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象山路景觀綠化工程土方運輸回填及土方造型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編制人:審核人:日期: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蘇州高新區象山路(陽山路東-建林路)景觀綠化工程,位于蘇州市高新區象山路,起點在楊山路東,終點為建林路,全長2080m。主要工作內容為機非隔離帶和行道樹綠化栽植。2、編制依據:1.根據甲方提供的 人民路綜合整治園林綠化景觀工程電子版設計圖紙。2.本施工方案依照編制原則及施工驗收規范,以下文件為編制依據:(1)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821999)(2)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和驗收規范(DB 440100/T114-2007)(3)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
2、收規范(DB11/T212-2009)3.我公司 ISO9002質量保證體系的有關文件。4.江蘇省和蘇州市有關綠化、質量和安全的規定。5.根據工程特點、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施工環境、施工條件和自然條件分析,結合我公司施工經驗。3、施工部署:由于道路綠化帶回填土量較大,根據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土方回填將采取人工進行回填,土方的運輸采用5T 用自卸車運輸,運輸至各個施工節點,然后采用人工對綠化施工段進行施工;同時做好綠化帶基底雜物、地表水的排出施工措施準備。4、施工準備:4.1、人力、材料、設備的準備按照施工方案組織好土方施工人員,并進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按照機具設備需用計劃組織好土方施工所需機械設
3、備、工具的購買、租賃、調配、進場等工作。施工機具準備: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單位型號備注1 5t 自卸汽車/臺東方2 手推車/臺/人員準備:材料準備:合理安排土方進場、組織好現場安全標識所需的材料計劃。4.2、技術準備4.2.1 熟悉好施工規范等依據文件,針對現場地質條件和具體施工條件編制詳細全面的施工技術方案,以應對在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并按照土方施工進度提制相應的材料計劃、機具設備使用計劃等相關文件。4.2.2 土方開挖之前,班長應熟悉現場實際條件,技術員對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4.3、現場準備4.3.1 完成土方作業區域的定位工作,并建立測量控制網。4.3.2 檢查土方施工機具,對機械進
4、行保養維護。4.3.3做好現場的電纜及排水管、給水管的保護工作和各項安全工人員數量責任技術員1 人負責土方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向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提出材料計劃,收集整理有關施工記錄資料。工長2 人負責組織并安排人員、材料、機具進現場施工,并對施工安全、工程質量、環境及工程進度進行控制。質檢員1 人對施工質量與檢查負有責任,發現問題應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并有權責令工程停工。安全員1 人負責監督檢查施工現場安全文明工作。普工20 人進行土方回填及平整工作,負責夯實土方,負責做安全標識等。作。5、施工方法:本工程土方回填施工取土點在蘇州市,采用1 臺 1 m3反鏟挖機配合5T 自卸汽車裝
5、土,進行土方運輸。道路綠化帶及行道樹樹池土方回填區域采用人工進行卸土回填,人工進行整理地形。每層的鋪土厚度不大于3050cm。卸土推平和壓實工作須采取分段交叉進行。5.1 工藝流程土方回填的一般順序是:清理坑底雜物、積水分層回填分層夯實綠地整理、造型測量放線。5.2 土方回填5.2.1 土方的運輸施工中的土方運輸采取人工搗運。土方的運輸路線組織很重要,明確卸土地點,施工人員隨時指點,避免混亂和窩工。使用外來土墊地堆山,運土車輛設專人指揮,卸土的位置準確,否則亂堆亂卸,必然會給下一步施工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倒運,從而浪費了人力物力。5.2.2 土方的回填施工施工前進行回填土分項工程的技術交底工作,做
6、好標高的抄測和分層厚度標定工作,可設每10 米設一處。綠化區域以滿足種植要求為原則,依據種植要求,選擇合格的種植土進行回填。抄測好填土標高線,并且按要求分好各層回填厚度。本工程填土方工程量較多。所有土方工程均嚴格按照甲方和設計方提供的圖紙施工,根據圖紙豎向設計要求,確定填土深度。本工程采用人工土方回填施工,用自卸汽車把土方運到現場內,對于大面積、大量需要填土時用挖土機將土分開、回填。對于小面積、小量的回填用手推車推土,以人工用鋤頭、耙等工具進行回填土。5.3 地形塑造為了能夠更好的對填挖土的標高進行確定,就需要我們在對場地進行初步清理之后根據相關的施工圖紙在場地中開展定點放線的工作。而為了能夠
7、在施工的過程中使我們更好的表達設計意圖,就需要工作人員在定點放線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其準確性,并能夠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來更具針對性的調整現場的放線方式。首先,應當對場地的放線進行平整。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借助經緯儀進行放線,并嚴格的根據設計圖紙將方格網側設到地面上,并在其交點的位置處設置一定數量的樁木,同時也應當在其上方標設出施工的標高以及樁號等信息,以備后續施工的開展。其次,則應當進行自然堆山地形放線工作。對于堆山地形放線工作來說,第一步就需要對推山的邊界線進行確定,但是我們在工作中可以認識到,將自然推山直接測設到地面上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在部分建筑物缺乏的場地而言更為困難。所以,我們在對自然堆
