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筏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采用梁板式筏基,基底標高為-4.0m,基礎底板和地梁均為700mm厚,砼為C35砼,采用商品砼,其配合比由商品砼站試驗室出具。本工程為剪力墻結構,軸線長為30.4m,軸線寬為13.4m,依據圖紙設計基礎筏板砼約為270m3,砼量較大。根據砼數量及外圍環境,我們準備1臺汽車泵澆筑,由東向西分段分層澆筑,每臺泵車按每個小時澆筑35m3,澆筑基礎筏板砼預計8小時澆完。二、施工準備(一)技術準備該工程混凝土方量較大,要求連續澆筑,不允許有裂紋出現,溫度裂縫是最主要的裂紋原因。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克服混凝土內部與外表面的溫差引起的裂紋是關鍵。1、配合比設計按優化
2、配合比的原則,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嚴格控制水灰比,摻進適當的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又可減少水泥用量,同時降低水化熱。摻減水劑可延遲水化熱釋放速度使峰值有所降低,使砼緩凝,避免施工冷縫,提高工作性和流動性。摻膨脹劑可以抵抗砼收縮產生的應力,避免裂紋的產生,采用自然連續級配的粗骨料,減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熱。2、原材料(1)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2)摻合料:采用本地紅二電廠生產的一級粉煤灰。(3)按設計要求摻加抗裂防水劑。(4)細骨料:采用本地砂廠生產的水洗灰,含泥量不大于2%。(5)粗骨料:采用本地砂廠生產的0.5-4cm的天然連續級配的卵石。(二)現場準備1、機械準備:砼汽
3、車泵1臺,另備用1臺。砼攪拌站運輸車10輛,保證混凝土不間斷的供應,插入式振動器8根。2、人員準備:振動棒手4人,負責攤鋪、刮平、抹壓12人,電工2人以保證基坑內機械用電及照明用電。3、道路情況:道路順平、通暢,保證車輛進出、扭轉方便,并設專人指揮交通。4、輸電線路及照明:線路架設合理、安全,便于使用,功率負荷滿足施工需要。除布置固定的照明燈具外,并配備2個可移動的工作燈。5、防護用具:所有參加砼澆筑人員均配備膠鞋、手套、鐵鍬、鐵扒子、安全帽等施工及防護用具。6、驗收手續:砼澆筑施工前應確認經甲方及監理驗收合格,并履行簽字認可手續。三、施工方案砼澆筑施工前應檢查確認梁、柱、剪力墻插筋位置正確,
4、砼應一次連續澆筑完成,對筏形基礎采用降低水化熱澆筑入模,以避免出現過大溫度收縮應力,導致基礎筏板裂縫。所有機具均應在澆筑前進行檢查和試運行。同時配專職電工隨時進行檢測,防止水、電照明中斷。加強氣象預測預報的聯系工作。施工期間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保證砼連續澆筑的順利進行,確保砼的質量。根據工程需要和季節性施工特點,應準備好澆筑過程中必須的抽水設備和防高溫物資。做好模板、支架、預埋、預留鋼筋的檢查,并確認進行了檢查驗收,并保證模板內干凈、潤濕。 施工順序:作業準備商品砼運輸砼澆筑抹壓養護。1、鋼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辦理隱檢、預檢手續,并將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2、運輸:(1)混凝土攪拌輸運車是一
5、種長距離輸送混凝土的高效能機械。在運輸途中,攪拌筒應始終在不停作慢速轉動,從而使筒內混凝土拌合物可連續得到攪動,以保證混凝土經過長途運輸后,不致產生離析現象。通常的攪拌速度為2-4r/min,整個輸送過程中,拌筒的總轉數應控制在300轉以內。(2)在砼的運輸工序中,應控制砼運至澆筑地點后,不離析、不分層,組成成分不發生變化,并能保證施工所需的稠度。(3)運輸管道和容器,應不吸水,不漏漿,并保證卸料及輸送通暢,并應有保溫或隔熱措施。混凝土到達澆筑地點入模溫度不低于5。(4)砼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按現有情況及規范規定,應在90-120分鐘內澆筑完成。3、砼澆筑:
