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有限公司年月日基礎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一、執行標準按設計單位提供的設計圖紙。二、適用范圍某某基礎部位。三、施工準備及材料要求1、材料要求:水泥,宜用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河沙的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石子為卵石或碎石,粒徑5-31.5mm,含泥量不大于2%,且無雜物;水為地下水。2、基礎軸線尺寸、基底標高和地質情況均經過檢查,并應辦完隱檢手續。3、安裝的模板已經過檢查,符合設計要求,辦完預檢。4、在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口標高水平的標志,大面積澆筑的基礎每隔3m左右釘上水平樁。四、施工工藝(一)工藝流程:槽底或模板內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振搗混凝土
2、養護(二)工藝方法1、清理:在地基上清除淤泥和雜物,并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在支模的板內清除垃圾、泥土等雜物,并澆水潤濕,堵塞板縫和孔洞。2、混凝土拌制:后臺要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摻合料)水(外加劑)。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要均勻,最短時間不少于90s。3、混凝土的澆筑(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離所澆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過2m。如自由傾落超過2m時,應采用串桶或溜槽。(2)混凝土的澆筑應分層連續進行,一般分層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cm。(3)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應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振搗密實。移動間距
3、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清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搗的邊緣。(4)混凝土不能連續澆筑時,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注意觀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預留孔、預埋件有無走動情況。當發現有變形、位移時,應立即停止澆筑,并及時處理好,再繼續澆筑。(6)混凝土振搗密實后,表面應用木抹子搓平。4、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5、雨期施工時,露天澆筑混凝土應編制季節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五、質量要求1、混凝土所
4、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規定。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3、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的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4、對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出現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5、混凝土應振搗密實,蜂窩面積一處不大于200cm2,累計不大于400cm2,無孔洞。6、無縫隙無夾渣層。7、允許偏差項目標高10 表面平整度8基礎軸線位移15基礎截面尺寸+15 -10六、成品保護1、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
5、除模板而損壞時,方可拆除側面模板。2、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來往行人和進行上部施工。3、在施工中,應保護好電氣暗管以及預留洞口,不得碰撞。4、基礎內應根據設計要求預留孔洞或安置螺栓和預埋件,以避免后鑿混凝土。5、夏季施工時,應做好防暑降溫及混凝土的養護工作。七、安全要求1、進入施工現場要正確配戴安全帽2、澆筑砼時,機操手要戴絕緣手套。3、電工要跟班作業,非電工人員不要進行電的作業,亂拉亂接電線。4、使用振動機前應檢查電源電壓,輸電必須安裝漏電開關,保護電源線路是否良好,電源線不得有接頭,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振動機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和其它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部。編制人: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