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動火災報警系統施工方案(一)配管及管內穿線工程1、總則認真消化、熟悉圖紙,所有配管工程必須以設計圖紙為依據,嚴格按圖施工,不得隨意改變管材質、設計走向主連接位置。如必須改變位置和走向,除在圖上標示清楚外,同時辦理有關變更手續。2、暗配管需沿最近路線敷設,盡量減少彎頭數。埋入墻和地面混凝土中的管個壁離結構表面的凈距不應小于30mm,進入落地式電柜的管線應排列整齊,高度一致,管口應高出基礎面不小于50mm。3、所有穿線鋼管均采用冷彎法,彎曲半徑暗配管不得小于其外徑的10倍,明配管不得小于管外徑的6倍。管材彎曲處嚴禁有折皺、凹凸、裂縫等現象,管子彎扁度不得大于管徑的10%。4、管路長度超過一定距離
2、時,管路中間應加裝過路接線盒或把管徑放大一級:管子長度每超過45m,無彎曲時;管子長度每超過30m,有一個彎曲時;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二個彎曲時;管子長度每超過12m,有三個彎曲時。5、加裝接線盒的位置奕便于穿線與檢修維護,不宜在潮濕有腐蝕性介質場所加裝接線盒。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鎖母。6、管內或線槽的穿線,應在穿線前應將管、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7、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孔內。導線在管、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敷設在地下室等潮濕或多塵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二)線槽安裝
3、1、在吊頂內敷設的各類管路和線槽需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持物固定,不要依附在吊頂支架上。2、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01.5m設置吊頂或支點。在下列部位也設置支、吊點:線槽接頭處;距接線盒0.2m處;線槽走向改變或轉彎處。3、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不小于6mm。4、管線徑過建筑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伸縮縫、抗震縫)處,應采取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路導線用500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小于20兆歐。(三)火災自動觸發裝置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2、探測器至空調送風
4、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在寬度小于3m的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濕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超過15m,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大一半;探測器宜水平安裝,如需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0。3、探測器的”十”線應為紅色導線,”一”線應為藍色,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4、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5、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措施。6、用鋼卷尺檢測有關安裝距離
5、,手感探測器底座固定是否牢靠,導線連接是否可靠。目測探測器類別、型號、是否與設計相同,表面應無腐蝕、破損、無明顯劃痕、毛刺等機械損傷。7、用試驗器材的探測器施加其響應因素(煙、熱等) ,或人為設置故障(取下探頭) ,經過對講機了解控制器(四)手動觸發報警裝置1、每個防火分區至少設置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距離不大于30m。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面高度1.31.5m處。3、手動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手感檢查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安裝牢固程度,用卷尺測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距地面的高度和間距。手動啟動報警按鈕,使其處于工作狀態,用對
6、講機了解控制器的聲光信號及顯示地址碼號,其地址碼應與報警控制器顯示相同。(五)火災報警控制器1、報警控制器安裝應牢固、平穩、不得傾斜,其后板面距墻不應小于1m,以利檢修。正面操作距離,單列布置不小于1.5m,雙列布置不小于2m。控制柜正作面距墻不小于3m。落地安裝時,其底面高出地坪0.10.2m。2、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固定牢靠。電纜芯線所配導線的導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端子末端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兩根。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mm的余量。導線應捆成線束,導線引入線穿線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用電源插頭和漏電開關。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4、控制器接地應牢固并有
7、明顯標志,工作接地與飽和接地線必須分開。5、用卷尺測量安裝距離,目測檢查柜內配線和主電源的連接標志及接地連接。6、用火災探測器試驗器,根據控制器的功能要求逐項檢測:火災報警功能及聲光信號;故障報警功能及聲光信號;自檢功能;火災優先功能;記憶及打印功能;消音復位功能;主、備電源切換功能及電源指示功能(含兩路交流供電切換及交流、直流備電的轉換)等。(六)消防聯動控制裝置1、2、安裝應牢固、平穩,不得傾斜。控制柜前面與后面的操作和檢修距離同報警控制器。3、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導管時,其長度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外接導
8、線端部應有明顯標志。4、柜內端子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記。5、用卷尺測量安裝尺寸。目測檢查并測量外接導線的連接情況和柜內端子情況。1、工作接地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2、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經過墻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它堅固的保護管。3、采用聯合接地時,應用專用接地干線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專用接地干線應用銅芯絕緣電線、電纜,其芯線截面積不小于25mm2。4、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設備的接地線應選用銅芯絕緣軟線,其線芯截面積不小于4mm2。5、接地裝置施工完畢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試接地電阻值;消防控制室工作接地電阻值應
9、小于4歐姆;采用聯合接地時,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八)系統調試1、火災報警系統的調試,應與建筑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結束后進行。2、調試前應做好調試準備工作,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按要求檢查系統施工質量,檢查系統線路,對于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處理,確保調試時主機的安全。3、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調試。各分控室調試正常后,方可在消防控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國家標準及有關報警控制器產品使用說明書,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下列功能檢查:火災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國家標準及有關報警控制器產品使用說明書對報警記憶,電源自動切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網絡資源共享和控制。5、主、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在備用電源連續充放電源后,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切換。6、對探測器逐個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應分區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與連續運行120H無故障后,按要求填寫調試報告。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