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祥云縣劉廠鎮王家莊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祥云縣劉廠鎮王家莊美麗鄉村規劃設計 2015.082015.08 1.規劃基礎研究1 1.1 王家莊概況 1.2 規劃設計范圍 1.3云南省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情況 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2交通便利,地區典型 王家莊隸屬祥云縣劉廠鎮,地處劉廠鎮東南邊,距劉廠鎮政府所在地約4.50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祥云縣城35公里。王家莊行政村村域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轄塘子山、王大樹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76戶,有鄉村人口5421人。從發展歷史和發展條件上來說,王家莊是滇中西干旱地區一個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村莊。因此,以王家莊為試點研究,可以以點帶面
2、,為祥云村莊的整體發展提供經驗。1.1 王家莊概況31.2 規劃設計范圍核心區范圍修建性詳細規劃深度 核心區范圍包含13.11公頃,達到修建性詳細規劃深度,具體范圍為鹽堿田-王家宗祠-黨史教育館這一地區,作為啟動區,將其打造成為王家莊美麗鄉村建設的名片,并對村域內其他地段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輻射區范圍風貌指引規劃深度 核心區以外為輻射區,達到風貌指引規劃深度,通過示范帶動的模式將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延伸并強化。本次合同中,確定有兩個規劃范圍,分別是核心區和輻射區:4美麗云南,最美鄉村云南省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四化同步”,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
3、農村和統籌城鄉發展方略,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根本,以推進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展現農村生態魅力為特色,以省級重點建設村等各級新農村試點示范村建設為載體,著力建設秀美之村、富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走發揮優勢、彰顯特色的多樣化路子,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打造升級版新農村,把美麗鄉村建成云南叫響全國的又一張名片,不斷開創云南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新局面。1.3 云南省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情況王家莊該如何尋找自身的美麗鄉村之路呢?5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
4、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王家莊周邊村 6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
5、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紅色文化廣場宗祠廣場現狀建筑使用性質分析明清民居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7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
6、村莊-集體記憶-鄉愁壩區邊緣,依山而居 田村一體,水體點睛王家莊在逐步發展的過程中與周邊自然環境形成了“山-壩-田-水-村”相對平衡的格局,地景地物的差別成為王家莊區別于其他村莊的重要因素。這樣一種格局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并趨于穩定,其本身成為只屬于王家莊的文化景觀。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8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
7、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烈士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紅色傳承教育館土堿田制堿工藝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9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 各類新建建筑開始沿道
