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延安市寶塔區黃蒿洼居民下山安置工程第五標段井樁靜載試驗施工方案 二零一三年九月三日開發單位:延安市寶塔區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項 目 經 理:趙延平項目技術負責:雷 泳編 制:吳雙龍審 核:呼延軍延安市寶塔區黃蒿洼居民下山安置工程第五標段井樁靜載試驗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延安市寶塔區黃蒿洼居民下上安置工程第五標段位于延安市黃蒿坬小區向北200米范圍內,經西安市鴻儒巖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勘探,北京國科天創建筑設計院設計由延安市寶塔區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興建,陜西興達監理公司監理,最后由延安市寶塔區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 本工程包括8#、9#樓倆棟高層,均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上28層,地下2層。設計結
2、構使用年限為50年,主樓剪力墻、連梁為三級抗震,錯層處墻體為二級抗震。地下車庫與主樓相連部分為三級抗震,其余為四級抗震。8#樓正負零相對于絕對標高為970.8,建筑總高度為95.65米,9#樓正負零相對于絕對標高為973.5,建筑總高度為98.65米。總開挖面積為10370平方米。基礎下分布著大小不一的塊石、雜填土,部分位置有大量淤泥及垃圾土,需要用沙礫、素土換填。還有一部分為建筑垃圾,很多塊石大小不一,故機械成孔打樁時很容易坍塌。主樓部分旋挖成孔樁直徑為800mm,車庫部分旋挖成孔樁直徑為1000mm,設計樁長為6至13米,工程總樁數為636根,其中8#樓主樓為243根,9#樓主樓為244根
3、,地下車庫為149根。總共有8根試樁兼做工程樁,其中3根在8#樓主樓位置,3根在9#樓主樓位置,2根在車庫位置。2. 施工技術方案2.1施工準備 組織有關人員認真熟悉有關設計文件,進行技術交底,使試驗作業人員了解工程特點及試驗方式方法、技術要求和有關注意事項及解決技術難題的措施;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工作。 根據設計樁位平面布置圖制作樁位編號施工圖紙,標出試驗樁位置及編號,經檢查無誤后分送開發商、監理、技術管理人員及各試驗作業人員。2.2工程測量施工測量前,認真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及施工要求,對單體圖、結構圖、總圖等的標高、軸線和細部尺寸認真核對,要確保所有數據完全正確無誤。定位放線及標高確定必
4、須經開發商、設計人員簽字認可,且作定位放線圖。采用全站儀進行控制點的測放,采用J2經緯儀及鋼尺進行樁位的測放,坐標采用“建筑定位放線圖”所規定的坐標系統。匯同開發商及監理單位反復核實測放基點的準確性。按設計圖放出建筑軸線位置,并制作有明顯標注的牢靠的測量放線標志。根據樁位布置圖測放放出樁位,并標記清楚。所有測量放線結果均二檢一核,確認無誤后報請建設及監理單位代表檢查驗收。施工過程中,遇標志不易辨認時進行復測,遇標志被破壞時進行復測。2.3試驗前保護試驗順利進行的防護措施由于工程在挖山、破石的過程中,將大量的塊石(大小不一)埋在了基坑現標高以下的土層中,導致我施工單位在打井樁時井孔周圍塌方特別嚴
5、重,為此我施工單位準備采取下鋼護筒的措施。護筒選用20mm厚鋼板卷制而成,護筒的內徑比圖紙原設計樁徑大20cm,高度單節按6米算,上部設倆個溢漿孔,護筒埋設時由人工、機械配合完成,用吊車將其放入已經塌方的井孔中間并露出地面20cm,并保持水平,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護筒埋設要保持垂直,傾斜率應小于1.5%。隨后用鏟車將周圍用素土填滿至設計標高,然后人工夯實。最后用沙袋將井口四周堆砌圍護至設計標高50cm以上,防止雨水、泥漿灌入及行人掉入。做實驗前必須將井口四周的場地平整,并達到6米6米的作業面積。試驗器材由34塊試壓塊(單塊重量為2.5噸)、千金頂、鋼支架及鋼柱組成。采用拉土車運輸吊車吊裝的方式進行組裝。現場必須配備4名以上操作人員,其中包括吊車指揮員與試塊安裝工。指揮員必須隨時注意觀察吊車的運作情況,一有問題及時停止,并作出相應的處理措施且檢查問題原因。待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施工。2.4施工機械(施工設備配置)為在計劃工期內完成該樁基的靜載試驗工程,擬投入的主要施工設備如下:旋挖鉆機 1臺汽車吊 1臺裝載機 1臺挖掘機 1臺拉土車 1輛全站儀 1臺水準儀 1臺除以上設備外,其他輔助設備及施工器具實際需要配備齊全,以滿足施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