8、山開展放線工作時應先再設計圖上進行方格網的繪制,之后再將其測設到地面,并且在對地形的等高線進行設計以及方格網之間的交點位置處也應當在地面上進行打樁工作,并在其上標記相應的樁號以及標高。而隨著推山工作的不斷開展,就使得我們所設計的樁木可能會被埋沒,所以就需要我們保證樁木的高度應當大于每一層填土的高度,并且當高度過高時,也可以考慮用長度較長的竹竿對其進行替代,并在填土高度得到確定之后對其進行不同顏色的標志。通過這種形式,則能夠在有效節約施工成本以及施工量的同時使其能夠更好的被我們識別。5.4 土料要求及含水量控制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
9、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層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填料;(3)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地區,經過處理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在夯實(碾壓)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或碾壓)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各種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密實度參考數值見表6-55。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使用振動碾時,可控制在-6%+2%范圍內)。土的最優含水
10、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表 6-55 項次土的種類變動范圍最優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1 砂土812 1.801.88 2 粘土1923 1.581.70 3 粉質粘土1215 1.851.95 4 粉土1622 1.611.80 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應以現場實際達到的數字為準;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項測定。6、質量保證措施:6.1 施工前應根據設計總平面圖復核測量定位,挖土過程中定期進行復測,校驗控制樁的位置何水準點標高。6.2 土方回填時,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6.3 回填土方前應先清除基底的垃圾、有機物、積水等。6.4 回填時應從低到高進行
11、,每層虛鋪厚度不得大于50cm,每層壓實遍數 34遍。打夯之前應將填土初平,打夯機依次打夯,均勻分布,不留間隙。每層夯實完成后進行驗收。6.5 填土區如遭水浸泡,應將稀泥清掉后進行下一道工序。6.6 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6.7 行車道路每天派人清掃,做好文明施工。6.8 填土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壓實程序。6.9 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參見表 6-1。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表 6-1 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樁基、基坑、基槽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 30 50-
12、50-50 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 20 30 20 20 用靠尺或水準儀7 安全保證措施7.1 所有施工人員進場后須經過進場培訓和三級安全教育方可上崗操作。7.2 嚴格遵守安全施工規范和機械操作規程,施工人員要持證上崗。7.3 施工機械要檢驗合格才能投入施工。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機械的維護保養。7.4 土方回填時基坑應設圍欄和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要離開挖機10m以外,以免挖機移位傷人。7.5 土方開挖時應注意對下地管線的保護。7.6 遇有下雨、大霧或六級以上的大風等惡劣氣候,應停止作業,當風速超過七級或有強臺風警報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護。7.7 由于施工區域較長,現場派專人負責土方的回填速度及運輸車輛的進場時間及進場數量,以保證土方能夠滿足回填土施工速度的需求,同時又不致使現場內堆積過多的土方。7.8 大型機械車輛進出場要有專人指揮,保證暢通無阻。卸車后要對車身進行清理或沖洗,避免殘留土遺灑,現場要保持整潔,無散亂堆土現象。7.9 由于施工區域在鬧市區,盡量利用有效工作時間,與施工段附近居民進行及時溝通,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并及時處理。蘇州工業園區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