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制造解決方案 Smart Manufacturing Solution 介紹資料 Smart Factory Team 1 伴隨著電子和信息系統的發展,引發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在此影響下,公司管理方法發展歷程 根據物料清單、庫存情況和生產計劃制定 出物資的相關需求時間表,按所需物資提前采購,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庫存。同時加入了能力需求計劃、執行及控制計劃的功能 2 一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公司管理發展歷程 20世紀30年代 當庫存量降低到預先設定的點時,即開始發出訂貨單來補充庫存,直至發出的訂單所定購的物料到達倉庫 補充前一時期的消耗 20世紀60年代 訂貨點法 MRP BOM 工程技術 財務
2、 銷售 生產 采購 將生產管理的物流為核心,主線是計劃,再整合資金流,避免數據重復錄入以及不一致。將上述內容統合成一體化系統 20世紀80年代 無計算機時代 計算機時代來臨 網絡時代 來臨 MRP 20世紀90年代 以財務為核心,統合了人、財、物、信息、時間和空間等,進行綜合平衡和優化管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 ERP 互聯網絡時代 來臨 會計核算 財務管理 規劃/招聘 工資/工時 分銷 采購/庫存 計劃 制造 生產 控制 物流 管理 財務 人力 資源 移動互聯網絡 大數據,云計算來臨 企業的管理不僅僅局限于對企業管理的事前控制能力,而是根據實績業務狀況的實時反饋,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管
3、理由業務計劃層向執行層深化,同時相關的系統協同強化。從產品設計采購/檢收/庫存車間層管理客戶關系管理 ERP-整體資源計劃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 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MES)客戶關系管理 一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公司管理發展歷程 供應商關系管理 4 一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公司管理發展歷程 迅速且詳細 記錄生產 現場 可視化 生產設計 一體化 全過程 質量管理 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MES)為了生產活動在品質,成本,交貨期(QCD)方面持續改善,而對現場情報進行收集,評價分析,達到生產最大化的目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企業經營資源(人,財,物,信息)一元化管理,并將資源業務組織層面有效活用
4、,達到利益最大化。5 一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公司管理發展歷程 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MES)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目前課題:ERP MES 設備之間,形成信息孤島。雖然各自都有管控,但互聯互通性和及時性明顯不足夠 ERP只管資源整體計劃,信息反饋基本是靠人工,反應速度慢。MES的生產產量獲取是靠后追加的傳感器,ID卡等。與ERP的實時交互,回饋不足。設備有自身的PLC控制,雖然有定期點檢,但對于設備本身的異常信息,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故障 就造成的生產線的直接停線。物聯網,智能設備的出現,使這一切改變。6 一 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公司管理發展歷程 車間層的管理信息系統(MES)企業資源
5、管理系統(ERP)目前課題2:ERP進行計劃管理的模型MRP,編制計劃的 方法是計算物料的需求,發布補充訂單等。因此存在以下弱點:1)這種算法假定提前期是一直的固定值。2)要求固定的工藝路線。3)僅僅根據交付周期或日期來安排生產的有限次序 4)所有工作都是在假定無線能力的前提下進行。5)計劃的更改相當困難。7 何謂智慧工廠 以汽車行業為例,以“平臺戰略”為表現形式,在底盤平臺的基礎上,開發出各種系列產品為最終用戶提供定制化交貨。8 訂單下達后,通過供應鏈響應,在整車廠形成訂單拉動的生產指令,以混線排序為目標,組織供應商供貨。銷售店 電商 二 智慧工廠 產品order 零件order 供貨 對于
6、離散型行業,定單拉動的混線排序生產制造與供應模式已成為主流。9 要實現定單拉動的混線排序生產制造與供應模式 同時需要迎接來自各個領域的挑戰 二 智慧工廠 10 為了降低銷售成本,汽車廠需要主動對需求鏈進行有效管理,【讓正確的車輛(客戶對車型及配置的要求)在正確的時間(滿足客戶的提車要求)出現在正確的地點(運到經銷售/客戶手中)。】二 智慧工廠 生產計劃領域 需要將汽車廠與銷售系統連接起來,將銷售系統分析的需求信息或預測,結合自身的庫存信息,設備狀態信息,供應商調達周期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生成工廠的生產計劃。達到BTD(Build to Demand)也就是按需求生產。按需求的生產計劃 銷售系統
