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碼頭街道8街坊86/1宗地塊項目基坑圍護井點降水工程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場地工程地質條件2四、施工準備2(一)現場準備2(二)技術準備2(三)定位放線2五、施工機械和人員配置2(一)施工機械的配置2(二)人員配置3六、降水目的3七、井點計算4八、井點布置5(一)降水設備5(二)井點打設5(三)施工工藝5(四)施工步驟及質量要求5九、技術措施6十、施工要求6十一、降水管理7十二、井點管的保護7十三、降水運行的注意事項7十四、安全生產措施7(一)現場安全技術措施7(二)用電安全措施8十五、文明施工措施8.8.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南碼頭街道8街坊86/1宗地塊項目工程
2、項目:基坑圍護工程地點:浦東新區高科西路、楊高南路勘察單位: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上海分院設計單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擬建場地位于浦東新區,高科西路以南、楊高南路及春塘河以西,齊河路以北區域內,場地東北角為軌道交通7號線楊高路站,高科西路站楊高路站區間隧道位于場地北側的高科西路正下方。基坑緊靠高科西路、春塘河和楊高南路及位于西南側的規劃道路。本地塊總面積30663平方米,設一層地下室,建筑0.00相當于絕對標高+5.450,地面標高取平均絕對標高+3.80,基坑開挖深度為3.7米、4.7米,局部2.8米,基坑面積約6920平方米。本工程基坑挖深較淺,大范圍基坑邊采用1:2放坡直接開挖,
3、部分基坑邊采用鋼板樁結合鋼支撐圍護。為基坑開挖施工的方便,本工程需配合井點降水降低基坑內的地下水位及降低基坑邊壁的滲漏。井點降水根據挖土的分階段施工,共分為兩個階段,本次施工的第一階段共需布置25套降水井點,井點布置位置見“第一階段降水井點布置圖”。二、 編制依據1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上海分院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基坑圍護方案設計3. 工程周圍管線圖4.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5.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6.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JGJ46-2005)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4、79-2002)8.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G/TJ08-236-2006)9.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基坑工程施工監測規程(DG/TJ08-2001-2006)三、 場地工程地質條件擬建場地位于浦東新區,高科西路以南、楊高南路及春塘河以西,齊河路以北區域內,場地東北角為軌道交通7號線楊高路站,高科西路站楊高路站區間隧道位于場地北側的高科西路正下方。基坑緊靠高科西路、春塘河和楊高南路及位于西南側的規劃道路,東、南、北三面距離基坑紅線均較近。本工程地下水主要為場地淺部土層中的潛水,潛水補給來源主要靠大氣降水和鄰近的春塘河滲透補給,排泄方式主要為蒸發,水位受鄰近河道影響。地質勘
5、探時實測地下穩定水位埋深為0.701.35m(相當于絕對標高2.793.27)。潛水隨季節、氣候等因素有所變化,潛水水位埋深一般離地表面以下約0.31.5m,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為0.50.7m。詳細土層物理性質參數請參見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上海分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四、 施工準備(一) 現場準備1、組織落實人員、聯系材料、檢查機械的完好性、待準備就緒后安排機械進場等工作;2、將水、電接至施工地點;3、有關職工食宿等后勤工作及工具間等的房舍問題,請總包給予方便。(二) 技術準備1、進行圖紙交底,做好圖紙會審工作;2、做好對機組人員的技術、安全及文明施工交底工作;3、組織召開安全技術交底會議。
6、(三) 定位放線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依照現場建筑物軸線,放出圍護邊線,再根據圍護邊線放出井點管的打設位置,并在放好的位置上開挖出寬約1.01.5米,深1米的溝槽。五、 施工機械和人員配置(一) 施工機械的配置綜合考慮本工程實際情況,施工場地布置,及設備施工能力完好率。本工程選用輕型真空井點降水設備擬投入25套。根據輕型井點可覆蓋降水的面積計算,因現場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圍護設計圖紙的需要,一套輕水井點降水的覆蓋面積不得超過400平方米;詳見下表:設備型號及規格單套功率(KW)單位數量總功率沖孔槍100mm根3壓力真空泵2S-185/ ZBL-9-607.5臺25187.5KW井點支管根據基坑深度