8、路建造,逐步呈現出無序的空間結構。風貌不協調建筑在規模上占到了1/3,對村莊風貌有較大影響。無序漸顯,威脅生態安全與地方傳統特色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10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 在上位總體規劃中提到公共設施用地:現有衛生室
9、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需進行改擴建。老年活動中心、村民活動中心、公廁、垃圾收集設施等都需要增設。此外,基礎設施主要欠缺在污水排放尚沒有統一規劃處理,任其排放,影響生態安全。設施欠缺,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受阻經濟發展單一,增收渠道待開發 王家莊現有農戶1576戶,有鄉村人口5421人。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第三產業為主。2014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68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09萬元,畜牧業收入1150萬元,第二產業收入874萬元,第三產業收入39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579元,較幾年前有較大提高。可見,以一產收入和外出務工收入為主,在產業類型方面與周邊村莊普遍類同,并無基于其特殊資源的相關產業。
10、因此,王家村必須尋求村莊轉型發展、村民收入增加的新路徑。用地現狀分析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11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脆弱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紅色旅游效應甚微,制堿工藝瀕臨絕跡 祥云縣劉廠鎮王家莊紅色旅游總體規劃 提出將王家莊打造成祥云縣“紅色文化
11、”旅游區的核心地帶,但紅色旅游近期未能成為旅游熱點,難以支撐王家莊的旅游發展。制堿工藝因工作辛苦且收入有限,也逐漸沒人繼承發展,堿田也開始萎縮。1.4 村莊特征與問題梳理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12 2.1 發展條件總結與規劃重點 2.2 規劃結構 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 2.4 用地規劃 2.目標定位132.1 發展條件總結與規劃重點問題總結規劃重點:延續性提升規劃特征與價值評估在云南省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背景下找到屬于王家莊的特色路子評估目的建筑與環境具有地方普遍特色獨特性基于周邊環境形成的獨特空間格局紅色文化(云南省層面掛牌)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滇西土堿第一村”)村莊環境與風貌受到
12、威脅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經濟發展仍單一,村民增收渠道未打開紅色旅游資源的發展帶動作用有限非遺利用有限且生存環境及生態持續環境脆弱規劃思想:1、尊重本土文化特色2、“對癥下藥”,避免“過度醫療”3、強化規劃的可實施性重點一:保護村落文化景觀:村-壩-山-田-水重點二:以民生改善為基本出發點重點三:培育旅游發展空間,為民謀利重點四:保證規劃的可實施性與可操作性發展條件總結人口大,建房多基本特點村莊內核心地區具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延續發展著的村莊-集體記憶-鄉愁142.2 規劃結構村莊既有的文化景觀的格局延續:保護好“山-壩-田-水-村”相對平衡的結構;特別是沿新路進入核心區
13、的開敞生態景觀。人工和自然的有機協調一帶一軸:一帶,控制沿山體范圍的自然生態景觀帶。一軸,塑造沿新路的開敞村莊發展軸。文化和旅游的功能強化一心三區五節點:一心,利用現狀濕地、空閑地集中布置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健身活動場地和濕地活動公園,形成村莊的公共活動中心。三區,包括鄉村建設區、土堿文化區以及田園生態區,鄉村建設區是村民主要生活的區域以及主要建設范圍,土堿文化區和田園生態區需要通過控制建設來保證其不受破壞。五節點,在發展軸上所串聯的五個開放性景觀活動節點。提升改造提升改造提升改造新建提升改造15規劃重點:延續性提升規劃重點一:保護村落文化景觀:村-壩-山-田-水重點二:以民生改善為基本出發點重
14、點三:培育旅游發展空間,為民謀利重點四:保證規劃的可實施性與可操作性宜居宜業宜游示范村古香綠意紅韻特色村村莊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增收致富渠道得到擴展、村莊特色旅游得到發展的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示范點。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為亮點的美麗鄉村規劃建設的特色點。PROJECT GOAL出發點王家莊現實問題PROJECT GOAL出發點王家莊特色資源問題:環境、風貌、設施、產業、生態價值:滇西典型村莊文化景觀滇西土堿第一村”云南省紅色教育基地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16政府資金社會資金村自籌資金宜居宜業宜游示范村基礎功能生態保育生態保育1、水環境治理工程2、污水處理工程3、無害化公廁建設4、生態保
