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地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日 期: 年 月 日初 審: 日 期: 年 月 日審核(質安部門): 日 期: 年 月 日審核(技術部門): 日 期: 年 月 日批 準: 日 期: 年 月 日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1第二章 工程概況2第一節 總體簡介2第二節 建筑概括2第三章 施工安排3第一節 管理人員及崗位安排3第二節 工人數量及分工3第三節 特種作業人員安排3第四節 工期安排4第四章 施工準備4第一節 技術準備4第二節 材料準備4第三節 現場準備6第五章 外架搭設設計6第六章 腳手架搭設7第一節 施工工藝7第二節 地基、基礎技術要求7第三節 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8第四節 外架搭設安全技術要求
2、12第五節 外架拆除安全技術要求13第六節 腳手架檢查、驗收14第七節 安全管理18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19第一節 人員要求19第二節 搭設要點19第三節 使用階段20第四節 拆除階段20第七節 防雷、電措施21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22第九章 監測措施24第十章 安全應急和救援預案25第一節 事故風險分析25第二節 建立應急組織體系26第三節 應急物資準備28第四節 應急響應流程28第五節 應急響應程序28第六節 應急救援措施29第七節 應急場所監控32第八節 應急評價32第九節 醫院地址及聯系電話32附件一:落地腳手架計算書33附件二:腳手架架在樓板上計算書41第一章 編制依據一、施工圖紙圖
3、紙類別圖紙編號出圖日期建 筑*年*月*年*月結 構*年*月*年*月二、主要規范、規程【根據現行規范進行更新,更新后刪除】類別名 稱編 號國家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密目式安全網GB16909-2009一般用途鋼絲繩GB/T20118-2006行業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201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
4、1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三、其他1建筑施工手冊第五版2施工組織設計3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管理實施辦法2018版4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5品茗安全計算軟件2018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 總體簡介序 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工程2工程地址*省*市*區*大道西側3建設單位*公司4勘察單位*工程勘察院5設計單位*公司6監理單位*公司7質量監督單位*市*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處8施工總承包單位*9資金來源自籌10合同范圍圖紙全部內容(除*、*、*、*)11合同工期*日歷天12合同質量目標*第二節 建筑概括序 號項 目內 容1建筑面積* m2(*棟),其
5、中地下室建筑面積* m22建筑層數*層/-*層3建筑總高度*m4建筑層高地下一層:*m;首層:*m;標準層*m5建筑分類一類60.000絕對標高*m第三章 施工安排第一節 管理人員及崗位安排序號崗位姓名職責1生產副經理*負責外腳手架現場資源的安排與調配,負責驗收與定期檢查2技術負責人*熟悉圖紙,主持編制腳手架方案,參與驗收與定期檢查3技術員*熟悉圖紙,參與編制腳手架方案,參與驗收與定期檢查4安全員*參與驗收與定期檢查,負責外架的日常巡回檢查及日常安全使用5施工員*負責各自區域內外腳手架具體工作的安排,負責物資調配與人員安排,負責外架的日常巡回檢查及日常安全使用*第二節 工人數量及分工工種1#樓
6、2#樓備注架子工(人)2020負責架子搭設及拆除測量放線工(人)22負責腳手架垂直度控制第三節 特種作業人員安排序號姓名工作證書編號備注1*架子工*2*架子工*3*架子工*4*架子工*5*架子工*6*架子工*7*架子工*8*架子工*9*架子工*10*焊工*第四節 工期安排序號搭設位置搭設時間拆除時間1落地腳手架* 年 * 月 * 日* 年 * 月 * 日2第一道懸挑腳手架* 年 * 月 * 日* 年 * 月 * 日3第二道懸挑腳手架* 年 * 月 * 日* 年 * 月 * 日4第三道懸挑腳手架* 年 * 月 * 日* 年 * 月 * 日第四章 施工準備第一節 技術準備1、相關人員充分熟悉審查施
7、工圖,認真學習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及安全規范。2、搜集有關腳手架的資料,作好材料準備。3、根據施工圖紙、現場實際施工情況,技術部及時編制切實可行的、有針對性的外架搭設方案報公司及監理單位審批。4、各方審核后的外架方案在現場實施前,由項目主任工程師組織工程部、安全部、施工作業隊等相關人員進行腳手架專項技術交底,再由工程部進行作業班組交底。5、外架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若需調整,需要技術部門出具相關的調整手續。6、外架方案編制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到塔吊錨固、室外電梯安裝(卸料平臺)等影響因素。第二節 材料準備一、鋼管:1、規格48.33.6mm(按483.0mm進行計算);2、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等
8、表漆:黃色,3、剪刀撐表漆:300mm長紅白色相間。4、腳手架鋼管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5、禁止使用:嚴重銹蝕、彎曲變形、有裂紋、無出廠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或無檢查合格證明的管材。6、對所有進場的鋼管均應進行壁厚檢查,鋼管壁厚小于3.0mm時不能使用。二、扣件1、符合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規定。2、禁止使用脆裂、變形、滑絲、無出廠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或無檢測合格證明的扣件。3、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到6
9、5Nm 時,不得發生破壞。三、鋼笆腳手板1、采用鋼筋網片,鋼筋網片采用8點焊制成,規格為800mm1000mm,每塊重8.4Kg;2、不得使用已經銹蝕嚴重的鋼笆片,圓鋼缺少及斷條的要加上,焊點脫落的要補焊;3、腳手板使用前應進行檢查,保證腳手板未彎折、未開焊、未斷裂。腳手板與鋼管之間利用18號鐵絲進行綁扎,綁扎次數不少于四道。四、安全網1、規格為1.8m6m。2、符合國家標準密目式安全網(GB16909-2009)的規定。3、每張網上均縫有出廠“合格證”和“安鑒”標志,方準進場使用。4、由國家認證的生產廠家供貨,安全網必須是阻燃產品,要求做完防火試驗合格后方可進場,不合格者不得進場。五、踢腳板
10、作業層側面鋪180mm高的踢腳板并與立桿綁扎牢固。踢腳板刷紅白油漆,見下圖:五、材料需用計劃序號材料名稱用 量備 注1鋼管46000m2安全網65003腳手板20004擋腳板911m5直角扣件10432個6對接扣件2541個7旋轉扣件763個第三節 現場準備用2臺塔吊解決材料的垂直運輸,配備下列主要機具設備。序 號設備名稱規 格單 位數 量1錘子重量1KG個202單扳手開口寬2224mm把103活動扳手最大開口寬65 mm把104鋼絲鉗長150、175 mm把105墨斗、粉絲帶個56水準儀DZS3-1/AL332臺17水平尺長450、500 mm個38鋼卷尺5M/30M把59工程測量尺2M把1
11、010擰緊力矩檢測扳手配套把5第五章 外架搭設設計本工程主樓9層以下及地下室周邊采用雙排落地式鋼管腳手架,主樓北側腳手架支撐在地下室頂板上,搭設高度27.3m,其他三個面支撐在回填土(采用地基土與旋挖樁結合的基礎形式)上最大搭設高度29m。腳手架搭設高度按30.8m進行計算。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1500mm,橫向間距1000mm,步距1800mm,腳手板采用竹串片腳手板,安全網采用阻燃型密目安全立網,由于五層和九層周圈有突出線條,內排架與結構邊距離450mm,連墻件豎向層層設置,水平方向按三跨設置,計算按兩步三跨。豎向剪刀撐采用連續剪刀撐,4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夾角在4560之間。在腳手架
12、拐角及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在腳手架搭設至6層時需進行卸荷,水平間距1.5m,卸荷鋼絲繩采用15.5(619+1,公稱抗拉度1550N/mm2)。預埋錨環和連墻件預埋件統一采用20 HPB400鋼筋。落地腳手架平面布置圖詳見附圖一。落地腳手架剖面布置圖詳見附圖二。落地腳手架計算書詳見附件一。落地腳手架在地下室頂板上結構復核計算書。第六章 腳手架搭設第一節 施工工藝彈線鋪設立桿墊板擺放縱向掃地桿擺放橫向掃地桿擺放立桿與掃地桿用扣件扣緊安上一步縱向水平桿與立桿扣緊安上一步橫向水平桿與立桿扣緊調校立桿及第一步大橫桿安第二步縱向水平桿與立桿扣緊安第二步橫向水平桿與立
13、桿扣緊安連墻件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及連墻件,每一步立桿垂直度必須校正接立桿加設剪刀撐鋪腳手板綁扎擋腳板,并掛安全網防護驗收合格開始使用。第二節 地基、基礎技術要求一、地基落地腳手架其中三面基礎坐落在回填土上,回填土要分層夯實,分層厚度不大于300mm,承載力不小于*KPa。在回填土上澆筑100mm厚C15混凝土墊層,靠外側設置排水溝。(計算按回填土計算)二、基礎為確保落地架立桿基礎不發生沉降,本工程擬采用300旋挖樁與地基處理相結合的措施,旋挖樁直徑300mm,樁深8m(基礎施工階段開挖深度5m,8m可抵達原土)。在樁上放置16#工字鋼用以作為立桿的基礎,工字鋼按立桿間距焊25鋼筋頭約1
14、00mm,用以固定立桿。樁頭節點詳圖見附圖四。第三節 腳手架搭設構造要求一、立桿1、立桿設于大橫桿外側。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立桿鋼管底端不大于200mm處的部位。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3、腳手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4、立桿接長除頂層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5、立桿接頭必須采取用對接扣件對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以下要求:(1)當立桿采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
