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耀十里江灣二標段工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廣東騰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6月目 錄1.編制依據32.工程概況32.1工程參與方信息32.2工程地理位置32.3工程信息32.4結構設計概況42.5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特點42.6.JASG型附著升降腳手架方案設計指標92.7使用條件及技術要求93.施工部署103.1管理組織機構及崗位職責103.3質量及安全領導小組113.4安裝及使用策劃113.4.1總體思路113.4.2立面布置的特殊要求124.施工計劃134.1施工進度計劃134.2材料與設備計劃134.2.1物資準備134.2.2材料計劃144.3.3勞
2、動力計劃155.升降架的安裝155.1綜述155.2安裝施工流程165.3搭設平臺架(找平架)165.4支撐與附著件預埋件的埋設185.4腳手板的組裝195.5立桿和斜桿的組裝195.6第二步龍骨板的組裝195.7沖孔網的安裝205.8防墜防傾裝置安裝205.9細部節點示意215.10安裝配電及提升系統226.升降架的使用246.1管理控制246.2架體的升降246.3架體搭設與提升前后及使用中的要求276.4架體與其它構件協調的處理277.升降架的拆除307.1拆架前的準備工作307.2升降架的拆除308.安全注意事項319.保養與維護3210.附著升降腳手架升降過程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21
3、0.1應急救援準備3210.2應急預案3310.3事故處理3610.定期維護保養計劃3610.1維護保養計劃3710.2使用安全注意事項3710.3附著升降腳手架維護保養記錄表3811.文明施工措施3812.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JASG型)計算書3913.后附圖7413.1機位布置圖7413.2其他詳圖741.編制依據編號合同名稱編 號備注1衡陽華耀十里江灣二標段工程施工合同BGY-201604012016.062華耀十里江灣項目建筑施工圖紙JS / GS3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策劃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6建筑施工
4、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2011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148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0220109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一201110現行建筑施工規范大全(最新版)中國工業出版社1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12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2.工程概況2.1工程參與方信息工程名稱華耀十里江灣二標段施工工程建設單位衡陽華雁置業有限公司工程地點衡陽市石鼓區角山鄉設計單位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廣東騰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監理單位廣東建發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湖南省勘察設計研究院2.
5、2工程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衡陽市石鼓區蒸水河北側,角山鄉楊嶺村、茅茶亭村,場地開闊,周邊居民區較少,交通較為便利。2.3工程信息本工程為華耀十里江灣二標段工程,其中包括別墅區、高層住宅區以及臨街商鋪區,總面積為166581.99,其中別墅區六棟單體,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高層區11棟單體,地上1632層,地下一層連體。其中包括6棟三層的別墅、高度為11.10米;11棟高層,其中1棟16F,高度53.8米、6棟18層,高度為52.8米、1棟32層,高度99.8米、3棟30層,高度99.6米;3棟三層臨街商鋪,高度分別為23.65米一棟,其余15.25米。按照本工程策劃,本工程9#樓、10#樓自二層起
6、使用鋁合金模板。為了配合鋁模施工,縮短工期,自6層起采用附著式升降外腳手架。2.4結構設計概況序號項目內 容1建筑功能地下部分弱電間、設備間等地上部分住宅2建筑標高0.000=70.500(m) 3建筑高度基底標高(m)-5.100m建筑高度(m)總高9#檐口高度91.600總高度95.30010#檐口高度100.800總高度104.000室內外高差(m)0.3004層數地下1層 地上9#30層10#32層5建筑層高(m)地下一層5100mm正負零以上各層9#3000mm10#3100mm 6爬架使用層數6層及以上 7爬架使用次數上、下 8爬架架體高度步高14米,共7步,覆蓋4.5個樓層2.5
7、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特點JAGS型系列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主要由:導軌主框架、鋼制防護網、水平桁架(俗稱骨架)、防墜裝置、附著支座、電動葫蘆、吊掛件、控制箱、同步控制裝置、底部桁架組件、螺栓組件以及架體構架等組成。架體搭設示意圖如下:導軌主框架是升降架架體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承受升降架的全部荷載,然后將其傳遞給附著支座,最后通過錨固螺栓傳遞給工程結構,導軌主框架通常采用整體結構或分段對接式結構,由兩根10#工字鋼焊接而成,根據樓層層高不同,分為底部副導軌和副導軌及主導軌組成,導軌主框架整體見下圖:導軌主框架整體示意圖骨架是升降架架體構架的主要組成部分,由內外排水平大橫桿、小橫桿、立桿、網片、立面斜
8、撐組成,組裝的寬度與導軌主框架的寬度相等,并且平行于墻面,主要承受架體構架傳遞下來的架體豎向荷載,并將豎向荷載傳遞至導軌主框架,由圓管焊接而成,通過螺栓進行連接,連接時須注意斜桿交叉呈連續波浪狀布置,如下圖: 骨架連接示意圖附著支座附著支座是升降架的主要承載傳力構件,承受并傳遞升降架的荷載,并集承載、防防傾、導向功能于一身,由鋼材焊接、加工裝配而成,通過錨固螺栓與工程結構相連接,導軌主框架的導軌穿插在導輪座內,利用導向滾輪與導軌的滑動配合,約束導軌主框架的上下運動,如下圖:附著支座安裝示意圖2.5.4防墜裝置防墜裝置原理示意圖本系統由防墜裝置、軌道防墜檔桿、附墻支座、穿墻螺栓組成。防墜裝置連接
9、在附墻支座下方,包括制動槽輪、制動軸、重力棘爪、止轉銷、防墜輪架等組成部分。雙向偏心輪抱軌防墜支座工作原理:利用一對雙向偏心輪抱住導軌的方法,防止爬架架體墜落。 其方法簡述于下:防墜裝置1固定在爬架體底部承重架上,導軌8通過附墻架固定在建筑結構(外墻邊梁或外立柱)外側上。防墜裝置上鋼絲繩5一端與雙向偏心輪的搖臂4端點連接,另一端穿過鋼絲繩導管勾結在電動葫蘆的導鏈上。當爬架在上升和下降時,搖臂拉緊防墜彈簧3驅使偏心輪與導軌保持一定距離。當架體發生墜落時,鋼絲繩與導鏈脫鉤,隨即彈簧3驅動偏心輪搖臂4,將雙向偏心輪緊緊抱緊導軌,達到防止架體墜落的效果。電動葫蘆是升降架升降時的動力設備,它是在手動葫蘆
10、的基礎上,去掉了拉鏈輪和拉鏈,增加電動機和減速器,當電動機電源切斷時,電動機制動使電動葫蘆停止工作。采用電動葫蘆可以通過同步控制裝置方便地解決多機提升的同步問題,實施電氣自動化升降控制,同時還可以避免采用手動葫蘆升降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架體上操作的隱患,它的運轉速度直接影響著升降架升降速度的快慢,常用的7.5T電動葫蘆提升速度為140mm/min,最大提升高度為7.5米,兩鉤間最小距離為0.6米,如下圖:電動葫蘆構造示意圖 控制箱是升降架的電氣控制中樞,分主控箱和分控箱兩種,分別設置在每組升降架架體的第三步架前端和每榀架位置,通過它將三相380V的電源輸送到每臺電動葫蘆,同時對每個機位反饋回來的
11、數據信號進行取樣對比,對超過設定值的危險信號實施保護,切斷整組升降架的電源并聲光顯示其故障部位,直至故障排除。2.6.JASG型附著升降腳手架方案設計指標序號項 目單位設 計 值備 注1架體寬度m2支承跨度m7曲線或折線5.43架體步高m2.04操作層離墻距離mm400底層必須全部密封5升降架自重KN/m4.2水平每延長米6附著支座錨固螺栓規格mmM27墻厚+1807吊掛件銷軸規格mm30858電動葫蘆額定提升力t5-109提升速度mm/min12010預埋孔水平允許偏差mm5011附著面軸線允許偏差mm20是指上下相鄰兩附著支座安裝結構的垂直偏差12電動葫蘆電機功率KW0.5單臺電機功率13
12、操作層承載能力KN/m22允許三步同時作業,僅二步架作業時,允許3KN14單件最大外形尺寸m10#,工字鋼6米導軌外形尺寸15附著支座質量Kg10升降時的移動件16防墜裝置質量Kg30墜落時的保護件17架體懸挑端長度m22.7使用條件及技術要求使用條件1)工作環境溫度-20C+50C;2)工作電源為三相380V5%,頻率為501Hz;3)氣象要求:風力5級,能見度50m;3)周圍空氣中無爆炸介質,無腐蝕金屬的物質和破壞電器絕緣及導電的塵埃;4)相對濕度:80%。2、附著技術要求1)固定狀態時:保證三個附著支座均衡承載;2)升降狀態時:保證約束導軌的附著支座數量不少于兩個;3) 上下兩相鄰附著支
