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山區綠化養護施工方案一、綠化養護管理措施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可見養護工作的重要性。把好養護關,對苗木進行適當疏葉和疏枝(不影響景觀效果),并保證維持一定的空氣濕度,降低葉面濕度,促進植物恢復生長。做好對新種樹苗的養護工作是確保苗木的生長情況,體現景觀效果的重要保證,組織專職的養護隊伍,經常觀察新種樹苗的生長情況,對不同的樹種采取不同的養護方法。l、養護管理原則 1.1 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創造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優美景觀。1.2 派一支高效、優質、精干的管理和操作隊伍,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責任到人,嚴格管理。1.3 確立完善的管理和操作流程,通過養護管理進一步完善植物的生態群落
2、,豐富景觀層次,體現群落配置的科學性。1.4 結合本公司長年施工養護經驗,對每株植物根據其生長特性及生長勢的不同,采取相應的養護方法,使喬灌木達到樹型完美、枝葉茂盛、無病蟲害,地被無空禿。2、養護具體技術措施 2.1 場地清理,清除綠化內動態雜物。每日采取地塊落實,責任到人,自備統一盛器,分散收集,集中清運。2.2 樹木修剪、整形 2.2.1喬木做特殊整形處理,要求樹冠圓整,分枝均衡,主要修除徒長枝、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扭傷枝以及枯枝爛葉,對有傷口流液或易枯梢品種在夏季修剪,修剪后大傷口用羊毛胎保護。對部分小喬木需注意剪除砧木的萌蘗,并對長枝進行適當修剪,同時要將過密的細弱枝去除,使形成圓
3、整的樹冠。2.2.2修剪總原則:切口都必須靠節,剪口應在剪口的反側45度傾斜,剪口平整,對于粗大枝干必須采取分段截法,以防撕裂。2.3 中耕除草、松土、培土冬季深翻土地20-30 厘米,保持樹木根部周圍土壤疏松。修復地形,及時培土。在晴天清除15 厘米以上大型雜草,特別是危害嚴重的各類藤蔓,雜草必須在開花之前除盡,并及時清運。2.4 施肥:冬季結合冬翻,根據樹種、年齡、生長期和肥源以及土壤物理化性質,施基肥于外徑與樹冠相適外,喬木和灌木均應先挖好施肥環溝,其外徑應與樹木的冠幅相適應,深度和寬度均為2530cm。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根據胸徑每 3cm應施堆肥 1.0kg,一般施肥 2.0kg 左
4、右。生長期可施l-2次根外追肥,為避免增強土壤可溶屬于鹽,可采取含有PSB光含細菌的新型有機植物營養液,增強不同生長期的N、P、K含量,使喬木年生長胸徑指標達0.3cm 以上,花灌木樹冠年生長指標擴大20cm。開花植物施肥每年不少于45 次,冬季施基肥,春季施速效肥,花后施肥,夏秋季花芽形成施追肥。2.5 植物保護、病蟲害防治本著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控制病蟲害到最低限度,及時科學地應用生物藥劑防治,特別作好冬防,藥劑預先準備充分,各類養護機械保養到位,杜絕有害藥劑,防止污染。除蟲劑的使用要慎重,對藥性、品種、敏感程度要對比實驗注意風向,藥劑工作要認真負責,安全使用
5、,用量、比例、及清潔都要按規程操作。2.6 澆水:對新種植樹苗早晚噴水,保持濕度,以便為樹苗制造適宜的生長環境,在灌溉前先松土,夏季灌溉宜早、晚進行,冬季灌溉選中午進行,灌溉要一次澆透。暴雨積水應及時排除,尤其是新種樹木周圍積水應盡快排除。2.7 補植樹木:對樹木因各種原因造成缺苗應早補植。補植季節為:落葉樹應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后,發芽以前或秋季落葉以后土壤結凍以前。常綠樹應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后,發芽以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長后,降霜以前。2.8 建立技術檔案以便交接建立完整的植物技術檔案及時收集、積累、整理與分析和總結經驗。檔案內容包括:2.8.1綠地氣候、物候、水文、土質、地形、地下構筑物等條件
6、變化資料及調查報告。2.8.2綠地建設歷史及其發展狀況。2.8.3植物種類:按植物分類記載,地區名稱、規格、來源、栽植年月、生長勢和日常養護措施及其成效等。2.8.4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成果的單項技術資料。2.8.5各類統計報表和調查總結報告等。2、綠化養護質量標準一級養護質量標準1、綠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達到黃土不露天。2、園林植物達到:(1)生長勢:好。生長超過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平均生長量待以后調查確定)。(2)葉子健壯:葉色正常,葉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條件下不黃葉,不焦葉、不卷葉、不落葉,葉上無蟲尿蟲網灰塵;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 5%,以下同)。(3)枝、干