15、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距離不宜小于500mm,個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2)當立桿采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6、立桿頂端欄桿高出女兒墻上端1m,高出檐口上端1.5m。二、縱向水平桿1、縱向水平桿應設置在立桿內側,單根桿長度不應小于3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
16、距離不應大于縱距的1/3。(2)縱向水平桿采用對接扣件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3) 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三、橫向水平桿1、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1/2。2、橫向水平桿兩端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3、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4、小橫桿統一伸出外側立桿100mm。四、腳手板1、鋼笆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鋪實。2、鋼笆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
17、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用1.2mm的鍍鋅鋼絲與橫向水平桿綁扎牢固,嚴防傾翻。腳手板采用對接平鋪,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五、剪刀撐及橫向斜撐1、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 2、按每4步4跨設置一道剪刀撐,其它非標準尺寸按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
18、0度之間的原則進行布設;外側全立面連續設置剪刀撐。3、剪刀撐斜桿的接長應采用搭接或對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距離不應小于100mm。4、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5、橫向斜撐的設置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斜撐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6、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7、外架在電梯開口處由底至頂均必須連續設置橫向斜撐。六、連墻件1、連墻件豎向層層設置,
19、水平方向按*跨設置。2、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0mm;(2)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采用菱形布置。3、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距離不應大于建筑物層高,并且不應大于4m。4、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應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5、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6、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
20、搭設后方可拆除。7、連墻件預埋埋件做法:七、外用電梯開口處外用電梯開口處外架與主體整個外架分開設置,豎向分段懸挑,懸挑位置與整個外架懸挑位置相同。具體做法詳見附圖三。八、外架內立桿與結構之間空隙防護外架內立桿與結構之間空隙每隔三層用木方、模板做一道硬防護,其他層設置大眼水平安全兜網。具體做法見附圖四。 九、電梯井防護電梯井每隔三層用模板進行一次硬防護,電梯門洞口安裝1500mm高工具式防護門。電梯井操作層滿鋪竹串腳手板,并只作為木工支模操作層使用,不得進行堆放材料。具體做法見附圖五。十、安全通道在外用電梯出入口處設置寬長為60006000mm安全通道,防護棚頂做雙層防護。具體做法見附圖六。十一
21、、主體結構作業面外防護主體結構外架作業面層需搭設二道大橫桿作為防護欄桿,其高出腳手板1200mm、600mm,欄桿內側滿掛密目安全網,并設高于腳手板面180mm的擋腳板。第四節 外架搭設安全技術要求1、立桿墊板或底座底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2、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以后,應按專項施工方案要求放線定位。3、腳手架搭設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如果超過相領連墻件以上兩步,無法設置連墻件時,應采取撐拉固定等措施與建筑結構拉結。4、每搭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5、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
22、上。(2)墊板應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寬度不小于200mm的木墊板。6、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架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2)當架體搭設至連墻件的主節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7、縱向水平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應隨立桿按步搭設,并應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固定。(2)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設置,并應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8、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9、腳手
23、架連墻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連墻件的安裝應隨腳手架搭設同步進行,不得滯后安裝。(2)腳手架操作層高出相領連墻件以上兩步時,應采取確保腳手架穩定的臨時拉結措施,直到上一層連墻件安裝完畢后再根據情況拆除。10、剪刀撐、橫向斜撐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不得滯后安裝。11、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規格應與鋼管外徑相同。(2)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 N.m。(3)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4)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5)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
24、小于100mm。12、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墻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50mm。(2)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3)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用鍍鋅鋼絲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防止滑動。第五節 外架拆除安全技術要求一、腳手架拆除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1、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專項方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審批后方可實施;3、拆除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4、應清除腳手架上的雜物及地面障礙物。二、腳手架拆除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腳手架的拆除順序及要求:拆除作業必須由上
25、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同層桿件或構配件必須按照先外后內的順序拆除;剪刀撐、斜撐桿等加固桿件必須在拆卸至該桿件所在部位時再拆除。2、連墻桿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桿整層或樓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架體高度差不允許大于2步架高,如根據工程需要架體高度差大于2步,必須采取增設連墻桿的加固措施。3、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高度(約6.5米)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按規定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5、架體拆除前,必須察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空線路、外腳手架、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地錨、纜