13、座的間距:2.8m;4) 最上層結構砼強度:10MPa;5)預埋孔與結構面垂直偏差:15mm。3、配套材料規格1)立桿規格:冷彎等邊槽鋼58403.5mm;2)全鋼安全網規格:19101250m;3)腳手板:花紋鋼板厚度1.50mm。4)骨架:5#角鋼 4#角鋼5)翻板:1.5mm冷板3.施工部署3.1管理組織機構及崗位職責為確保本項目主體結構施工進度、質量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標的實現,我項目配備具有鋁合金模板施工管理經驗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項目部建立并嚴格執行科學的項目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質量、安全、技術、計劃、成本和合約等方面的管理程序,使整個施工過程實施處于科學的管理之下。本項目組織機構如
14、下圖所示:3.3質量及安全領導小組搭設過程中,因處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組在交叉作業中,故應加強安全監控力度,現場設定若干名安全監控員。水平和垂直材料運輸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域,用紅白三角小旗圍欄。謹防非施工人員進入。同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現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劉志高(項目經理)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工作;李方名(生產經理)副組長,協助組長指揮工作;劉弘洋(租賃單位現場負責人)副組長,協助組長指揮工作;黃云海(技術負責人)組員,負責協調質量及安全指揮工作;符 俊(技術員)組員,負責現場施工指揮,質量技術交底;羅 細(質量員)組員,負責現場施工
15、指揮,質量及安全技術交底;劉文正(安全員)組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工作;3.4安裝及使用策劃3.4.1總體思路本工程標準層大部分外形沿高度方向相對統一,適合爬架防護,為保證施工安全、滿足施工進度、避免發生火災及高空墜物傷人、損物事件,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外圍擬采用 “玖安牌”JASG,不僅最大程度地減少普通鋼管扣件腳手架的高處臨邊搭設作業危險,而且節約了大量的鋼管、扣件、腳手板等周轉材料,符合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低碳節能環保、綠色施工的發展方向。另外,屋面內收后的機房水箱結構施工、采光井、外墻結構多次變化處等局部部位由落地架或外懸挑架進行施工防護(外懸挑架方案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另編)。本工程9-
16、10#棟按4.5倍層高設計,9#棟42個,10#棟42個,共布置70個機位;具體施工范圍如下:本工程計劃9-10#棟從第6層底板開始搭設防護至屋面層頂。爬架施工進度應配合主體結構施工的進度要求,從第2層底板搭設安裝平臺(施工前外墻所有超出標準墻的結構如:雨蓬,裙樓,飄板等都必須爬架提升過后再做),在安裝平臺上組裝爬架和預埋附墻架的穿墻螺桿(架體開始搭設后,上部結構施工開始由爬架提供防護),進度以滿足項目部對結構施工的防護要求為準,當爬架防護范圍內2層結構施工完成并拆除外側模板后,開始安裝第一道附墻架,以后按照滿足結構施工防護要求進度接高架體,當第3層結構施工完成并拆除側模后,開始安裝第二道附著
17、裝置,以后架體根據結構施工的進度搭設到設計高度。根據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02-2010),直線布置的架體支承跨度不應大于7m;折線布置支撐跨度不應大于5.4m;架體的水平懸挑長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架體全高與支撐跨度的乘積不得大于110。為此本工程機位間距直線機位最大點距為6.0m;折線最大距離為4.5m;最大懸挑長度為2.0m;架體全高與支撐跨度的乘積最大為84。3.4.2立面布置的特殊要求本工程集成式升降操作平臺承力機位和工具式架體、電氣提升裝置為專業分包設備,其余(預埋PVC管和架體與主體結構臨時拉接用的鋼管和扣件及進入爬架主控柜銅芯電源線不少于1
18、0mm)為施工單位提供。樓層施工過程中,集成式升降操作平臺為結構施工提供兩層施工面,架體上不能堆放鋼筋、模板等材料,架體升降過程中采用遙控操控, 架體上嚴禁站人(包括操作人員),若架體出現故障,上架操作排除故障人員不得超過兩人。模板班組必須第一時間拆除爬架機位點的位置,滿足爬架附墻支座第一時間的安裝。施工單位提供的圖紙與現場施工不一樣的,所產生的費用或損失由施工單位負責,施工單位在提升前應做好各種拆除等準備工作,因本工程是整體提升,施工單位施工層所裝配的鋼管、鋼筋、模板不得超出墻體200毫米,以免影響整體提升。另外安全通道、施工電梯、塔吊附墻支撐與集成架各自為獨立體系,互不影響。爬架頂部提升防
19、護至屋面層底板面,屋面內收后的機房水箱結構施工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搭設外懸挑架進行施工防護(外懸挑架方案由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另編)。當需要搭設外懸挑架位置處有爬架干擾時,拆除爬架頂部一道2.0m防護網和2.0m立面斜撐,等爬架下降一層后再及時安裝恢復。4.施工計劃4.1施工進度計劃升降腳手架用以滿足工程主體施工及現場實際工程進度為目標。本工程進場時間暫定(以現場施工進度為準),在進入第5層施工前10天,爬架所需物資計劃應落實,按照總包單位施工進度安排附著式腳手架施工計劃。在第5層架體上搭建“附著式腳手架”架設平臺,并隨施工進度逐步組裝爬架平臺至防護層要求高度。常規施工期間每次提升(下降)一次的準備
20、時間6小時,爬架每升、降一片一層,一次需要1個小時左右,基本不占用其他工種作業時間。每層的提升進度節點計劃以滿足總包方施工防護和總包簽發的提升書面指令為標準。4.2材料與設備計劃4.2.1物資準備(1)材料準備根據工程所需材料及設備分析和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編制材料計劃,為施工備料,確定堆放場地及組織運輸提供依據。 (具體數量見架體和防護材料計劃清單)(2)構(配)件和制品加工準備根據腳手架構造體系要求,對構(配)件和制品進行加工。 (具體數量見構配件計劃清單)(3)腳手架施工機具準備租賃或訂購施工機具,并對機具進行檢查驗收。4.2.2材料計劃爬架構(配)件計劃清單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底
21、部桁架標準套702上吊點標準套703主導軌節704卸荷頂撐標準件7025副導軌標準件706腳手板套11077立桿58404.0節7068水平大橫桿50505.0節9679水平小橫桿標準套41810 立面斜撐標準套20711水平斜撐4#角鋼根70712斜拉桿5#槽鋼根26713腳手板連接板用螺栓、母、墊4.8級M1480套33410415腳手板轉角連接角板用螺栓、母、墊4.8級M1480套2510216立桿連接螺栓、母、墊4.8級M1480套28234+801417鍍鋅防火安全立網平米800018專用水平連墻拉結件283.0焊管根10019安全網M5型套2921820穿墻螺栓用墊板1001001
22、0個70421立桿與腳手板連接用、承重梁與立桿連接用螺栓、母、墊4.8級M14130套30210+806+70422斜拉桿用螺栓、母、墊M1450套70423輔助支撐橫桿用螺栓、母、墊M1480M1450套套701270424穿墻螺栓、螺母M32700M32M32彈墊套個個704704270425電動葫蘆7.5t7m臺7026提升鋼絲繩M2010.0米根7027繩卡Y20個70828防墜鋼絲繩M66米根7029繩卡Y6個70830電控柜臺131電纜線米36+22.532超欠載荷載報警器個7033點位控制電箱臺7034智能監控電腦臺140信號傳導線套7036其它4.3.3勞動力計劃為確保該進度節
23、點目標的實現,擬投入管理人員20人,測量人員兩組4人,鋁合金模板拼裝人員兩個班組60人。為確保整個施工階段勞動數量的穩定,采取以下措施:選擇長期合作的、高素質的勞務組織,向其聘用高素質的勞務人員。根據本工程結構的特點、質量、工期要求,對所組織的勞動力進行現場崗位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的操作技能,加強質量意識教育,組織學習國家有關規范、標準、規程、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總設計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該工程的特點,以熟練規范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額定任務,確保計劃用量,滿足施工生產需要。通過各種資金渠道解決好工人的資金供給問題,安定民心,讓工人干的放心,干得稱心,專心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
24、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優勝劣汰,以保證工程的勞動力滿足要求。做好后勤服務,提供良好的物質、精神文明生活條件,使其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5.升降架的安裝5.1綜述JAGS系列升降架由架體構架、附著支承系統、升降系統、防墜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架體防護等六部分組成:1)架體構架:由導軌主框架(簡稱主框架)、水平大橫桿、立面斜撐組成。2)附著支承系統:包括附著支座、錨固螺栓及特殊附著轉換件等組成。3)升降系統:由吊掛件、電動葫蘆、底部桁架、鋼絲繩組件組成。4)防墜系統:每個機位均設有獨立的防墜裝置,每榀主框架有三個獨立附墻點。5)電氣控制系統:由總控箱、分控箱及控制線路組成,線路及箱體周圈敷設在