15、育項目以資源定主題以資源定主題以主題定功能以主題定功能以功能定項目以功能定項目以項目定實施以項目定實施古香綠意紅韻特色村資 金 籌 措首要功能生活改善生活改善支撐功能文化傳承文化傳承提升功能旅游發展旅游發展1、農貿市場、養老院、衛生室2、健身廣場、休閑公園、小廣場3、民居改善4、民宿、堿性食品等三產增收生活改善項目1、民居整治、古建筑修繕2、土堿博物館及體驗基地3、黨史教育基地4、堿水溫泉文化莊園文化傳承項目1、旅游服務中心2、土堿制作體驗基地3、堿水溫泉-濕地養生基地4、住宿接待與民宿5、美食餐飲6、古建筑、古樹步行系統旅游發展項目生態治理調整補劃公開出讓用 地 落 實政府主導村民自組織實
16、施 主 體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17海塘景觀提升海塘景觀提升農田景觀保護、田埂步道整治農田景觀保護、田埂步道整治臺地田園臺地田園景觀景觀保護保護生態污水處理池生態污水處理池 修建公廁修建公廁 生態保育項目生態保育項目濕地公園提升濕地公園提升沿路平臺沿路平臺水水上棧道、地面步道上棧道、地面步道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18生活改善項目生活改善項目新增道路、停車場新增道路、停車場農貿市場(室內與室外)農貿市場(室內與室外)敬老院敬老院健身廣場、燈光球場、臨時停車健身廣場、燈光球場、臨時停車衛生院衛生院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19文化傳承文化傳承項目項目堿田保護、田埂整治、體驗系統堿田保護、田
17、埂整治、體驗系統古樹平臺、古樹保護古樹平臺、古樹保護傳統民居群保護與修繕傳統民居群保護與修繕紅色文化廣場提升:紅色文化廣場提升:周邊建筑界面整治、景觀故事性周邊建筑界面整治、景觀故事性王家宗祠修繕、廣場提升王家宗祠修繕、廣場提升土堿非遺傳承中心(遠期)土堿非遺傳承中心(遠期)現狀制堿作坊整治現狀制堿作坊整治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20旅游服務項目旅游服務項目海塘景觀棧道海塘景觀棧道觀景平臺、臨時停車、綠化節點觀景平臺、臨時停車、綠化節點新增道路、岸線整理、親水平臺新增道路、岸線整理、親水平臺游客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堿性溫泉堿性溫泉文化莊園改造文化莊園改造2.3 目標定位與功能策劃212.4
18、用地規劃嚴格控制堿田、海塘、濕地、特色園地等王家莊賴以存在的自然要素:根據用地權屬情況安排公共設施及旅游發展用地:住宅用地以村莊發展的歷史形成為基礎,近期以“填空補缺”為主,挖掘用地潛力。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223.1 景觀格局的保護村-壩-山-田-水3.2 傳統風貌的延續保護范圍區劃3.3 傳統風貌的延續建筑整治與更新方式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 3.重點一:保護與強化村落文化景觀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23景觀格局的保護村-壩-山-田-水 保護王家莊的田地、山林、濕地,這既是保護村落的居住環境,又是延續村落一直存在的景觀格局,這本身也成為一種文化性的記憶,從而實現自然和文化、物質
19、和非物質、歷史和現時的整體保護。3.1 景觀格局保護歷史文化資源評價王家莊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包括明清民居、烈士故居、黨史教育館、王氏宗祠、黃連古樹、功德牌坊、土堿田、古井和古廟。綜合來看,王家莊包含了宗教文化、宗祠文化、土堿文化和紅色文化等多樣化的歷史文化,其中土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紅色文化具有更為廣泛的影響力。1、明清民居2、烈士故居3、紅色傳承教育館4、王氏宗祠6、功德牌坊5、黃連古樹9、古廟8、古井7、土堿田7、土堿田3.2 傳統風貌的延續保護范圍區劃253.2 傳統風貌的延續保護范圍區劃一類控制區嚴格保護傳統建筑與街巷格局二類控制區按照傳統建筑要求進行控制 三類控制區通過建筑色彩與材質進
20、行一定的建筑保護區堿田保護區 對于土堿田的“嚴格保護區”,要求此范圍內禁止新增除土堿生產所需以外的建、構筑物,其建設活動應以環境要素的整理為主。要求確保此范圍以內的建筑物、構筑物、街巷及空間環境要素不受破壞,如需改動必須嚴格按照本次規劃執行并經過上級建設主管部門審定批準。263.3 傳統風貌的延續建筑整治與更新方式文物建筑風貌典型的傳統建筑風貌不協調的現代建筑風貌協調的現代建筑現狀建組屋頂形式分析建筑風貌評估現狀建筑年代分析273.3 傳統風貌的延續建筑整治與更新方式保護建筑:包括文物保護單位(烈士故居)、王氏宗祠、明清民居院落等風貌完善的建筑。用地圖項目列表建筑整治模式(含規模估算)整修建筑