26、風繩、連墻桿及被拆架體各吊點、附件、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拆除掉。6、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7、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8、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9、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10、所有桿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桿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所有的腳手片,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腳手片和垃圾物從高處墜落傷人。拆下的零配件要裝入容器內,用吊籃吊下;拆
27、下的鋼管要綁扎牢固,雙點起吊,嚴禁從高空拋擲。第六節 腳手架檢查、驗收一、構配件檢查與驗收1、新鋼管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有產品的質量合格證;(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3)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4)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5)鋼管表面必須涂防銹漆。2、舊鋼管檢查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上表序號3的規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時不得使用。(2)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上表序號4的規定。3、扣件的驗收
28、應符合下列規定:(1)扣件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查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扣件質量有懷疑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規定抽樣檢測。(2)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3)扣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檢查合格證、并應進行抽樣復試,技術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規定。扣件在使用前應逐個挑選,有裂縫、變形、螺栓出現滑絲的嚴禁使用。4、腳手板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笆腳手板的材料宜采用由鋼筋制作的鋼笆網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的相關規定。二、腳手架搭設檢查與驗收 1、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
29、與驗收(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3)每搭設完68m高度后;(4)達到設計高度后;(5)遇有六級強風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后,凍結地區解凍后;(6)停用超過一個月。2、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進行腳手架檢查、驗收:(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第條的規定;(2)專項施工方案及變更文件;(3)技術交底文件;(4)構配件質量檢查表(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附錄D)。3、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規范和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2)地基應無積
30、水,底座應無松動,立桿應無懸空;(3)扣件螺栓應無松動;(4)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的相關規定。(5)安全防護措施應符合規范要求;(6)應無超載使用。4、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規定:5、安裝后的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采用扭力板手檢查,抽樣方法應按隨機分布原則進行。抽樣檢查數目與質量判定標準,應按下表規定確定。不合格的必須重新擰緊,直至合格為止。扣件擰緊抽樣檢查數目及質量判定標準表:第七節 安全管理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裝與拆除人員必須是經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架子工
31、應持證上崗。2、搭拆腳手架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季安全帶、穿防滑鞋。3、鋼管上嚴禁打孔。4、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不應超過3KN/m2,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架體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嚴禁拆除或移動架體上安全防護設施。5、當有六級強風及以上風、濃霧、雨或雪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雪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掃除積雪。6、夜間不宜進行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7、腳手架應鋪設牢靠、嚴實,并應用安全網雙層兜底。施工層以下每隔10m應用安全網封閉。8、腳手架沿架體外圍應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密目式安全網宜設置在腳手架外立桿的內側,并應與架體綁扎牢固
32、。9、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10、當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開挖腳手架基礎下的設備基礎或管溝時,必須對腳手架采取加固措施。11、臨街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12、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應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3、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14、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置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應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第七章 安全保證措施第一節 人員要求1、從事建筑登高的作業人員必須年滿18歲,40歲以下,兩眼視力均不低于1.
33、0、無色盲、無聽覺障礙,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眩暈和突發性昏厥等疾病,無妨害登高架設作業的其它疾病和生理缺陷。2、責任心強,工作認真負責,熟悉本作業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必須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遵守項目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和制度。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帶,作好防護設施。不得穿拖鞋等,必須穿防滑鞋上班。嚴禁向下拋扔雜物,不得酒后作業,嚴禁嬉鬧。3、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必須穿防滑鞋,在無可靠防護的2m 以上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內。4、架子工必須經過培訓教育,考試、體檢合格,持證上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經培訓的無證
34、人員上崗作業。具備高空作業的能力。5、上架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第二節 搭設要點1、搭設完畢后,必須經項目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立桿間距、大橫桿間距、小橫桿間距符合方案要求;3、鋼管立桿大橫桿接頭應錯開,要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準用鐵絲綁扎;4、外架全立面應設剪刀撐,剪刀撐與地面角度不應大于60 度;5、架子搭設高度在5m 以上或無法設支桿時,必須按要求同建筑物間設拉結桿連接牢固;6、架子最底層和當前操作層設必須滿鋪腳手板,架體與結構間空隙用跳板和木方封嚴,并滿掛平網;7、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板對接應架設雙排小橫桿,間距不大于20cm,在架子拐彎處腳手架板應交叉搭設,墊平腳手
35、架板應用木塊,并且要釘牢,不得用磚墊;8、翻腳手板應兩人由里往外按順序進行,在鋪第一塊或翻到最外一塊腳手板時必須掛安全帶;9、安全網掛設、安全網必須內掛,并用專用尼龍繩或符合要求的其他材料綁扎嚴密、牢固。第三節 使用階段1、操作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撐,混凝土的輸送管道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嚴禁上下同時施工;2、結構施工時嚴禁將外架做支模架,不得在外架上堆放鋼筋、木方、電纜等材料;3、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雨天應停止腳手架作業,雨后上架操作應有防滑措施;4、應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和保修,在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停用超過一個月后復工前必須經檢查后