25、第三步架體內。6)架體防護:隨架體同步搭設完成的安全防護措施,包括有底部密封板、翻板、沖孔鋼網、等構成。5.2安裝施工流程搭設安裝平臺擺放龍骨板、加固定位龍骨按平面布置圖組裝豎龍骨、下承重梁、內擋橫桿、做底層水平固定拉結安裝第二道龍骨板、下節軌道、與上層結構物做剛性拉結安裝沖孔鋼網安裝第一道附墻支座安裝第三道龍骨板、安全網、上承重梁、豎向斜弦桿安裝內挑板及翻板依次安裝第二節豎龍骨及導軌(根據豎龍骨長度可調節安裝順依次安裝第四道龍骨板及沖孔鋼網依次安裝第二、第三道附墻支座依次安裝第五道龍骨板及沖孔鋼網依次把架子組裝完畢上部架體與結構進行有效拉結(拉接間距不大于4m)擺放電控柜、分布電纜線、安裝電
26、動環鏈葫蘆、同步報警器、提升鋼絲繩,接線、調試電器系統預緊電動環鏈葫蘆、檢查驗收、拆除架體與結構上部拉接、同步提升一層安裝全部完畢、進入提升循環5.3搭設平臺架(找平架)5.3.1搭設要求首次安裝爬架需要對底部雙排架進行拉結,水平間距45m,豎直間距不大于標準層層高,搭設爬架之前需要在地面拉設警戒線,警戒線距離建筑外邊線1520m,并派專人進行值守,其它無關人員不得入內。首次安裝爬架需要對底部雙排架進行拉結,搭設爬架之前需要在地面拉設警戒線,警戒線距離建筑外邊線1520m,并派專人進行值守,其它無關人員不得入內,平臺可以由原防護架改造而成,離墻距離不大于200mm,平臺寬度1.2m,外側搭設單
27、排防護,單排防護高度1.5m。如原防護架寬度不足,外側搭設挑架。在每個小橫桿下面有兩根立桿,每根立桿一個防滑扣。爬架組裝兩層后及時附墻卸荷,爬架提升后,方可拆除底部雙排架,找平架要統一找平,結構轉角部位亦要高度一致。找平架的質量要求(1) 找平架的強度:要求承受集中荷載6KN時,主節點處扣件不下滑或破壞,架體下沉量小于10mm。(2)找平架的穩定性:找平架的平臺標高任意位置應能承受1kN水平推力下而不產生大于10mm的變形。找平架應每隔3米與結構間進行一次硬拉接,高度在水平支承桁架標高下返1米以內為宜。找平架的構造要求(1) 內外立桿要求:其建筑結構側距內側外表小于200mm,外立桿外側距結構
28、外表應大于1500mm并做好防護桿、掛好安全網。(2) 縱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縱向水平桿不得影響集成架的安裝。如有影響可將縱向水平桿置于豎向桁架的外側或內側進行調整即可。轉角處兩個方向的縱向水平桿必須處于同一標高位置。(3) 水平度要求:找平架的內外高差不大于5mm,周圈閉合差不大于10mm,同一直線段1米范圍內嚴禁出現大于10mm的急劇高差變化。找平時推薦由放線工用水準儀進行找平,如果現場采用水平尺或塑料水管進行找平時,每次測找完畢應與起始點進行復核,偏差在5mm以內為合格,超過則應重新做,并查找出問題原因。夏天使用塑料水管進行找平時,在使用前應檢查中間是否有氣泡、管子是否打結堵塞,將管子兩
29、端并放在一起,等待大約1分鐘液面水平時再使用,夏天氣溫高須注意使用中容易出現氣泡,冬天氣溫低水容易被凍結且塑料管極易脆斷,因此冬季施工時不得使用塑料水管進行找平。地面警戒線拉設示意圖爬架搭設屬于高空作業,操作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正確佩戴安全帶。并按照安裝技術要求嚴格執行。5.4支撐與附著件預埋件的埋設由棟號長組織實施,預埋時預埋件與結構配筋點焊或綁扎,防止澆注時預埋件位置偏移。預埋件兩端利用膠帶封堵,防止澆注時注入混凝土;螺栓死預埋時螺栓裸露部位絲桿要涂抹黃油,并用塑料布包裹,防止砂漿凝固后螺母不能旋入。注:預埋位置是否準確是腳手架運行操作的關鍵,利用直尺、卷尺及鉛錘吊線進行預埋檢測。預埋孔的
30、安裝1)機位的預埋孔設在剪力墻或者邊梁上,每個機位按設計位置中心線以及中心線的左或右埋設二根預埋管,孔位水平間距為25030mm。采用M30的穿墻螺栓,由于建筑物樓層間梁的平面位置有變動,預埋孔的位置應以建筑物軸心為標準進行確定。各機位具體預埋位置詳見平面布置圖。2)預埋孔平面位置要求按爬架預留示意圖確定。3)預埋管立面位置為該層樓板下表面以下10020mm,預埋管采用40的PVC管。4)預埋管必須與鋼筋捆扎牢固,以免澆灌砼時被震歪或移位。本工程預埋形式各機位的預埋設置形式及卸荷模式有以下幾種:(1)梁或無板陽臺及剪力墻正常預埋(2)層飄板處的預埋形式5.4腳手板的組裝按平面布置圖的布置尺寸擺
31、放龍骨板,用專用的節點板連接龍骨板并用扣件固定好。5.5立桿和斜桿的組裝按平面布置圖的布置尺寸組裝豎龍骨,用專用的斜桿固定好豎龍骨。5.6第二步龍骨板的組裝按方案的設計組裝第二步龍骨板5.7沖孔網的安裝5.8防墜防傾裝置安裝在每層結構上預埋PVC管,采用專用的穿墻螺栓對防墜防傾裝置安裝。細部連接節點示意圖如下:5.9細部節點示意底部翻板5.9.2上吊點示意圖5.9.3沖孔網完成后的效果圖5.10安裝配電及提升系統架體控制箱分為主控箱和分控箱,主控箱為一組一個,分控箱為每個主框架處一個。主控箱和分控箱全部安裝在架體第三步架的外側面,一般主控箱安裝在每組架的端頭且易操作的地方,進線端的兩主控箱安裝
32、在兩組相鄰的兩端頭,依此兩端頭分左右兩路延伸布置,分控箱則安裝在每榀主框架雙管吊點的位置。根據確定出的主控箱和分控箱的位置捆綁木方,木方采用12#鐵絲捆綁在架體外排中上兩根橫桿上,每個電箱的位置捆綁兩根,兩木方的距離依電箱的寬度而定,在綁好的木方上安裝主控箱/分控箱保護箱,位置靠木方的上端居中,在保護箱內安裝各相應電箱,安裝位置應靠箱體上端居中,電箱的四個安裝腳采用自攻釘擰緊固定。電箱固定后在箱間做PVC線管,先鋪設主電路線管,線管內穿電源線,源線應采用3614平方線橡套電纜,其安裝應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要求,壓線時一定注意主電源線與電箱中的電線顏色相配一致,中途不
33、要更改,否則會出現中間錯相,引起相序混亂。配電線路安裝完畢后,正式通電前應進行絕緣阻值的檢查,其各相間及相與零線之間的絕緣阻值不得小于0.5M,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試通電,持續時間不得超過1秒鐘,確認沒有問題后,方可長時間通電工作。通電后,應依據設計功能要求,逐個檢驗其電氣功能的完好性。 電控柜要求:電控柜采用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護措施,須設漏電保護裝置、交流主電源總線、五芯線進入控制臺前必須加設保險絲及電源總閘。(見動力系統電氣原理圖)電動葫蘆的安裝要求:所有電動葫蘆在安裝前必須檢查,安裝時,必須檢查鏈條是否翻轉、扭曲,防止卡鏈。接通電源后必須保持正反轉一致,在使用過程中換接電源線,亦必須保持正
34、反轉的絕對一致,以通電試機為準。同步提升誤差不得大于30mm層。電控柜、電動葫蘆外殼按要求接零保護。6.升降架的使用6.1管理控制升降架的使用,必須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通過各種檢查、驗收手段保證施工中的“無傾翻、無下墜、無死亡、無重傷”事故發生。1)、在升降架的使用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實行各級、各階段的檢查、驗收制度;2)、架體組裝過程中,班組應先認真自檢、復檢,再報升降架廠家、施工總包單位及現場監理單位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報當地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3)升降架在使用中主要進行以下三個階段的控制驗收: a、升降架在每次升降前組織驗收,驗收合格經驗
35、收人員簽字后,方可進行升降;b、升降架的每次升降,必須設置現場總指揮,記錄升降過程;c、升降完成后,必須對架體再進行一次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2架體的升降升降架的升降由電動葫蘆提供動力,電動葫蘆上端掛在吊掛件上,下端鉤在雙管吊點上,提升或下降時通過收緊或放松電動葫蘆的鏈條來實現。升降架升降程序:準備工作升(降)架前檢查上吊點懸掛葫蘆葫蘆預緊松開附著支座上的固定扣件升(降)架過程監控臨時停架取下下(上)附著支座安裝上(下)附著支座提升(下降)到位安裝附著支座上的固定扣件松開葫蘆恢復組間連接及安全防護檢查驗收準備工作升降前應做好必須的準備工作,檢查架體節點的附著情況,吊鉤、吊環、吊索及
36、構件焊縫情況,防墜裝置的工作情況,彈簧是否失效等,并對使用工具,架子配件進行自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整改合格后進行升降。上層需附著附著支座的墻體結構的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或超過10MPa方可進行升降,從上往下數的第二層結構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70%,第三層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按升降架每次升(降)作業前檢查記錄內容認真檢查,合格后報項目部驗收,升降前填寫升降架每次升(降)作業申請表報項目部批準后方可提升。固定吊掛件吊掛件采用M30穿墻螺栓固定在結構混凝土上,螺栓兩邊加墊片(10010010)(部分吊掛件只能一邊加墊片),螺母擰緊后保證螺栓伸出螺母端面至少3個絲扣。將吊掛件固定好后,電動葫
37、蘆固定于吊掛件上,通過吊索或吊環將架體勾掛住,并張緊鏈條,使每個葫蘆的受力情況基本一致。架體的升降升降架提升時,應在每榀導軌主框架最上一個附著支座旁固定好吊掛件、掛好葫蘆、鏈條的另一端應掛住架體的吊點位置,全部工作完成后,所有葫蘆同步提升,提升約50mm高度后拆掉定位傳力扣件,繼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拆下最下面的附著支座,并裝在最上面。繼續提升,當達到要求高度后,進行調平,兩榀導軌承力架高差應控制在10mm內,每組架中最大高差應控制在30mm內,滿足上述要求后,應立即蓋好翻板,安好固定扣件,使用中所有定位傳力扣件必須全數上齊。當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時,不應進行升降工作,并在固定附著支座的下方加裝固定