7、采用淺基坑配置,支管長度6米(淺基坑4米),每套降水井點約需井點支管25根左右。(二) 人員配置施工人員的配置采用公司基本職工與農民工相結合的方法,管理人員及技術工由公司配備。具體各工種人員配置情況見下:單組人員:工種人數工作內容電工1各種電器設備管理及線路連接管工2沖孔和井點管連接輔助工5輔助完成沖孔、填砂及井點連接合計8本表為井點打設時人員配置,正常抽水時只需1人對降水設計的運行進行看護既可。六、 降水目的根據本工程的基坑開挖及基礎底板結構施工的要求,本次降水目的:1、增加基坑內土體的干燥度,從而起到加固基坑內和坑底下的土體,提高坑內土體抗力,減少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的變形量的作用。2、疏干
8、坑內地下水,方便挖掘機和工人在坑內施工作業。3、降水井的設計布置思路采用圍護明挖法施工時,需及時疏干開挖范圍內土層的地下水,降低圍護范圍內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證基坑的干開挖施工的順利進行。一般根據基坑周長和面積按單井有效抽水范圍的經驗值來確定,而經驗值是根據場地潛水含水層的特性及基坑的平面形狀來確定。七、 井點計算輕型井點降水計算1、基坑內抽水量的估算 (1)地下水容積儲存量的計算: 計算式: W = V 或 W = Ah式中:W 容積儲存量 (m3) V 含水層體積 (m3), V = 基坑面積A降水深度h(即潛水靜止水位至基坑底板以下1.00m); 含水層的給水度(粘土及粉質粘土給水度經驗
9、值 為 0.030.05),本次根據上部土層的性質取: = 0.04。a、基坑面積(A)計算 基坑面積A 6920 m2。b、降水深度(h)計算h = 基坑開挖最大深度3.70m + 1.00m-靜止水位0.50m = 4.20m。 由上述參數計算地下水容積儲存量如下: W = Ah = 0.0469204.20=1162.56m。2、坑內井點組數的布置 n = A / a組 式 中:n 井點數(組); A 基坑降水面積 (m2); a組 單組井點有效抽水面積 (m2);根據我們的降水施工經驗在上海地區以粘性土為主的潛水含水層的特性單組井點有效抽水面積a組一般為300500m2, 即:n =
10、A / a組=6920/ 40017則擬定17組井點。按照基坑形狀及基坑圍護特點,井點埋設6米,坑內實際布設17組輕型井點,每組50米。坑外大方坡坡頂設置輕型井點與拉森鋼板樁形成封閉,共計8組。八、 井點布置(一) 降水設備擬選用ZBL-9-60或2S-185型真空吸水輕型井點系統。總管管徑100,每套長3050m,坑內降水井點因采用多排布置,每套長度可在50米以內。本工程第一階段基坑周邊545米(包括會所處基坑邊),另需布置17套坑內降水井點。井點支管長6.0m,管徑48,每套井點管約為25根左右,濾管長1.0m,連接軟管一般采用PVC或橡膠包絲軟管。(二) 井點打設根據該輕型井點機組的優點
11、及設備的實際情況,結合本公司的專業施工經驗,對該工程的降水井點布置擬布置在基坑周邊,起到降低坑內地下水位,疏干坑內地下水,并對基坑邊壁進行抗滲的作用。同時為有效降低坑內地下水位,在坑內打設降水井點,坑內降水井點在挖土過程中隨挖隨拔,坑外護壁井點在挖土后保留至基礎施工完成。井點打設在基坑開挖前10天開始,降水工程自土方開挖前7天進行預降水,具體打設時間根據具體工期要求。支管打設采用高壓水洗井沖孔,在選好的放置井點位置用高壓水槍直接沖打。高壓水必須保持0.81.2MPa的水壓力,施工現場供水管直徑不得小于100mm,如達不到可采用循環水在施工中加以解決。為了能順利地進行各項工程的施工,按其井管的降
12、水能力及每根井點管的影響范圍,井點支管的沉設間距應在1.5米左右。濾管底應在底板下1米處。(三) 施工工藝施工工藝如下:放線挖溝槽排設總管沖孔沉管填砂連接總管安裝抽水機組試抽。(四) 施工步驟及質量要求施工時應由結構施工方先放出圍護開挖線或結構軸線,根據圍護開挖線或軸線放出井點布置位置,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井點管布置應開挖深1.0m、寬1.01.5m的溝槽,既降低井點管的管頭位置,也方便沖孔時大量水源的排泄。沖孔時首先要控制沖孔直徑,一般孔徑不應小于80mm,深度應比濾管底深0.5米以上,間距定位在1.5米以內。當沖孔深度達到濾管底下0.5米處時應停留片刻,保證孔內泥漿能隨水溢出,并迅速往孔內