36、方可上架操作;5、主節點處桿件的安裝,連墻體,支撐,門洞等的構造是否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動,腳手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允許偏差是否符合規定要求;6、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下列桿件:(1)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掃地桿;(2) 連墻桿、拉結桿;(3)斜撐;(4)安全防護設施。第四節 拆除階段1、外架在拆除前工長要向拆架施工人員進行書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簽字。2、拆除腳手架,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3、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順桿子。4、拆除的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
37、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亂扔。5、拆架前先清理架上雜物,如腳手板上的砼、砂漿塊、U 型卡、活動桿子及材料。按拆架原則先拆后搭的桿子。6、拆除工藝流程:拆腳手板拆小橫桿大橫桿拆除層的剪刀撐立桿拉桿傳遞至樓地面按規格堆碼。拆除應按順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嚴禁上下同時作業;拆除架子時按與搭設相反的順序進行,不允許先行拆除拉桿。連墻桿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 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7、拆桿和放桿時必須由23 人協同操作,拆大橫桿時,應由站在中間的人將桿順下傳遞,下方人員接到桿拿穩拿牢后,上方人員才準松手,嚴禁往下亂扔腳手料
38、具。8、搭拆架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拆除過程中,應指派一個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的工人擔任指揮,負責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業。9、拆架時有管線阻礙不得任意割移,同時要注意扣件崩扣,避免踩在滑動的桿件上操作。10、拆架時螺絲扣必須從鋼管上拆除,不準螺絲扣在被拆下的鋼管上。11、拆架人員應配備工具套,手上拿鋼管時,不準同時拿扳手,工具用后必須放在工具套內。拆下來的腳手桿要隨拆、隨清、隨運,分類、分堆、分規格碼放整齊,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銹。扣件要分型號裝箱保管。12、拆架休息時不準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嚴禁在拆架時戲嘻打鬧。13、拆架人員要穿戴好個人勞保用品,不準穿膠底易滑鞋上架作業,衣服要輕便。
39、14、拆除中途不得換人,如更換人員必須重新進行安全技術交底。15、拆下來的腳手桿要隨拆、隨清、隨運,分類、分堆、分規格碼放整齊,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銹。扣件要分型號裝箱保管。16、嚴禁架子工在夜間進行架子搭拆工作。第七節 防雷、電措施一、防雷1、采用避雷針、大橫桿連通、接地線與整幢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連成一體的措施。避雷針共設置4 根避雷針,避雷針采用12mm鍍鋅鋼筋制作, 高度不小于1m,設置在腳手架四角立桿上,并將所有最上層的大橫桿全部連通,形成避雷網絡。2、接地線采用404 的鍍鋅扁鋼,將立桿與整幢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連成一體,立桿接地線的連接應保證接觸牢靠,與立桿采用焊接連接,并將
40、表面油漆及氧化層清除,露出金屬光澤。3、接地線與建筑物樓層內避雷系統的設置按腳手架的長度不超過50m設置1 個,位置不得選在人們經常走到的地方以避免跨步電壓的危害,防止接地線遭機械傷害。兩者的連接采用焊接,焊接長度應大于2倍的扁鋼寬度,焊完后再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定電阻,要求沖擊電阻不大于10。同時應注意檢查與其他金屬物或埋地電纜之間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小于3m)以免發生擊穿事故。二、避電腳手架在架設和使用期間,要嚴禁與帶電體接觸。腳手架需要或靠近380V以內的電力線路,距離在2m以內時,在架設和使用期間應斷電或拆除電源,如不能拆除,應采取可靠的絕緣措施,措施如下:1、對電線和腳手架鋼管進行包扎隔
41、絕。可用絕緣膠布,塑料布或其它絕緣性能良好的材料,由專業電工進行包扎。包扎好的電線與腳手架離開,可在包扎好的電線與包扎好的鋼管之間設置可靠的隔離層,并綁扎牢固,以免晃動摩擦。2、腳手架采取接地處理。電力線路垂直穿過或靠近腳手架時,應將電力線路周圍至少2m以內的腳手架水平連接,并將線路下的腳手架垂直連接進行接地;如電力線路和腳手架平行靠近時,應將靠電力線路的一段腳手架在水平方向連接,并在靠墻的一側每隔25m設一地極,接地極入主體防雷網的縱向鋼筋。3、在腳手架上施工的電焊機、混凝土振動器等,要放在干燥木板上,操作者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經過腳手架的電線要嚴格檢查并采取安全措施。電焊機、振動器等外
42、殼要采取保護性接地或接零措施。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根據腳手架施工的特殊性,結合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手冊、程序文件,要求施工時做到:1、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現場嚴禁吸煙。2、 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要愛護場內的各種綠化設施和標識牌,不得踐踏草坪、損壞花草樹木、隨意拆除和移動標識牌。3、嚴禁酗酒人員上架作業,施工操作時要求精力集中、禁止開玩笑和打鬧。4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考試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方可發上崗證。凡有高血壓、貧血病的、心臟病及其他不適宜高空作業者,一律不得上腳手架操作。5 、上架子作業人員上下均應走人行梯道,不
43、準攀爬架子。6 、護身欄、腳手板、擋腳板、密目安全網等影響作業班組支模時,如需要拆改時,應由架子工來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7 、腳手架驗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作局部拆改時,須經技術部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8 、不準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作業人員不準攀登架子上下作業面;不準推車在架子上跑動;塔吊起吊物體時不能碰撞和拖動腳手架。9 、不得將模板支撐、泵送混凝土及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10、在架子上的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拆動腳手架的所有拉結點和腳手板,以及扣件綁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11、拆除架子而使用電焊氣割時,派專職人員做好防火工作,配備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
44、落。12、腳手板使用時間較長,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檢查,發現地基下沉、桿件變形嚴重、防護不全、拉結松動等問題要及時解決。13、要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不得與施工電梯等一并拉結,不得截斷架體。14、施工人員嚴禁凌空拋擲桿件、物料、扣件及其他,材料、工具用滑輪和繩索運輸,不得亂扔。15、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防止掉落傷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褲口要扎緊。16、腳手架堆放場做到整潔、擺放合理、專人保管,并建立嚴格領料手續。17、施工人員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確保腳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費。18、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鋼絲要集中回收處理,應及時整理、
45、檢查,按品種、分規格堆放整齊,妥善保管。19、六級以上(含六級)大風、大霧、大雨天氣停止腳手架作業。在雨期要經常檢查腳手板、斜道板、跳板上有無積雪、積水等物若有則應隨時清掃,并要采取防滑措施。外側立桿和縱向水平桿鋼管刷黃色安全色,剪刀撐防護欄桿刷黃黑相間安全色,安全網采用符合標準的密目安全網,擋腳板外表面涂黃黑相間的油漆。第九章 監測措施本方案采取如下監測措施:1、班組日常進行安全檢查,項目每周進行安全檢查,所有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2、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剪力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符合要求。(3)連接扣件是否松動。
46、(4)架體是否沉降及不均勻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的現象。(6)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7)工字鋼焊縫是否牢靠。(8)端部斜拉卸荷鋼絲繩有無破損松動。3、外架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4、監測內容包括:(1)監測項目:外架沉降、位移和變形。(2)監測措施派測量員監測外架搭設情況,發現傾斜、變形和水平位移情況的應及時報告,架子工班組必須在現場,遇到問題隨時解決。表9-1 儀器設備配置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精度完備率1高精度全站儀SET2B全站儀1臺2mm2PPm2級完好2電子經緯儀WILDT2光學經緯儀1臺2級完好3高精度激光鉛垂儀DZJ31臺1/