38、扣件。架子下降前,首先應掛好葫蘆,然后將鏈條張緊,提升約50mm高度后方可松掉所有定位傳力扣件,然后慢速下降架子,當導軌脫出上部的固定附著支座后,應立即拆除該固定附著支座安裝于導軌下面無固定附著支座的建筑結構上。當下降一層樓高度后,立即安裝定位傳力扣件。架子升降時,必須卸除架體上的荷載,人員必須撤離,且得到工長的正式通知后方可進行升降。裝修工程時,還必須經質檢部門同意后方可下降。同時升降的升降架必須做到同步升降,當不同步時應對不同步的升降架進行單獨升或降來予以調整。升降架分組提升時應在組與組之間搭設攔桿,并用安全網密封,防止墜人掉物。升降注意事項升降架每次升降前都要經過檢查驗收,重點檢查升降架
39、的附著連接情況、提升裝置、導向裝置、防墜裝置、密封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整改,整改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升降。(1)升降架提升時,必須在每榀主框架旁固定好吊掛件、掛好電動葫蘆,全部工作完成后方可提升。(2)升降腳手架升降過程中,每一提升裝置及每跨均應有人監視觀察,嚴密監視其運行情況,及時排除翻鏈、絞鏈和其它影響正常運行的故障,保持相互可靠的聯絡。(3)升降腳手架升降過程中,如遇到刮卡或拉力突增、減等情況,應立即停止升降,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升降。(4)升降腳手架升降到所需高度后,操作人員應密切配合,盡快將升降腳手架與建筑物結構附著固定,蓋好翻板。(5)固定附著支座與建筑結構之間的連接螺栓按1
40、80200N/M力矩要求擰緊,螺栓露出螺母應不少于5扣和15mm,兩端必須保證雙螺母并墊好墊片。(6)并校正導軌垂直度要求兩個方向總高范圍內不大于5mm和調校該組架的水平通直度,水平中心位移偏差應小于30mm。(7)提升到位并調平后,必須在每個固定附著支座處導軌上安裝四個定位扣件,定位扣件與固定附著支座面及上下相鄰兩扣件必須貼緊,定位扣件未安裝齊全,操作人員嚴禁撤離。(8)夜間、雨雪、濃霧或5級以上大風時,嚴禁進行升降作業。(9)嚴禁作業人員酒后上架操作。升降作業指導書A:腳手架操作人員各就各位,由架子班長發布指令提升(或下降)腳手架。B:腳手架提升起50mm后,停止提升,對腳手架進行檢查,確
41、認安全無誤后,由架子班長發布指令繼續提升腳手架。C:在腳手架提升過程中,腳手架監控操作人員,要巡視腳手架的提升情況,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吹口哨報警。D:總控按鈕操作員聽到口哨聲立即切斷電源,停止提升腳手架,并通知架子班長,等查明原因后,由架子班長重新發布提升腳手架的指令。E:腳手架提升高度為一個樓層高,提升到位后,班長發布停止提升指令。F:腳手架提升到位后,首先將翻板放下,并且固定好。G:安裝支頂器,支頂器必須擰緊項實。H:將電動葫蘆松鏈,把提升掛座拆下,安裝到上層(下一層)相應位置并把提升鋼絲繩掛好。注意在電動葫蘆松鏈時,防止發生誤操作(即應按下降按鈕)。I:爬架組裝完畢后驗收合格要試提升,
42、一切正常方可正式提升。全金屬集成式附著升降腳手架提升后,結構的臨邊防護處理架體提升前,總包方必須先做好主體結構的臨邊防護措施,否則架子不予提升,具體臨邊防護措施由總包方編制可實施性方案。6.3架體搭設與提升前后及使用中的要求搭設與升降前后及使用中檢查要求安裝完畢提升前的檢查與驗收:主要由安裝單位、總包單位、監理單位聯合進行。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內容進行檢查。首次使用時,由分包單位負責自檢、總包單位負責復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現場檢查驗收,最后由分包、總包、監理簽字后方可進行試升降,并做好首次使用檢查記錄。 升降前的檢查與驗收:由分包單位負責自檢、總包單位負責復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現場再檢,最后由分
43、包、總包、監理簽字后方可進行升降;主要檢查的項目有:臨時附墻桿是否拆除、有無障礙物、設備是否完備、各受力桿件安裝是否到位、架體上的建筑材料及垃圾是否清理干凈等。升降后的檢查與驗收:由分包單位負責自檢、總包單位負責復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現場再檢,最后由分包、總包、監理簽字后方可交給土建班組使用。主要檢查的項目有:臨時附墻桿是否加好、封閉是否嚴實、設備是否遮蓋防塵、各受力桿件是否完備且充分受力等。6.4架體與其它構件協調的處理塔吊附墻塔吊附墻不能與提升機構及豎向龍骨發生干擾。在塔吊附墻處,采用特質的1米的吊橋腳手板,兩塊腳手板之間采用轉角連接角鋼連接,當附墻和腳手板抵觸時,轉角連接角鋼松開一邊螺栓
44、,通過鋼絲繩拉力把吊橋腳手板翻轉上去,翻轉上去前在腳手板上下(避開附墻)增加臨時橫龍骨,架體通過附墻后恢復吊橋腳手板,安裝好轉角連接角鋼。此處的防護網也采用可活動式的在現場用合頁連接,當附墻和防護網相抵觸時,兩片防護網打開,架體通過附墻后恢復防護網。提升時應設專人看守,確保提升安全和支架整體性。如圖施工電梯具體位置詳見平面布置圖,施工電梯在爬架下方,爬架在此位置預留一層以方便施工電梯的附墻。如圖所示底部翻板及封閉翻板封閉要嚴密,不宜角度太大,應該與樓層基本平行,稍微有些角度即可。7.升降架的拆除升降架的拆卸工作必須按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操作規程的有關要求進行。拆除工程前應對操作工人進行安全技
45、術交底。為確保拆架安全,升降架的拆除必須按以下步驟進行:7.1拆架前的準備工作1)拆除前必須對拆架的操作工人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2)拆除前必須準備好必須的安全防護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手套等)和工具(扳手、工具包等)及通訊工具。3)拆除前必須清除架體內的所有建筑垃圾,減少拆架時建筑垃圾墜落傷人的可能性。4)拆除前必須在擬拆架區域的下方設置安全警戒區域,未設置專人巡視,無關人員嚴禁進入警戒區域內。7.2升降架的拆除1)升降架升降到位,按正常升降程序將架子固定好,定位傳力扣件安裝到位。2)按升降架組裝的逆程序拆除所有電器控制線路、提升設備、上下吊掛件等構件,然后分類吊到地面并堆放整齊或及時
46、運離進行維護保養,注意小件吊離時必須用桶裝或袋裝穩后再吊離。3)按升降架組裝的逆程序,從分組處開始拆除升降架的鋼管架體,拆除順序為:架體頂部幾步架外層防護安全網 拆除幾步架外側立面撐桿 拆除頂步架內擋腳板、腳手板 拆除欄桿、小橫桿、大橫桿拆除可拆之立桿 重復上述步驟,逐步往下拆除架體。4)拆除到頂部附著支座位置時,將該附著支座拆除后沿導軌向上移出,拆除到下部二個附著支座時,在附著支座處的導軌主框架上下方各裝一個定位扣件,使附著支座固定在導軌主框架的該處不能移動,并用鐵絲將附墻螺栓和螺母、墊板綁牢固定導軌主框架上。5)升降架拆除到只有主框架和下部最后一個附墻固定附著支座時,用塔吊鉤掛好主框架上部
47、稍往上提10mm,由建筑結構內拆除附墻螺栓并往外頂出,然后水平吊至地面平放解體。7.3拆除注意事項1)升降腳手架拆除時,所拆除的升降腳手架架料必須邊拆除邊吊離,嚴禁集中堆放在架體上。2)升降腳手架拆除時,整個架子上不應站有與拆架無關的其他任何人員。3)整個拆除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普通鋼管腳手架的有關安全規定,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所拆構件、桿件嚴禁拋扔。架子拆除后應及時將設備、構配件及架子材料運走或分類堆放整齊。8.安全注意事項8.1物料平臺不得與升降架各部位和各結構構件相連,其荷載應獨立的直接傳遞給建筑工程結構。8.2當架體遇到塔吊、施工升降機、物料平臺需斷開或開洞時,斷
48、開處應加設欄桿和封閉,以防止人員及物料墜落。8.3架體在使用中其頂部必須與建筑物進行臨時的連接、支撐,防止架體頂部晃動過大,晃動值最大10mm。8.4升降腳手架在使用過程中嚴禁進行下列作業:1)利用架體吊運物料;2)架體上拉結吊裝纜繩(索);3)在架體上推車;4)任意拆除結構件或松動連結件;5)拆除或移動架體上的安全防護設施;6) 起吊物料碰撞或扯動架體;7)利用架體支撐模板;8)禁止集中堆放單體重量超過2KN的物料:如電焊機、鋼結構配件箱、成堆鋼筋及模板材料等;9)遇五級(含五級)以上大風,應立即停止使用,所有人員應撤離架體,并應預先對架體采取加固及拉結措施。9.保養與維護為了保證升降架的正
49、常使用,減少和避免事故隱患的發生,必須定期對升降架進行維護和保養,詳見后附升降架保養與維修表。9.1升降架每次提升前,施工班組應對所升降的架體的固定附著支座內的防墜裝置彈簧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升降。9.2定期對電動葫蘆進行維護保養,加注潤滑油,檢查電動葫蘆自鎖裝置,鏈條情況等。9.3檢查構件焊接情況,懸掛端下沉情況,扣件松緊情況等。9.4檢查吊掛件、鋼絲繩及鋼絲繩夾的松緊情況等。9.5每次提升后應用編織袋保護好固定附著支座,避免水泥砂漿及灰塵雜物等進入附著支座防墜裝置內,以保護防墜裝置能靈活動作。10.附著升降腳手架升降過程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0.1應急救援準備
