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桐路便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站西路標施工需要,需切斷正好位于站西路下的原高桐路,由于切斷后的原高桐路路段處于橋梁下坡段而站西路處于桐樹村下游河橋上坡段兩條位高差太大無法接入,現增加一段便道接到站西路位號K9+650全長150m,上部結構同站西路主車道,路基回填1米礦渣。二、施工原則:1、便道盡量位于征地范圍內;2、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續落實到位、避免和當地百姓發生沖突;3、盡量做到挖填平衡;4、施工便道堅持“安全適用、經濟合理、便于維護”的原則。三、施工措施: 便道處于原高桐路于桐樹村下游河橋之間,該便道是確保原高桐路車流進入交通網的關鍵,我們現場實際與現場具體情況,為確保安全和工期、質量控制
2、等有效開展,制定以下施工方案。1、機械、設備、勞力組織根據實際情況和施工進度要求,擬定機械、設備與現場勞動力安排見下表:施工機械及測量設備數量表序號名 稱單 位型 號數 量1裝 載 機臺ZL5012挖 掘 機臺22043壓路機臺14自卸汽車臺10T4擬投入勞動力數量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1技工個102民工個253技術員個22、計劃工期: 2010年11月12010年11月20日3、施工措施:3.1路基施工前,清除便道范圍內的土方、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100-300mm內的草皮和表土。3.2礦渣回填進行路基礦渣墊層施工,施工中嚴格控制工序的銜接。(1) 礦渣質量控制:現此段道路填礦渣基本填筑
3、完成,在進場礦渣填筑礦渣時嚴禁易風化、易溶解的礦渣裝車,盡量降低針、片狀和超粒徑礦渣含量。(2) 礦渣墊層施工 礦渣符合要求后,即可進行填筑工作。礦渣回填西側輔道時以挖機平整為主,輔以人工配合。在礦渣回填過程中,使大小顆粒分布均勻,大粒在下面,使之穩貼地面。 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每層礦渣的碾壓,按從邊到中,先輕后重的作業順序進行,碾壓時主輪跡適當重疊,先后兩次輪跡應重疊15cm左右。3.3水泥穩定層管道及道路礦渣填筑完成后進行水泥穩定層施工時,應半幅施工半幅通車。(1)工藝流程:按設計配合比分別計量每盤配料攪拌運輸攤鋪整平碾壓成型養護。(2)施工方法:水泥基層施工為保證水泥穩定層的平整度,標高、橫坡等,基層采用集中拌合,機械運輸人工攤鋪,振動壓路機械碾壓,灑水養護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攤鋪前應在礦碴面層灑水,使礦碴層同水泥結層結合良好。攤鋪時就按松鋪系數1.25進行攤鋪,攤鋪寬度應比路面各寬 0.25米。水泥穩定層攤鋪一定距離后立即進行碾壓,嚴格控制碾壓時間和碾壓次數,碾壓成型后的水泥基層應作灑水養護5-7天,并在此基間封閉,禁止車輛行駛。馬鞍山市市政建設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