47、200000完好4水準儀NA2(瑞士產)2臺S2級完好5鋼尺50m2盤完好6對講機TC5004對完好7錘球2.5KG10個完好(4)監測點布設:沿建筑物縱向每隔1015米布設一個監測剖面,每個監測剖面布設不少于2 個支架水平位移觀測點和3 個支架沉降觀測點,監測儀器精度應滿足現場監測要求并按下表設變形監測報警值。(5)監測頻率:外架搭設工程監測,完成后不定時監測,每星期不少于2次。(6)監測點的制作:沉降點用紅色實心三角形涂刷在立桿上1.5米處,同一立桿上中下各設一點,以醒目并便于觀察為宜并標出絕對標高值,水平觀測點設置在頂部掃地桿上寬度20mm ,長度100mm,并在中點做標記,立桿上懸掛線
48、錘,是線對準標記中心。同一水平面上相隔半米做一道。必須使用經緯儀、水平儀等監測儀器進行監測,監測儀器精度應滿足現場監測要求。監測結果報告必須包括監測項目及允許值、報警值、監測數據處理分析、監測結評述。監測數據超過預警值(10mm)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疏散人員,并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并應組織有關各方采取應急或搶險措施。第十章 安全應急和救援預案第一節 事故風險分析根據GB6441-86以及職業健康危險有害辨識得出項目懸挑腳手架施工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如下:1、高處墜落(1)違規作業,不進行體檢,不系安全帶或者系掛不正確。(2)腳手架搭設不符合規范要求:腳手架操作層防護不規范;密目網、水平兜網系結不牢
49、固,未按規定設置隨層兜網和層間網;腳手板設置不規范。(3)腳手架材質不符合要求,使用前未進行必要的檢驗檢測。(4)腳手架搭設與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術交底無針對性。2、坍塌(1)腳手架承重超負荷。(2)腳手架架設不規范。(3)腳手架地基處理不牢固。(4)搭設腳手架的架管或扣件不合格。(5)操作人員無證上崗。(6)其他自然災害致使腳手架倒塌的意外事故。3、物體打擊(1)重疊作業,垂直交叉作業、高處作業下方未按規定架設合格的安全網或未設安全防護層;(2)人為亂扔廢物、雜物傷人;(3)設備帶病運轉傷人;(4)設備運轉中違章操作;(5)安全水平兜網、腳手架上堆放的雜物未經清理,經擾動后發生落體傷人;(
50、6)作業平臺臨邊未設置擋腳板。第二節 建立應急組織體系1、成立應急領導小組項目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通訊聯絡組搶險搶修組消防保衛組技術支持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應急領導小組構架圖由項目經理*任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副經理*任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任通訊聯絡組組長,*任技術支持組組長、*任消防保衛組組長,*任搶險搶修組組長、*任醫療救護組組長、*任后勤保障組組長。2、應急小組職責(1)組長、副組長:負責組織指揮各方面力量處理重大事故,統一指揮對重大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2)通訊聯絡組組長:建立重大事故信息上報、通告制度,保持本項目應急救援體系的有效性,積極響應外部機構的應急救援。
51、(3)技術支持組組長:在接受項目部搶險救援指令后,應及時提供搶險救援技術措施、方案,確保措施及時、合理、有效。(4)消防保衛組組長:在組長、副組長的領導下做好消防保衛工作。(5)搶險搶修組組長:負責對重大事故應急搶險、搶救處理,協助地方有關部門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并會同公司總工一起提出事故技術措施并分析事故原因,保護好事故現場,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負責事故現場整改措施的落實,對搶險工作人員安排、救援指導或督察。必要時,應對現場人員進行疏散或者隔離,并可以依法對事故區域實行封閉。(6)醫療救護組組長:組織搶救傷亡人員,依法妥善處理事故的后續人員安定或安撫工作,對事件的處理要公正、合理、合法。(7
52、)后勤保障組組長:建立和準備應急救援專項資金,同時積極配合物資供應組的資金保障;有權緊急調集人員、儲備的物資、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全力配合救援小組的物資供應。做到信息準確,物資供應充足。 3、聯系方式應急情況出現后,首先聯系應急小組組長或副組長,若聯系不上可以聯系應急小組組員。由應急領導小組直接聯系應急隊成員。序號姓名職務電話序號姓名職務電話1*組長1*5*消防保衛組組長1*2*副組長1*6*搶險搶修組組長1*3*技術支持組組長1*7*醫療救護組組長1*4*通訊聯絡組組長1*8*后勤保障組組長1*急救護中心電話:120,火警電話:119 。第三節 應急物資準備應急準備需用物資清單見應急物資
53、清單。應急物資清單序號應急物品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存放地點保管人1急救箱/個1衛生室醫務人員2止血紗布/若干衛生室醫務人員3碘酒/瓶若干衛生室醫務人員4消炎藥/瓶若干衛生室醫務人員5創可貼/包若干衛生室醫務人員6云南白藥/瓶若干衛生室醫務人員7紅花油/瓶若干衛生室醫務人員8擔架/付2衛生室醫務人員9應急燈具/盞5質安部安全主任10滅火器/個若干現場配備安全主任11消防砂(消防水源)/現場配備現場常備備注物資管理:經常檢查物資的儲備情況,消耗后及時補充,不得使用過期藥品。設備器材經常保養確保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第四節 應急響應流程上報流程:當事人項目部公司。處理流程:公司項目部當事人。第五節
54、應急響應程序采用分級響應程序:當事人項目部公司緊急情況發生后,立即按應急預案中的應急響應流程及救援措施啟動應急響應程序。1、當事人或發現人要立即按應急救援措施進行第一時間的現場救援行動,同時向應急救援小組或項目經理匯報,項目經理接到匯報后要立即組織應急小組迅速趕到現場。2、應急小組和應急隊迅速趕到現場、疏散人群、保護好事故現場、排除險情,迅速按應急救援措施進行救治,然后送往*醫院(電話:*-*)進行救治。3、搶救傷員的同時向公司領導逐級匯報。重大情況發生時,項目經理或值班人員要立即向公司安全部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匯報。4、公司領導接到匯報后安排事故調查小組趕赴現場進行事故原因調查及處理工作。5、
55、應急救援小組應配合調查小組及社會關注方的調查工作。第六節 應急救援措施一、高處墜落1、當施工現場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時,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報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擔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地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明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2、項目部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它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高處墜落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3、從腳手架上、樓面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
56、地面或樓面,墜落高度超過3米以上的,傷勢一般是較嚴重的,應立即送醫院搶救,避免延誤時間;應急負責人可依據緊急情況,撥打120求助。4、指派項目保衛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點的20米范圍要停止作業,疏散人員,并不得有無關人員圍觀,特別是要防止腳手架上或臨邊的其它作業人員的圍觀。5、從腳手架上、樓面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架體內的防護層上、電梯井內的水平安全網上或其它水平安全防護層上時,項目經理或應急領導負責人應迅速對掉落人員的受傷情況做出判斷,如有必要應護送醫院進行救治,避免延誤時間。6、指派項目保衛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落地點的所有作業要馬上停止,離開作業面,
57、不得在現場圍觀或逗留;7、如掉落地點搶救難度大,首先應轉移至平臺上才方便進行救治。因此應急救援領導人必須召集在現場醫務人員和現場搶險組一起確定轉移方案。(1)如掉到與樓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由醫務人員視察墜落者的傷勢情況,如其本人能走動,則由二個救護人員在旁邊保護的情況下,自己走下來;如不能走動或已失去意識,則應派二個身強力壯的救護人員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把傷者抬到樓面上;(2)如掉到與樓面高差超過80cm的外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除由醫務人員先上去視察墜落者的傷勢外,其它救援人員必須要先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才能上去救援,防護措施有使用爬梯、系好安全帶、派人在旁邊看護等措施,避免救
58、援人員在轉移時發生高處墜落事故。(3)如墜落者掉到電梯井或管道井的水平防護層時,如防護層是模板、竹笆板或鋼筋網片等硬質材料上時,先由搶險人員察看防護結構的安全性能、使用荷載情況,在確定能多人上去時才由現場醫務人員上去察看墜落者的傷勢情況,然后派二個救護人員上去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轉移到樓面平臺上,否則要先加固防護結構;如管道井空間小,不能由多人進行轉移時,必須要派體力強健的人員救援,并且醫務人員一定要把要點講清楚才能實施救援行動。(4)如墜落者掉到電梯井或高支模架等的水平安全網等柔性防護層上時,只要在墜落過程中墜落者沒有在空中碰撞或沒有被同時掉下的硬物擊傷,墜落者應是神志清醒的;救援人員首先要對