50、(1)組織機構及職責1)項目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序號單位姓名職務主要職責手機1總包及分包劉弘洋項目經理指揮、協調158658765462趙鈺輝總工聯絡、巡邏186549709723周運泉安全員疏散、逃生4單興旺施工班長救治、送治186071659912)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對項目突發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理。(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安全員負責主持、組織每年進行一次按各類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施工管理部負責對
51、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應急物資的準備 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應急設備:車輛兩臺附近救護醫院: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地址: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船山路69號電話:0734-8279008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管理。(4)火警119,人員傷亡120。10.2應急預案(1)坍塌事故應急預案1)防坍塌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施工員及安全員,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其他人員做協助工作。2)發生坍塌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
52、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班組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還應安排專人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材料,防止造成次生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3)如果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按預先分工進行搶救,架子班組長組織所有架子工進行倒塌架子的拆除和拉牢工作,并防止其他架子的
53、倒塌,如有人員被砸,應首先清理搶救被砸人員。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科,并請求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2)傾覆事故應急預案1)如果有塔吊傾覆事故發生,首先由旁觀者在現場高呼,提醒現場有關人員,立即通知現場負責人,由安全員負責撥打應急救護電話“120”,通知有關部門和附近醫院,到現場救護,現場總指揮由項目經理擔當,負責全面組織協調工作,施工員親自帶領有關班組長及,分別對事故現場進行搶救,如有重傷人員由專人負責送外救護,電氣應先切斷相關電源,防止發生觸電事故,門衛值勤人員在大門口迎接救護車輛及人員。2)其他人員協助生產負責人對現場清理,抬運物品,及時搶救被砸人員或被壓人員,最大限度的減少重
54、傷程度,如有輕傷人員可采取簡易現場救護工作,如包扎、止血等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傷亡事故。3)如有腳手架傾覆事故發生,按小組預先分工,各負其責。架子班組長應組織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關腳手架,其他人員應協助清理有關材料,保證現場道路暢通,方便救護車輛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降到最低。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科,并請求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3)物體打擊事故應急預案1)防物體打擊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施工員及安全員,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不紊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其他人員協助施工員做相關輔助工作。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
55、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工作,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科,并請求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4)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1)防機械傷害事故發生,項目部成立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擔任組長,施工員及安全員,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
56、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其他人員做協助工作。2)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同時通知生產負責人組織緊急應變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水、電工協助送外搶救工作,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科,并請求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5)觸電事故應急預案1)脫離電源對癥搶
57、救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2)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B、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飯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c、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3)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B、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
58、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C、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A、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并對其嚴密觀察。B、如故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礙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C、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
59、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己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D、人觸電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E、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F、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搶救而搶救過來的。有經過六個小時的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擠壓法搶救而活過來的實例。只有經過醫生診斷
60、確定死亡,才能夠決定停止搶救。(6)高空墜落事故應急預案一旦發生高空墜落事故由安全員組織搶救傷員,項目經理打電話“120”給急救叫中心,由班組長保護好現場防I上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員做好現場救護工作,水、電工協助送傷員外部救護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由安全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值勤門衛在大門口迎候救護車輛。如事故嚴重,應立即報告公司安全科,并請求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10.3事故處理(1)事故調查組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建議,項目經理部負責落實處理(2)因忽視安全生產、規章作業,違章指揮、玩忽職守或