13、灌入粗砂約60kg,隨后放入井管,定位后再灌粗砂至自然地坪下0.51米,以上空隙用粘土填實,以防止漏氣現象產生,以后隨開挖進程逐步向下封閉孔口。每根井點管沉設后應檢驗滲水性能,井點管與孔壁之間填砂濾料時,管口應有泥漿水冒出,或向管內灌水時,能很快下滲,方為合格。如發現漏氣和“死井”應立即處理。全部井管安置完畢后,應馬上連接總管,開動機組試抽。并全面檢查管路接頭質量、井點出水狀況和抽水機械運轉情況等,確保施工質量。井點管連接采用PVC或橡膠鋼絲軟管,連接時應先在管口涂上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一般采用潤滑黃油。總管兩端用軟木塞或防水蓋板密封。在抽水3-4天內出水呈混濁泥漿,屬正常現象,一周后出水應清澈
14、,抽出的地下水要排離基坑以外10米,否則水源重復循環影響降水效果。(5)在開挖至坑底時需設置排水明(暗)溝,排水溝應盡量避免緊貼基坑邊壁。九、 技術措施1、本工程采用的輕型真空井點機組有效工作范圍為一個大氣壓,從理論上講能降水9米左右,一般正常工作機組降水單組工作半徑在7米左右,并呈曲線狀態,為了確保降水效果,使挖土施工順利進行,應開機預抽710天。2、坑內降水時必須監測坑外水位的變化情況,以保證坑內降水不影響坑外水位的變化,根據監測情況對降水施工進行調整。必要時可將部分井點停抽,但停機不可超過48小時。3、開挖時有關單位必須協同加強對周圍建筑、公路、管道的沉降觀察,一般每12小時一次,并做好
15、沉降記錄,如每次測量超過10mm,必須做好防止沉降的應急措施。十、 施工要求井點降水的沖孔直徑和濾管的數目,必須按其工程的土質配置;沖孔應保證孔徑不低于80mm,灌砂重量不小于150kg,黃砂粒徑不小于1.53mm;連接管必須保證不能漏氣,嚴禁使用破損總管和軟管,發現破損和漏氣應及時更換;開機后再次停機不得超過48小時,以免產生“死管”現象。基坑開挖過程中,挖機嚴禁碰撞井點管及連接軟管,如有損壞,應及時更換。護壁井點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應不停地抽水,在基礎底板施工完成后拔除。若在開挖到基坑底時出現大量的沙涌、管涌現象,應考慮進行二級井點降水。十一、 降水管理(1)在基坑降水過程中,隨時對基坑及周圍
16、環境監測,沿基坑四周每隔30m布置一個觀測點。觀測點的誤差要求:水平誤差控制1.0mm、垂直誤差控制1.0mm。(2)根據降水觀測井水位觀測情況指導土方開挖及地下室的施工,控制降水井排水時間的間隔,控制泵的抽吸力度,應保證系統有足夠的真空度。(3)安排日夜值班,三班人員對基坑降水進行控制操作、水位觀測和數據記錄。十二、 井點管的保護井點管的有效運行是保持基坑干施工的條件之一,因此,一定要注意對井點管的保護。其他施工機械不能直接挖到或碰到井點管上,要聽從現場人員的指揮。如果發生損壞,馬上要采取措施進行修復處理。十三、 降水運行的注意事項1、降水運行期間,現場實行24小時值班制,各機組有專人看護。
17、2、總包方應做好基坑內的明排水準備工作,以防基坑開挖時遇降雨能及時將基坑內的積水抽干。3、降水運行階段應經常檢查真空泵的工作狀態,一旦發現不正常應及時調泵并修復。4、降水運行階段應保證電源供給,如遇電網停電,有關單位須提前兩個小時通知降水施工人員,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保證降水效果。十四、 安全生產措施(一) 現場安全技術措施1、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紀律,進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并正確使用勞防用品,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未經三級安全教育的新工人不許上崗。2、施工人員應熟知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酒后操作。3、夜間施工應設置照明燈具,確保施工正常、安全。4、各種電器設備均應用安全可靠接地及防雷裝置。(
18、二) 用電安全措施1、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處,均應采取絕緣保護以及保護安全距離,各種電器設備均應用安全可靠接地及防雷裝置。2、電箱應用雙扇開啟門、門鎖、插銷,統一編號及指令性標志,總、分配電箱均須有漏電保護裝置,電箱做到防雨防水、門鎖齊全。3、電源線進箱必須先進大熔斷器后方可再進開關。4、必須明確分開“動力 ”、“照明”、等使用插座。5、現場使用的移動電器和照明燈具一律用輕質橡皮線,不準用塑料膠線代替。6、定期對電箱接地電阻測試,對移動設備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十五、 文明施工措施1、認真貫徹執行公司文明施工管理細則,提高企業施工管理水平及施工人員素質,統一規劃、科學布置,創造一個文明、整潔的工地。2、及時排除場內積水、污水。3、保持場區道路暢通,保證材料、人員的運行,現場垃圾統一管理、統一清除,嚴禁亂扔亂倒。4、搞好宿舍和個人的衛生,做好飲食衛生工作,防止流行病毒的傳播,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努力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5、搞好文明施工教育,加強消防、保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