21、:與傳統的風貌基本協調、或有較小沖突的建(構)筑物。改造建筑:必須通過改變建筑造型才能取得與歷傳統風貌和諧,即采用改造的方式。拆除建筑:通過整修和改造都不能處理好與傳統風貌沖突的矛盾,采用拆除的方式。現狀照片現狀照片規劃平面規劃平面廣場改造廣場改造整修建筑改造整修建筑改造保留牌坊保留牌坊王氏宗祠王氏宗祠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宗祠廣場界面整治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29宗祠廣場界面整治現狀照片現狀照片規劃平面規劃平面游客服務中心游客服務中心烤煙房改造特色旅館烤煙房改造特色旅館(遠期)遠期)重點改造民居重點改造民居民民宿院落宿院落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紅色文化廣場
22、周邊整治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紅色文化廣場周邊整治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32現狀照片現狀照片規劃平面規劃平面濕地景觀濕地景觀保留保留土堿非遺傳承中心土堿非遺傳承中心保留作坊保留作坊農田景觀保留農田景觀保留田埂步道田埂步道觀景平臺觀景平臺堿堿田景觀保留田景觀保留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堿田保護與體驗基地33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土堿非遺傳承中心34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堿田保護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354.1 公服設施規劃4.2 公共環境規劃4.3 道路系統規劃4.4 市政工程規劃 4.重點二:以民生改善為基本出發點4.1 公共設施規劃村民使用的公共
23、服務設施:衛生室、養老院、農貿市場健身廣場4.1 公共設施規劃4.2 公共環境規劃健身廣場花池(結合休憩座椅)花池(結合休憩座椅)新建新建燈光燈光籃球場(半場)籃球場(半場)臨時停車位臨時停車位新建羽毛球場新建羽毛球場現狀照片現狀照片規劃平面規劃平面新建乒乓球場新建乒乓球場臨時停車位臨時停車位4.2 公共環境規劃健身廣場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40入口停車景觀平臺入口停車景觀平臺景觀橋景觀橋東側觀景平臺東側觀景平臺北側北側觀景平臺觀景平臺濕地駁岸濕地駁岸新建道路新建道路田埂小道田埂小道現狀照片現狀照片規劃平面規劃平面梯田田園風光保留梯田田園風光保留4.2公共環境規劃海塘景觀提升4.2 公共環境規
24、劃海塘景觀提升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42現狀照片現狀照片規劃平面規劃平面4.2公共環境規劃濕地公園親水小道親水小道古樹廣場古樹廣場木棧道木棧道濕地島濕地島保留古樹及自然臺地駁岸保留古樹及自然臺地駁岸觀景亭臺觀景亭臺入戶步道入戶步道4.2公共環境規劃濕地公園444.3 道路交通規劃機動車交通:環狀結構,現狀優化,規范停車慢行交通:多種形式,網狀溝通,串聯節點機動車道路以現狀道路為基礎,重點強化兩條入村主路之間的聯系,形成環狀溝通的格局;同時加強各個組團內部與村莊主路的機動車通道聯系,提升生活便利并保障應急安全交通。新增454.3 道路交通規劃機動車交通:環狀結構,現狀優化,規范停車慢行交通:多種
25、形式,網狀溝通,串聯節點慢行交通方面,除了利用現狀道路和街巷打造鄉野自行車系統外,在村莊內打造出由田埂步道、濕地棧道、步行街巷等多種步行設施構成的步行系統;此外,營造出親水平臺、文化廣場等步行空間節點。總體上形成自然風光、建筑文化等多種體驗類型結合,網狀步道與廣場節點串聯的特色體系。464.4 市政工程規劃給水工程規劃圖雨水工程規劃圖電力工程規劃圖通信工程規劃圖環衛工程規劃圖綜合防災規劃圖474.4 市政工程規劃低高分散相對集中 集中初始投入運行成本王家莊村域共1576戶分布相對集中 脈沖多層復合濾池工藝 厭氧水解池+脈沖多層復合濾池+人工濕地 運行大約超過20年后,相對集中的處理系統更為經濟
26、,優勢逐漸體現符合王家莊平面分布適合的管網鋪設符合分期建設的需求符合王家莊現有濕地的基礎 因地制宜,分區集中,生態處理484.4 市政工程規劃王家莊污水工程建議:相對集中式的人工濕地處理 王家莊村域根據地形和建筑分布情況劃分為若干個污水排放分區,就近選擇現狀的園地建設相應規模的人工濕地,污水經處理后直接排入就近的溝渠后者水塘、農地以及濕地公園等。其中本次規劃范圍內得核心區可以集中排入一個處理區。規劃范圍內的污水量按照最高日用水量的75%計算,則規劃范圍內污水量為39.2立方米/日;地下水滲入量考慮為污水總量的10%。沿規劃道路鋪設污水干管,可結合雨水溝邊側布置;管徑以DN300為主。建筑物周邊