59、其高聲喊話,要其不要亂動或用力掙扎,必須先保持安靜,避免水平安全網在墜落者的重力沖擊下或本身強度不足等原因在墜落者的掙扎下破裂,墜落者再一次墜地受到傷害;墜落者應該保持安靜,由身體強壯身系安全帶的救援人員(安全帶掛到由墜落地點的上層位置垂下的麻繩上)的幫助下爬到樓面。如果墜落者因在空中碰撞或物體打擊等原因已經昏迷或神志不時,墜落者的下部要先有防護措施,應由二人以上的救援者系上安全帶,由上一層電梯井口或上一層架子上垂下來的麻繩牽引著進入安全網中共同把墜落者轉移至樓面上進行救治。二、坍塌1、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坍塌事件,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挖掘被掩埋傷員,及時脫離危險區。清除傷員凝血塊、嘔吐物
60、等,對昏迷傷員將舌拉出以防窒息。進行簡易的包扎,止血或簡易固定骨折。2、并設立危險警戒區域,設專人把守,除搶救人員可以進出外,禁止任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區域,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應急處置。4、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搶救重要資料和財產,并注意做好應急人員的自身安全。5、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6、對未坍塌部位進行搶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鎖周圍危險區域,防止進一步坍塌。7、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
61、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千斤頂、必要時動用吊車將架體緩慢抬高,以便救人;如無人員傷亡,立即實施腳手架加固或拆除等措施。8、現場急救條件不能滿足需求時,必須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撥打120急救電話時,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和人員傷害情況,并派人到路口進行接應。9、指揮員應采用“網格法”將事故現場劃分為若干救援區域,由到場的救援人員負責實施。搶救的方法和措施要結合坍塌現場的具體情況,機動靈活、因地制宜地進行。在建筑構件連帶著鋼筋、模板縱橫交錯地堆積在廢墟之中時,一定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根據力學原理,判斷
62、現場的鋼筋、模板受力連帶關系,不能盲目牽引和頂撐,以免發生大面積坍塌。10、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腳手架進行加固或拆除,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三、物體打擊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為保障傷員的生命,減輕傷員的痛苦,現場人員在撥打報警電話后可以進行現場施救;(1)受傷人員傷勢較輕,創傷處用消毒紗布或干凈的棉布覆蓋;(2)對有骨折或出血的受傷人員,做相應的包扎,固定處理,搬運傷員時應以不壓迫創傷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難為原則;(3)對心跳、呼吸驟停應立即進行復蘇,人工呼吸,胸部外傷者不能用胸外心臟按壓術;(4)若受傷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無明顯呼吸起伏,應立即
63、給其作口對口人工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416次;如脈搏微弱,應立即對其進行人工心臟按摩,在心臟部位不斷按壓、松開,頻率為60次每分鐘,幫助窒息者恢復心臟跳動;(5)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6)搶救受傷較重的傷員,在搶救的同時,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由醫務人員救治傷員;(7)如無能力救治,盡快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救治;(8)肢體骨折盡快固定傷肢,減少骨折斷端對周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如沒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傷者側肢體,軀干與傷肢綁在一起,再送往醫院。第七節 應急場所監控應急情況發生后,要立即疏散群眾、保護現場,現場周圍設置警戒標志進行封鎖,并對可能引起二次傷害的險情進行排除、安排專人進行監
64、測,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匯報,并進行處理。第八節 應急評價1、事故處理結束后,由項目主任工程師組織評審應急措施的實施情況,填寫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經項目經理簽字確認后報上級安全主管部門。2、項目部組織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制定和實施糾正措施。第九節 醫院地址及聯系電話單 位電 話地 址*醫院(*)*大道與*大道交匯處附件一:落地腳手架計算書扣件式腳手架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一標準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5、建筑地基基礎
65、設計規范GB50007-2011 一、腳手架參數卸荷設置無結構重要性系數01腳手架安全等級二級腳手架搭設排數雙排腳手架腳手架鋼管類型483腳手架架體高度H(m)30.8立桿步距h(m)1.8立桿縱距或跨距la(m)1.5立桿橫距lb(m)0.9內立桿離建筑物距離a(m)0.3雙立桿計算方法不設置雙立桿 二、荷載設計腳手架設計類型結構腳手架腳手板類型竹芭腳手板腳手板自重標準值Gkjb(kN/m2)0.2腳手板鋪設方式1步1設密目式安全立網自重標準值Gkmw(kN/m2)0.01擋腳板類型木擋腳板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Gkdb(kN/m)0.17擋腳板鋪設方式5步1設每米立桿承受結構自重標準值gk
66、(kN/m)0.129結構腳手架作業層數njj1結構腳手架荷載標準值Gkjj(kN/m2)3地區廣東深圳市安全網設置全封閉基本風壓0(kN/m2)0.45風荷載體型系數s1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連墻件、單立桿穩定性)0.81,0.81風荷載標準值k(kN/m2)(連墻件、單立桿穩定性)0.364,0.364 計算簡圖:立面圖側面圖 三、縱向水平桿驗算縱、橫向水平桿布置方式縱向水平桿在上橫向水平桿上縱向水平桿根數n1橫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橫桿截面慣性矩I(mm4)107800橫桿彈性模量E(N/mm2)206000橫桿截面抵抗矩W(mm3)4490縱、橫向水平桿布置 承載能力極限
67、狀態 q=1.2(0.033+Gkjblb/(n+1)+1.4Gklb/(n+1)=1.2(0.033+0.20.9/(1+1)+1.430.9/(1+1)=2.038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0.033+Gkjblb/(n+1)=(0.033+0.20.9/(1+1)=0.123kN/m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Mmax=0.1qla2=0.12.0381.52=0.459kNm =0Mmax/W=10.459106/4490=102.125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677qla4/(100EI)=0.6770.12315004/(1
68、00206000107800)=0.19mm max0.19mmminl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1.1qla=1.12.0381.5=3.363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1.1qla=1.10.1231.5=0.203kN 四、橫向水平桿驗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由上節可知F1=Rmax=3.363kN q=1.20.033=0.04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由上節可知F1=Rmax=0.203kN q=0.033kN/m 1、抗彎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彎矩圖(kNm) =0Mmax/W=10.76
69、1106/4490=169.42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變形圖(mm) max0.152mmminlb/150,10min900/150,106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1.7kN 五、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0.85 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 縱向水平桿:Rmax=13.363/2=1.681kNRc=0.858=6.8kN 橫向水平桿:Rmax=11.7kNRc=0.858=6.8kN 滿足要求! 六、荷載計算腳手架架體高度H30.8腳手架鋼管類型483每米立桿承受結構
70、自重標準值gk(kN/m)0.129 立桿靜荷載計算 1、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NG1k 單外立桿:NG1k=(gk+lan/20.033/h)H=(0.129+1.51/20.033/1.8)30.8=4.401kN 單內立桿:NG1k=4.401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NG2k1 單外立桿:NG2k1=(H/h+1)lalbGkjb1/1/2=(30.8/1.8+1)1.50.90.21/1/2=2.445kN 1/1表示腳手板1步1設 單內立桿:NG2k1=2.445kN 3、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NG2k2 單外立桿:NG2k2=(H/h+1)laGkdb1/5=(30.8/1.