61、發現事故隱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至造成傷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給予企業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0.定期維護保養計劃10.1維護保養計劃 全金屬集成式附著升降腳手架屬于大型建筑施工設備,它與所有設備一樣,需要定期維修保養,其保養的好壞程度直接影響著爬架平臺的爬升情況和使用壽命,必須按照制度嚴格執行。(1)每半月定期由安全員對架體的螺栓、螺母、導軌、提升受力件等進行檢查。檢查是否有缺損、松動、變形、失效等異常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進行維護更換,并做好記錄。(2)導向件的導輪和定位螺栓表面必須定期潤滑(一般每一個月潤滑一次),外露的螺紋表面必須用黃油涂抹,防
62、止銹蝕和混凝土凝固。(3)施工期間,每次澆注完混凝土后,必須將導輪表面的雜物及時清理,以便導輪順利運行。(4)葫蘆的表面要用帆布或塑料布包封,以免雜物掉入,同時葫蘆的鏈條和提升鋼絲繩要定期涂潤滑油(一般每半個月潤滑一次),以防鏈條生銹。(5)架上雜物必須安排專人及時清理。(6)工程竣工后,應將爬架平臺的所有零件表面異物徹底清除干凈,并重新涂漆,將已經損壞的零件重新更換,以便投入下一工程。10.2使用安全注意事項(1)嚴禁拆卸或損壞爬架平臺所用螺栓、螺母、鋼絲繩、鎖具卸扣、連墻掛板、鋼管支架、電纜線等零部件(2)嚴禁拆除或損壞爬架用防護設施。(3)嚴禁利用外爬架用作支模板架;(4)嚴禁利用外爬架
63、用作垂直運輸工具。(5)各班組應及時清理本班組堆放出在爬架上的雜物和垃圾。(6)在爬架上嚴禁集中堆放材料和機具。(7)爬架升降過程中,除爬架操作員外,其他人員禁止在爬山架上或爬架防護臨邊作業。(8)做好爬架升降前檢查記錄表(9)記錄好爬架升降過程人員分工檢查記錄表(10)做好爬架升降后使用檢查交接表10.3附著升降腳手架維護保養記錄表序號維護主項維護分項主要維護內容維護人簽字1爬升機構附墻支座附墻支座各螺栓母清理上油;導軌接頭螺栓母清理上油導軌2提升機構更換壞損機械部件;鏈條上油;插頭,插座、電纜無破損無漏電;電控柜各部件齊整、性能正常3支撐系統各螺栓、母清理上油4防護系統立網更換破損件;更換
64、補充壞缺的翻板走道板內封閉翻板片架端頭封閉5架體系統架體清理螺栓母齊整、無腐蝕、無滑絲現象或脫落以為現象;垃圾雜物清理及時6鋼絲繩繩卡、鋼絲繩繩卡齊整、吃力、無損壞,卡位正確;無銹蝕、保養到位項目名稱:華耀十里江灣說明:嚴格按照維護保養制度執行;保養應堅持日常維護和定期保養結合;定期全面保養間隔應不超過1個月并有責任人簽字;日常保養應由班組長或指定人員負責。11.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是施工企業的追求,同時也是建筑業和社會的需要。文明施工管理的水準是映一個現代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的重要特征。現按照國家及當地政府有關規定,公司對派駐工程的一切人員進行教育,提高文明素質,提高管理水平,要以嶄
65、新的精神面貌現給社會各方面,把文明施工做為維護企業形象、企業信譽基本工作,要求全體員工自覺自地積極參與。1)自覺遵守工程現場各種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班組的言行。2)定期舉行文明施工會議,總結和檢討施工和生活中的文明問題,并予以通報。3)加強員工環保意識,共同創建和諧生活和施工環境。4)加強文明施工檢查,積極監督員工的自覺性和規范性。5)注意搞好現場各兄弟單位之間的團結協作,作好互諒互讓,講文明、講禮貌、不吵架、不打架、遵守紀律。絕對服從項目部現場管理。6)施工現場管理要體現企業精神面貌,管理面貌,施工面貌,文明施工現場要講究社會效益。7)開展綜合治理和環境保護。開展文明施工教育,加強治安與保
66、衛,加強成品保護和環境保護。8)加強對人員的環保知識教育,嚴格控制人為噪聲最大限度的減少噪聲擾民。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對施工人員加強文明施工教育,控制噪聲污染。12.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JASG型)計算書1.計算依據(1)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202-2010)備案號J999-2010(2)鋼結構設計規范GBJ50017-2003(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2.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的結構形式及計算參數2.1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的結構形式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的結構形式如圖2-14所示。 圖2-1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正立面圖 圖2-2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側立面圖
67、圖2-3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1-1剖面圖 圖2-4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俯視圖(此圖去掉腳手板)2.2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計算參數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各構件所選用的材料及規格如表2-1所示。表2-1 附著導軌升降腳手架各構件所選用的材料及規格表編 號名 稱規 格材 料1水平大橫桿角鋼50506Q2352主框架外立桿槽鋼C80403Q2353外立桿冷彎槽鋼C58404Q2354縱向斜撐冷彎槽鋼C58404Q2355內立桿冷彎槽鋼C80403Q2356水平小橫桿冷彎槽鋼C58404Q2357副導軌工字鋼I10Q2358主導軌工字鋼I10Q2359立面斜撐角鋼40404Q23510葫蘆過渡斜撐角鋼404
68、04Q23511水平斜撐角鋼40404Q23512底部桁架槽鋼C63404.8Q23513高強螺栓8.8級M2745號鋼14卸荷頂撐普通螺栓M27Q23515鋼絲繩20mm光圓鋼絲繩75號鋼16腳手板1.7mm花紋鋼板Q235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使用工況下的計算3.1有限元的模擬根據實測的幾何尺寸以及構件的規格,采用Midas/Civil2015有限元軟件對爬架進行結構校核計算。主框架內、外立桿,副導軌,卸荷頂撐,葫蘆過渡斜撐,主導軌均用梁單元模擬,腳手板、防墜網均采用板單元進行模擬,水平斜撐、立面斜撐以及縱向斜撐采用桁架單元進行模擬,主導軌與副導軌之間的槽鋼用彈性連接里面的剛性連接進行模擬,
69、為考慮整個模型與實際模型相一致,釋放部分梁端約束。使用荷載包括整個結構的自重組成的恒載,以及施工活載,風荷載。風荷載換算成梁單元荷載作用于爬架各外立桿上。施工活荷載換算成梁單元荷載作用于水平大橫桿上,桿件自重由軟件自動計入,電動葫蘆換算成節點荷載作用于水平小橫桿上。整體模型如圖3-13所示。圖3-1 整體模型圖圖3-2 側面圖圖3-3 俯視圖3.2荷載的計算(1)電動葫蘆荷載每個主框架內的機位上架處都有一個電動葫蘆,質量為100kg/個,加載情況如圖3-4所示。圖3-4 電動葫蘆荷載施加圖 (2)活載按結構施工工況進行計算,同時作業層數為2層,將活荷載作用于第一層和第二層,每層活荷載標準值為,
70、折算成梁單元荷載作用于水平大橫桿上。 一層活荷載計算:,如圖3-5所示。圖3-5 一層活荷載施加圖 二層活荷載計算:,如圖3-6所示。圖3-6 二層活荷載施加圖(3)風荷載風荷載標準值計算公式: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12的規定采用,地面粗糙類型為C類,海平面高度為200m,取2.03; 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其中為擋風系數,應為腳手架擋風面積與迎風面積之比,取0.701,故; 基本風壓值,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續表E.5中年的規定采用。工作狀態應按湖南地區的10年風壓最大值選用,取,升降及墜落工況,可取計算; 風振
71、系數,一般可取1。綜上,風荷載標準值為; 外側兩立桿的梁單元荷載為: ;其余外立桿的梁單元荷載為: 。風荷施加如圖3-7所示。圖3-7 風荷載施加圖3.3使用工況下有限元分析結果(1)計算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性及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考慮風荷載時,式中: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 恒載分項系數,取1.2; 活載分項系數,取1.4; 恒載效應的標準值; 活載效應的標準值; 風荷載效應的標準值。(2)支座設置情況 根據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CJ202-2010)規定,架體懸臂高度不得大于架體高度的2/5,且不得大于6m,本腳手架:162/5=6.4m
72、6m,實際中將支座按懸臂高度4m設置,每個主框架沿豎向高度3m,6m,9m,12m設置四個附墻支座,9m處設置一個防墜裝置。6,9,12m三個附墻支座設置卸荷頂撐約束x,y,z方向線位移,3m處附墻支座不安裝卸荷頂撐,故只約束x,y方向線位移,支座的間距為3m。支座設置如圖3-8所示。圖3-8 支座設置圖(圖中X軸正方向為水平向右,Z軸正方向為豎直向上,Y軸正方向為垂直于紙面向里)(3)支座反力支座反力如表3-1所示。表3-1 支座反力表支座FX(N)FY(N)FZ(N)支座FX(N)FY(N)FZ(N)17143.4-1760.20154476.2165.0020020659.3160069
