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路肩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 潭溪山路全場2.633公里,其中村內部分和河道部分原路肩為混凝土和石砌路肩,該部分全長為3433.9米,需C30細石混凝土156.84m,其他部分農田和土路肩,該部分全長1486.1米,挖除土方116.7m,C30混凝土141.65m,培土44.58m。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基礎開挖模板支護混凝土澆筑養生二 、施工準備1、 機具準備 平板振動夯、混凝土振搗棒、發電機、20cm高鋼模板,養生毯,薄膜,竹膠板、灑水車2、 測量放線組織施工員放出道路邊線放線,根據圖紙確定每一段的路肩類型,用涂料或木樁標示清楚,根據道路邊線確定路肩邊線,路肩邊線尺寸最小不小于圖紙設計
2、值,要求路肩內外緣線形順適、流暢。三 、路肩施工1、 基礎開挖 本次開挖選擇人工配合機械開挖方式,選用反向鏟開挖,開挖時預留10cm,人工清除槽底,用振動夯進行基地夯實。開挖時準備橡膠皮帶防止,挖機損壞路面。2、 模板支護 模板采用鋼模板,模板要求直順無變形,模板便面干凈無污漬,接頭處外釘木板拼接牢固,安裝前有測量人員給出高程控制線,安裝時將模板放在預先標定的位置,倆側用16鋼筋加斜撐進行固定,內側鋼筋間距為1米-2米,外側鋼筋間距為0.5米-1米。模板安裝牢固、緊密、直順。安裝完畢后,應檢查模板的平面位置、高程、平整度和垂直度。如果模板下出現空隙,可以在木板下放混凝土墊塊堵塞。確認正確安裝后
3、,在模板內側涂刷脫模劑。按照圖紙每隔10米設置一道變形縫,變形縫采用1cm后木模板,并用鋼筋進行支撐。3、 混凝土澆筑 路肩澆筑二類采用人工澆筑法,一類采用機械卸料法。將拌和好的混凝土放置到安裝好的模具內,澆筑時應考慮水泥混凝土真到后的沉降,虛高可高處設計高度的10%左右,使振搗完成后面層標高同設計值相符,變形縫澆筑時,混凝土應兩側同時澆筑。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以混凝土表面出現乳狀水泥漿及無氣泡冒出為準,做到不漏振、不過振,振搗過程中混凝土補料,以確保混凝土飽滿,振搗過程中振搗棒應與模板保持5-10cm距離,且應檢查模板有無下沉、變形或松動。振搗結束后用1米鋁合金尺刮平,多余混凝土應鏟至
4、新水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提漿后,人工進行表面壓光,消除表面痕跡。用三米尺檢查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時,繼續振搗在終凝前抹平。所有路肩要求外觀良好,沒有露石、蜂窩、麻面、裂縫、脫皮、啃邊、掉角、漏漿現象。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在自卸車卸料口處下鋪設薄膜或竹膠板,防止混凝土滴落在已完成的路面上,如發現滴落混凝土及時鏟除,并用清水洗刷路面,不得事混凝土污染瀝青路面。在道路邊緣鋪設薄膜,防止卸料時混凝土飛濺。 混凝土澆筑期間及混凝土初凝前注意天氣變化,遇雨時應及時覆蓋保護已澆筑的混凝土。4、 拆模 混凝土終凝后8-10小時拆模,拆模過程中,不強行撬、砸混凝土,避免造成邊角損壞及模具變形。將拆除的模具仔細清理、
5、檢驗、刷油,對變形的模具及時矯正,以備下次周轉使用。5、 養生 抹飾平整后進入養生期,養生期至少七天,養生采用養生毯覆蓋養生,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四、路肩檢測標準 表7.15.2路肩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壓實度(%)不小于設計按附錄B檢查,每200m測2處22平整度(mm)土路肩203m直尺:每200m測2處x4尺1硬路肩103橫坡(%)1.0水準儀:每200m測2處14寬度(mm)不小于設計尺量:每200m測2處2五、 安全文明施工1、 安全防護 施工期間,所有員工穿反光背心戴安全帽,利用反光錐水碼對施工范圍進行封閉,并在沿線布設交通警示標志,安排專人負責指揮交通。2、控制揚塵 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除在場地的作業人員配備必須的專用勞保用品外,施工便道及場地隨時進行灑水,以避免粉塵影響農作物生長,使灰塵公害減至最小程度。易于引起粉塵的細料或散料進行遮蓋或適當灑水。運輸時用帆布或類似物品遮蓋。不在工地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3、減少噪聲廢氣污染 合理分布動力機械設備的工作場所,避免一個地方運行較多的動力機械設備,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用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內襯、隔音棚等措施,降低振動部件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