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一、腳手架的選用:為保證工期,達到快速、優質、安全和經濟適用,本工程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內腳手架采用滿堂鋼木腳手方案,在砌筑時里腳手架采用鋼管架,鋪木腳手板。在裝修施工階段根據施工部位分別采用滿堂架及木凳式里腳手架。二、外腳手架的搭設、組合方案。本工程采用雙排外腳手架,總高度9.2m。(1)組合形式:立桿間距1.2m,橫桿間距1.5m,步距1.5m,立桿距墻面1.65m,斜撐桿的網格為2.43.6連接在腳手架的節點上。每三步三跨設置連墻。(2)搭設準備:腳手架搭設前,應逐級對搭設人員作技術交底。確定腳手架平面,立面布置、按照、桿解清單對進場的桿件進行檢查驗收;清除腳手
2、架搭設場地的雜物,并使排水通暢。(3)搭設順序:立桿底部鋪設砼塊逐根擺放掃地桿逐根樹立立桿,隨即與掃地桿扣緊安裝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緊)安裝第一步臨時斜撐桿(下段與第一步大橫桿扣緊)安裝第二步在橫桿(與臨時斜撐桿上段扣緊)第三步、第四步橫桿連墻桿接立桿加設剪刀撐驗收后交付使用。(4)安全網的架設。安全網有產品合格證,立網采用2000目安全網,每隔9m設一道平網。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度高度不應超過相鄰墻體以上兩步,同時密目立網的封閉必須超過作業平面(樓板)以上1.5m。三、腳手架搭設的技術措施。(1)連墻桿的搭設(架體與建筑物拉結)垂直距離不大于4m,也不得大于3個大橫桿的步距
3、,水平距離不大于6m,也不得大于立柱的4個縱距,垂直距離應嚴格控制,從而加大立柱的承載力。連墻桿必須與架體的距離應大于10cm。窗口處與連墻桿連接的內外短管可沿窗洞口短邊24cm,豎向布置的兩頭做到下頂地板,上頂樓板。(2)立桿的搭設與構造立桿的接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進行連接,接頭應交錯布置,同層,同跨不得設置兩個立桿接頭,各接頭距大橫桿的距離應小于步距的。立桿的接頭在架體的頂端及采取搭接的方式,其搭接的長度應不小于1m,并不小于兩個扣件固定,立桿伸出最邊緣扣件頂端距離不應小于10cm。立桿的頂部應高出最后一步架1.5m,作為安全防護。(3)大橫桿的搭設與構造大橫桿采用搭接: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
4、,應等距設置3個扣件固定,大橫桿伸出最邊緣扣件頂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cm,接頭應交錯,不應設在同步內各接頭距立桿的距離應小于立桿間距的。大橫桿的長度應大于3跨,而且不小于6m。大橫桿應分別布置在立桿的內外側,以減少立桿的偏心受力。大橫桿的搭設允許偏差,同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不得小于該片架與總長的,且不得大于5cm,同跨內外大橫桿之間的高差為1cm。(4)小橫桿的搭設與構造小橫桿應設在立桿與大橫桿的交叉處,腳手架小橫桿間距應與立桿縱向間距相同,且應根據腳手架搭設的需要可在兩立桿之間再增設1-2根小橫桿,其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立桿間距的。小橫桿應貼近每一立桿布置,扣在大橫桿上方,小橫桿距離不應大于15c
5、m。小橫桿的搭設允許偏差。小橫桿外伸到墻體懸挑部他允許偏差為5cm。小橫桿距立桿與大橫桿的交叉處不大于15cm。(5)腳手架的支撐。腳手架的支撐分為剪刀撐,橫向撐扣斜撐,它們的作用是確保腳手架結構幾何尺寸不變,增強縱向,橫向剛度,防止各桿間的變形,有助于提高腳手腳的承載能力。剪刀撐的接頭均必須采用搭接扣件連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并不少于3個扣件,剪刀撐斜桿應固定距主節點距離不應大于15cm.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間斷式剪刀撐,由底到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間距不應大于15cm,每片架不少于三道剪刀撐,剪刀撐縱向應聯接4-5根立桿,在豎向應聯接3-4步大橫桿、即3步4跨設置一
6、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為45度至60度之間,剪刀撐的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斜桿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以防斜桿別彎。(6)由于本工程主體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先砌筑后回填土),腳手架工程施工時由于地面高差過大,并且鋼腳手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在實際施工時,分部位適當采用木腳手架能很好的解決高低差過大的問題,并且本工程各車間及附屬設備間室內的層高、面積各不相同,也需要采用木腳手架穿插施工。(7)屋面工程施工時,用于人行并兼作材料運輸的腳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斜道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斜道宜附著建筑物設置。2、斜道寬度不小于1m,坡度采用1:3。3、拐彎處設置平臺,其寬度不應小于斜道寬度。4、斜道兩側
7、及平臺外圍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為1.2m,擋腳板高度為180mm。斜道腳手板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2、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3、斜道的腳手板應每隔250mm-300mm設置一根防滑木條,木條厚度宜為20mm -30mm。(8)腳手架驗算 a 立桿穩定性驗算驗算公式:N/A+MW/Wf *N計算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1.2(NG1K+NG2K)+1.01.4NQKN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值產生的軸向力。(NG1K =0.1238KN/M(
