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梁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甘肅省成縣體育館是隴南市災后重建重大工程項目之一,位于甘肅省成縣城東,基地西南隔濱河路鄰東河,東南隔水泉路與成州高中相望,東北臨成縣微波站。基地場地平整,周邊條件良好,西北端與東南比規劃中的水泉路約高2米。總建筑面積為11293.92,其中主席臺坐席96個,殘疾人坐席8個。主體地上一層,局部五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屋頂為四角錐鋼網殼結構。二、基礎梁、承臺土方開挖前的準備:1、按基礎平面圖,定位好基礎梁、承臺所在軸線及定位點,定位好基礎梁、承臺墊層位置,基礎梁、承臺四周撒灰線,測定高程水準點。放線工序完成后,辦理預檢手續。2、全面開挖基礎梁、承臺基坑土方之
2、前,應先長軸后短軸的順序進行土方開挖,并核對土質、水文等有關情況。3、開挖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確保施工安全。4、準備好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5、待基礎梁、承臺墊層混凝土澆注完畢后,要重新對基礎梁、承臺根據圖紙進行放線就位。三、基礎梁、承臺施工方案:1、鋼筋綁扎工藝流程:核對鋼筋半成品鋼筋綁扎安裝接地管線綁好后放砂漿墊塊。2、鋼筋綁扎:(1)、核對鋼筋半成品:應先按設計圖紙核對加工的半成品鋼筋,對其規格、形狀、型號、品種經過檢查,然后掛牌堆放好。(2)、鋼筋綁扎:鋼筋應按順序綁扎,一般情況下,先長軸后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后成型。(
3、3)、安裝接地管線:預留孔洞位置應正確,基礎梁、承臺上的剪力墻、翼型柱子、方柱及構造設施插筋均應按圖紙綁好,扎結牢固(應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標高、位置、搭接錨固長度等尺寸應準確,不得遺漏或位移。(4)、受力鋼筋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其接頭相互錯開,上部鋼筋在跨中,下部鋼筋應尺量在支座處;每個搭接接頭的長度范圍內,搭接鋼筋面積不應超過該長度范圍內鋼筋總面積的。所有受力鋼筋和箍筋交接處全綁扎,不得跳扣。(5)、綁墊塊:底部鋼筋下的砂漿墊塊,一般厚度不小于20,間隔1m,側面的墊塊應與鋼筋綁牢,不應遺漏。3、模板安裝工藝流程:確定組裝模板方案組裝模板模板預檢。4、基礎模板采用竹膠合模板,模板加固采用
4、483.5鋼管固定。在施工中每條軸線上的基礎梁都拉通線校正,在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進行技術復核。模板應進行預檢,模板安裝后,應對斷面尺寸、標高、連桿支撐等進行預檢,均應符合設計圖紙和質量標準的要求。5、混凝土澆筑工藝流程:混凝土運輸到施工操作面澆筑振搗養護。(1)、本工程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水泥、砂石料要計量準確,控制好水灰比。操作時必須嚴格執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操作工藝規程。(2)、澆筑前應先澆水潤濕。基礎梁、承臺澆筑混凝土時,應按順序直接將混凝土倒入模中;如甩槎超過初凝時間,應按施工縫要求處理。(3)、振搗:采用斜向振搗法,振搗棒與水平面傾角約30左右。棒頭朝前進方向,插棒間距以50為宜,防止漏振。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翻漿出氣泡為準。混凝土表面應隨振隨按標高線,用木抹子搓平,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10mm范圍之內。(4)、養護:混凝土澆筑后,在常溫條件下12h內應覆蓋或澆水養護,澆水次數以保持混凝土濕潤為宜,養護時間不少于7晝夜。6、質量標準:保證混凝土試塊的強度,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的規定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