7、健壯:無明顯枯枝、死權、枝條粗壯,過冬前新梢木質化;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干上100 平方厘米 1 頭活蟲以下(包括 1 頭,以下同),較細的枝條每尺長的一段上在5 頭活蟲以下(包括 5 頭,以下同);株數都在 2%以下(包括 2%,以下同);樹冠完整:分支點合適,主側枝分布均稱和數量適宜、內膛不亂、通風透光。(4)措施好:按一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5)行道樹基本無缺株。(6)草坪覆蓋率應基本達到100%;草坪內雜草控制在10%以內;生長茂盛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6 次以上,冷地型 15 次以上;無病蟲害。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合理,樹形美觀,能
8、及時很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4、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沫等)重點地區路段能做到隨產隨清,其它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綠地整潔,無磚石瓦塊、筐和塑料袋等廢棄物,并做到經常保潔。二級養護質量標準1、綠化比較充分,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2、園林植物達到:(1)生長勢:正常。生長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2)葉子正常:葉色、大小、薄厚正常;較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2%以下;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10%以下。(3)枝、干正常:無明顯枯枝、死權;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干100 平
9、方厘米 2 頭活蟲以下,較細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 10 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4%以下;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樹冠通風透光。(4)措施:按二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5)行道樹缺株在 l%以下。(6)草坪覆蓋率達 95%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2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二次以上,冷地型10 次以上;基本無病蟲害。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樹形美觀,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4、綠化生產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綠地內無明顯的廢棄物,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進行突擊清理。三級養護質量標準1、綠化基本充分,植物配置一般,裸露土地不明顯。2
10、、園林植物達到:(1)生長勢:基本正常。(2)葉子基本正常:葉色基本正常;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 10%以下;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20%以下。(3)枝、干基本正常:無明顯枯枝、死杈;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10%以下;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干上100 平方厘米 3 頭活蟲以下,較細的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 15 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6%以下;90%以上的樹冠基本完整,有綠化效果。(4)措施:按三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5)行道樹缺株在 3%以下。(6)草坪覆蓋率達 90%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3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每年修剪暖地型草 1 次以上,冷地型草 6 次以上。
11、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明顯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4、綠化生產垃圾主要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其他地區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突擊清理綠地內的廢棄物。通過了解當地的環境,結合苗木生長習性及以往的工作經驗,我們針對不同的樹種制定了詳細的具有針對性的年工作養護月歷;一月份:此時天氣寒冷,土壤封凍,樹木處于休眠狀態:、剪除枯、殘、病蟲枝葉、徹地清除越冬的皮囊;、結合冬耕,施足冬肥;、積肥,配置營養土,以便為部分缺少營養的樹種及時補充養分;、經常注意檢查防寒設備、設施及苗木防寒包扎等,隨時注意管理方法和力度;二月份:氣溫有所上升,但樹木仍處于休眠狀態:、完成各