8、查表得)24M=3.322KN)NG2K:構配件(直角扣件、對接扣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G2K=0.0132KN/個(直角扣件)172+0.814KN/個(對接扣件)3=0.504KN)NQK: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NQK=2KN/M2(裝修活荷載)1.2M1.5MN=1.2(3.222+0.504)+1.41.01.80=6.7332KN*A=4.89CM2;W=5.08CM3(均查表得)*:y=Lo/i=kuh/I=1.1551.81.5查表得=0.185注: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u考慮腳手架整體穩定性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查表得)u=1.8h立桿步距(h
9、=1.5M)*MW=1.01.4Mwk=1.01.4MWLahLa:立桿縱距為1.2M;H:大橫桿步距為1.5M;Wk=0.7ZsW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5=0.74Z24=0.92平均=0.83S: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S=1.3(1.2AN/AM)=1.31.20.8=1.248Wo:基本風壓,哈爾濱地區為0.45KN/M2。MW=0.7ZSW=0.70.831.2480.475=0.3236KN/ M2MW=1.01.4MWK=1.01.4MWLah2/10=1.01.40.32361.21.52/10=0.1048KNM N/A+MW/W=6.7332/(0.1854.89)+0.104
10、82f=205 N/MM2但(209.88-205)/205)100%=2.38%5%即滿足抗彎要求。c 連墻桿抗拉驗算驗算公式:N1W+NofS截面*N1W: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N1W=1.4WoAWWK:風荷載標準值,由上得W=0.3236 KN/M2AW: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面的迎風面積。(AW=47=28 M2)N1W=1.4WKAW=1.40.3236(2880%)=10.23KN*No: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單排架取3KN,雙排架取5KN*f:鋼材的抗拉強度,f=205 N/MM2S截面:48 MM、壁厚3.5MM鋼管斷面面積S截面=489.
11、055 MM2N1W+ No=10.23+3=13.23KNfS截面=489.055205=100.256KN即48 MM、壁厚3.5MM鋼管滿足抗拉要求。扣件抗滑移驗算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移承載力設計值為8.0KNN1W+ NO=10.23+3=13.23KN82=16KN(8為抗滑移設計值)即需要兩個直角扣件(或旋轉扣件)才可滿足抗滑移要求。(9)腳手架工程xx1)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高處作業要系好安全帶,按規定著裝,安全帶要定期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嚴禁使用。2)作業人員要定期檢查身體,對患有高血壓,貧血等不適應高處作業的不得從事高處作業。3)高作業所用材料須平整、平穩、工具應放入工具
12、袋內上下傳物件時禁止拋擲。4)指揮時應站在能夠照顧到全面的地點使用信號,應統一規范。5)操作應精神集中,密切配合,服從指揮、嚴禁酒后作業。6)搭設腳手架時必須遵守操作規程,保證幾何尺寸,跳板鋪滿鎖牢,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腳手工具嚴禁使用。7)在臨近架空輸電線路搭設腳手架,或支掛安全網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并有穩妥可靠的保證安全措施。8)在腳手架上堆放物料,木料及施工多余的材料時,應嚴格控制荷載,以確保腳手架安全使用。9)支設安全網必須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腳手工具,網與網之間應緊密連接與建筑的間隙不得大于15cm。安全網下不得堆放建筑材料。10)搭設吊掛特殊腳手架時,必須檢查所用料具,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13、搭設完按規定做荷載試驗。11)拆除腳手架應按照先后順序進行,設置警戒區由專人負責監護。12)五級以上大風及雨天等惡劣天氣暫停作業。13)腳手架成安全網搭設完后,必須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架子在使用期間或復工應隨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4)腳手架搭拆xx。腳手架搭設必須經過培訓,并取得安全操作證的架子工搭設。嚴格遵守建安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不得違章作業或酒后作業。搭設前必須戴好安全帽,掛好xx。搭設前對鋼跳板及扣件進行嚴格檢查,鋼管和鋼跳板如有嚴重銹蝕,變形和裂紋的不得使用扣件,必須有出場合格證,發現有脆變形,滑絲的禁用。搭設完應經驗收合格后方準交付使用。拆除腳手架必須設警戒區域,張掛醒目的警戒標志,警戒區內嚴禁非操作人員通行,或在腳手架下施工。詳細檢驗吊運機械及索具是否安全可靠,吊運機械不允許搭設在腳手架上。如遇強風、雨雪等特殊氣候,不應進行拆除。夜間拆除作業,應有更好的照明設施。嚴格遵守拆除順序按搭設的程序進行拆除,自上而下后設先拆。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