7、 庫存信息 設備信息 供應商 銷售店 網上消費預測 11 1)MES管控的生產計劃,實時的生產狀況,與采購系統相連接,以達到快速響應整車廠預測和生產計劃變化的目的。2)生產的變動及時反應的訂單中,并與供應商進行實時的信息傳遞,確保下游供應鏈在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按照價值鏈原理,需要對自身制造供應鏈進行重組,將大量非和核心業務進行 剝離和外包,使得越來越多的零部件制造和裝配責任推給獨立的第一層供應商,并提高了對所有供應商在服務和響應時間上的要求 采購領域 MES SRM 供應商 生產計劃 生產實績 二 智慧工廠 12 1)一條生產線上實現混線生產。2)小批量生產性追求成本效益。3)戰略零部件的緩沖
8、庫存 4)柔性化制造線的設計 二 智慧工廠 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固定資產規模,盡可能大批量和滿負荷生產的要求 另外,需要與客戶需求的動態變化保持高度一致性,以滿足用戶的定制化需求等。生產領域 緩沖庫存 混線生產 小批量 柔性線 13 為了實現智慧工廠,車間管理系統設計的考慮方法 二 智慧工廠 生產計劃 部品供給 品質管理/追溯 設備及能源控制 生產控制 部品檢收 終端傳感器控制 庫存管理 監視及追蹤 傳感器等終端管理 14 MES是通過信息傳遞對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當工廠發生實施事件時,MES能對此及時做出反應,報告,并用當前的準確數據進行指導和處理。從而有效
9、的指導生產運作過程,提高工廠及時交貨能力,改善物料流通性能,提高生產匯報率。區別于傳統的“派工單形式為主的生產管理+輔助的物料流”也不同于偏重作業與設備調度為主的單元控制。將MES作為一種生產模式,最終實現智能工廠的目標。二 智慧工廠 15 所以我們的智慧制造應該:豐田生產方式+信息化+物聯網+智能設備(終端)可以使得生產在新的技術革新幫助下Just In Time,平準化,可視化,自働化 讓工廠從計劃車間生產狀況管控設備內控制智能設備 全部生產現場上下游的信息互通互聯,短縮作業時間,降低庫存,保證品質。二 智慧工廠 16 Andon 在庫管理 生產狀況可視化 物流供給 設備狀況監視 產線控制
10、 銷售店 電商 CRM 供應商關系 管理 二 智慧工廠 現場狀況:17 何謂智能制造系統 18 系統設計理念:業務功能模塊分層次,為了避免因某一層次系統的故障造成整個系統“多米諾骨牌”式的癱瘓。TOYOTA和BMW 均采用此種模式。三 智能制造系統 智慧工廠層 MES 19 三 智能制造系統 ERP 生產控制指示 SCADA/PLC/HMI SRM 庫存管理 Andon 設備/能源管理 品質管理/追溯 檢收 CRM 公司級運營管理層 Business Intelligence Big-DATA 公司智能決策層 RFID等 控制終端 智能設備 部品供給 三 智能制造系統-生產控制指示 作業日程
11、作業指示 實績收集 KPI分析 駕駛艙 生產控制指示 BOM ERP ERP 設備管理 品質管理 ANDON 駕駛艙 21 作業指示 實績收集 KPI分析 作業日程 BOM 制造流程管理 排產 作業指示 作業指導 工時管理 實績收集 生產線狀況看板 設備監視 生產狀況 人員效率 設備效率 物料良率 生產進度管理 生產訂單追蹤 作業者管理 生產線別 品質狀況 庫存供給 三 智能制造系統-生產控制指示 設備管理 工事管理 點檢管理 保全實績評價 預備品管理 保全駕駛艙 設備管理設備管理 ANDON 生產控制管理 生產控制管理 生產控制管理 三 智能制造系統-設備管理系統 發注及入庫 在庫資財管理
12、出庫管理 成本計算 駕駛艙 庫存管理 BOM 設備管理 ANDON 生產控制管理 生產控制管理 三 智能制造系統-庫存管理 異常停止 數據查看 看板 數據接口 Andon 24 生產控制指示 設備管理 生產線 強制驅動型生產線 生產狀態報告系統 品質管理系統 在庫管理系統 品質 設備 三 智能制造系統-Andon 25 數據查看類 看板類 接口類 異常停止 操作安東 品質異常安東 物料供給安東 停線查詢 各種異常信息 物流信息 設備狀況看板 生產線狀況看板 生產線可動狀況 產量看板 品質管理系統 在庫管理系統 生產控制 設備管理 三 智能制造系統-Andon 26 Andon 設備狀況監視 產
13、線控制 物料Andon 品質Andon 操作Andon 品質管理,在庫,生產控制等 相關系統 Andon Server 數據查看 24 23 生產狀況看板 設備狀況看板 生產線 狀況看板 社外 訪問 三 智能制造系統-Andon 供應商 選擇/決定 訂貨 檢收 產品 投資成本 供應商評價 供應商管理¥SRM BOM MES 供應商online 銷售系統 財務 三 智能制造系統-供應商關系管理(SRM)28 Web公開機能 內部使用機能 供應商管理 市場性采購 計劃性采購相關 供應商KPI 價格管理 合同業務 產品 投資成本 訂購事務 RFP/RFQ 部門依賴 新供應商 注冊 RFP/RFQ 采購戰略 訂單發送 檢收 供應商決定 供應商決定 供應商信息 合同手續 訂購指示 檢收 供應商評價 Web 公開機能展開給供應商,并進行可對報價,供應商選定,合同進度,供應商評價等進行交互并且周期短縮。三 智能制造系統-供應商關系管理(SRM)29 Thank you David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