12、樹種立地條件的整理及使用基肥等工作;、繼續進行落葉樹的冬季修剪;、挖、運、補植各種落葉樹及耐寒的常綠樹、針葉樹必須掌握隨挖、隨運、隨種的原則;、剪除病蟲枝,并注意觀察病蟲害的發生情況;三月份:氣溫繼續上升,樹木開始萌芽:、對落葉樹特別是行道樹的休眠修剪,必須在月底前結束;、天氣漸暖,許多病蟲害即將發生,要維修好各種防蟲防病機械,并準備好藥品;四月份:溫繼續上升,樹木均萌芽開花或展葉:、抓緊常綠樹的挖掘補栽工作;、做好樹木的剝芽、修剪,隨時除去多余的嫩芽和生長部位不當的枝條;、加強新栽樹木的養護管理工用;、做好地栽花木的松土、除草、花前施肥等工作;、抓好樹木寄生蟲及各種病害的防治工作;五月份:進
13、入夏季,樹木生長旺盛:、對行道樹、庭園樹進行剝芽修剪,對發生萌蘗的小苗根部隨時修剪剝除;、加強新補樹種的養護管理工作,做好補苗、間苗、定苗工作,增施追肥,勤施薄施;、氣溫漸高,病蟲害大量危害樹木,應注意蟲情的預測,做好防蟲、防病工作;六月份:氣溫高,進入梅雨季,濕度大:、利用梅雨季節濕度大的特點,抓緊進行最后的補植工作;、對大樹進行適當修剪,解決枝條與路線的矛盾;、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尤其是葉面害蟲;七月份:本月氣溫高,天氣炎熱,暴風雨:、雜草生長快,要繼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氣溫高,要注意灌溉抗旱,同時又是暴雨較多的月份,要注意防澇;八月份:本月天氣炎熱、暴風雨:、繼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
14、做好防旱排澇工作,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九月份:氣溫仍高,但相對有所下降:、抓好除害滅病工作,特別是要檢查蚜蟲的發生情況,一經發現,立即防治;十月份:氣溫繼續下降,樹木陸續進入休眠期:、做好防病治蟲工作,消滅各種成蟲和蟲卵,防止來年蟲害在面積發生;、在苗木停止生長后,檢查成活率;十一月份:氣溫下降,樹木停止生長且開始木質化:、進行冬季樹木修剪,去病枝、枯枝,操作時要嚴格掌握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同時做好除蟲滅病工作;、做好防寒工作,對部分樹木進行涂白,或用草繩包扎;十二月份:完全進入冬季,做好防寒:、大量積肥,冬耕翻地,改良土壤;、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隨時檢查覆蓋物、包扎物等設設施,發現問題及時采取
15、措施;、結合冬季大掃除,消滅越冬病蟲源,搞好綠地衛生工作;、維修工具,保養機械設備。三、補種措施由于苗木質量栽植技術及自然條件等因素,本工程所用植物材料可能會有部分死亡,為保證工程的景觀效果,特制定補植(種)方案。在苗木進場時,按設計數量 105110進的苗木,就是在發生苗木死亡時進行補種用的。多進的苗木栽植于苗圃中,加強管理,保證效果。在補植時就能與原來的種苗效果相近。1、補植(種)的時間補植(種)是綠化工程后期維修的必然手法之一。其補植時間除嚴寒期外隨時可以進行,但不同季節其補植方法及措施有所不同。2、補植(種)前的準備補植前一定要調查死亡植物的數量、種類、規格,及所死亡的原因,如是由于土
16、壤原因提前對土壤進行改良處理,如是苗木包裝原因改進包裝方法,在確定數量、種類、規格后立即準備補植所缺的苗木或草坪以備補植。3、注意事項 3.1 補植所選苗木(規格)一定達到設計要求。3.2 如夏季或秋季補植,不論喬木都要按要求帶土球運輸,且苗木補植運輸起挖過程中土球一定要保持完好。3.3 栽植時,注意回填踩實,嚴格執行三埋兩踩一提的栽植原則,對于帶土球苗木在踩實時不要距土球太近,不帶土球苗木,不要踩傷主根。3.4 補植苗木一定要加強養護,注意防曬或防寒,以便其與原有苗木盡快達到協調。4、補植用的工具鍬、鎬、竹桿、草繩、精播機、吊車(大樹移植時)。四、綠地的植物病蟲害防治綠化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
17、,時常遭到各種病、蟲為害,輕者造成生長不良,失去觀賞價值,重者植株死亡。,損失慘重。我公司對于園林植物的病蟲害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基本方針,充分發揮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因地制宜地協調應用多種必要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損害水平以下,以獲得最佳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采用植物檢疫、園林技術、物理、化學等措施力保所有植物的茁壯生長,增加美觀性,早日達到設計效果。1、植物檢疫我公司對所引進花灌木、草種調入前進行檢疫,若發現檢疫對象禁止從該地區進貨,嚴防調入攜帶病蟲害的種苗。2、栽培措施防治技術樹木生長質量與病蟲害的發生有關,樹木生長健壯旺盛,其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強。培養保質健壯的種苗,可增加抗
