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田園綜合體如何開發之七種旅游模式(5頁).pdf
-
資源ID:48676
資源大小:521.73KB
全文頁數:5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8田園綜合體如何開發之七種旅游模式(5頁).pdf
1、1 1、田園農業旅游模式1、田園農業旅游模式 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休閑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 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休閑活動來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 需求。 田園農業游以大田農業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品嘗和購 置綠色食品、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游活動,以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如上海孫橋現 代農業觀光園,北京順義“三高”農業觀光園。 園林觀光游以果林和園林為重點,開發采摘、觀景、賞花、踏青、購置果品等旅游 活動,讓游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美好自然。如四川瀘州張壩桂園林。 農業科技游以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為重點,開發觀看園區高
2、新農業技術和品種、溫室 大棚內設施農業和生態農業,使游客增長現代農業知識。如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園。 務農體驗游通過參加農業生產活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游客接觸實際 的農業生產、農耕文化和特殊的鄉土氣息。如廣東高要廣新農業生態園。 2 2、民俗風情旅游模式2、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 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 游的文化內涵。 農耕文化游利用農耕技藝、農耕用具、農耕節氣、農產品加工活動等,開展農業文 化旅游。如新疆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 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
3、飾民俗、飲食民俗、禮儀民俗、節令民俗、游藝民俗 等,開展民俗文化游。如山東日照任家臺民俗村。 鄉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間技藝、民間戲劇、民間表演等,開展鄉土文化游。 如湖南懷化荊坪古文化村。 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風俗、民族習慣、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節日、民族宗教 等,開展民族文化游。如西芷拉薩娘熱民俗風情園。 3、農家樂旅游模式3、農家樂旅游模式 即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 價格吸引游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游活動。 農業觀光農家樂利用田園農業生產及農家生活等, 吸引游客前來觀光、 休閑和體驗。 如四川成都龍泉驛紅砂村農家樂、湖南益陽花鄉農家樂。 3 民俗文化農家樂利用當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娛樂、休閑。如貴州郎德 上塞的民俗風情農家樂。 民居型農家樂利用當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如廣西陽朔特 色民居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