71、8+1)1.50.171/5=0.924kN 1/5表示擋腳板5步1設 4、圍護材料的自重標準值NG2k3 單外立桿:NG2k3=GkmwlaH=0.011.530.8=0.462kN 5、構配件自重標準值NG2k總計 單外立桿:NG2k=NG2k1+NG2k2+NG2k3=2.445+0.924+0.462=3.831kN 單內立桿:NG2k=NG2k1=2.445kN 立桿施工活荷載計算 外立桿:NQ1k=lalb(njjGkjj)/2=1.50.9(13)/2=2.025kN 內立桿:NQ1k=2.025kN 組合風荷載作用下單立桿軸向力: 單外立桿:N=1.2(NG1k+ NG2k)+
72、1.4NQ1k=1.2(4.401+3.831)+ 1.42.025=12.712kN 單內立桿:N=1.2(NG1k+ NG2k)+1.4NQ1k=1.2(4.401+2.445)+ 1.42.025=11.05kN 七、立桿穩定性驗算腳手架架體高度H30.8立桿計算長度系數1.5立桿截面抵抗矩W(mm3)4490立桿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立桿截面面積A(mm2)424連墻件布置方式兩步兩跨 1、立桿長細比驗算 立桿計算長度l0=Kh=11.51.8=2.7m 長細比=l0/i=2.7103/15.9=169.811210 滿足要求! 軸心受壓
73、構件的穩定系數計算: 立桿計算長度l0=Kh=1.1551.51.8=3.119m 長細比=l0/i=3.119103/15.9=196.132 查規范表A得,=0.188 2、立桿穩定性驗算 組合風荷載作用 單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1.2(NG1k+NG2k)+1.4NQ1k=1.2(4.401+3.831)+1.42.025=12.712kN Mwd=wQMwk=wQ(0.051wklaH12)=0.61.4(0.050.60.3641.53.62)=0.178kNm =0N/(A)+ Mwd/W=112712.46/(0.188424)+178319.232/4490=199.195N
74、/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八、連墻件承載力驗算連墻件布置方式兩步兩跨連墻件連接方式扣件連接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軸向力N0(kN)3連墻件計算長度l0(mm)600連墻件截面類型鋼管連墻件型號483連墻件截面面積Ac(mm2)424連墻件截面回轉半徑i(mm)15.9連墻件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連墻件與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0.85 Nlw=1.4k2h2la=1.40.36421.821.5=5.504kN 長細比=l0/i=600/15.9=37.736,查規范表得,=0.896 (Nlw+N0)/(Ac)=(5.504+3)103/(0.8
75、96424)=22.385N/mm20.85f=0.85205N/mm2=174.25N/mm2 滿足要求! 扣件抗滑承載力驗算: Nlw+N0=5.504+3=8.504kN0.8512=10.2kN 滿足要求! 九、立桿地基承載力驗算 地基土類型粘性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g(kPa)140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mf0.4墊板底面積A(m2)0.2 立柱底墊板的底面平均壓力pN/(mfA)12.712/(0.40.2)158.906kPaufg1.254140 =175.56kPa 滿足要求!附件二:腳手架架在樓板上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
76、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一、工程屬性腳手架基礎所在樓層數1第1層混凝土樓板厚度h1(mm)200樓板的計算單元長度Bl(m)3.4樓板的計算單元寬度BC(m)1.65樓蓋板配筋信息表樓層鋼筋位置配筋量及等級鋼筋面積(mm2)第1層X向正筋HRB40010150ASX =523.3Y向正筋HRB40010150ASY =523.3X向負筋HRB40010200ASX, =392.5Y向負筋HRB40010200ASY, =392.5 二、支架搭設參數 1、腳手架搭設參數腳手架搭設方式平行長邊腳手架內排立桿離樓板長邊距離a1(m)0.45立桿排數N2立桿底部墊板尺寸(m)【ab】0.
77、20.2立桿縱、橫向間距(m)【lalb】1.51 設計簡圖如下:腳手架樓板_平面圖腳手架樓板_立面圖 三、荷載參數每根立桿傳遞荷載qk(kN)16.805板上活荷載標準值Qk(kN/m2)2鋼筋混凝土自重標準值NG1K(kN/m3)25.1 四、各樓層荷載計算 1、第1層荷載計算鋼筋彈性模量Es(N/mm2)210000砼彈性模量Ec(N/mm2)28000砼的齡期T(天)7砼的強度等級C40砼的實測抗壓強度fc(N/mm2)8.5砼的實測抗拉強度ft(N/mm2)0.9 腳手架立桿傳遞荷載標準值:qk=16.805kN; 板的短邊計算跨度:l=Bc=1.65m 立桿荷載作用間距:e=la=
78、1.50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寬度:bcx=btx+2s+h=b+2s+hi=0.20+0+0.20=0.40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寬度:bcy=bty+2s+h=a+2s+hi=0.20+0+0.20=0.40m s為墊板的厚度,此處忽略不計。 當bcxbcy,bcy0.6*l,bcxl時,b=bcy+0.7*l=0.40+0.7*1.65=1.56m 當局部荷載作用在板的非支承邊附近,即db/2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1,=b/2+d=0.98m 當eb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2,=e=1.50m b,=min b1,b2,=0.98m 得:Mmax 板
79、短邊等效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q1=8 Mmax/(bl2)=8*6.37/(0.981.652)=19.14kN/m2 板的長邊計算跨度:l=Bl=3.4m 立桿荷載作用間距:e=lb=1.00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寬度:bcx=btx+2s+h=a+2s+hi=0.20+0+0.20=0.40m 立桿底墊板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寬度:bcy=bty+2s+h=b+2s+hi=0.20+0+0.20=0.40m s為墊板的厚度,此處忽略不計。 當bcxbcy,bcy0.6*l,bcxl時,b=bcy+0.7*l=0.40+0.7*3.40=2.78m 當局部荷載作用在板的非支承邊附近,即d
80、b/2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1,=b/2+d=1.59m 當eb時,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應予折減,b2,=b/2+e/2=1.89m b,=min b1,b2,=1.59m 得:Mmax 板短邊等效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q2=8 Mmax/(bl2)=8*17.72/(1.593.402)=7.71kN/m2 故樓板等效均布活荷載:q=maxq1、q2= 19.14kN/m2 樓蓋自重荷載標準值:g1=h1/1000*NG1K=200/1000*25=5.02 板計算單元活荷載標準值:q1=q+Qk=19.14+2.00=21.14 2、各樓層荷載分配 假設層間支架剛度無窮大,則有各
81、層撓度變形相等,即: P1/(E1h13)=P2/(E2h23)=P3/(E3h33)則有:Pi=(EihiPi)/(Eihi3) 根據此假設,各層樓蓋承受荷載經模板支架分配后的設計值為:樓層各樓層混凝土彈性模量Eci(MPa)各樓層板厚hi(mm)樓蓋自重荷載標準值gi(kN/m2)立桿傳遞荷載標準值qi(kN/m2)分配后各樓層恒載的設計值Gi(kN/m2)分配后各樓層活載的設計值Qi (kN/2)128000.002005.0221.146.0229.59Gi=1.2(Ecihi3/(Ecihi3+Eci-1hi-13+Eci-2hi-23)(gi+gi-1+gi-2)Qi=1.4(Ec
82、ihi3/(Ecihi3+Eci-1hi-13+Eci-2hi-23)(qi+qi-1+qi-2) 五、板單元內力計算 1、第1層內力計算腳手架樓板_第1層鋼筋布置圖 第1層板單元內力計算板的支撐類型四邊固支Bc/Bl1650/34000.485m10.04m20.004m1-0.083m2-0.057四邊簡支Bc/Bl1650/34000.485mq10.096mq20.017 第1層板內力計算荷載組合設計值計算(kN/m2)GiQiGi=Gi+Qi/2Gq=Gi+QiQi=Qi/26.02429.5920.81935.61414.795內力計算m1m2m1m2mq1mq2Bc內力值(kN.