6、(1)本工程每個施工段筏基砼均一次澆筑完成,水平施工縫留設在周圍外墻距底板上500mm處,施工縫嚴格按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處理。(2)砼澆筑分別由東向西澆筑,采用平行推進。(3)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沿坡度分三段布置振動棒,第一段負責混凝土卸料處,負責出管混凝土的振搗;第二段設在斜面中部,負責底板中間部分混凝土的振搗,保證上、下層鋼筋之間的混凝土的密實;第三段設在坡腳處,負責底部和底板的底層鋼筋網片間的振搗工作。振搗時要嚴格控制振動棒移動的距離,特別要注意混凝土的入倉振搗,要特別注意離析和漏振。(4)表面處理混凝土澆搗至頂部標高后,先用刮桿將設計標高刮平,用木抹子抹壓,初凝后終凝前
7、用木抹子抹壓一遍,再用鐵抹子抹壓一遍,使混凝土表面更密實,避免表面干縮裂縫,隨即用塑料膜進行覆蓋。四、澆筑人員配置項目經理:1人 現場負責技術負責:1人 現場檢查技術員:2人 澆筑時一起跟蹤檢查,并控制標高安全員:1人 現場安全檢查砼工:12人 振搗手:4人五、質量控制1、各種技術參數控制(1)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時間的全部時間不超過4小時。(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3)混凝土拌合物出罐溫度不宜高于20。2、原材料(1)水泥、砂、石按規定取樣經檢驗符合國家部標及行業標準,外加劑質量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并經試驗合格。(2)水泥出廠質量證明、進場復驗報告,外加劑出廠質量證明及復檢
8、報告,砂石檢驗報告齊全。3、混凝土溫升與裂縫的控制為了控制裂縫的出現,我們著重從控制升溫,延緩溫降速率,減小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極限拉伸,改善約束程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術措施。4、混凝土試塊(1)除正常混凝土試塊外,另增加3天、7天、28天三組試塊,為及時了解混凝土強度增長情況提供依據。(2)抗壓混凝土試塊:抗壓砼試塊每100m3留一組(一組3塊)。(3)每5輛車測一組坍落度。5、混凝土澆筑與養護(1)澆筑過程中拌合物內嚴禁隨便加水。(2)基礎混凝土養護采用一層塑料薄膜及一層草袋覆蓋。同時應在混凝土終凝后蓄水養護,保持混凝土適宜的溫度及濕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是保證混凝土澆筑成功的關鍵,養
9、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六、安全要求本工程施工砼采用商品砼集中攪拌,用砼汽車泵運送到施工作業面處。1、砼輸送泵和管道應連接和支撐牢固,試送合格后才能正式輸送,檢修時,必須卸壓。 2、澆筑砼時應設操作臺,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撐上操作。3、有傾倒、掉落危險的澆筑作業應采取相應防護措施。4、使用震動器時應穿膠鞋和戴絕緣手套,濕手不得接觸開關,電源線不得有破皮漏電現象,震搗器設備應設有開關箱,并按設備額定電流匹配漏電保護器。5、震動中發現模板撐脹、變形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6、插入式振搗器軟管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cm,不得多于2個彎,不得用力硬插、斜推或使鋼筋夾住棒頭,也不得全部插入砼中。7、已澆完的砼
10、,應及時灑水養護并加以覆蓋保濕。8、夜間施工,作業面應有足夠的照明設備。且施工機具及照明用電均應由專業電工接線。七、環境措施: 1、施工現場、道路地面硬化,定期灑水,保持地面濕潤,避免揚塵產生。 2、運輸車輛進出施工現場時,必須慢速行駛,派專人對出場的車輛輪胎上沾的泥土進行清理,避免揚塵和造成污染。3、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4、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設置封閉棚架進行強制消聲。5、施工現場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環境管理小組,隨時檢查工地環境衛生情況,定期請環保部門人員到現場檢查、指導工作。6、施工現場保證道路暢通,組織現場清理隊,保證現場整潔有序。第 7 頁 共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