27、入戶管線布置在距建筑物1.2米處,入戶的污水支管應盡量布置在草地下面;管徑以DN200為主。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495.1 游覽系統規劃5.2 游覽內容布置 5.重點三:培育旅游發展空間505.1 游覽系統規劃多元發展,文化主線,生態串聯,強化體驗生態休閑游、土堿體驗游、紅色文化游游客服務中心5.2 游覽內容設置土堿體驗游生態休閑游5.2 游覽內容設置紅色文化游5.2 游覽內容設置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546.1“公私分明”6.2 入戶調查 6.重點四:保證規劃的可實施性與可操作性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55地塊現狀權屬分析 按照“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原則將規劃工作分為村民自建和政府重建
28、兩個板塊。政府建設項目:內容公共環境公共設施基礎設施(道路、市政)深度修建性詳細規劃深度,以指導后續的施工設計村民自建項目:內容住房建設院落景觀方式導則為主,輔以適當的現場指導采用了“口袋書”形式,圖示為主,簡單易懂6.1“公私分明”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566.2 入戶調查基本信息戶主名稱住戶人口(人)房間數(間)占地面積()土地使用權屬建筑信息建筑年代平面形式結構形式屋頂形式建筑質量建筑風貌建筑使用性質意愿信息意愿信息大門改造大門改造意向意向 屋頂維修屋頂維修意向意向 需改造的總外需改造的總外立面墻體面積立面墻體面積()()庭院改造庭院改造意向意向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意向意向貸款意向貸款意向(
29、單位:(單位:萬元)萬元)新基河文化水岸(夜景)575.1 游覽系統規劃5.2 旅游設施布置 7.民居建設指引(外圍風貌指引規劃)7.1 目的與思路7.2 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587.1 目的與思路1、本導則是為王家莊民居建設提供指導和管理依據,作為王家莊村民整修、改造與新建房屋時相關具體措施的參考。2、本導則的制定以通俗化的導則圖示為主,文字說明為輔,鼓勵村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自主能動性,鼓勵本地民間工匠的參與。指引目的 1、平面布局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正一廂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組合式院落。2、立面風貌特征包含特定的高度關系、三段式墻體結構、優美造型輪廓以及特色的入口門樓
30、王家莊傳統民居特色梳理 民居改造指引:內容住房建設、風貌細則院落景觀、民宿指引方式導則為主,輔以適當的現場指導采用了“口袋書”形式,圖示為主,簡單易懂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建筑風貌細則指引院落布置導則民宿設施指引1、整修類建筑2、改造類建筑3、新增類建筑 1、建筑材料2、屋頂3、山墻4、圍墻照壁5、外門6、窗7、欄桿8、相關設施 1、硬地鋪裝2、庭院綠化3、庭院家具1、廚房2、衛生間3、客房4、公共活動區7.2 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整修類建筑示例現狀特點:與傳統風貌基本協調,或有較小沖突。整修原則:僅通過改變局部立面外觀,即可與傳統風貌取得和諧。597.2 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60改造類建筑示例核心區
31、現狀特點:屋頂形式多為平屋頂;建筑結構為磚混;形式和材料與傳統風貌沖突。改造原則:1、進行坡頂改造,一方面能在風貌上與村落協調,另一方面進行坡頂改造后,居民能有直接通過增加建筑面積而獲利,促進居民改造的積極性;2、墻面材質、細部構件、裝飾上替換為傳統風貌要素;3、不限定使用同一種形式,在風貌協調的條件下鼓勵不同民居之間具體方式使用的多樣性;具體可參考本導則中的“風貌分則”。7.2 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61改造類建筑示例外圍區現狀特點:屋頂以平頂為主,搭配批檐裝飾;建筑結構為磚混;與傳統風貌不協調的地方主要為建筑材質和建筑色彩。改造原則:1、鼓勵坡頂改造;2、墻面材質替換為具有傳統風貌要素的磚墻或
32、水泥抹白灰等形式;3、門窗在色彩不突兀情況允許現代樣式。4、建筑改造不限定使用同一種形式,在風貌協調的條件下鼓勵不同民居之間具體方式使用的多樣性;具體可參考本導則中的“風貌分則”。7.2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新建類建筑示例200平方米 7.2建筑整體示意性指引新建類建筑示例300平方米 64問題總結特征與價值評估宜居宜業宜游示范村古香綠意紅韻特色村規劃重點:延續性提升規劃重點一:保護村落文化景觀:村-壩-山-田-水重點二:以民生改善為基本出發點重點三:培育旅游發展空間,為民謀利重點四:保證規劃的可實施性與可操作性3.1 景觀格局的保護村-壩-山-田-水3.2 傳統風貌的延續保護范圍區劃3.3 傳統風貌的延續建筑整治與更新方式3.4 傳統風貌的延續特色文化節點4.1 公服設施規劃4.2 公共環境規劃4.3 道路系統規劃4.4 市政工程規劃5.1 游覽系統規劃5.2 游覽內容布置 6.1“公私分明”6.2 入戶調查6566End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