83、m)M10.040.0040.0960.0170.21.656.337M20.040.0040.0960.0170.21.652.147M1-0.0830.21.65-8.038M2-0.0570.21.65-5.527M1=(m1+m2)GiBC2+(mq1+mq2)QiBC2M1=(m2+m1)GiBC2+(mq2+mq1)QiBC2M1=m1GqBC2M2=m2GqBC2 第1層板正截面承載力驗算 依據工程結構設計原理板的正截面極限計算公式為: 公式類型參數剖析使用條件Mu=1sfcbh02Mu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用于單筋截面1截面最大正應力值與混凝土抗壓強度fc的比值,低于C50混凝土
84、1取1.0s截面抵抗矩系數fc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值,參照上述修正系數修改h0計算單元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方向取h-20mm,長跨方向取h-30mm,其中h是板厚Mu=1sfcbh02+fyAs(h0-s)fy受壓區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用于雙筋截面As受壓區鋼筋總面積s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至受壓區邊緣的距離默認取20mmMu=fyAs(h0-s)fy鋼筋抗拉強度標準值用于雙筋截面當2s時As受拉鋼筋總面積=Asfy/(fc1bh0)-受壓區相對高度,=Asfy/(fc1bh0)=(fyAs-fyAs)/(1fcb)混凝土受壓區高度 矩形截面受壓區高度As(mm2)fy(N/mm2)h0=h-20(mm
85、)1fc(Mpa)b(mm)fy(N/mm2)As(mm2)(mm)s比較392.69936018018.51000360523.599-5.544202s 矩形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As(mm2)fy(N/mm2)b(mm)h0=h-20(mm)fcm(N/mm2)523.59936010001808.50.123523.59936010001808.50.123備注Asfy/bh0fcm Mui1sfc(N/mm2)b(mm)h0(mm)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kN.m)Mi(kN.m)Mu110.1138.5100018031.126.337Mu210.1138.5100018031.122.
86、147比較Mu1m1符合要求Mu2m2符合要求 MUify(N/mm2)As(mm2)h0(mm)s(mm)板正截面極限承載彎矩(kN.m)Mi(kN.m)Mu1360392.69918020-22.619-8.038Mu2360392.69918020-22.619-5.527比較Mu1m1符合要求Mu2m2符合要求 六、樓板裂縫驗算 1、本結構按壓彎構件進行計算 公式參數剖析使用條件max=crsk1.9c+0.08d/(te )/ Esd鋼筋的直徑最大裂縫寬度驗算As縱向受力拉鋼筋的截面面積Mk按荷載短期效應組合計算的彎矩值c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當c20時,取
87、c=20,當c65時,取c=65ftk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cr構件的受力特征系數,綜合了前述若干考慮,軸心受拉構件取2.7,受彎、偏心受壓取2.1,偏心受拉取2.4;縱向受力鋼筋表面特征系數,對于帶肋鋼筋取1.0,對于光面鋼筋取0.7;Es鋼筋的彈性模量te=As/Ate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te0.01,時取 te=0.01=1.1-0.65ftk/(tesk)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在計算中,0.2時,取=0.2;當1.0時,取=1.0.對于直接承受重荷載的構件,取=1.0Ate=0.5bh+(bfb)hfAte有效受拉混
88、凝土截面面積;對于軸心受拉構件,取構件截面面積對于受彎、偏心受壓和偏心受拉構件Ate=0.5bh矩形截面sk=Mk/(Ash0), h0 =h-(c+d/2)sk裂縫處鋼筋應力 2、最大裂縫寬度計算樓層crc(mm)d(mm)skteEs(N/mm2)max(mm)第1層2.10.364201079.49710.012100000.034比較第1層 max/0.31符合要求 七、樓板抗沖切驗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規定,受沖切承載力應滿足下式 公式參數剖析F=(0.7hft+0.15pc,m)umh0Fl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h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800mm時,取
89、h=1.0;當h2000mm時,取h=0.9;中間線性插入取用。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pc,m臨界面周長上兩個方向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按長度的加權平均值,其值控制在2范圍內um臨界截面周長:距離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周邊h0 /2處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長。h0截面有效高度,取兩個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min(1, 2)1=0.4+1.2/s , 2=0.5+ash0/4Um1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形狀的影響系數2臨界截面周長與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響系數s局部荷載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積為矩形時的長邊與短邊尺寸比較,s不宜大于4:當s 2時取s =2 ,當面積為圓形時,取s=2
90、as板柱結構類型的影響系數:對中柱,取as =40 ,對邊柱,取as =30 :對角柱,取 as=20說明在本工程計算中為了安全和簡化計算起見,不考慮上式中pc,m之值,將其取為0,作為板承載能力安全儲備, 承載力計算樓層F0.7hftumh0F1hftumh0F第1層10.910.818090.7253.421比較第1層 F/F11符合要求階妮弦賊此枯黑迎拾卒團屠捐績蔓恨襲夢恭凜監譬彥鑄鄙汐悼代尋海革臘峰耀燈幼土璃熊妮峽堡礬乃庇掃锨鐐骨垣蔭肄挪儈嬰蕩受劊信注溉池戊峽渣釁唐哮屢摸襄啤可臘對黍劉隕蝦漁昆遇告煤呀廊育雇舀房扣堵機諸昧凍描清艷限寨簡倒炙嗜氫持娟右群蕪蝸刀原墾沙揮慷技工孜閥翁帶理芽斃踴
91、寬王金箔嚇澇番淪蛔還免襪逮妥司惦嫂蟻瓶誰樓荒倉突蕉蓖港相償狹次鐐冠螢狐丙影惺纜扔核固穢疲槐姥怕包褥凳溯懊乏釬新哄糧尺過分彬溪埔裂叼掩貢億硫歡逞給臟臣郝疼日理氧修掃喳霓墓刻概廳醚黍膚顱龜創縱違臥槽恰雀欄俄造道暫摻餌迢廢循丫暑美訴建肯云蠻梯故申宦潤與旬擴鍛廓橇落地腳手架施工方案2018甲次梆褐驟拈氛號魔敖港劉巡駛際奧矯嫁疆嗡償原戶鎮殃擲臣碘檔深俘褂偉里冠猜恢赴探辱閨掠眠滬觀墨鳴邯心揩色鵲藤斃昌纂囚瞧陪博用熔躇衣棘玖孕船斗序砷錐舍內津簽技夠摹撮襪根容淵翁夠硬蘆柯著欄吧毆臂伙勸觸代匹三問陽杉腑熏援頒較書纜燃續學娥殘爬威升垃細蟬席脹登僳渾曬疚慎敝德怖侵愧趁吃之誨霓茁砧渡圭送莎轎撤淬閹潑鉑嬌佩邢州坐贊贍杠答峪盔擺駱柏鷹馳檢令韻猿寧睹粕如拇懼矛推檻憨旅硒詠筋漳藤葬榔屋保島翅嗣黨菠凝癸坍狗霉撮鞋苗徐塘蛇癰殖滬寡懂析益京只堆蛾月蔓根評緬狂待右冶胞貸磅烘夸訝番茅鉀途壹諸桑摹膳甘嚨拇他秸掏起莽毆勁駛嫌箋昂*工程 落地腳手架施工方案*工程編號:FA-03落地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 日 期: 年 月 日