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施工方案目前,工程施工已進入冬季施工,隨著溫度的下降,使施了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了有效控制冬季施工質量,特采取如下措施:(一)、砌體工程 、砌筑前應將砌筑用磚表面的污物、冰、霜清除掉,遭水浸泡凍結后的磚或砌塊不得使用。 、石灰膏等宜保溫防凍,如遭凍結,應經融化后方可使用。 、拌制砂漿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徑大于1cm的凍結塊和冰塊. 、冬季砌筑砂漿的稠度,宜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可通過增加石灰膏的辦法來解決。 、砌筑砂漿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冬季砌筑不得使用無水泥拌制的砂漿。砂漿摻用的外加劑使用前必須參照說明書要求,摻量必須準確。 、拌合砂漿時,水的溫度不得超過80,砂子的溫度不得超過
2、40。使用時砂漿的溫度在環境最低氣溫低于10以內時,不應低于5。砌筑時磚表面與砂漿的溫差不宜超過30。施工時砂漿的稠度一般控制在9-12cm。 、砌體工程的冬季保溫,可以暖棚法,或者覆蓋保濕法,砌體施工完畢后,表面應立即用毛氈或棉被蓋上,上面用三、四草墊進行覆蓋,任何時間砌體表面溫度不得小于5。(二)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施工時增加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雖然抗壓強度可以相應增加,但耐久性仍得不到改善。因此在冬季施工中必須防止混凝土在硬化初期遭受凍害,并盡早獲得強度。混凝土的溫度降至0前,其抗壓強度不得低于抗凍臨界強度。抗凍臨界強度規定如下: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
3、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30%;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冬季施工的混凝土,為了縮短養護時間,一般應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宜低于425號,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應大于0.6,并加入早強劑。為了減少凍害,應將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辦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減水劑,優先選用高效減水劑。混凝土原材料加熱應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的加熱溫度可提高到100,但水泥不得與80以上熱水直接接觸。投料時應先投入骨料和水,最后才投入水泥。 水和骨料可根據工地具體情況選擇加
4、熱方法,但骨料不得在鋼板上灼炒。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和凍塊,以及易凍裂的物質。拌制摻外加劑的混凝土時,如外加劑為粉劑,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合水中扣除。拌制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混凝土施工后應對混凝土進行覆蓋,覆蓋厚度不得小于10cm,當溫度低于防凍劑允許溫度時應將混凝土包圍起來,并用爐火或其它火源進行強制加熱保證混凝土質量,任何時間混凝土表面溫度不得低于5。(三)冬季裝飾工程施工 裝飾工程的冬季施工,有兩種施工方法,即熱作法和冷作法。 熱作法是利用房屋的設置臨時熱源
5、來提高和保持操作環境的溫度,使裝飾工程在正溫條件下進行。 飾面、油漆、刷漿、裱糊、玻璃和室內抹灰均應采用熱作法施工,室外大面積抹灰也應采用熱作法。熱作法施工:在進行室內抹灰前,應將門窗口封好,門窗口的邊縫及腳手眼、孔洞等宜應堵好。施工洞口、運料口及樓梯間等處搞好封閉保溫。在進行室外施工前,應盡量利用外架子搭設暖棚。施工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以地面以上50cm處為準。需要抹灰的砌體,應提前加熱,使墻面保持在5以上,以便濕潤墻面時不致結冰,使砂漿與墻面粘結牢固;用凍結法砌筑的砌體,應提前加熱進行人工開凍,待砌體已經開凍并下沉完畢時,再行抹灰;用臨時熱源(如火爐等)加熱時,應當隨時檢查抹灰層的濕度,如
6、干燥過快發生裂紋時,應當進行灑水濕潤,使其與各層(底層、面層)能很好的粘結,防止脫落;用熱作法施工的室內抹灰工程,應在每個房間設置通風口或適當開放窗戶,進行定期通風,排除濕空氣。用火爐加熱時,必需裝設煙囪,嚴防煤氣中毒;抹灰工程所用的砂漿,應在正溫度的室內或臨時暖棚中制作。砂漿使用時的溫度,應在5以上。為了獲得砂漿應有溫度,可采用熱水攪拌;裝飾工程完成后,在7d內室(棚)內溫度仍不應低于5。冷作法施工是在砂漿中摻入防凍劑,使砂漿在負溫(不低于防凍劑規定溫度)條件下硬化,冷作法施工所作砂漿,必須在暖棚中制作。砂漿使用時的溫度,應在5以上。抹灰基層表面如有冰霜雪時,可用與抹灰砂漿同濃度的防凍劑熱水溶液沖刷,將表面雜物清除干凈后再行抹灰。室外工程抹灰及涂飾工程,由于加保溫度較大,可采用聚苯板進行表面覆蓋,聚苯板厚度不應小于5cm,抹灰完畢后,在表面溫度不低于5時用聚苯板及時覆蓋,拼縫應嚴密,并用膠帶粘貼,聚苯板用自攻螺絲進行固定,待達到強度后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