73、20.0315414.21978.90171519.3-1011.2040028165.0180012407.9515388.6-3386.40196992.43185.0060027005.5200025414.376579.0107.00217655.8-765.8080019072.7220016650.594326.9-177.10231843.51672.1010003973.8240017130.0119904.8-29.902511018.854.2012007463.32618235.345.501310292.229.102717732.773.3014005937.9281
74、0992.1-202.50正值表示與整體坐標系正方向一致,負值表示與整體坐標系負方向相一致。(4)結構變形圖爬架結構變形如圖3-916所示。圖3-9 結構變形三維圖圖3-10 結構變形三維圖側面圖圖3-11 x方向結構變形圖圖3-12 x方向結構變形圖側面圖x方向的位移最大值出現在從右往左數第五根外立桿的下端,大小為-7.407mm,已在圖3-11中標記出來。圖3-13 y方向結構變形圖圖3-14 y方向結構變形圖側面圖y方向的位移最大值出現在A機位導軌的下端,大小為-0.385mm,已在圖3-13中標記出來。圖3-15 z方向結構變形圖圖3-16 z方向結構變形圖側面圖z方向的位移最大值出現
75、在從右往左數第五根內立桿的下端,大小為-1.432mm,已在圖3-15中標記出來。以下各幅圖中顯示的應力均為midas結果顯示里面的組合應力,組合應力即為軸力產生的應力加上兩個方向彎矩產生的應力。應力一般規定受拉為正,受壓為負,即拉正壓負。(5)水平大橫桿局部加強水平大橫桿需局部加強的位置如圖3-17所示。圖3-17 C機位水平大橫桿需局部加強位置圖圖3-18 水平大橫桿未局部加強時的應力圖圖3-19 水平大橫桿局部加強后的應力圖水平大橫桿尺寸為等邊角鋼50mm50mm6mm,圖3-17所處最大組合應力為225.4MPa(見圖3-18),超過了鋼材強度設計值215MPa,采用在水平大橫桿內側焊
76、接等邊角鋼40mm40mm4mm的方法進行補強,補強角鋼長度為360mm,經驗算加固后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84.9MPa(見圖3-19),符合規范要求。(6)爬架整體組合應力最大值爬架整體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3-20所示。圖3-20 爬架整體最大應力圖由圖可知,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B機位處副導軌與水平大橫桿交接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98.6MPa。(7)桁架桿件組合應力最大值桁架桿件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3-21所示。圖3-21 桁架桿件最大應力圖由圖可知,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B機位處,從上往下第二根縱向斜撐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41.1MPa。 (8)水平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水平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
77、如圖3-22所示。圖3-22 水平大橫桿應力圖由圖可知,水平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B機位處從下往上數第二層內側水平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98.6MPa。(9)水平小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水平小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3-23所示。圖3-23 水平小橫桿應力圖由圖可知,水平小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B機位處,最下層,從右邊往左數第四根,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85.4MPa。(10)爬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爬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3-24所示。圖3-24 爬架立桿應力圖由圖可知,爬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結構外側從右往左數第四根立桿與水平大橫桿連接處,在該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65.7MPa。(1
78、1)導軌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導軌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3-25所示。圖3-25 導軌架立桿應力圖由圖可知,導軌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C機位導軌架立桿最上面的支座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84.2MPa。(12)附墻支座組合應力最大值附墻支座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3-26所示。圖3-26 附墻支座應力圖由圖可知,附墻支座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C機位卸荷頂撐下端的方鋼管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85.8MPa。4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升降工況下的計算4.1有限元的模擬根據實測的幾何尺寸以及構件的規格,采用Midas/Civil2015有限元軟件對爬架進行結構校核計算。主框架內、外立桿,副導軌,卸荷頂撐,葫蘆
79、過渡斜撐,主導軌均用梁單元模擬,腳手板、防墜網均采用板單元進行模擬,水平斜撐、立面斜撐以及縱向斜撐采用桁架單元進行模擬,主導軌與副導軌之間的槽鋼用彈性連接里面的剛性連接進行模擬,為考慮整個模型與實際模型相一致,釋放部分梁端約束。使用荷載包括整個結構的自重組成的恒載,以及施工活載,風荷載。風荷載換算成梁單元荷載作用于爬架各立桿上。施工活荷載換算成梁單元荷載作用于水平大橫桿上,桿件自重由軟件自動計入,電動葫蘆換算成節點荷載作用于水平小橫桿上。整體模型如圖4-13所示。圖4-1 整體模型圖圖4-2 側視圖圖4-3 俯視圖4.2荷載的計算(1)電動葫蘆荷載每個主框架內的機位上架處都有一個電動葫蘆,質量
80、為100kg/個,加載情況如圖4-4所示。圖4-4 電動葫蘆荷載施加圖(2)活載按結構和裝修施工工況進行計算,同時作業層數為層,將活荷載作用于第一層和第二層,每層活荷載標準值為,折算成梁單元荷載作用于水平大橫桿上。 一層活荷載計算:,如圖4-5所示。圖4-5 一層活荷載施加圖二層活荷載計算:,如圖4-6所示。圖4-6 二層活荷載施加圖(3)風荷載風荷載標準值計算公式: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12的規定采用,地面粗糙類型為C類,海平面高度為200m,取2.03; 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其中為擋風系數,應為腳手架擋風面積與迎風面積之比,取0.701,故;
81、 基本風壓值,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續表E.5中年的規定采用。工作狀態應按湖南地區的10年風壓最大值選用,取,升降及墜落工況,可取計算; 風振系數,一般可取1。綜上,風荷載標準值為; 外側兩立桿的梁單元荷載為: ;其余外立桿的梁單元荷載為: 。風荷施加如圖4-7所示。圖4-7 風荷載施加圖4.3 升降工況下有限元分析結果(1)計算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結構或構件的強度、穩定性及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考慮風荷載時,式中: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 恒載分項系數,取1.2; 活載分項系數,取1.4; 恒載效應的標準值; 活載效應的標準值; 風荷載效應的標
82、準值。(2)支座設置情況根據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CJ202-2010)規定,架體懸臂高度不得大于架體高度的2/5,且不得大于6m,本腳手架:162/5=6.4m6m,實際中將支座按懸臂高度4m設置,每個主框架沿豎向高度3m,6m,9m,12m設置四個附墻支座,9m處設置一個防墜裝置。升降工況四排附墻支座均約束x,y方向線位移,吊繩經過的兩個輪軸以及電動葫蘆懸掛點約束z方向線位移。支座設置如圖4-8所示。圖4-8 支座設置圖(圖中X軸正方向為水平向右,Z軸正方向為豎直向上,Y軸正方向為垂直于紙面向里)(3)支座反力支座反力如表4-1所示。表4-1 支座反力表支座FX(N)FY(N
