兩面粘度,不得三面粘結,其施工厚度應大于3.5,施工寬度不應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封好密封槽口底部。 3. 為避免密封膠
10、污染玻璃和鋁板,應在縫兩側貼保護膠紙。 4. 注膠后應將膠縫表面抹平,去掉多余的膠。 5. 注膠完畢后,將保護膠紙撕掉,必要時可用溶劑拭去。 6. 注意注膠后養護,膠在未完成硬化前,不要沾膠灰塵和劃傷。嵌縫膠的深度(厚度)應小于縫寬度,因為當板材發生相對位移時,膠被拉伸,膠縫越厚,邊緣的拉伸變形越大,越容易開裂。 耐硅酮密封膠在接縫內要形成兩面粘結,不要三面粘結,這樣膠在受拉時,容易被撕裂,將失去密封和防滲漏作用。為防止形成三面粘結,在耐候硅酮密封膠施工前,用無粘結膠帶施于縫隙的底中,將縫底與膠分開。(五)幕墻的保護和清洗 幕墻構件應注意保護,不使其發生碰撞變形、變色、污染和排水管堵塞等現象。
11、對幕墻構件、玻璃和密封等應制定保護措施。施工中給幕墻及幕墻構件等表面裝飾造成影響的粘附物等應立即清除。幕墻工程安裝完成后,應制定從上到下的清掃方案,防止表面裝飾發生異常。其清掃施工工具、吊盤以及清掃方法、時間和程序等,應得到專職人員批準。清洗玻璃和鋁合金構件的醫性清潔劑應經過檢驗,證明對鋁合金和玻璃確無腐蝕作用。中性清潔劑清洗后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干凈。(六)幕墻安裝施工安全措施 幕墻安裝工過程中,必須認真執行以下的安全措施: 應根據有關勞動安全、衛生法規和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CJ80),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并經有關負責人批準。安裝幕墻用的施工機具在使用前必須
12、進行嚴格檢驗。吊籃須作荷載試驗和各種安全保護裝置的運轉試驗,手電鉆、電動改錐、焊釘槍等電動工具須作絕緣電壓試驗,手持玻璃吸盤和玻璃吸盤安裝機,須檢查吸附重量和吸附持續時間試驗。施工人員須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工具袋,防止人員及物件的墜落,在高層建筑幕墻安裝與上部結構施工風叉作業時,結構施工層下方須架設挑出多少米以上防護裝置。建筑在地面上3m左右,應搭設挑出6m水平安全網。如果架設豎向安全平網有困難,可采取其它有效方法,保證安全施工。應注意不要因密封材料在工程使用的溶劑中毒,且要保管好溶劑,以免發生火災。 玻璃幕墻施工應設專職安全人員進行監督和巡回檢查。 現場焊接時,應在焊件下方加設接火斗,以免發
13、生火災。三、 幕墻施工安裝中的檢查(一)幕墻安裝檢查項目幕墻安裝施工過程中的使查項目見下表:作 業 檢查項目 說 明設定檢查的標準1. 檢查工具的精度2. 鋼線的位置是否準確,鋼弦線的拉力是否足夠完好目測尺量預埋件和錨固件1. 位置 2. 施工精度 3. 固定狀態4. 有無變形、生銹 5. 防銹涂料是否完好按設計圖檢查鐵碼、連接件1. 安裝部位 2. 加工精度 3. 固定狀態4. 防銹處理 5. 墊片是否安放完畢按設計圖檢查五金件安裝1. 安裝部位 2. 加工精度 3. 固定狀態 4. 外觀按設計圖檢查構件安裝1.安裝部位 2. 加工精度,安裝后橫平豎直、大面平整3. 螺栓。鉚釘安裝固定 4.
14、 外觀:色調、色差、污染、劃痕 5. 功能:雨水泄水通路;密封狀態 6. 防銹處理對照圖樣、樣板、現場實體構件檢查密封膠嵌縫1. 注膠有無遺漏 2. 施工狀態 3. 膠縫品質、形狀、汽泡 4. 外觀、色澤 5. 周邊污染按樣板要求清潔1. 有無遺漏未清洗的部分 2. 有無殘留物 目測(二)隱蔽工程檢查 有些工序施工完畢后,即被隱蔽遮蓋,不可能在工程驗收時再檢查,因此,隱蔽工程必須在旅工過程中隨時進行。隱蔽工程檢查時,業主、監理和承包商三方均應參加,共同簽署隱蔽工程檢查記錄。 以下項目進行隱蔽工程檢查: 1. 連接件安裝 2. 幕墻四周間隙處理 3. 幕墻與主體結構之間保溫材料安裝 4. 防火棉安裝 5. 伸縮縫、沉降縫及墻面轉角處處理 6. 防雷接地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