18、病蟲害的能力。養護管理上,在種植地保持整潔清除枯枝敗葉,合理澆水施肥提高植物的抗病力。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樹冠內的混充,使一些喜陰濕的真菌不能生存(如疫霉和腐霉類),剪下的枯枝病葉要及時清除或燒掉,防治病蟲害的傳播。3、物理防治。在樹干上綁塑料帶,或其它光滑的東西,可以阻攔一些害蟲的通行,起到防治作用。防治桃小食心蟲、松毛蟲,可以在樹干高1m處用 1520cm寬的塑料薄膜帶將樹干圍一圈扎好,防治效果良好。4、化學防治是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手段,用殺菌劑(保護劑、治療劑),保護劑:如波爾多液、治療劑,如:多菌靈甲托等。殺蟲劑:如涕滅威、1605、甲銨磷等。5、常見病蟲害的
19、防治 5.1 主要植物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5.1.1黃櫨白粉?。憾喟l在89 月份,用波美 5 度的石硫合劑在休眠期噴灑,用 15的粉銹寧 700 倍液噴灑。5.1.2海棠銹?。憾喟l于6 月份用 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02000 倍液噴灑,秋季銹孢子成熟時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灑。5.1.3櫻花褐斑?。憾喟l于610 月份,用 20甲托粉劑 1000 倍液或 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散。5.1.4丁香葉斑病(黑斑病、斑枯病、褐斑病)發病期用 70甲托粉劑 1000倍液,1-15 天一次,連噴3-4 次。5.1.5銀杏黃腐?。憾喟l于6-9 月份,增施有機肥提高苗木抗病力。5
20、.1.6楊樹爛皮?。憾喟l于69 月份,用小刀將病組織劃破或刮除病斑老皮再涂托布津 200 倍液藥液,涂后5 天再用 50-100ppm赤霉素涂于病斑周圍,促進產生愈合組織。5.1.7草坪病害:a、炭疽病夏季發生精種前50退菌特 100 倍,水溫 1824,浸種 24 小時,在浸種過程中34 小時攪動 1 次,種子晾干后即可播種,發病期間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 50退菌特 600800 倍液噴灑每隔 10 天噴一次噴 23 次。b、褐斑病多發于溫度2528,高溫的環境中,增加P、K肥,提高其抗病力,合理灌水,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 800-1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
21、1000 倍液,0.5:0.5:100 的波爾多液,每隔10 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 次。c、銹病多發于春秋,增施K、P肥,用 15粉銹寧 2000 倍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每隔 10 天一次連噴 23 次。d、幣斑病主要發生在晚春初夏,適量施用氨肥合地灌排水,用50多菌靈 500-1000 倍液或 75敵克松 500 倍液隔 7-10 天連噴 2-3 次。6、主要植物常見蟲害的防治方法:6.1 地下害蟲:銅綠麗金龜、黑絨金龜、螻蛄、金針蟲,用50辛硫磷乳油或 25辛硫磷微膠囊緩釋劑防治。6.2 食葉害蟲:刺蛾類如綠刺蛾、扁刺蛾等,用2.5 溴氰菊酯乳油或20殺滅菊酯乳油3
22、000 倍液噴霧。袋蛾用50馬拉松乳油 1500 倍液或 90晶體敵百蟲 2000 倍液噴霧。尺蛾類:如槐樹尺蛾、楊樹尺蛾等可秋冬挖蛹,消滅越冬蟲源,黑光燈誘殺成蟲用1000 倍 20滅幼脲 1 號膠懸劑噴霧。葉甲類:如榆藍葉甲、柳藍葉甲等,人工捕殺,在卵孵化盛期噴1000-1500 倍的 50辛硫磷乳油。幼蟲成蟲期噴灑80敵敵畏 1000-1500 倍液或 50殺螟松 1000-1500 倍液。6.3 鉆蛀性害蟲:天牛類如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可用人工捕殺成蟲,樹干涂刷白涂劑,利用天敵,也可噴灑殺螟松、敵敵畏100-200 倍液。吉丁蟲類如六星吉丁蟲、柳吉丁蟲,大葉黃楊吉丁蟲。成蟲羽化前及時
23、清除枯枝、死樹,減少蟲源。6.4 刺吸性害蟲:蟬類如:大青葉蟬等,黑光燈誘殺成蟲或用40樂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50葉蟬散乳油噴灑。蚜蟲類:如白毛蚜、柳瘤大蚜、欒多態毛蚜等,可采用人工助遷瓢蟲,或噴25功夫菊酯 5000 倍液或 50甲基對硫磷2000 倍液。養護管理也是預防病蟲害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進行適時的施肥、修剪、澆灌、養護,確保樹木苗木茁壯生長。一顆健壯的植株,要比生長瘦弱的植株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強。如海桐生長在通風不暢、陽光不足的地方,容易受吹棉蚧的危害;立地環境對樹木的影響很大,無患子栽培在公園綠地上很少有蚧殼蟲的危害,而作為行道樹栽植在大街上,卻受一蚧殼蟲的危害。因此要注意研究立地環境,改善立地條件,創造抑制病蟲害的發生、促進植物群落茁壯生長的有利環境。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開始,到立地環境的改造,科學地栽培,合理地運用養護技術,強化預防措施,輔以化學的、生物的措施,建立科學的園林綜合防治系統,一定使園林病蟲害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應作為園林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加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