83、)FZ(N)支座FX(N)FY(N)FZ(N)18984.6-2120.1015006945.8217439.82389.40162280.12165.70317406.4-2614.30178102.8-161.8048986.21131.301814949.4-11.5055238.0-144.201914765.543.20610678.9-43.40208062.2123.50710458.934.3021006411.685011.9135.70220012477.79005995.8230010330.9101923.7-1874.20240016551.211009728.725
84、009114.7127446.92018.00260015922.913009264.227007207.1147627.2-1062.50280012378.0正值表示與整體坐標系正方向一致,負值表示與整體坐標系負方向相一致。(4)結構變形圖爬架結構變形如圖4-916所示。圖4-9 結構變形三維圖圖4-10 結構變形三維圖側面圖圖4-11 x方向結構變形圖圖4-12 x方向結構變形圖側面圖x方向的位移最大值出現在從左往右數第四根外立桿的頂端,大小為-12.49mm,已在圖4-11中標記出來。圖4-13 y方向結構變形圖圖4-14 y方向結構變形圖側面圖y方向的位移最大值出現在A機位處副導軌與
85、縱向斜撐連接處,大小為-0.318mm,已在圖4-13中標記出來。圖4-15 z方向結構變形圖圖4-16 z方向結構變形圖側面圖z方向的位移最大值出現在從右往左數第五根立桿與縱向斜撐連接處,大小為-0.903mm,已在圖4-15中標記出來。(5)水平小橫桿局部加大圖4-17 水平小橫桿局部加大圖圖4-18 水平小橫桿未局部加大應力圖圖4-19 水平小橫桿局部加大應力圖圖4-17中紅色標出的水平小橫桿最大組合應力為237.6MPa(見圖4-18),超過了鋼材強度設計值,將其材料規格由冷彎槽鋼C58404改為C58406,材料規格修改后上述水平小橫桿的最大組合應力-164.1MPa(見圖4-19)
86、。滿足規范要求。(6)爬架整體組合應力最大值爬架整體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4-20所示。圖4-20 爬架整體最大應力圖由圖可知,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B機位導軌架立桿與水平大橫桿連接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92.6MPa。(7)桁架桿件組合應力最大值桁架桿件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4-21所示。圖4-21 桁架桿件最大應力圖由圖可知,桁架斜桿應力均較小,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從右往左數第四根縱向斜撐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39.3MPa。(8)水平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水平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4-22所示。圖4-22 水平大橫桿應力圖由圖可知,大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B機位處副導軌與水平大橫桿連接處,從下
87、往上數第二層內側,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92.6MPa。(9)水平小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水平小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4-23所示。圖4-23 水平小橫桿應力圖由圖可知,水平小橫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C機位,從右往左數第四根,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64.1MPa。(10)爬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爬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4-24所示。圖4-24 爬架立桿應力圖由圖可知,爬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出現在結構外側從右往左數第三根立桿與水平大橫桿連接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160.6MPa。(11)導軌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導軌架立桿組合應力最大值如圖4-25所示。圖4-25 導軌架立桿應力圖由圖可知,導軌架立桿組合應
88、力最大值出現在C機位從上往下數與第三根水平小橫桿連接處,組合應力最大值為94.4MPa。5附墻支座穿墻螺栓、吊耳、鋼絲繩以及角焊縫驗算5.1使用工況驗算由表3-1和圖3-26可知,C機位的荷載最大,故校核C機位附墻支座螺栓的承載力。機位底座如圖5-1所示:圖5-1 附墻支座示意圖(1) 校核使用工況附墻支座與混凝土梁連接處的螺栓(穿墻螺栓)附墻支座與混凝土梁通過兩根直徑為27mm的螺栓連接,由C機位最上方附墻支座計算可知,z方向:,y方向:,x方向,剪力合力,從偏于安全角度考慮,當風荷載為負壓時,亦即的方向取水平向右,按拉剪螺栓來驗算穿墻螺栓。圖5-2 附墻支座驗算示意圖單個M27承壓型高強螺
89、栓的抗剪承載力設計值為單個M27高強螺栓抗拉承載力設計值為單個M27高強螺栓承壓承載力設計值為所以有:,滿足要求。由C機位最下層附墻支座計算可知,z方向:,y方向:,x方向,剪力合力。單個M27承壓型高強螺栓的抗剪承載力設計值為單個M27高強螺栓抗拉承載力設計值為單個M27高強螺栓承壓承載力設計值為所以有:,滿足要求。(2)穿墻螺栓孔處混凝土受壓狀況驗算根據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穿墻螺栓孔處混凝土的承載能力應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一個螺栓所承受的剪力設計值(N): 螺栓孔混凝土受荷計算系數,取0.39; 混凝土局部承壓強度提高系數,取1.73; 上升時混凝土齡
90、期試塊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 混凝土外墻厚度(mm); 穿墻螺栓直徑(mm)。其中,取200mm,取27mm,選用C30混凝土,則,圖5-3 混凝土局部承壓驗算示意圖根據附墻支座反力的計算結果,最不利受力狀態下的三個螺栓位于圖5-4所示位置,故選取這三處位置混凝土區域進行驗算。圖5-4 支座處最不利受力狀態螺栓示意圖最不利位置1處,Fz=16535.4N,Fy=4796.5N,所受剪力合力=17505.3N;最不利位置2處,Fz=16529.5N,Fy=7171.1N,所受剪力合力=18293.6N;最不利位置3處,Fz=16145.5N,Fy=7866N,所受剪力合力=17959
91、.7N。取Nv=MAX(,)=18293.6N即附墻螺栓孔處的混凝土受壓承載能力滿足要求。5.2升降工況驗算(1)鋼絲繩強度驗算升降工況建模時,因為輪軸和鋼絲繩的作用不好模擬,故采用施加z方向線位移約束的方法來模擬升降工況鋼絲繩的受力,根據z方向得出的支座反力,然后驗算鋼絲繩的強度,如圖5-5所示。圖5-5 鋼絲繩受力示意圖根據上表4-1可得出z方向的合力為:F=122328.6N,共有4個機位,合計4根吊繩,吊繩通過兩個滑輪組改變受力方向,亦即每根吊繩分配到的拉力為:F1=122328.68=15291.1N,鋼絲繩的直徑為20mm。則每根鋼絲繩的應力:=51.20MPaMPa式中: N軸心
92、拉力或軸心壓力An凈截面面積經驗算鋼絲繩的強度符合規范要求。圖5-6 吊掛件示意圖(2)吊掛件驗算吊掛件如圖5-6所示,根據上表得出z方向的合力為:F=122328.6N,共有4個機位,合計4根吊繩,吊繩通過兩個滑輪組改變受力方向,亦即每根吊繩分配到的拉力為:F1=122328.68=15291.1N,吊耳的所收到的豎向拉力為15291.1N,則螺栓豎向的剪力為15291.1N。單個M27承壓型高強螺栓的抗剪承載力設計值為:則15291.1N143139.2N滿足抗剪設計的要求。(3)輪軸27mm螺栓驗算輪軸受力如圖5-7所示。圖5-7 輪軸受力示意圖螺栓直徑d=27mm,作用力F=15291
93、.1N,螺栓長度為90mm,螺栓橫截面面積為最大彎矩出現在跨中,最大剪力為最大拉應力,滿足要求最大剪應力,滿足要求。(4)吊耳處角焊縫強度驗算由圖示可知10mm厚鐵板上焊接兩塊10mm厚的吊耳,焊腳尺寸角焊縫位置如圖5-8所示。圖5-8 吊耳角焊縫示意圖首先將F平移至12mm厚的板上,運用力的平移定理,這樣會產生一個M=15291.15510-3=841.0Nm的彎矩,這樣結構相當于由剪力和彎矩共同作用下驗算角焊縫,由條件可知焊腳尺寸為。吊耳豎向焊縫有效截面面積為:全部焊縫對x軸的慣性矩為:焊縫最外邊緣的截面模量為:在彎矩作用下角焊縫最大應力為:吊耳翼緣與鐵板交接處有彎矩引起的應力和由剪力引起的應力共同作用所以則焊縫的強度滿足規范要求。(5)升降工況下混凝土承壓強度驗算吊掛位置混凝土承壓如圖5-9所示。 圖5-9 混凝土承壓示意圖根據升降工況下吊掛件的計算結果,B機位吊掛件處螺栓所承受的剪力最大,剪力值Fz=15291.1N,根據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即升降工況下吊掛件螺栓孔處混凝土受壓承載能力滿足要求。13.后附圖13.1機位布置圖13.2其他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